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这个家族为何从东汉至南北朝,人才无数?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这个家族为何从东汉至南北朝,人才无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535 更新时间:2024/2/12 2:42:23

在电视剧《军师联盟》中,王劲松饰演的荀彧真可谓是令人印象深刻,他足智多谋,在对曹操尽心尽力的同时,又忠于大汉,维护大汉利益。荀彧是东汉与曹魏集团的重要人物,我们在强调荀彧出色的个人能力外,也要关注他背后的家族势力——颍川荀氏。作为自东汉一直到南朝才消亡的豪门大族,荀氏家族的历史比许多王朝都要长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颍川荀氏的豪门之路吧。

一、荀氏家族的诞生

颍川郡地处今天的河南省,与东都洛阳毗邻,是中原腹地,在经济重心还没有迁移至南方之前,这里不但是交通要地,还是历朝历代的政治与文化重心所在地,荀氏家族就在这里诞生。在漫长的荀氏家族史当中,有史可查的当属东汉时期的荀淑,荀淑年少时因品行端庄而被举荐入京,自此踏入仕途,但因荀淑为人清廉正直,不愿在官场中阿谀奉承,因此很快离职回乡,以务农为生。

颍川郡

荀淑品行良好,他返回家乡后,被二次举荐,再度为官。这一次,荀淑没有退缩,他在为官期间不畏权势,勇于进谏,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名士前来与之结交,这为日后荀氏家族的诞生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人脉基础。

公元149年,荀淑去世,他留下了八个儿子,个个都算得上是人中龙凤,时人称之为“荀氏八龙”。在八个孩子当中,老二荀绲留有三子,其中一人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荀彧,老三荀靖与老六荀爽都负有盛名,但荀靖一生隐居,只有荀爽在八个人当中,不论才学还是能力都是最突出的。

荀爽与其父亲荀淑一样,因才学与品行兼优而被举荐进入官场,但荀爽仕途却不像他父亲那般顺利。荀爽入仕时,大汉朝廷正面临“党锢之祸”,不少士人都被卷入这场政治风波中,荀爽也被牵连进去,因此不得不隐姓埋名度日,这在使他彻底远离官场的同时,也使荀爽在学术上成为一代大儒。党锢之祸结束后,荀爽再度进入官场,职位扶摇直上,在中央担任要职。在荀爽的努力下,荀氏家族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荀彧与荀氏家族

荀彧不是荀爽的儿子,但却是荀氏家族第三代当中最为突出的一位。受他影响,颍川荀氏声名远播,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公元163年,荀彧出生,其父荀绲是荀淑二子,也是荀爽的二哥。荀绲虽不若荀爽那般出名,但也官至济南相,是在地方上很有影响。

荀彧一出生,便受到父亲与各位叔叔的细心呵护与精心培养,他少年时便富有才名,有人评价他是“王佐之才”。公元189年,27岁的荀彧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官场。两年后,荀彧前往曹操麾下,曹操对荀彧早有耳闻,他见到荀彧非常高兴,并将荀彧比作是高祖刘邦手下的张良。荀彧正式加入曹魏集团。

于和伟版曹操

公元196年,曹操击败黄巾军,此时的汉天子刘协正在东都洛阳。在曹氏集团内部,有人主张应该去迎接汉献帝,但更多人表示在目前的状况下,如果将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县,是太张扬的举动。曹操对此也没有下定决心,但荀彧及时发表了他的意见。荀彧认为当年晋文公接纳周襄王,使得各方诸侯都要听从晋文公,如今也是一样,若能将天子接过来,则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曹操接纳了荀彧的意见,他亲自率兵到洛阳将汉献帝迎往许县。曹操被封为大将军,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进程,为日后发动战争提供了道义上的合法性。可以说,荀彧赞同曹操迎接汉献帝的举动,为曹操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曹魏集团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公元203年,此时担任尚书令的荀彧被封为万岁亭侯。公元212年,荀彧在寿春病死,年仅50岁。尽管荀彧不算长寿,但他对曹氏集团真可谓是鞠躬尽瘁,荀彧之外,荀氏家族的荀攸同样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在“二荀”的影响下,荀氏家族在汉末众多世家大族中脱颖而出,成为魏晋时代如日中天的中原大家族,大量荀氏子弟进入朝中为官,荀氏家族影响力不断扩大。

