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王师”为何沦为“兵患”?蒲松龄一语点透,得民心者得天下

古代“王师”为何沦为“兵患”?蒲松龄一语点透,得民心者得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45 更新时间:2024/1/25 10:54:17

历朝历代的人墨客,对战争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字记载,或痛斥,或感慨。但无论以怎样的口吻描述,战争都是绝对残酷的,它的残酷不只是来自军人的伤亡,更是来自老百姓惨遭破坏的平淡生活。家天下的历史背景下出来的军队,自来就带着一种大爷的气质,打起仗来生死不明,所以他们奉行的是纯粹的利己主义。

这种利己主义危害有多大呢?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个小故事基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题目叫《氏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来读一下。

在文章的第一句话,蒲松龄就点明了一点:

“凡大兵所至,其害甚于盗贼,盖盗贼人犹得而仇之,兵则人所不敢仇也。其少异于盗者,特不敢轻易杀人耳。”

只要行军打仗,军队所经之处,其危害比流寇强盗都大。 这不是危言耸听,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只要是贼,老百姓便可以堂堂正正的起来反抗;然而,朝廷兵马一到,无论他们做什么,老百姓只能逆来顺受,稍有反抗便以乱臣贼子论处。而军队唯一比强盗好一点的地方就是,他们对杀人这件事还不是太随便。被洗劫一空,妇女也未能幸免,成了士兵们淫乐的工具。

这不,清朝康熙年间的平三藩战事中,清军所过之处便造成了极大地危害,老百姓家的东西被洗劫一空,妇女也未能幸免,成了士兵们淫乐的工具。

清朝大家都知道,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朝,由于汉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清朝统治者对汉人管控是相当严格的,尤其是清朝前期,为了巩固自身政治上的特权,满清统治者还拉上了曾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人,双方和亲不断、深度交融。

清军是以旗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最早是满八旗,后来又加上蒙八旗,再后来有了汉八旗,康熙平三藩中,满蒙的八旗兵还算是精锐部队,战力暂且不说,忠诚度绝对杠杠的,《张氏妇》一文中出现的军队便是清军中的蒙古兵。

这些蒙古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当时正值雨季,农田里积水成洼,老百姓无处躲避,都逃进了高粱地中,这些蒙古兵便脱了衣服骑着马进去搜人,很少有能够逃脱的。

张氏妇却不怕,也不出去躲,就在家里住着,她在厨房里挖了一个大深坑,表面用茅草覆盖,再在上面盖上一张席,然后若无其事的开始生火做饭。不一会儿,烟火引来了俩蒙古兵,张氏妇带其中一个进到里面,指着地上的席让他躺上去,蒙古兵不知是计,结果陷入深坑。张氏妇立马在坑上又盖上茅草和席,另一个蒙古兵进来后听到有嚎叫声,却找不到人在哪,张氏妇以手指席,蒙古兵一脚踩空也陷进去了。

然后张氏妇往坑里扔上大量薪柴,点火焚烧,火势一大,房子都引着了,等火熄灭后,废墟下一阵阵焦臭味,张氏妇解释说自己把两头猪藏在地窖里,结果遭逢火灾被烧死了。

没有了房子,一家人生活更没着落了,张氏妇干脆领着女儿就在大路旁的树荫下坐着,往来的蒙古兵经过时总是叽里咕噜的调戏一番,路两旁没有什么遮蔽物,这些蒙古兵倒也不敢乱来,就这样相安无事的过了几日后,来了一个极下流的兵痞,张氏妇含笑相迎,偷偷地用针扎这个兵骑的马,蒙古兵怕马跑了,便把缰绳拴在自己大腿上,张氏妇便用一个大铁椎猛扎马的脖子,马吃痛狂奔。等这匹马被其他蒙古兵截下时,缰绳上只剩下血淋淋的一条腿了。

就这样,张氏妇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保全了自己的清白,由此也足以说明古代兵患有多严重,战火一起百姓流离,封建王朝的军队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的,百姓?蝼蚁耳。

更多文章

  • 古代的上门女婿会怎样?强征入伍当炮灰,清朝时在家当杂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说在古代的时候男性的地位相对于女性来讲是比较高的,可是对于上门女婿来讲,他们的地位并不一定高于女性,可以说,有一部分朝代,上门女婿的日子即便是跟奴隶相比较起来也没什么差别。所谓的倒插门的上门女婿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对于我们如今来讲倒插门上门女婿也要承受着他人异样的眼光。娶个妻子性情好一点

