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以罕见的速度在后宫晋升,却最终成为清朝死的最蹊跷的皇后

她以罕见的速度在后宫晋升,却最终成为清朝死的最蹊跷的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4/2/29 23:16:28

而在一般人看来,这显然是道光对孝全的特殊恩宠。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恩宠又是对佟佳氏的寡情。实际上,道光就是一个特别寡情、寡恩的人:她的后宫总共有嫔妃二十三人,其中居然有十三人有过被降级的记录,道光的寡情可见一斑。而在此背景下,孝全以不同一般的速度提升,也就特别耐人寻味了。

孝全生于1808年,比道光小了26岁。钮祜禄原本就是满洲大姓,孝全也自然占了出身上的优势。不仅如此,孝全又从小生长在苏州,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孝全虽是旗人,但也同江南的大家闺秀一样,饱读诗书,擅长刺绣,气质上已经具有江南女子的温婉灵气了。所以,在1822年选秀时,十五岁的孝全就被道光一眼看中,而且起步就是嫔,封号“全”。

孝全入宫后,又充分发挥了来自苏州的优势,她将江南的七巧板带入宫中,成为宫廷中最受欢迎的玩具,她还将苏式点心和各种小吃带入宫中,这一切都给了道光前所未有的体验,也就愈发宠爱孝全:入宫三个月后,孝全就晋升为全妃。1824年,只有17岁、入宫尚不满两年且未生育子女的孝全,仅仅因为怀孕,就晋升为全贵妃,这个晋升速度,在清朝后宫史上,都是特别罕见的,其中的恩宠,自然无需多说。

1831年,孝全生下皇四子奕詝,因为之前的皇子全已去世,奕詝也因此成为实质上的长子,由此也确立了孝全不可动摇的地位。两年后,皇后佟佳氏去世,就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孝全的皇后之路了。

刚当上皇后的孝全,只有二十七岁,正是一个女人风华正茂的年纪,又是儿女双全,又有皇帝恩宠,按理说,她应该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了。可也就是孝全成为皇后以后,她的烦心事越来越多,原本顺风顺水的道路逐渐不平坦起来。

就在孝全正式成为皇后的前一年,静妃生下皇六子奕訢。说起静妃来,她比孝全小4岁,入宫也比孝全晚了三年,出身也比孝全低,但在宫中受到的恩宠,却仅次于孝全。这还不说,静妃的生育能力又特别强,先后生下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皇六子奕訢,不过皇次子、皇三子都不幸夭折,只留下了奕訢。而这个奕訢,从小就聪明伶俐,这不免让孝全有了些许担心。

毕竟,清朝立不立嫡,孝全虽居中宫之位,但并不能保证她的儿子就能成为储君。况且,相比奕訢,孝全的儿子奕詝就显得愚笨了一些,孝全对儿子前途的担心,也就是人之情了。野史说,孝全曾毒杀奕訢失败,虽不可信,但孝全视奕訢为眼中钉,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就给孝全平添了一件烦心事。

除了静妃这母子俩,孝全与她的婆婆孝和的关系,也颇让孝全头痛。说起孝和太后,并不是道光的生母,但在嘉庆去世,一时没找到立储锦匣时,孝和虽有亲生儿子,却以皇后的名义,下旨让道光即位,这让道光感动不已,因此,在道光登基后,待孝和如新生母亲一般,这婆婆的话,也就颇有些分量了。而在孝和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个女人又会读书,又会写诗的,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也注定了她和孝全的不和。在孝和六十大寿时,孝全曾写诗祝贺,孝和却对道光说,女子以德为重,整天卖弄才艺,恐不是有福之人。

实际上,孝和考虑的是,读了书的女人就有了干政的能力,而孝和也并不是多心,孝全确实有过干预朝政的行为。根据《清史稿》记载,孝全入宫前,其家中曾得到宗室禧恩的资助,在孝全成为皇后以后,她就有心关照禧恩,这禧恩也因此得到提拔,一度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根据野史,孝和、孝全的婆媳关系最终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有毒杀说,也有被逼自杀说,反正,孝全的死与孝和是分不开的。这些已经无可考据,根据正史记载,1840年正月,33岁的孝全突然暴亡,正值盛年却死得如此蹊跷,也难怪各种传闻漫天飞。

而孝全的死,对中国历史的走,也产生了影响:在道光最终确立储君时,选择了资质平平的奕詝,而放弃了聪明又有见识的奕訢,尽管有着各种考虑,但道光对孝全的亏欠感,是促成这一选择的重要原因。此后的历史也已经证明,这个选择是完全错误的,大清帝国最终走上了无可挽回的道路。(注: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图理琛的人被隆科多调换,图理琛为什么却没及时报告雍正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关外铁帽子王进京。关外铁帽子王在雍正不知觉的情况下进京,然后趁着十三爷病重,竟然掌握了丰台大营的兵权,然后在朝堂配合八爷对雍正提出“八王议政”的旧案,在朝堂夹击雍正皇帝。第三,弘时的拥护。作为雍正的长子,弘时对皇位也有一些打算,而他的“科考泄题”的把柄被八爷掌握在手,他也必须和八爷在同一条船上

