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收8岁乞丐为义子,小乞丐长大后报恩,此后中国多了一个省

朱元璋收8岁乞丐为义子,小乞丐长大后报恩,此后中国多了一个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41 更新时间:2024/4/8 23:23:05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太白的诗句总能将万般豪情跃然纸上,短短的两句诗词里,不仅描绘了沙场纵横的将军往事,也诉说了无尽的感恩之情。

古往今来,多少将领戎马一生只为报效明君。即便铁马金戈醉卧沙场,也难以平复满腔热血。真正有胆识和才略的将帅往往也是忠心为主的一代名臣。

数百年前的中华大地之上,朱元璋收8岁小乞丐为义子。谁曾想正是这个被收养的小乞丐,长大后报恩,成为了名震天下的将帅之才。凭借一己之力收复云南,此后中国多了一个省。

这个小乞丐便是明朝开国君朱元璋的最器重的义子沐英

他曾经只是一个孤苦伶仃沿街乞讨的小乞丐,人们也很难与日后意气风发、战场冲锋的大将军联系在一起。

因为朱元璋,他才有了日后的一切,也正是如此,他也成为了朱元璋最忠心的部下,不仅始终伴随朱元璋左右,还孤身一人奋战边疆,收复了明朝的大好河山。

朱元璋看上的小乞丐

历史的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区别于其他朝代君王的最大特征就是,他有着极低的出身。

尽管大多数朝代的更迭都是经历了山河破碎下的刀光剑影,但是其他朝代的缔造者往往都有着相对显赫的身世地位。他们大多是将帅王侯,就连西汉高祖刘邦,也曾经任职庭长之位。而反观朱元璋如何?

历史似乎给他的前半生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朱元璋本名朱重八,正是因为家中排行而取的名字。

朱元璋家中世代也是贫穷的农民,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元朝末年,满足口腹之欲已是奢侈,填饱肚子才是正事。

当年一无所有的朱元璋,失去了双亲兄弟,最不济时,也流落街头沦为乞丐。即便是日后当了皇帝,飞黄腾达,他也从没有忘记过自己最真实的出身,历史铭记着他最真实的人生历程。

沐英正好是他人生的另一面镜子,清楚的照着原来的自己。遇到沐英的那一刻,

朱元璋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当时的他虽然已经摆脱了饥饿困苦,但也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但是偶然间在街上遇到的这个孩子,他慌乱的眼神、瘦小的身躯和破旧的衣衫,像极了往日孤苦的自己。

也正是那个时候,让沐英与朱元璋结下了不解之缘。怀着万千感慨,小乞丐就这样被朱元璋这样一位未来的帝王收养为了义子。

历朝历代争夺天下的豪杰之中,收养义子的行为不在少数,像朱元璋这样一心一意对待眼前孩子的实属古今罕见。

那一年,他正好8岁,也被朱元璋亲自命名为"朱英"。可见朱元璋对于他的期望之大。

相伴左右,戎马半生

沐英的前半生是跟随朱元璋长大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对于他的感情,甚至远远超过他亲生的孩子。

当年那个被收养的小乞丐很快便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气少年。至正十六年间,年仅12岁的沐英就开始了跟随朱元璋征战天下的道路。

那年的他,或许才刚了解天下的大事。也只是学着身边人一样,握着武器。但是年少的沐英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才能。

军旅生涯的初期,他便已经熟练掌握了带兵打仗的各种技巧谋略。他与周边的将帅不同的是,旁人只想建功立业,成就自身。可年少的他望着身边的朱元璋,除了满心的感激和报答之情,就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念头。

距离他踏上戎马征程的第六个年头,也是他正好18岁那一年,朱元璋就对跟前的义子给予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厚望。

帐前都尉这样的军事要职轻易的交付到了这样一个才年满十八的少年手中。朱元璋似乎比谁都相信眼前这个看着长大的义子,也了解他真正的才能。日后的他,伴随朱元璋立下了无数战功,也被朱元璋给予了相当优厚的封赏。

后世除了感叹朱元璋戎马天下开创明朝的历史壮举,也感叹他知人善用的长远眼见。沐英就是最好的例子。

古时候多数人收义子都心存恻隐之心,即便他才能再高,也定会有所限制。而朱元璋对待沐英就如同亲生儿子一般。

更甚者当年征战的时候,沐英都是和朱元璋睡在一起,一同作战。就连自己的亲身儿子都不曾有过这般殊荣。朱元璋对于沐英的信任也是他日后所做之事的最好写照。

请命收复云南,为国守疆界

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的是,朱元璋曾经给沐英赐名"朱英",可之后为何又被更改。

事实上,沐英因为对于朱元璋的感恩和爱戴,不仅选择放弃接受与他相同的姓氏,还特地改为姓"沐",意在"永沐皇恩"。可见作为义子的沐英对于朱元璋的感情至深。

明朝开国之时,沐英仍然是英气焕发的壮年。可是作为朱元璋义子的他,本来可以无忧无虑的享受他为明朝打拼天下而接受的丰厚奖赏,从此过上富足的生活。

可正是因为当年作为小乞丐时受到朱元璋那般厚重的恩情,让他想要为明朝付出更多来回报。当时的云南地界不仅还有很多元朝残党,甚至还有很多当地的势力连年战火。可谓是易守难攻的艰险地界。