  • 古代皇帝寿命为何都不长?一个恶习所致,康熙乾隆戒了很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寿命为何都不长?一个恶习所致,康熙乾隆戒了很长寿一个男人最终极的梦想,可能就是在古代当皇帝了。后宫佳丽3000人,想想确实也挺美的,但是古代的皇帝们,其实寿命都并不是特别的长。甚至可以用短暂来形容了。可见,当皇帝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然也不可能伤的那么早了。可是为什么古代的皇帝们寿命都不

  • 清朝妃子侍寝时,为何不能忘情发出声?原因听了让人心疼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后宫妃子几点睡觉,为什么清朝妃子不用自己洗澡,清朝妃子在宫廷生活

    ▲古代嫔妃侍寝规定相当多,不能忘情发出声,也不能换上自己的衣物回宫。(图/翻摄后宫甄嬛传微博)清朝皇帝靠着翻绿头牌决定由谁侍寝,但其实很多规矩历史上有记载,电视剧却有很多地方没演出来;侍寝前的妃子,都要把身上洗净,最后再用棉被裹起来,不能佩戴首饰,也不能忘情出声。皇帝贵为一国之尊,嫔妃们若是忘情发出

  • 她13岁成为康熙宠妃,10年生6孩子,却因一件事对康熙十分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哥读历史《康熙王朝》这部剧想必大家都看过,当时可火遍大江南北呀,小编对里面的容妃最记忆犹新,不知道大家和小编一不一样呢?据了解,这位美丽大方的容妃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是康熙的宠妃马佳氏。在康熙五年的时候,马佳氏当时才13岁,那个时候的她还是一个没有封号的庶妃,就这样她就稀里糊涂的进宫了,也

  • 她是奴才出身,却被封皇后,连生三胎,死后却因乾隆遭受冷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孝淑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八月二十四日,与嘉庆帝同岁,其祖上原是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奴才,但其全族在乾隆六年抬入世管佐领,三代之后又改为公中佐领,其族人有很多在朝中任重要官职,直到喜塔腊氏出身时,家中已经抬旗二十年,所以说她出身时候,已经是上三旗的满洲女子。乾隆三十九年(1774

  • 太平天国北伐军攻打怀庆,损失惨重,间接导致北伐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扩大战果和清朝争天下,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决意派出李开芳、林凤祥等人带领着两万多来自广西的精兵悍将前往北方,目的是拿下北京城,把清朝皇帝从龙椅上踹下来。北伐军出发后,一路上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个骄兵悍将根本没有把清军放在眼里,但是他们怎么没有想到,北伐路上的第一

  • 她是上海滩最后的千金,嫁给林则徐后代,女儿嫁给足球运动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民国时期,民主思潮涌动,女性的地位再也不像封建时代低下,表现更为强势,郭婉莹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她出生于悉尼,父亲是知名侨商,后来应孙中山先生的邀请,来到国内上海开办了永安百货公司,郭婉莹也随家人居住在上海。而她在国外时有一个英文名字“黛西”之后因为是冰心谢婉莹的粉丝,便给自己取名郭婉莹,后来曾入

  • 她是鳌拜义女,嫁给康熙,婚后大义灭亲,成为康熙深爱的贤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从这个视角,康熙是厉害的人物。1662年,顺治皇帝因病去世,年仅八岁的三阿哥玄烨登基了,成为入关后二代皇帝康熙。而让玄烨成为“天选之子”的,除了自身聪颖与皇祖母孝庄亲自教导,喜爱有加之外,另一个原因是,他在七岁得了一场天花,在古代相当于不治之症,可是却安然度过了。康熙幼年,军政大权是由索尼,鳌拜,苏

  • 她由侍妾成为皇贵妃,嫁给乾隆却留下遗憾,死后待遇连皇后都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也就使得乾隆对于某些后宫女子只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才加以关爱,并不是真心的宠爱,要得到一个帝王的真心,很少有女子能够有这样的幸运。不过乾隆的后宫中还真的就有这样一个女子,她的家族地位较低,但是却让乾隆十分宠爱,也就等于乾隆对她的宠爱没有参杂任何水分,没有涉及到任何利益,只是单纯的喜爱而已。不过,这个

  • 她活了近100年,是清宫最长寿妃子,被雍正宠幸后生下最出名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年间,一位14岁上下的妙龄少女被抬进了雍亲王府中,成为雍亲王胤禛的小妾,这位少女就是耿氏,耿氏长相端庄,身材健美,很得雍正的宠爱,没过多久,她就为胤禛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弘昼。后来,雍正登基。耿氏初被封为裕嫔,后又被封为裕妃。耿裕妃在后宫中并不是最得宠的,但是她的酒量是后妃中最好的,雍正帝心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