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在后续统一六国中,李斯功劳不可忽视。
可惜,最后留给他的结局,并不美好。
[var1]
才子李斯
年轻时,李斯为了功成名就,去齐国拜荀子为师,学习知识经验。
当时,荀子主张法家思想,学习的内容大多和"帝王之术"有关。
在学习的过程中,李斯才华横溢,逐渐成为众人皆知的大才子。
学成之后,李斯分析目前的战局情况,最后决定前往秦国。
[var1]
李斯来到秦国后,立刻受到丞相吕不韦的重视,当上一个小官。
在接触秦王时,李斯抒发自己对目前局势的看法,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随后提拔他为长史。
当李斯的战术计谋得到成功后,他又被封为客卿。
[var1]
后来,秦王想要统一六国时,隔壁的韩国为了保全自己,派郑国去秦修水渠。
这样便可以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从而阻止秦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
当秦王发现修水渠的目的后,大怒。下发驱逐令,想要赶走一切留在秦国的外来人士,其中就包括李斯。
随后李斯写下《谏逐客书》给秦王,说明驱逐令将对秦国大有不好。
[var1]
秦王也是明理是非,便听从李斯的建议,收回逐客令。
李斯继续得到秦王重用,还被封为廷尉。
其实当时秦王能够收回自己的命令,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这无异于打了自己的脸。
此前有很多帝王,即使知道自己下错了命令,但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也将错就错了。
[var1]
李斯结局
在秦王嬴政去世后,李斯被赵高威胁,发动沙丘之变。
起初赵高想让李斯更改秦始皇的传位诏书,被李斯果断拒绝。
论实力、能力都不如蒙恬的李斯,在经过种种思想斗争后,答应赵高更改传位诏书的要求。
[var1]
好景不长,胡亥上位后贪图享乐,整个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秦二世为了修建阿房宫,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导致整个秦国风雨飘摇。
李斯为改变当前局势,想要劝阻秦二世。
但被赵高迷惑的秦二世,反而怪罪李斯。最后李斯被赵高陷害,被杀,夷三族。
[var1]
李斯生前有个朋友,叫做韩非,都是出自荀子门下,最后死在李斯手下。
关于韩非的死有两种说法。
一是,李斯嫉妒韩非的才能,在前往面前说他的坏话。后来韩非吃下李斯送的毒药,死亡。
二是,韩非的才能让秦王感到恐惧,担心将来有天韩非会威胁到自己,于是想要除掉他。李斯想要保护韩非,但最后无奈,被迫送给韩非毒药。
[var1]
李斯是个才子,只不过抵不过赵高的阴谋,怀恨而终。
他的儿子李由,为了挡住刘邦的攻秦,死在刘邦手下的曹参手中。
父子二人,为秦国也算付出很多,可惜最后没能获得一个圆满的结局。
总结
李斯,毫无疑问是个人才。
只不过当时社会环境混乱,不仅国家外面战火不断,国家内部也动荡不安,光是想要正常的生活都难。
像李斯一样的文人,没有坏心机,但终究抵不过小人的暗算。
面对赵高给出的选择,他没有拒绝的权利。
[var1]
假如李斯生活在当下,那么他一定会是个难能可得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