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中,康熙放过了郑春华,为什么雍正却要她死?

《雍正王朝》中,康熙放过了郑春华,为什么雍正却要她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36 更新时间:2024/2/12 8:29:25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康熙为什么要放过她。

康熙放走郑春华有两个原因。

第一,郑春华与太子的绯闻是家族丑闻,康熙不想让这件事公诸于众。

《雍正王朝》中,康熙意外发现太子与郑春华有染,但从两人来看,这绝不是第一次。康熙偶遇真的这么巧,旁人不知道吗?

从康熙身边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太子和郑淳华的事情,皇宫里的人和康熙身边的人想必都知道了。但他们并没有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顾及康熙和朝廷的面子。

以郑春华身份低微,这也不算什么。大家都装作不知道,什么都没发生。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种事情在贾府里经常发生。用贾母的话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天下人皆如此。

当然,对于康熙本人来说,这件事情并不好办。所以当康熙看到郑春华和太子见面的时候,并没有第一时间让涂立臣去抓他们,而是默默的退了下去。因为要是被康熙抓到他们两个,那可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到时候,其他皇子肯定会借机为这件事做文章,事情就更难办了。

出于这种考虑,康熙事后也只是责罚郑春华去服装局。毕竟康熙晚年还是很仁慈的,不给个足够的理由就把某个妃子赐死是不可能的。

第二点,康熙留下郑淳华是为了牵制太子。

胤礽太子为何落得如此窘境?毕竟他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康熙故意让其他皇子与太子争夺皇位。如果没有康熙的刻意纵容,没有哪个皇子敢与在位三十多年的太子争夺皇位。毕竟,一旦康熙死了,胤礽太子继位,这些皇子就要由新皇帝收拾了。

康熙为何要这样做?

因为他没有别的办法。权力是很无情的东西。如果康熙不这样做,太子的势力会越来越强大。这种情况下,肯定有不少大臣站在太子一边,毕竟康熙迟早要要的。新帝即位,拥护他们都有功劳。再这样下去,康熙皇帝就真的名存实亡了。所以,康熙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只能让诸侯夺位,让下面的权力分散,从而巩固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力。

其实不止是康熙皇帝,历史上的很多皇帝都面临着和康熙皇帝一样的困境。比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因为秦王李世民权势太大,影响力超过了太子李建成和皇帝李渊。最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逼迫李渊退位。李世民晚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诸侯夺位,太子李承乾未能顺利继位。

对于这一点,后面康熙选立新太子时的表现,大家可以理解。太子胤礽被废后,康熙主动要求下面的人选出新的太子。只是让康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八爷在朝中可以这么有权势,而且朝中十之八九都举荐了他。

按照当时的标准,八野立贤下士的名声非常好,能力也很强。朝廷里那么多人举荐八爷,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看八爷这么受欢迎,应该立马立八爷为新太子。事实上,康熙内心不安,不想让八爷当太子。

另外,太子的师傅王振提醒康熙,无故废太子,就是诛而不教。于是康熙只好再次扶起胤礽太子,稳住局势,避免朝中八爷独揽大权。这个时候留下郑春华是很有用的,因为康熙随时可以利用这个女人来牵制太子。

由此可见,康熙对权势是非常敏感的。他不会让太子党强大到挑战他的皇权。

且看雍正为何又要杀郑淳化。

郑淳华的害处,胤礽亲王也知道。于是他自以为聪明,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计策。他先是鼓动十三爷杀了郑春华,又拿这件事威胁十三爷。可惜被吴先生识破了他的算计。十三爷重情重义。他见郑春花可怜,心生怜惜,救了郑春花。

然而,雍正和吴先生却没有十三爷那么纯洁。他们两人留下郑春华的目的其实和康熙的目的是一样的。雍正也想利用郑淳化在某个时候打出这张关键牌,扳倒胤礽太子。

八野他们也知道这一点,他们知道郑春华没有死,也知道郑春华躲在雍正府里。不过,他们并没有想过这张卡要怎么用。

出乎雍正和吴君意料的是,太子胤礽很快又被废了。在这种情况下,留下郑春华其实风险很大。因为十三爷杀了郑春华,他一直被关起来。雍正不可能拿十三爷给自己挡枪,而他暗中包庇郑春华的事一旦被揭穿,责任就难逃了。

郑春华毕竟是康熙的妃子,一个躲在后宫的皇子妃子,怎么都成不了。如果搞不好,雍正可能前功尽弃,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雍正知道这一点。但他的顾忌却在十三爷身上。他怕杀了郑春华,伤了十三爷的心。毕竟,十三爷是雍正夺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雍正一拖再拖,也不知道怎么对付郑春华。

直到太子的师傅王杰认识了雍正。不得不佩服王振,不愧是太子的师父。他尽忠义智辅佐胤礽太子,可惜胤礽太子无用。哪怕王杰拼命争取到胤禛太子复原的机会,但胤礽太子复原后依然如此,无怨无悔。

此时的王杰只好改宗投靠了与太子相近的雍正。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杰提醒雍正不能留郑淳华,他也表示愿意这样做。既然如此,雍正自然是允许了。就这样,王杰逼死了郑春华,然后自杀了。

