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如果不起兵反清会怎样?三个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吴三桂如果不起兵反清会怎样?三个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64 更新时间:2024/1/19 7:28:41

吴三桂的帮助下,短短一年多时间满清军队势如破竹攻占了大半个中原地区,镇压了各地抵抗军队,在北京建立了大清朝。而作为满清入关的功臣,吴三桂也被论功行赏封为平西王,作为异姓王帮满清王朝镇守云贵地区,好不威风。不过让他手握重兵占据云贵地区,满清朝廷并不放心,在满清朝廷统治稳固以后,满清朝廷便下令削藩,让吴三桂交出兵权回家养老,吴三桂自然不服,起兵造反,结果汉奸名声太臭被百姓唾弃,被满清王朝镇压,自己也病死了,这就是“三藩之乱”。

那么如果吴三桂不起兵造反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永享荣华富贵呢?结合他的所作所为历史经验来看,答案是不可能。如果吴三桂不起兵造反,会有三个结局,而这三个结局并不比起兵造反好多少,而且第三个结局比起兵造反更惨,所以吴三桂非聪明,选择起兵造反搏一搏。

这第一个结局是吴三桂接受削藩,保留一定军队当卫队,当个闲职异姓王安静养老。这样看起来挺好,不过要知道吴三桂和他的军队可是汉人,这些人在满清入关过程中双手沾满汉人鲜血,他吴三桂可以仗着军功去朝廷当官养老,可他手底下十几万军队可没这么好待遇,除了卫队,满清朝廷必然解散这些军队,当兵的没粮吃,那他们要么哗变、要么为匪,结果还是叛乱,还是会牵扯到吴三桂。这样一来吴三桂真真假假洗不清,还是只有死路一条。

第二个结局是吴三桂不接受削藩,但也不起兵造反,就这么耗着谈判。可满清朝廷削藩意志坚决,不会同意,本来就警惕怀疑,这样一来更加怀疑吴三桂有贰心,这样耗着等朝廷失去耐心断其钱粮、收其官职,双方早晚兵戎相见,此时的朝廷肯定早已做好准备,大军虎视眈眈,吴三桂必然兵败身亡。

第三个结局是吴三桂接受削藩,军队和地盘全都交给朝廷,王爷职务都不要,当个富家翁。这样做满清朝廷可能会放心,可是吴三桂自己不放心啊,他自己的名声有多差他自己清楚,要是没有一定军事力量在手里,民间反清势力不杀了他全家才怪。至于朝廷给他派侍卫,吴三桂明白朝廷更想让他死,更信不得。

吴三桂思来想去,第一个选择太危险,第二个选择没意义,第三个选择下场最惨,与其这样,倒不如豁出去了,拼上性命搏一搏,说不定还有条出路。不过,汉奸的下场是注定的,从他背叛民族投靠满清就决定了身死族灭是他最终的结局。

更多文章

  • 李鸿章的罪与功,你认同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出生于官僚家庭,长大后,便走起了父辈入仕的老路。21岁那年,李鸿章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但次年却在会试中落榜了。不久,因为父亲的关系,李鸿章便成了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和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不错。李鸿章的人生轨迹,同老师曾国藩挺像。两人都是二次才考中进士,入朝当官。当太平天

  • 孙中山小女儿孙婉晚年在澳门穷困潦倒,邓小平得知后:应予以照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出发前,他找来蒋介石,在同其谈话中特意叮嘱:此次赴京北上,是为革命,是为救国救民而奋斗,虽然明知道很危险但非去不可,此行能否归来也尚不一定,望学生诸君完成吾未竟之志。说完这番话,孙中山就从广州乘船出发,踏上了他的北上之路。结果最后一语成谶,先生此行再无归期。儿子女婿只能北上进京,见他最后一面,而小女

  • 明末清初第一名将洪承畴,为何选择投降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末洪承畴为什么投降,洪承畴投降小说,洪承畴归顺了大清过得好么

