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每每到了皇位继承的时候都会有一场或大或小的权力的争夺,小到人心惶惶,大到引发政变,极难能有几场安安稳稳的权力更替。要不就是继承人太小,容易大权旁落,要不就是有好几个适龄的继承人,在各种势力的支持下为了最后的宝座争得你死我活。即使是有的继承人真的不想参与这场政治斗争,但是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些对权力蠢蠢欲动的人也会拉他下水。但是在清朝就有这么一位皇子,竟然能在“九龙夺嫡”的险恶环境中安稳度过,甚至还活到了乾隆朝,受到了乾隆皇帝的高级礼遇,他就是康熙的十二阿哥。
康熙在位时间非常长,以至于到了康熙晚年的时候,他的儿子们都长大了,这些儿子们也并非等闲之辈,都是接受过皇家的高级教育的人。原本还有一个嫡出的太子可以按照祖制继承皇位,但是这个太子不符合康熙的心意,性格乖张,于是被废,这样一来,争夺储君之位就成了其他皇子们名正言顺要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就是四爷一派和八爷一派了,后来,四皇子胤禛登上帝位,当初与胤禛竞争皇位的兄弟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而这个十二阿哥胤裪,从始至终没有加入到任何一派中去,尽管当初太子、四爷、八爷都想拉他为伍,但是十二阿哥坚持自己的决定,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真正实现了走在权力的外缘。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即使是出去打猎,他带的也不是能力比较突出的四阿哥或八阿哥,而是比较默默无闻的十二阿哥。可见康熙对于这个儿子还是很喜欢的。但是,尽管有父亲的喜欢,胤裪也并没有选择成为一个权利中心的王爷,而是在处理丧葬事宜上一直安分守己,而且还被封为了多罗履郡王。
雍正继位之后的第二年,便开始对曾经的竞争对手进行打压。胤裪也没有逃过被打压的命运,也许是雍正对胤裪没有加入到他的阵营的报复,也许是雍正对胤裪受到康熙喜爱的嫉妒,胤裪被降为了贝子。不过胤裪的身体比较好,在其他兄弟们相继离世之后,胤裪依然身强体壮,在雍正和乾隆年间,胤裪还添了8个儿女。乾隆继位之后,乾隆叔叔辈的人除了被拘禁起来的十皇子和十四皇子之外,就只剩下胤裪还在了,五十岁的胤裪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乾隆把宗人府的一切事物都交给十二叔打理,并且乾隆出京期间还会让十二皇叔负责朝中事务,甚至一些专门由皇帝来做的事情,如祭天、拜太庙等,他也会让胤裪代理。这要是放在雍正朝,这种行为是想都不敢想的。从这些事情就可以看出乾隆对于这个十二叔非常信任和尊敬。乾隆二十八年,七十八岁的胤裪去世了,在葬礼上,乾隆要求自己的皇子永琪以子侄身份给这位皇爷爷披麻戴孝。
胤裪这一生,淡泊名利,不争权不夺势,安安稳稳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康熙最长寿的儿子,也成了雍正的最长寿的弟弟,笑到了最后。各位网友对这位阿哥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