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刘备敢称帝,孙权敢称帝,曹操却不敢称帝?3条理由说明一切

为何刘备敢称帝,孙权敢称帝,曹操却不敢称帝?3条理由说明一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58 更新时间:2024/3/5 10:23:26

在中国古代史上,再没有哪个身份能比皇帝更吸引人了,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帝制之后,皇帝这个身份就成了一个高高在上、拥有万里江山和全部臣民的人物。他大权在握,可以决定别人的生死,他富贾无比,天下的财宝都是他的。所以很多人为了做皇帝,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比如李世民杀哥哥,比如武则天害自己的儿子,等等。

在三国时期,有三个枭雄,他们东征西伐,建立了很强大的功业,但是他们三个人之间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功业最大的曹操至死都没称帝,反而是事业做得次之的刘备和孙权却都先后做了皇帝。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缘由?究竟为什么曹操实力最强,却没有称帝呢?

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根据史载、以及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竟然发现曹操至死不称帝是有原因的,而且他不称帝的理由也非常符合历史实情,作为今天的我们来看,也很有道理。3条理由如下:

第1条理由是名声问题——曹操不愿背乱臣贼子之骂名。

我们要知道,儒家文化的兴盛始于汉朝,而且在汉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汉朝朝廷的最为看重的一种文化,而儒家文化最讲究的就是忠孝礼义、伦理纲常等道德规范。所以说当时虽然是东汉末期,但这种经过数百年渗透的儒家文化,已经深入到了老百姓的认识里。所以,忠孝等品质还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所以尽管血雨腥风、战乱四起,但是各地势力还是要打着皇帝的旗帜才行。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他也一方面深知皇帝的价值,但另一方面他自己骨子里仍然是有忠君思想的。要知道董卓就因废一帝立一帝,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国贼,甚至死的时候被点天灯,也没有人管。更别说废帝自立,恐怕要被万夫所指,光是舆论唾沫都能把你淹死。当然这也是最关键的,曹操是背不起这个骂名的。所以曹操一再强调,他只想做一个周公那样的能臣。正如他诗中所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2条理由是现实问题——曹操不愿做袁术那样的笨蛋被群殴。

东汉末年,割地自立的诸侯很多,比如袁绍刘表、袁术等。虽然后来曹操通过多年的努力,击败了吕布、袁绍、袁术、刘表、马腾等势力,逐步统一了广大的北方地区。但是在东南还有孙权、西南还有刘备,这二人都非等闲之辈。本来曹操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让刘备和孙权在表面上还不敢再嚣张,至少刘备孙权在表面上还得承认汉献帝,这样曹操的优势就依然存在。但若曹操一旦称帝,那么不仅让刘备和孙权立即成为没有缰绳的猛虎,还会引发自己内部大批忠于汉室的朝臣的围攻,如此以来,曹操的处境就和袁术当年差不多了,被群殴的结果大约都不太好。所以孙权在劝曹操称帝的时候,曹操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啊!”由此看来,这种幼稚的错误,曹操是不会犯的。另外曹操也深知,三国鼎立才是最好的状态,至少当时是。

第3条理由是对虚实认识的问题——曹操不求虚名重实际。

在曹操一生的许多言谈以及举措中,都能看出他是一个极其讲究实际的领导,而非喜欢搞虚头巴脑那类东西的领导。比如曹操在人才上,他讲究的是“唯才是举”,不管你是什么来路,我都能择优而用。再比如曹操搞的屯田制,都是他干实事的具体表现。

曹操很清楚,他的地盘那是在刀子上杀出来的,在乱世争雄,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虚名是没有用的,想做老大,你得拿实力说话。而如果有了实力,做不做皇帝都不过是一个程序的事。但是如果没有实力,就去触碰皇帝这个身份,那就是要掉脑袋的,袁术可是三国做皇帝的一个典型,也是一个最突出的教训。

所以讲究实际的曹操最终选择的不是虚名的皇帝,而是实权的丞相或魏王。但是他这个丞相做的比皇帝爽多了,不用担皇帝的风险,却有皇帝的权力,想封赏谁就封赏谁,想处罚谁就处罚谁,全由自个儿说了算。所以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既然皇帝这个称号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实惠,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和灾难,那么他又何必去称帝呢?要它又有何用呢?