    洪承畴是明末名将,以骁勇善战而出名。皇太极知道他的能力很强,想要统一中原就少不了洪承畴的帮助。所以洪承畴被抓之后,皇太极当时派了众多的谋士做说客,千方百计地想要让洪承畴投降清朝,但是这个洪承畴却软硬不吃。当时洪承畴身边有一个仆人被皇太极收买,他告诉皇太极洪承畴性子刚烈,金钱、权利都不能动其心,只有见

  • 明清时期,李定国和吴三桂在磨盘山血战中分出胜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三桂回忆撤藩则必死,磨盘山战役,李定国决战磨盘山

    吴三桂一路追杀几百里,没有任何守军阻挡,认为李定国肯定跑远了,所以当他进入磨盘山也没太在意。就在吴三桂要进入埋伏圈时,南明降将卢桂生告诉吴三桂有埋伏,而此时清军前排部队已经进入二伏,吴大惊,命令精甲兵搜杀伏兵,一道伏兵队长窦名望见伏兵被识破不得已发炮参战,随后二道伏兵也发炮响应救援。顿时短兵相接,喊

  • 慈禧三次入棺是真的吗,历史上是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是因为慈禧墓遭遇被盗,以及后续正常的古墓文物清理保护需要,尸身被两次移出棺木,所以才会有三次入棺的情况出现。慈禧太后是在1908年病逝的。这位虽不是帝王之身份,但却掌控了大清王朝实际权力的太后,死后的葬礼极为奢华,陪葬了很多奇珍异宝和文物古董,陪葬品的价值足以让人震惊,也因此,慈禧墓后续成为众多贪财

  • 当年的年羹尧帮过雍正,手中掌握不少权力,为何还能被皇帝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即使在雍正面前也不收敛,最终逼得雍正将他除掉。因为康熙儿子比较多,所以雍正的登基之路也走得很艰辛,其中年羹尧就是帮助雍正登基的重要功臣。雍正登基后,对年羹尧大加封赏,对年羹尧也表现出特别的尊重,目的也是想让臣子们知道自己对功臣的态度。可惜,年羹尧未能意会到雍正的用意,而是狂妄自大,开始迅速膨胀,不仅

  • 老佛爷慈禧其实也是“绝望的文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老佛爷简介,慈禧老佛爷的一首诗,慈禧叫老佛爷的真实原因

    咸丰帝病亡后,两宫皇太后在热河行宫,密谋废掉托孤大臣肃顺等人,曾遣心腹奔回京城递送密谕。政变中她亲书的密谕内容,后来被影印公布,着实让人一言难尽。不但字迹歪歪扭扭,二百多字中,错字多达十六个,足以证明慈禧所受的教育是非常可怜的。慈禧是个有权术无见识的人,她善于利用人性排除异己,但对世界却缺乏最基本的

  • 康熙晚年出现九子夺嫡,为何乾隆六个儿子无心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康熙的几个儿子都非常优秀。康熙的几个儿子都很优秀,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很优秀,所以都觉得自己是有这个实力来争夺皇位的。但是乾隆的儿子虽然也有六个,出类拔萃的人选也不多。五阿哥很优秀,但是英年早逝。剩下的阿哥都无心争夺皇位,要么就是每天玩乐,要么就是每天逗鸟。还有一个八阿哥是伤残人士,这个也就直

  • 并不是全部的清朝铜币都值钱,该怎样辨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看面值:在大清铜币中,发行量最大的当属十文版,占所有总量的90%,可谓烂大街,所以基本上都是不值钱的品种。其中二十文稍微少一点,从几百到上千,算得上还不错的品种。如果是一文、二文或五文,那都要值得注意,因为大多是试铸币,很稀少也很贵!3、看年代:由于事例太多,在此便不一一赘述了;总之记住,标注宣

  • 多尔衮真的是为了大玉儿才放弃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其实历史并不是这样的,如果多尔衮是一个如此儿女情长的人,那么他肯定不能够成为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多尔衮可能心中确实怀揣着对大玉儿的喜欢,但是仅凭这份喜欢,不可能就这样送掉他心中一直渴望的皇位。毕竟在皇宫之中有很多事情都不是儿女情长能够改变的,毕竟多尔衮从小作为一个亲王,也知道自己对于皇位是多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