当时除了沐英以外,也没有任何将领敢于出征云南。于是沐英就主动带兵,替朱元璋收复疆界。

经过了艰苦的战争,沐英终于成功收复了云南的所有领土。但是因为当地形势的复杂,沐英也主动选择请命留在这片边疆的领土,为明朝世代守边。

朱元璋一生征战无数,手下将领部下众多,但是像沐英这样跟他关系亲近却又主动为自己挥洒血泪的确实只有他一人而已。

沐英从小尝尽人间疾苦,却又将自己奉献给了给予他新生的人,于人于国,他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骄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回族是中国孕育的民族,朱元璋干了哪件事竟被误认是回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给大家明确一点,虽然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交往的历史很久远,但回族的产生却在朱元璋创立明朝之后。唐时长安的穆斯林虽多,但分属于各个部族或国家,彼此之间没有认同感,他们顶多算“回族先民”。蒙古灭宋时从中亚带来大量色目军人,他们在中原过着“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军屯生活。所以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

  • 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前为什么不选择支持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谋反之人显然不能再做太子,而李世民也不能让李泰上位,而是另立了李治为太子。因为一旦李泰做了太子,就是告诉皇族,太子之位是可以争来的,今后每一个皇子都可能去用各种卑鄙手段夺位。同样的心态也出现在后来的明成祖朱棣身上,他自己通过靖难之役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但不能让子孙们也这么干,所以他再喜欢朱高煦,也

  • 他是明朝的天才皇帝,智商极高却行昏庸之事,一生中争议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最聪明的皇帝排名,为什么皇帝老了都昏庸,朱由校真的昏庸吗

    中国古代的帝王大致可分为智、愚、庸三种,世宗朱厚翀却不属于这三种。他的一生,和他的前任明武宗一样,充满了争议,难以用一句话概括。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朱厚翀经常引用《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朝政乏味,百姓清廉;朝政受检,民心乏乏”。在这句话中,“血腥”有两个意思,一是政治混乱,二

  • 李白真的是跳崖而死吗?其死因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李白也算得上是一个经过大起大落的人。唐玄宗十分的赏识他。邀他入朝做官。朝廷是什么地方?明争暗斗,波诡云涌。像李白这样喜怒形于色的人。在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怎么可以生存的下去。不过这样的经历。也使得他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千古佳句。不当官儿了干什么好呢?那当然是游山玩水

  • 《清平乐》2个女人都为赵祯披甲,他却只拥一入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曹皇后和赵祯之间的感情真是让人唏嘘,爱就要说出来,爱情需要主动,可惜他们都没有主动跨出第一步,徘徊试探浪费热情。赵祯很后悔大婚当夜没来,不然的话他们现在就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之后多次,他都示好求和,可是一次次被曹皇后倔回去了,偏偏他又是个不喜欢强求人的,圆房的事就这样搁置下来了。曹皇后对赵祯是全心全意

  • 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沈万三用3字化解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皇帝,会受到所有人的尊敬,而很多皇帝一般都生性多疑,不允许自己的权威受到一丝威胁和挑衅,臣子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会被皇帝起疑。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对皇帝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小心翼翼,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惹来杀身之祸。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也是斩杀了许多跟他打江山的功臣,沈万三也差点没逃过。沈万三这个人,

  •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下跪吗?方丈回答8字,救了全寺僧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也并不例外,他也会去寺庙中拜佛。那么,在拜佛的时候,姿势要标准,人需要双腿跪下,左右手要放在蒲团上。更标准一点的,两个手掌还需要向外边翻转,脑袋也需要在靠两个手掌中间的蒲团上。那有不少的人就要问了,拜佛为什么要跪下来呢?因为佛是真正的一位觉悟者,跪拜他实际上就是内心对佛的一种呼唤,只要放下身心

  • 李世民让390死囚主动回家,年后回来领死,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死囚大结局,李世民在刑场救了一个死囚,李世民的死囚有多少人

    李世民当时出于种种考虑,让这390名死囚回家和家人团聚,也好好地告别。对死囚说是会派人暗中监督他们的行为和去向,并且一一记录。但是实际上,李世民并没有这么做。他没有派人暗中跟踪,也没有派人调查。想想也是,390名死囚,如果真的要一一跟踪,那得动用多少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他和死囚之间的这项约定,完全就

  • 李世民问:大唐国运如何?袁天罡:猪能上树,不料却泄露天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最开始这么想的就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的人秦王嬴政,他历经磨难,好不容易才建立了自己的霸业,秦始皇自然想在皇位上多待些日子。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劳很高,所以给他自己称为皇帝。让大臣们称他为万岁,就是想长久地坐在皇帝位上。秦始皇开始的时候做了很多对老百姓有益的好事情,但是到了后期,一

  • 明朝灭亡后,大明专有的“锦衣卫”都去哪了?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锦衣卫简介,锦衣卫是什么意思,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在干嘛

    众所周知,在我们中国5000多年的岁月长河里,华夏大地上诞生了非常多强大鼎盛的王朝,像秦朝、唐朝、明朝等等。而当每一个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们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巩固自己的皇权,扫除异己,以及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员。例如汉朝的刘邦,在称帝之后,就设计杀了韩信的等一众开国元勋;还宋朝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