结语:纵观曹操一生,他的为人处事,都是从两个字出发:实际。所以,最终在选择到底称帝不称帝的时候,因为以上所说的3条理由,他选择了更实在的丞相。不过曹操也曾说过一句话,叫:“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从这句话也能看出曹操内心的最真实想法,那就是就算天命在我,我也不会选择做皇帝,而宁愿选择做周文王。足见曹操宁愿为自己的儿子铺路,也不愿做皇帝的决心。而曹操也最终说到做到,他没有称帝,但他建立的功业事业却比称帝的刘备和孙权要更大,从这一点也足见曹操雄才和远见卓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四大刺客排名,荆轲排第四,第一名令人肃然起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第四名:荆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他是战国时期著名刺客,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var1]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

  • 三国演义中,关羽真正害怕的大将只有以下4人,其他人不值一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简介及评价,三国演义关羽真的很厉害吗,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真实面目

    马超赵云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赵云有“一吕二赵三典韦”之称,马超则有“金吕布、银马超”之称,也即是说这两人乃是堪比吕布的存在,所以不少人都认为,关羽肯定非常忌惮这两人。然而事实上,综合关羽的表现来看,他一点也不害怕马超和赵云!赵云的武功非常强悍,但从始至终,关羽都没有将赵云当成过对手,因为赵云对刘备

  • 当时韩信被封齐王之时为何不抓住机会就此三分天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为啥要当齐王,韩信为什么可以自立为王,韩信为什么被刘邦擒住

    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韩信以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誓不叛汉为由,否定了蒯通的建议。韩信在此时已经是楚汉之争的胜负手,为何不顺势而为,造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呢?我认为主要有四点原因。1.政治敏锐性太差,优柔寡断韩信被誉为“兵仙”,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然而政

  • 为何汉朝皇帝多出“断袖之癖”?妃子更胜一筹,更有“磨镜”之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十大断袖皇帝,断袖之谊,古代断袖怎么解决

    据说汉朝的汉哀帝就十分喜欢自己的臣下董贤,有一个形容男男相恋的词,叫做”断袖“就是形容的他们。董贤和别的男子不一样,他容貌清秀程度不亚于女子,而且性格十分讨喜。为人口齿伶俐,能言善辩,于是汉哀帝对他的关注度,就超出了普通男人之间的感情,从而滋生出了两个人的爱情。在一个夏日的中午,董贤和汉哀帝觉得困意

  • 大咖云集的曹操军师联盟,贡献了哪三个关键计策,助力曹操成就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乔小乔被曹操锁在铜雀台,曹操全部军师排名,曹操女儿

    东汉末年初,中原板荡。时势造英雄,曹操刚成为东郡太守。初登政治舞台。黄巾军就攻克了兖州,临危受命的曹操采纳陈宫“据兖州为霸业之基以争天下”的意见,迫降黄巾军并收编其众。为日后崛起打下第一桶金。虽然兖州几经易手,最终还是花落曹家, 从此曹操霸业奠基。巩固了兖州的曹操,又采纳荀彧的“迎奉献帝,挟天子以令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县有多大,有两个韩国大,却只有6万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全球最大的人口县排名,世界最大的镇面积多少,各个国家最大的县

    [var1]这就是我国的若羌县。若羌县位于我国新疆,地处巴州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由于这里身处新疆腹地,周边很多都是沙漠,所以人烟稀少。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若羌县的管辖面积非常大,高达20.23万平方千米。不仅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县,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县。要知道韩国的面积只有10.32平方千米

  • 诸葛亮躬耕处到底在哪里?这回真有定论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的智慧在哪,诸葛亮躬耕地百度贴吧,老梁说河南南阳诸葛亮躬耕之地

    我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何解?”朋友说:“古隆中属于古南阳,古南阳在东汉是郡,但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古隆中属于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当然是隐居在襄阳附近,否则怎么和庞德公、黄承彦走动呢?”我问:“怎么叫间接肯定了?”朋友说:“没让人家诸葛去河南啊,说明啥?说明上上下下都知道诸葛亮的半个故乡在古隆中

  • 为什么民间有种神秘说法,说韩国是世界上丢失领土最多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韩国全称大韩民国,这个国家真心不大,在历史上就一直是个存在感不强的小国,一直是作为中国王朝朝贡体系的分子形式而存在的。但是,随着近来韩国经济的腾飞,韩国人突然之间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一个大国,产生了一种与国力不匹配的大国情节,然而韩国在国际上始终被人们定位是美国的小表弟,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远

  • 历史上的吕布,真的勇猛无敌吗?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个人战斗力比较强,但并非是一个善于领兵作战的将军,而且历史上对吕布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在三国时期的影响力也不是很大。在真实的历史上,因为吕布的武艺算是高强,所以吕布更像是董卓的保镖,并没有委以特别的重任。而且在各方诸侯集中攻打董卓时,吕布并没有一人大战三英的事迹,相反,在和关东联军对战时,连续几次打了

  • 一盒牛肉干诱发的茅厕血案,引爆了四十五万降卒被坑杀的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血战长平,长平王秋瑞结局,一盘血肠引发的大案

    孙膑被师兄庞涓忌妒和残害,双腿受到剔去膝盖骨的酷刑,后来死里逃生来到齐国,成为齐威王军师,为齐国重创魏军,并得报大仇,又写下了流传后世的《孙膑兵法》。文王、孔子、孙膑无不是逢灾受难,而后痛定思痛,从磨难之中绽放出了更为夺目的光彩,成就了更为辉煌的人生。[var1]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主角,虽有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