马天宇版汉献帝

三、荀氏家族的南迁与最终结局

公元265年,从曹魏集团中脱离出来的司马家族废除曹魏末代皇帝曹奂,司马炎登基,建立西晋。但好景不长,由于西晋历代皇帝的昏庸,仅在几十年后的317年,西晋便宣告灭亡。西晋皇室仓皇南迁至建康,司马睿在建康宣布登基并改元太兴,东晋王朝自此建立。

前往南方的司马睿其实自身实力并不强,他之所以可以在诸多皇室子弟中得登基称帝,和他与大量世家交好有着密切联系,其中就包括一同跟随他南下的琅琊王氏以及同在颍川的庾氏家族。也正因如此,东晋时代的门阀政治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无出其右,甚至有着“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意思是说王氏家族可以与皇室司马家族一同享有天下。

在“五胡乱华”时期,许多世家大族就此消失,颍川荀氏虽然及时跟着皇室一同南渡,但还是有不少荀氏子弟在动乱中被杀。到达南方的荀氏家族子弟虽然数量大减,但这并不意味着荀氏家族自此销声匿迹。南迁的荀氏家族大概分为两支,荀邃、荀闓、荀奕等人是荀爽一脉,荀馗、荀崧等人则属于荀彧一脉。其中荀邃在20岁便进入官场,他心思细腻并深谋远虑,在朝代更迭之际躲过许多“明枪暗箭”。在东晋刚刚建立之时,他还与王氏家族的王导等人一同平叛苏峻之乱。平叛结束后,荀邃去世,被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荀闓在当时也是很出名的人物,他与荀邃一同南下,在东晋官至尚书,被封为射阳公。荀邃与荀闓两兄弟也因其忠心与功绩而被司马家族器重。

平定苏峻叛乱

除荀邃、荀闓外,东晋时代的荀氏家族还出现了许多忠心耿耿的人物如荀崧等。但可惜的是,荀氏家族再也无法出现像他们的先辈荀爽、荀彧那样的杰出人物了。如果说东晋时代荀氏家族发展还比较良好,在东晋王朝灭亡后,荀氏家族到南朝时则陷入没落期,至梁朝时,荀氏家族的许多子弟都因被牵扯到政治风波里而被杀,荀氏家族至此逐渐走向消亡。

文史君说:

自东汉至南朝,荀氏家族存在了数百年,它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是当之无愧的“名门望族”。荀氏家族不仅在政治上人才辈出,在文化层面也涌现出许多大学者,他们的影响与著作至今仍为学者所重视。就这一点来说,荀氏家族的影响已经超脱了时空的限制,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少雄:《汉末魏晋颍川荀氏家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2、王莉娜:《汉晋时期颍川荀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死得最冤的3人,包括华佗在内,但最冤的还是这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正史华佗被谁杀的,历史上华佗真实是怎么死的,华佗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第一,王垕他是曹操军队中负责粮草的官兵。每个人都知道粮草对行军的重要性。在古代,有这么一句谚语: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如果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持,很难维持一场长期的战争,因为士兵们将奔赴前方战场。当他碰巧遇到严重的干旱时,曹军粮草非常紧张,所以他去向曹操汇报情况。但是曹命令他将手中的粮草分发给他手下的士兵

  • 如果秦始皇拥有一张世界地图,他能够征服全球吗?专家: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东周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引发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纷争。在历史的洗涤中,春秋五霸逐渐把周边弱小的国家兼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终于引发了战国七雄的局面。“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作为征服了犬戎的秦国,获得了巨大的综合实力,各国俊杰也纷纷跑往秦国发展,如商鞅、李斯等,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同时

