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待人亲和,对待士卒如同亲兄弟,却为何始终不得人心?

项羽待人亲和,对待士卒如同亲兄弟,却为何始终不得人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90 更新时间:2024/2/20 4:01:37

首先,是身份的差异,这一点使得刘邦更得人心。我们都知道,刘邦自小在街头混生活,因此他明白荣华对于那些过的辛苦之人意味着什么,他对待手下,只要满足这群人的内心渴望就够了,至于他们过得好不好,刘邦不在乎。毕竟只要条件开在那里,自然会有觉得“价格合适”的人过来洽谈。而项羽是西楚的贵族,他自小过的好,没有吃过生活的苦,就算他不起兵打天下,生活质量也不会下降。因此项羽并不懂,别人缺的不是有一个对他好的霸王,而是一个能够帮助实现雄心的领导。毕竟都是舍命去造秦朝的反,难道只是为了贪图别人的知遇之恩?

因此,在刘邦什么都没有,却空手套白狼,将还没得到的天下分了好几块时。项羽还在为手下生病难过。当刘邦说未来要给手下什么什么赏赐时,项羽依旧在纠结手下怎么生病了。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两人的行为,项羽还在关心手下的生理需求,是渴了、病了,还是饿了之时,刘邦已经在关心属下的精神需求了,毕竟只要给属下吃饭、给他们房子住就可以基本满足对方的生理需求了,不需要做到事事关心。而那些跟着打天下的人才,哪个是真正的想混一口饭吃,他们想要的是建功立业,想要的是名字被历史记住。

但是项羽没有给到,他宁愿将官印放在手中,也不愿分给那些手下。而刘邦不一样,他什么都没得到之前,就已经分好了江山,跟着项羽的,是在为项羽打江山,毕竟打下来了也不一定能分到,而跟着刘邦的,才是在为自己打江山,毕竟只有打下来了,才能得到刘邦许诺的东西。

其次,就是项羽对待手下实在太好了,在手下的心里他的好习惯了之后,也就不“值钱”了,甚至哪一天项羽要是疏忽了,手下还会怨恨他的不好,毕竟谁叫项羽平时都那么好的。但是刘邦不一样了,在他和郦食其对着吵完之后,刘邦立刻意识到了对方是一个人才,立刻以礼待之。这下郦食其只会心里受用,觉得是凭借才华让对方看得起自己,觉得这个领导能虚心改正是一个可造之材。

此外,刘邦能够得到人才的,项羽却留不住人才的原因还在于,两人是怎么用人才的。刘邦能够满足属下的精神需求,给他们许诺了一个光明的前景,其实并不能够长久的留住一个人。他真正的厉害之处,还是在于听话和懂得适当的时候放权。刘邦的听话在于,属下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属下让他往东,他绝对不往西,哪怕心里有十万个不愿意,刘邦还是会听从有道理的建议,然后乖乖去做。

而项羽却不是一个听话的人,他面对人才全部收在麾下,但是他们说什么听的很少。当年项羽设下“鸿门宴”招待刘邦的时候,范增拼命的劝项羽将刘邦杀了,项羽不听,项庄借着舞剑的名义都快划破刘邦的喉咙了,项羽依旧不管不顾,反而把项庄的舞剑当做助兴表演,看的津津有味。最后刘邦“尿遁”了,项羽也不在乎,在他心里刘邦啥也不是,那么别人劝再多他也听不进去。而手下自然喜欢扶持听话的领导了,毕竟手下再有才,领导不听又有什么用呢?

除此之外,项羽还不懂得放权,他十分担心属下做不好,就把权力全部抓在手中,他封的官也多是项氏一族的族人以及外戚,真正的“外人”掌权太少了。而刘邦不一样,他身边的大官,张良韩信萧何等人都不是刘家的亲戚。在项羽身边做官,等于升职加薪大概率无望,而在刘邦身边做官,等于一不小心就能得到重用,这样的选择题实在是太好选了。

正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领导与属下都是互相挑选的,在项羽挑选人才为楚国效力之力,人才却选择了刘邦,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却成了西汉的开国皇帝。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改朝换代犹如儿戏一般,承上启下的“五代十国”到底为啥这么乱古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传统的历史学体系中,唐宋之间存在一段奇怪的“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周确实是接续的政权,也符合朝代的基本概念,但从朱温建立后梁到赵匡胤建立北宋,“五代”合计不过五十多年,名称也都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后世只能以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加以区分,称为朝代确实有点名不副实,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