  • 我们古代六大富豪,排名第一的是大贪官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第六:范蠡范蠡在政治和军事上非常出色,因此能够辅佐勾践让越国强盛起来,灭掉了老对手吴国。而他还有经济头脑,他在仕途上干出了一番事业后,就选择了隐退。隐退后,经商三次,每次都大赚一笔,富甲一方。而他也成为很多生意人崇拜的偶像,追奉他为财神。但他最后把钱财散尽,选择隐居。第五:刘瑾明代太监刘瑾深得明武宗

  • 古代的“黄马褂”到底能有多少特权?为何和珅拥有20多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珅官服图案一览表,解密和珅官职,和珅的朝服图片

    这小嗓子一扯完,那大臣宽脸蛋笑的跟朵菊花似的,捧着那黄马褂,眼珠子都发光,就差拿着黄马褂擦擦留出来的口水了。所以大家伙从细节上就不难发现,这黄马褂他所象征的意义有多大!说简单一点,这物件整身上,那就是见官就长,直接就大动作啊!所以这有时候,瞅电视剧的时候,那犯人整一件黄马褂穿身上,见了县太爷跪地上?

  • 古代侍卫住在宫中,如何防止他们与妃嫔日久生情?清朝的办法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皇帝,常常站在风口浪尖之上。表面看似风光无限,可实际上却要刻刻提防,以免朝不保夕。既然如此的危险,那皇帝的安全问题自然也就是首要的大事了。古代,不管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皇亲国戚,达官贵族。都需要很多人的保护才可以存活,因为这些人经常在权利的漩涡之中,深渊的边缘之上,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这个时

  • 被封存的刀剑——清朝领土古代最大,为什么却感觉清朝没有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蓝锋刀剑,清朝出名的兵器,清朝的兵器是怎么样的

    其实清朝没有名将的这个说法是大错特错的,如果说清朝没有名将,那么清朝这么大的疆域是怎么得来的?没有天降馅饼的好事,清朝这么大的疆域都是打下来的,清朝的福康安这种大范围机动跨越自然环境极限到非本土作战取胜的将领,从古到今也就那么几个人,而且他们几乎都打了一辈子。福康安最远去过西藏,打到尼泊尔,连台都去

  • 古代的“黄马褂”到底能有多少特权?为何权臣和珅有20多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清稗类钞》载:马褂较外褂为短,仅及脐。国初,推营兵衣之 。《清稗类钞》载:雍正时,服者渐众。后则无人不服,游行街市,应接宾客,不烦更衣矣。而清朝入关后,强行推行剃发易服,但是并没有流行起来,马褂由行服演变成便服是在雍正朝时期。清中期以后,马褂更是成为男女常穿的便服, 男女款式略有区别。男女都是圆领

  • 古代文人:陈恭尹年轻时反清复明,晚年时却与清朝权贵交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陈恭尹,清朝时期文人排名,反清复明的著名人物

    陈恭尹为广东顺德县人氏,字元孝,号半峰,晚年之时号独漉子,生于公元1631年,离去于公元1700年,与屈大均、梁佩兰二人合称“岭南三大家”。父亲陈邦彦,与清顺治四年,在与清军的斗争中,陈邦彦兵败被俘,随后被处伤,陈家全家都遭遇劫难,只有陈邦彦当时侥幸逃出。陈恭尹本来就受父亲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后来父

  • 《如懿传》:乾隆疑心深重,如懿断发舍情-夫妻离心败在猜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如懿断发说的话是什么,璟瑟如懿断发,如懿传乾隆跟如懿吵架的片段

    如懿图/《如懿传》皇上是给臣妾脸面嘛,皇上是给自己脸面吧其实刚愎自用、薄情寡性、自私虚伪是你疑心深重的更是你看过《如懿传》的朋友想必对此话不陌生吧,这句对白堪称经典。《如懿传》第81集,乾隆下杭州南巡围湖与青楼女子取乐,继后如懿(周迅饰)闻声到船上寻乾隆(霍建华饰),直言劝谏皇帝“臣妾身为中宫恳请皇

  • 《如懿传》原著一句话说出如懿乾隆感情真相,虽是皇后心无所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如懿传乾隆如懿道别,乾隆空棺是如懿的吗,乾隆妃子如懿历史典故

    而《如懿传》大家都知道是改编自流潋紫的小说《后宫如懿传》,一直以来改编的电视剧虽然都宣称尽量还原小说,但是能够真正做到还原小说的电视却还未出现!因此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来通过如懿在小说中的一句话来感受周迅饰演的如懿和令妃的爱情观有多大!而也正因为这个爱情观,所以导致了两人最终结局不同!大家印象很深刻的

  • 《如懿传》中乾隆的疑心到底从何而来?让凌云彻变成太监只是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刚开始耿直的凌云彻与青梅竹马的魏嬿婉相好,为她默默付出,却被贪慕虚荣的魏嬿婉抛弃。之后魏嬿婉为了保全自己,陷害她和嘉贵妃有私情,凌云彻被皇上发配到到荒无人烟的木兰围场。但胆大心细的凌云彻即使身处低谷也依然阻挡不住他的锋芒,凭借自己的努力他保护皇上立了功,才终于回到皇宫被皇上重用。而今却再次被魏嬿婉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