最可怜的其实是郑春华,他成了各种人物在权力斗争中使用的棋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宫里的婆媳矛盾:慈禧太后狂扇儿媳巴掌,丝毫不留情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聊聊慈禧太后和她的儿媳之间的对立冲突。慈禧太后。同治帝载淳是慈禧太后唯一的儿子。1872年10月16日,17岁的同治帝大婚,皇后是阿鲁特氏(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侍讲学士崇绮的女儿)。在此婚配过程中,婆媳矛盾的根子已经潜滋暗长。慈安太后主张以阿鲁特氏为皇后,而慈禧太后则要求以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

  •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可不仅仅是姨表兄弟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家族能做一个王朝的外戚,在中国历史上这不稀奇,好比西汉窦氏、王氏、霍氏,东汉邓氏、梁氏、何氏等等。但是,一个家族能连续做三个王朝的外戚,且还让二个王朝的皇帝留有其家族的血脉,这在历史上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只有一个家族做到了,他就是西魏独孤氏。西魏独孤氏发迹于独孤信时期。独孤信这人本事不算大,政治、

  • 同治帝去世的真实原因:并非天花致死,真正死因难以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同治帝死于天花和梅毒,老梁说同治皇帝死因,同治是天花还是梅毒

    清朝的皇帝也非常的多,尽管有康乾盛世,给清朝奠定了基础,可是在乾隆这一点就一刻开始没落了,后来也就渐渐的没落了。后来还闭关锁国,在这个过程里,也出现了一段时间比较稳定的发展。也就是同治帝时期,历史上叫做“同治中兴”,不过这个同治帝在位还没几年就去世了,走的时候才19岁,无法让清朝延续的更久。在这段时

  • 她是民国首屈一指的“女神”,却在25岁服药自尽!死后30万人送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阮玲玉1910年出生于上海,家境贫寒,六岁时父亲病逝。但贫穷并没有掩盖她的才华。在母亲的努力下,阮玲玉得以在崇德女校读书。1925年,15岁的阮玲玉爱上了张家少爷张大民。张大民的妈妈知道后,极力反对,将阮玲玉母女赶出了家门。张大民瞒着家人安顿了走投无路的阮玲玉母女,但很快张大民又抛弃了阮玲玉。为了糊

  • 隋末时期,瓦岗军打败王世充、宇文化及,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世充简介,王世充女儿王楚楚,单雄信娶王世充的女儿

    在繁重的徭役和赋税的重压下,中原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来反抗隋朝的残暴统治。各路起义人马中,名气最大,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当属瓦岗军。他们汇集了徐茂公、程咬金、单雄信等隋唐名将,同时还占据了黎阳仓和洛口仓,手下拥有兵马达30余万,可谓是物资雄厚、兵强马壮,但短短数年,这支打败过王世充和宇文化及的队伍竟然消

  • 隐藏千年的杨贵妃真正死因被揭晓,专家:并非自缢,死因却太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杨贵妃是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对于杨贵妃一些确切的信息却是不太了解的,但是大家知道吗?杨玉环被封为贵妃的时候也只有26岁,正值花样年华,但是当时唐玄宗已经有60多岁了,年龄相距非常的大,但是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差距有所影响。根据唐朝历史上的一些记载,杨玉环非常的

  • 她是清朝最尊贵公主,却沦为政治工具远嫁,最后全家被杀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最惨女将是谁,清朝女性漂亮照片,清朝灭亡的最后一天

    ▲清朝第一位嫡公主远嫁和亲,死后丈夫、儿子都被康熙斩杀。(图/翻摄自百科词条)马喀塔是皇太极的次女,生母是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因为是清朝第一位嫡公主,加上温婉端庄,在皇室中的评价极高,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即便如此,马喀塔还是在11岁时被皇太极远嫁到察哈尔部,与林丹汗的长子額哲结婚。崇德五年,皇

  • 隋文帝为何要远征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外敌,在隋唐这段历史里,存在感非常高。从隋到唐,几代帝王都曾出兵攻打过这个国家,虽然他们领土不如隋唐那么大,人口也远比不上强盛的隋唐,但是却很少被打败。这个国家就是——高句丽。为什么从隋文帝开始,就孜孜不倦地进攻高句丽呢?这个高句丽到底对中原王朝有着怎样的威胁呢?一、高句丽=

  • 隋朝为何会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和隋炀帝,剩下的四位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朝12位皇帝列表及简介,隋文帝统一隋朝的故事200字,隋朝时期有几位皇帝

    隋孝成皇帝杨昭杨昭乃是明帝杨广的嫡长子,母为萧皇后。杨昭一出身就被文帝杨坚养育在宫中,而在宫中因他生来就聪明伶俐,且颇知礼仪,所以杨坚十分钟爱于他。《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四》载“三岁时,于玄武门弄石狮子,高祖与文献后至其所。高祖适患腰痛,举手凭后,昭因避去,如此者再三。高祖叹曰:“天生长者,谁

  • 年羹尧被赐死后,对其抄家时却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气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羹尧被赐死雍正后悔,雍正对年羹尧的警告,雍正给年羹尧定罪

    俗话说,要使其毁灭,必先让其膨胀。在雍正的精心谋划下,年羹尧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等时机一成熟,雍正毫不留情,直接将年羹尧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并赐年羹尧自尽而亡。年羹尧被处决后,雍正下令抄家,官员们却在他的家里发现了七个大字,雍正接过一看,气得口吐鲜血,恨不得把年羹尧拖出去鞭尸。一开始,年羹尧与雍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