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为何十分信任沐英?仅仅因为沐英是他的义子吗?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为何十分信任沐英?仅仅因为沐英是他的义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84 更新时间:2024/2/5 13:20:46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共六公二十八侯二伯。然而这三十几位开国功臣中得到善终的不过寥寥数人,其余大部分都被朱元璋清洗了。善终的开国功臣中沐英算是结局最好的一位了,不仅死后被追封为,沐氏子孙还能够世代镇守云南,沐氏家族在云南俨然成为了土皇帝。那么朱元璋为何会对沐英那么信任呢?

当然不只是因为沐英是他的义子,要知道朱元璋就是靠义子义侄打天下的,几十个义子可都没有沐英这待遇。还得是沐英自己有本事。

沐英也是穷苦出身,八岁时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十二岁起开始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从小在朱元璋身边长大的沐英早就将朱元璋和马皇后夫妇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所尽的孝道甚至超过了朱元璋的众多亲儿子。别的不说,马皇后去世时沐英伤心过度乃至吐血,这一点就没有皇子做到。后来太子朱标去世时,沐英再次伤心过度,仅仅过了两个月就随朱标去了。而马皇后和朱标是朱元璋最在乎的两个人,沐英对两人的去世如此伤心,肯定感动了朱元璋。

况且沐英镇守的云南比较特殊,少数民族比较多,势力和派系也很复杂,大家谁也不服谁,因此没有哪个家族能够仅靠自己就长久统治云南。沐氏家族想要在云南延续下去,就必须依靠朝廷,以朝廷的影响力震慑云南各族势力。若沐英想要造反,且不说要面对来自朝廷的压力,就连云南内部都会趁机造反。因此朱元璋也不怕沐英造反做大。

也正是因为朱元璋对沐英信任,才会让沐氏家族世代镇守云南。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虽然早在秦朝时就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但与中原王朝也是分分合合,唐时是南诏国、宋时是大理国。明朝建立时云南已经独立六百余年,朝廷想要直管云南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朱元璋就需要选一个放心的人去代管云南,沐英就是这个合适人选。

沐氏家族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终明一朝近三百年,沐家人从来没有造反,还在吴三桂攻打云南时奋力抵抗,为大明战斗到了最后,捍卫了老祖宗沐英的忠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通过占卜,鬼谷子清楚了孙膑和庞涓下山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庞涓死后为什么鬼谷子带走了孙膑,孙膑下山鬼谷子预言,孙膑与庞涓电影完整版

    人物,也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最早记载鬼谷子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苏秦列传》中说:“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子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一、警示庞涓。齐人孙膑,魏人庞涓是鬼谷子的学生,二人结为兄弟,同学兵法。单说这庞涓学兵法三年有余,有一天下山取水时,

  • 唐宋的“古文运动”为什么会让《新唐书》略逊《旧唐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章的主流是骈文。骈文的主要特点有两个:第一,文章格式有严格要求(特别是非常讲究排偶),文章格式上几乎没有自由空间;第二,文章内容追求浮华和辞藻。到了唐朝,骈文越来越形式僵化、内容空虚,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阻碍了。到了唐朝和两宋,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文学家主张文章要“宗

  • 赵国实败于内斗,赵括的这口黑锅,到底还要背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无论如何,这些人曾经都创造了伟大的功勋,尽管有些人物的命运有悲情色彩,但总归青史留名。但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历史人物,他还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就在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之中沦为千古笑柄,他就是赵括,我们熟知的“纸上谈兵”这一故事的主人公。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中后期两大军事强国的一

  • 袁桥古村必游之地-明代地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桥古村简介,登封袁桥古村新春庙会,袁桥古村晚上有打铁花吗

    袁桥村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时期)明万历年间,袁桥已相当富足,到清朝中期,发展到辉煌鼎盛时期,袁家的土地达上千顷,约15万亩。有句谚语“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袁家地头”。鼎盛时袁桥的土地往南到禹县,往西到偃师,往北到巩义。方圆35公里都有袁家土地,可谓是“巨富雄霸一方”,富豪之地自然引来了土匪无

  • 赵姬临死前的一句话,彻底解开嬴政身世之谜,秦王异人的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被送给异人做妻子,不久之后就生下了嬴政,在剧中赵姬和吕不韦的关系十分暧昧,并且要求吕不韦不能不管他们,当嬴政被人下毒时,赵姬也是只告诉了吕不韦,让吕不韦想办法抓凶手,这样的事不是应该告诉异人吗,看来在赵姬心中,吕不韦的地位是要比异人要重的,而且吕不韦对待嬴政的态度,也让人十分困惑,当嬴

  • 游客排队打“秦桧”,这和键盘侠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当地习俗,但打“秦桧”也要讲文明、讲秩序,不提倡用鞋抽打等不文明行为。有人说;去景点煽秦桧(跪像),是恨奸臣、是给岳飞报仇的行为,可我总感觉这不是很好的举动,使劲煽块石头难免让人觉得不聪明。那些使劲打的基本都是平民百姓、不乏粗鲁、简单之士。很多用力煽打的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大妈大爷,

  • 邯郸:赵国覆灭后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只是不再成为权力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赵国,泗水柘沟赵国图片,赵国大将排行榜

    关于邯郸名字的由来,《汉书》中曾记载道:"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字皆从邑,因以名焉。"也就是说邯郸的地名来源于邯山,郸是山脉尽头的意思,邯郸因为邯山至此而尽所得名。同为古都,如今的西安、南京以及北京都曾更改名姓,只有邯郸历经3000年始终未曾更改。如今的人们仿佛只要读出它的名字便能感

  • 元朝为何不足百年就灭亡了?看看他们皇位的传承有多乱,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并发展数千年,就在于传承,而古代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明明有这么多的弊端,还能够传承,一方面在于其符合统治集团的利益,另一方的原因也在于其世袭符合传承制度,保证了皇家的江山不亡。但这种江山世袭制度也有一定的条件,比如继承人非常出色,这样不仅稳稳地将江山抓在手里,还能在前人的基础

  • 那个曾让韩信从胯下钻过去的恶少,结局如何?普通人很难想象的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淮阴侯韩信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母亲去世的时候,穷得没有钱办理丧事,只得找了一块又高又宽阔的地方将母亲安葬了,而且因为性情放纵不拘礼节,所以并没有推选为官吏,又没有经商谋生,还喜欢每天背着把剑走来走去,就靠着别人施舍过活,因此许多人对韩信的印象并不好。就像现今看到的无所事事的街头混混,每几

  • 宋海棠型三层银托盏与银温酒壶:金华市博《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宋海棠型三层银托盏与银温酒壶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10《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