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举落榜士子,凭借一本书成就“太平天国”,人生事迹写进教科书

科举落榜士子,凭借一本书成就“太平天国”,人生事迹写进教科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542 更新时间:2024/1/27 6:53:07

太平天国是清朝末期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领导人是洪秀全。总共历时14年,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绝对的地位,那么太平天国是谁发动的呢?

我们都知道是洪秀全。那么洪秀全是何方神圣呢?

常规讲,能干这么大事的人,肯定都不简单,不是背景显赫,那至少也要像刘邦项羽一样英雄气概。

其实不然,洪秀全完完全全是个读书人,是个文弱书生。

洪秀全是广东人,他出身于普普通通的贫寒家庭,父母都是农民种地的,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也不是达官贵族。

洪秀全小时候就非常聪明,经常和有学问的老者在一起,很小的时候《四书五经》就背的滚瓜烂熟。

一个农家子弟,小时候能显示出这样的优秀,村子里的人都认为,洪秀全长大后肯定会有出息,肯定能当官。

说到当官,在古代,那就只能走科举之路,科举也是平民家庭孩子唯一的出路。

但是不幸的是,洪秀全从16岁开始,一直考了4次,都没有考取功名,就连最小的功名“秀才”就没有取得。

4次不中,洪秀全有些心灰意冷,怎么也想不明白,凭自己的才学和直觉,不会连半个名次都拿不上的。

其实在腐败的晚清,不给主考官贿赂,根本就不会被“录取”。

洪秀全家境贫寒,也根本没有金钱去贿赂。

科举之路,难以成功。洪秀全也是苦闷至极。

有一天,他在广州街头上溜达,无意间看到很多外国传教士在传教。有摆摊的(像算卦一样),有拉着手风琴的,有拿着胡琴的,我们在电视上的民国电影里也都看到过。

洪秀全看到很多人都在围观传教士,出于好奇也走上前去“算一卦”,准备让传教士看看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博取个功名,中个秀才。

传教士也是为了传教,所以就说,你将来会获得一个最大的功名。最大的功名,那就是秀才了。

其实后来很多人说,这预示着洪秀全后来得当皇帝,那才叫最大的功名。其实,那也只是算命人捡好的说罢了,谁都愿意听好听的话。

临走的时候,传教士给了洪秀全一本书,叫做《劝世良言》,一共是9个小册子,合起来为一本书。

洪秀全拿上这本书回到家后,还没来得及看就先生了一场大病。

连续发烧了一个月,这在古代,别说烧一个月,就是半个月也都会死人的。

洪秀全算是命大,发烧一个月后竟然好了。发烧期间,洪秀全没事翻开这本书来看,一看里边写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和传统教育根本不是一回事,于是就顺手扔到了衣柜里。

这一晃又是3、4年过去了,洪秀全快到30岁了,他偶然间又看到了《劝世良言》这本书。

这一看,他大为叹服:上帝说,要有光,然后就有了光;要有人,人就出来了。

看完后,他忽然感到茅塞顿开。其实呢,是因为他这次看这书的时候,是把脑子里原先的固有观念,用一个全新的理念给推翻了。

洪秀全看到这里,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越想越对。洪秀全再往下看,越读越叹服,就说这基督教真好。

此时洪秀全就有一个念头:这么好的东西我不能独自享受,应该把他分享给身边人,让他们也摆脱过去的所有苦恼。

刚开始的时候,洪秀全也只是想让身边的人相信基督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然而,很快他发现了这样一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聚集了很大一群人。

人都是这样的,在控制了不少人之后,就自然有了野心,想干点事。

于是,洪秀全就创立了一个教会,叫“拜上帝教”,并称自己为上帝的二儿子,他和耶稣是亲兄弟等。

这样一来,聚拢人气的能力更大,终于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成就了自己一生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读者们,关于“洪秀全的起义”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如果不起兵反清会怎样?三个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三桂为何起兵反清,吴三桂反清成功会怎样,吴三桂起兵反清最后结局

    在吴三桂的帮助下,短短一年多时间满清军队势如破竹攻占了大半个中原地区,镇压了各地抵抗军队,在北京建立了大清王朝。而作为满清入关的功臣,吴三桂也被论功行赏封为平西王,作为异姓王帮满清王朝镇守云贵地区,好不威风。不过让他手握重兵占据云贵地区,满清朝廷并不放心,在满清朝廷统治稳固以后,满清朝廷便下令削藩,

  • 李鸿章的罪与功,你认同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出生于官僚家庭,长大后,便走起了父辈入仕的老路。21岁那年,李鸿章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但次年却在会试中落榜了。不久,因为父亲的关系,李鸿章便成了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和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不错。李鸿章的人生轨迹,同老师曾国藩挺像。两人都是二次才考中进士,入朝当官。当太平天