  • 《考古》:徐龙国 | 王莽时期铸钱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王莽铸钱遗址及钱范的研究,钱币学界有大量成果可资借鉴,如陈直及党顺民对西安好汉庙遗址的调查与钱范的收藏[2],蒋若是对秦汉钱币的研究[3],姜宝莲、秦建明对户县(今西安市鄠邑区)兆伦汉代锺官铸钱遗址的调查与研究[4],笔者也曾对王莽钱范官方正版及民间盗版进行过辨正[5]。陕西省钱币学会与西安钱币

  • 五虎将中他的下场最惨,家中100多人被曹操杀光,娇妻竟成玩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要知道从古至今就出现了很多名将,在三国时期五虎将也都非常有名气,他们不仅可以在马上杀敌,更是可以在下马后治理天下,这些人算得上是器材,在乱世的风云里,他们帮助刘备在蜀国有了自己的底盘,甚至有夺天下的勇气。在五虎将中,马超可以说是非常惨的,武艺的毋庸置疑的,行军打仗方面也是出奇的厉害,但是最后却落得家

  • 曹操败袁绍,灭吕布,一生征战不惧任何人,唯独一个人,曹操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打赢袁绍真实原因,吕布sp袁绍,袁绍吕布华佗群弓战法

    本来这只是件小事,但是曹操却拿它做起了“文章”,认为“耳”不是个好词,认为崔琰不恭。于是便处罚崔琰剃光了头发去当奴役。这个惩罚对于崔琰来说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只不过崔琰远比曹操想象中坚强的多,为奴役的崔琰丝毫没有在意自身的形象,仍然谈笑自若,和以前一样。这样的神情传到曹操那后,曹操更加忌惮崔琰,曹操

  • 六国为何会制衡秦国失败呢?盖因他们和拿破仑一样,想着同盟保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六国一起能灭秦国吗,六国联盟为什么打不过秦国,六国可以打过秦国吗

    从小混乱到大秩序,再从大秩序到小混乱、循环往复。秦朝建立之后的中国历史就是这种状态,而在数千年前的先秦史,往往是大混乱到小秩序、小秩序到大混乱的循环,而欧洲国家从古至今一直是这种情况的,从没有得到大的改变,因为他们从未建立起统一的政权。欧洲近代国际关系,正如中国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差不多,经历了数百年

  • 为何说战国四公子,只有信陵君名副其实,其他三个都是来凑数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这四个人中只有春申君黄歇不是王室成员,其他的人都是王室成员。他们在战国虽然齐名,但他们做的事完全不一样。我们看一下战国四公子都做了什么。先看一下齐国的孟尝君田文,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孟尝君最出名的事

  • 徐庶选择离开刘备,并不是因为母亲被曹操挟持,事实上还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徐庶之简介,徐庶夸赞诸葛亮台词,徐庶蜀骑阵容

    三国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候,虽然最后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当时却并不是仅仅只有魏蜀吴三方争霸而已。在三国中,涌现了很多的将士,也出现了很多的谋士,像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谋士,虽然被世人排在第一位,但是诸葛亮却并不是唯一的一位,早在诸葛亮之前,刘备还有一位谋士。这位比起诸葛亮也不逊色

  • 为何说战国七雄,其他六国合起来无法灭秦国,看六国状况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们先看一下六国的状况。六国是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其实这六个国家状况各不相同。首先最强大的是齐国,而且齐国地处最东边,和秦国没有接壤。还有燕国,燕国地处东北,比较偏远,和秦国也不接壤。所以想要灭了秦国的最主要的是韩赵魏楚四国。这四个国家和秦国接壤,一旦秦国被灭,这四个国家收益最大。所以六国

  • 为何汉宣帝能将霍光家族连根拔起,汉献帝却不能除掉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汉宣帝能夺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头上的那座大山-大权臣霍光死了,霍光在世,汉宣帝恐怕也是永无出头之日。霍光这个人杀伐果断,大权在握,皇帝几乎沦为他的傀儡,汉昭帝的婚姻受他控制,昌邑王刘贺继承帝位,甚至被他废掉。霍家势力遍布朝野,群臣都得看霍光脸色行事,这种情况下被扶立的汉宣帝自然是韬光养晦,对霍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