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可以开创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可以开创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08 更新时间:2024/2/29 10:29:55

首先唐朝是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就是隋朝旧臣,跟隋炀帝还是亲戚,只不过后来由于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搞得民怨沸腾,隋末各地的叛乱四起,李渊也趁势起兵,最后一步步消灭了各方的割据势力,建立大唐王朝,隋朝的灭亡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如此强大的帝国在隋炀帝的挥霍下竟然短短十几年就轰然倒塌了,这让李世民在执之后时时以隋炀帝为鉴,群臣也时常讨论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因此李世民才会特别的爱惜民力,不劳民伤财,并且讲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千古名言。

自古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当年秦朝灭亡,西汉王朝在建立之后就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七十多年一直采取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最终造就了一个强盛的大汉,李世民也是如此,正因为前面有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隋炀帝,所以李世民才能深刻的意识到暴政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才能爱惜百姓,爱惜民力,时时保持头脑清醒,这就为后来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

其次是比较个人的原因,李世民能当上皇帝并不是走了正常的程序,而是靠发动玄武门之变,在杀掉自己的哥哥李建成跟弟弟李元吉,并且逼迫自己的父亲高祖李渊退位之后才得来的,可以说得位不正,在道义上就站不住脚,所以李世民才更要励精图治,真正的开创一个人人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盛世,才能让天下的百姓认可自己。

还有最后一点,那就是李世民确实有当一个好皇帝的品质,中国历史上靠着血腥政变上台的皇帝很多,靠着阴谋诡计的手段上台的皇帝也很多,但是能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的就凤毛麟角了,李世民是其中一个,他能开创贞观之治。跟他本人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李世民不是一个虚怀纳谏,从善如流的人,不是一个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人,不是一个有着宏大抱负,心怀天下的人,而是像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一样的人,估计历史上记住的就永远只有他杀兄逼父的黑历史,而不是他留在历史上的美名了

有不同观点的朋友也可以留言讨论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神宗之后,谁幡然醒悟想要为张居正恢复名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张居正是明代大臣。他惹上的是是非非极多,在他在位的时候褒奖他的人和抨击他的人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有人骂他是贪官,但有人说他也是宰相之杰。当时朝堂明文规定,凡是在朝堂有个一官半职的官员,只要家里有父母去世,便要立刻辞职回家守孝三年,可后来张的父亲过世的时候,皇上却来挽留他,再加上张居正自己也考虑到自己现

  • 他位极人臣,老来得子惹皇后厌弃丢官,李世民鸣不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最有名的四句话,李世民最重要的谋臣,李世民任用贤才的故事

    高颎的智商随他爹高宾,加上自身爱学习,小小年纪便出类拔萃。就连他家的柳树都知道他日后要出人头地,长得异常茂盛,村里的老人吃完饭在村头唠嗑,指着柳树说:“这家以后肯定出大人物。”高颎果不其然,因父亲高宾的关系,他的才干早早地被杨坚赏识并委以重任,在平定尉迟迥叛乱时大放异彩,成为大隋的开国功臣,被授予尚

  • 明朝首辅表示要为新朝廷效力,官员为何不愿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四大首辅徐阁老,明朝的邵阳首辅,方献夫是明朝首辅吗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官员都是忠于自己的朝廷的,如果他们的朝廷被别人改变的话,他们有的人可能会选择自杀,他们宁愿死也不想效忠于新朝廷,而正是因为官员们这种对朝廷效忠之心才导致明朝首辅表示要为新朝廷效力,官员却不愿意。他们觉得还是旧朝廷比较好,因为他们世代都是效忠于旧朝廷的。虽然官员们不能阻止改朝换代,但

  • 明朝的造船技术比清朝先进吗?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为什么不挖明朝墓,清朝推翻明朝,明朝造船业有多发达

    所以明朝的造船技术比清朝先进吗?我的答案是不先进,甚至很落伍。但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将明清两朝的造船技术放在大的历史潮流中,长江后浪推前浪,清朝的技术一定是比明朝先进的,但将两者各自放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明朝的造船技术是绝对领先当时整个世界水平的,而清朝,虽然有能力自己建造

  •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是在什么样情况下,才成为太上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和他自己儿子的关系其实非常差,两个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感情,双方互相防备,李隆基很多次都差点把他杀掉,唐玄宗儿子李亨,他当太子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的,差点被他爹给逼疯。其实在宋朝以前,皇家的关系都非常微妙,皇帝怕儿子篡位,儿子怕皇帝怀疑自己想篡位,大家都疑神疑鬼的,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因

  • 明朝的海上贸易是如何兴起的,后来有什么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定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构建出一个以自己国家为主导,有等级有秩序,并且和谐的理想世界。明太祖朱元璋等到国家发展到后来,在农业、手工业、工商业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船只建造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得自宋朝和元朝以来中国海外贸易发展的十分强盛,也使得对外的移民得到了不断的增

  • 明朝锦衣卫的飞鱼服和清朝的黄马褂相比,那个更好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最开始的时候主要职责是保护皇上的安全,以及作为仪仗队来撑场面的。如果皇上要出宫或者是举行大典,锦衣卫就会在前面开路。既然是仪仗队,那肯定是要很气派的,才能够展示出皇家的威严。锦衣卫身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看起来非常的帅气,能够展现出大明王朝的威严和兴盛。现在我们一提到飞

  • 康乾盛世是虚假繁荣,大清灭亡的祸根早被乾隆种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统治者们口中的“康乾盛世”并不像史书中那样辉煌,整体国情不容乐观。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农民占大多数,城市化率不足8%,虽然和明朝相比,人口出现了阶梯式增长,但却也只是繁荣的表象而已,与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还是相距甚远。在康熙年间,经过对周边小国的连年征讨,老百姓们确实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但

  • 明朝的锦衣卫和清朝的血滴子组织性质是否一样?有哪些区别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飞鱼袍就本质而言,无论是锦衣卫还是血滴子,这两大机构最初成立的用意就是为强化和提高皇权而服务,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明朝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防止手下的这些文臣武将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朱元璋就将身边的仪鸾卫建立成为锦衣卫。这支组织机构只对皇帝朱元璋负责,其最高首领由朱

  • 河北省这个县,面积近一万平方公里,曾经是清朝的皇家猎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河北十大古县排名,皇家猎场,河北最有历史的县

    皇帝打猎蕴含政治、军事目的今天的围场县地处古长城以北,康熙帝在位前期,就不止一次前往这里接见蒙古诸部贵族,看望远嫁的公主。到了康熙中期,皇帝干脆把这里圈定为皇家猎场,木兰围场由此形成。说是打猎享乐,倒不如说是借机宣示强大武力,保证边疆的和平安定。而且,清朝承平日久,皇帝也想借机训练军队并考察诸王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