  • 项羽乌江自刎后,5人扑上去分抢遗体,竟因此兴旺了一个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项羽自刎详细故事,项羽乌江自刎之地,项羽自刎前杀多少人

    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杨喜、吕马童及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霸王之躯,换来五人富贵项羽之勇,于古至今吸粉无数,大多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慨,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对于这五位将项羽分尸的汉军勇士,却褒贬不一,认为这样的行径有失大丈夫的身份,为人

  • 中国历史:易中天受邀在今日头条讲魏晋南北朝,我有一点建议古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易中天最推崇的几个皇帝,易中天简历,易中天说武汉完整版

    头条一直在提升自己,面向的客户群体逐步向上移,邀请易中天进来开讲历史,就是一个证明。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头条的印象就是一个七大姑八大姨、各种怨男弃妇们倒苦水的地方。人们在上面倾诉自己在家庭、单位和社会的不公,没有不公编造不公也要上,一方面倾诉自己遭遇的痛苦,另一方面关注更多不幸的人,然后点赞、评论

  • 项羽并非败在垓下,而是阿房宫放的那把火,烧掉了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乌江自刎,引来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扼腕叹息。为何总会有人对一个失败的英雄如此的一往情深?这也难怪,就在项羽27岁那年,他基本上成了雄踞天下的盟主了,他可以指着谁谁是什么王那个谁就得俯首听命,天下大势基本成型,这么一个能征善战的一流的军事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

  • 中国历史:谁说蜀道难于上青天?李白开始怀疑自己……古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白蜀道,初离蜀道心将碎全诗,中国古代史上的李白有多潇洒

    北连秦岭、南接云贵东邻大巴山区、西衔青藏高原诗人李白曾感慨蜀道之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假如他穿越到今天的成都会选择乘坐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去拜访名山大川呢?又会如何评价今天的交通发展带来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新气象?历史名人重访成都系列长图- 李白篇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来

  • 项羽死后,刘邦立即重用仇人,杀了恩人,却换来407年太平河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自此,刘邦夺得大秦天下,吞四海,并九州,建立大汉王朝,史称汉高祖!此时的刘邦,可谓是人生得意,意气风发。从当初的区区亭长趁乱而起,趁势起义到如今的剿灭诸侯,独霸天下,刘邦的帝王伟业自然离不开众多能人志士如韩信,萧何等人的帮助,可最重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能与智慧。没有一个成功领导者是愚蠢的草包,刘邦此人

  • 唐朝第一美女杨贵妃到底多美,古容貌复原图曝光,网友:太漂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五集纪录片唐朝杨贵妃,历史中真正杨贵妃的容貌,唐朝第一美人杨贵妃图片

    杨贵妃的名字叫杨玉环,于719年出身在一个官宦世家,她的曾祖父原本是隋朝的高官,拥有极高的权力,但是后来被李世民所杀。而在唐朝的时候,杨玉环的父亲和叔父也曾在河南担任过官职。但是在她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杨玉环就被寄养了叔父家中。杨玉环原本就容貌出众,再加上家庭条件优越,所以杨玉环从小就能歌善舞,

  • 魏延比姜维强百倍,诸葛亮却选姜维做接班人,姜维死前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姜维为啥叫板魏延,典藏姜维和普通姜维外观,姜维为什么收不过魏延

    从隆中草庐出山开始,作者罗贯中就将自己的笔墨和爱浓浓地挥洒在诸葛孔明身上,一开场就将先主少有的火烧博望坡的战绩搬到诸葛亮头上,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六出祁山,诸葛亮一直是书里中后期的绝对主角,一直持续到第六次北伐星落五丈原。随着诸葛亮的落幕,一件事情引起了读者们的关注,那就是诸葛亮对自己继承人的选择。魏

  • 唐文宗李昂为何在“甘露之变”后软禁,后宫中只有两位嫔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昂简历,李昂作品在线阅读,唐文宗李昂是南方人吗

    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

  • 项羽死后,面对他被肢解的尸体,刘邦没有忘记他们曾约为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翻开定格历史的书册,我们看到无数英雄人物,也看到无数拥有过命交情的兄弟,他们的兄弟之情源于战场,止于战场,最后忠于最初的情谊。曾经在战场上赫赫有名的项羽死后,他的尸体被肢解,造成他尸体被肢解的正是曾经的兄弟刘邦,但面对项羽被肢解的尸体,刘邦并没有忘记他们曾经“约为兄弟”。约为兄弟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