  • 孙中山小女儿孙婉晚年在澳门穷困潦倒,邓小平得知后:应予以照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出发前,他找来蒋介石,在同其谈话中特意叮嘱:此次赴京北上,是为革命,是为救国救民而奋斗,虽然明知道很危险但非去不可,此行能否归来也尚不一定,望学生诸君完成吾未竟之志。说完这番话,孙中山就从广州乘船出发,踏上了他的北上之路。结果最后一语成谶,先生此行再无归期。儿子女婿只能北上进京,见他最后一面,而小女

  • 明末清初第一名将洪承畴,为何选择投降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末洪承畴为什么投降,洪承畴投降小说,洪承畴归顺了大清过得好么

    洪承畴是明末名将,以骁勇善战而出名。皇太极知道他的能力很强,想要统一中原就少不了洪承畴的帮助。所以洪承畴被抓之后,皇太极当时派了众多的谋士做说客,千方百计地想要让洪承畴投降清朝,但是这个洪承畴却软硬不吃。当时洪承畴身边有一个仆人被皇太极收买,他告诉皇太极洪承畴性子刚烈,金钱、权利都不能动其心,只有见

  • 明清时期,李定国和吴三桂在磨盘山血战中分出胜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三桂回忆撤藩则必死,磨盘山战役,李定国决战磨盘山

    吴三桂一路追杀几百里,没有任何守军阻挡,认为李定国肯定跑远了,所以当他进入磨盘山也没太在意。就在吴三桂要进入埋伏圈时,南明降将卢桂生告诉吴三桂有埋伏,而此时清军前排部队已经进入二伏,吴大惊,命令精甲兵搜杀伏兵,一道伏兵队长窦名望见伏兵被识破不得已发炮参战,随后二道伏兵也发炮响应救援。顿时短兵相接,喊

  • 慈禧三次入棺是真的吗,历史上是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是因为慈禧墓遭遇被盗,以及后续正常的古墓文物清理保护需要,尸身被两次移出棺木,所以才会有三次入棺的情况出现。慈禧太后是在1908年病逝的。这位虽不是帝王之身份,但却掌控了大清王朝实际权力的太后,死后的葬礼极为奢华,陪葬了很多奇珍异宝和文物古董,陪葬品的价值足以让人震惊,也因此,慈禧墓后续成为众多贪财

  • 当年的年羹尧帮过雍正,手中掌握不少权力,为何还能被皇帝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即使在雍正面前也不收敛,最终逼得雍正将他除掉。因为康熙儿子比较多,所以雍正的登基之路也走得很艰辛,其中年羹尧就是帮助雍正登基的重要功臣。雍正登基后,对年羹尧大加封赏,对年羹尧也表现出特别的尊重,目的也是想让臣子们知道自己对功臣的态度。可惜,年羹尧未能意会到雍正的用意,而是狂妄自大,开始迅速膨胀,不仅

  • 老佛爷慈禧其实也是“绝望的文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老佛爷简介,慈禧老佛爷的一首诗,慈禧叫老佛爷的真实原因

    咸丰帝病亡后,两宫皇太后在热河行宫,密谋废掉托孤大臣肃顺等人,曾遣心腹奔回京城递送密谕。政变中她亲书的密谕内容,后来被影印公布,着实让人一言难尽。不但字迹歪歪扭扭,二百多字中,错字多达十六个,足以证明慈禧所受的教育是非常可怜的。慈禧是个有权术无见识的人,她善于利用人性排除异己,但对世界却缺乏最基本的

  • 康熙晚年出现九子夺嫡,为何乾隆六个儿子无心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康熙的几个儿子都非常优秀。康熙的几个儿子都很优秀,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很优秀,所以都觉得自己是有这个实力来争夺皇位的。但是乾隆的儿子虽然也有六个,出类拔萃的人选也不多。五阿哥很优秀,但是英年早逝。剩下的阿哥都无心争夺皇位,要么就是每天玩乐,要么就是每天逗鸟。还有一个八阿哥是伤残人士,这个也就直

  • 并不是全部的清朝铜币都值钱,该怎样辨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看面值:在大清铜币中,发行量最大的当属十文版,占所有总量的90%,可谓烂大街,所以基本上都是不值钱的品种。其中二十文稍微少一点,从几百到上千,算得上还不错的品种。如果是一文、二文或五文,那都要值得注意,因为大多是试铸币,很稀少也很贵!3、看年代:由于事例太多,在此便不一一赘述了;总之记住,标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