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究竟是不是清官?挖开包拯墓后,专家发现盗墓贼留下8个字

包拯究竟是不是清官?挖开包拯墓后,专家发现盗墓贼留下8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20 更新时间:2024/1/10 12:16:07

以前只是在电视剧里面见过,不曾想在历史中还真有包公一人。包公的真名叫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名臣。

既然叫包青天,那自然是两袖清风的清官。但结合北宋时具体的情况,很多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要想做到真正的清廉,那就是与众多“淤泥”作对,想要出淤泥而不染,那是相当困难的。

所以问题就出来了,包拯究竟是不是清官?这一问题的答案,随着包拯墓的发掘,不言自明了。

包拯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据史料记载,包拯病逝于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次年由开封护丧归葬在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

上世纪70年代,合肥钢二厂在扩建的时候,位于该厂附近的所有坟墓需要迁走,而当时的安徽省博物馆着手对周围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因为是仓促上阵,发掘小组从周围的小墓开始,没想到挖第一个墓就挖出了一个棺材和两合墓志,墓志已经遭到破坏,但还能看清是包公和夫人董氏的。

说实话,专家们看到这个小土堆,心里已经有些心灰意了,难道这就是包拯的墓葬?而且里面的墓志铭还受到了破坏,如果是真的包拯墓,还有没有继续发掘的必要,毕竟里面已经一览无遗了。

考古专家正犹豫不决的时候,世代看守包公墓的末代看墓人夏广宏说:“真正的包公墓在油菜田的田拐处,你们没有挖到。”他的话让发掘小组的人精神又奋起来,大家一鼓作气在油菜田拐角处挖了下去,果然发现一处规格较高的墓葬。

真的包拯墓墓室是用条石砌成的一个拱形顶地宫,地宫宽5米,进深4.8米,面积25平方米。地宫内有放置棺材的砖台,长2.15米,宽1.3米,高0.33米,保存完好。

在清理地宫泥土时,专家们发现了一件男木俑,高34.6厘米,头戴道冠,正面刻了一“”字,身穿方领外衣,腰束宽带,双手叠于胸前。据考证为“十二时神”之一。

这次保护性发掘进展得十分缓慢,墓葬中每一件东西都很宝贵,必须要谨慎。从1973年3月开始,同年8月发掘工作结束,历时4个多月,共发掘墓葬12座,出土包公和夫人董氏、大媳妇崔氏、小儿子包绶、小儿媳氏、大孙子包永年等墓志六方,共一万多字,特别是包公墓志洋洋洒洒3000多字,为《宋史·包拯传》的3倍,开创了包公文化的新纪元。

在文物方面,出土瓷器、银器、铜器、陶器共计50件。从这些陪葬品来看,包拯确实是一位清官。最让专家吃惊的是,包拯墓其实是有盗墓贼光顾过的,里面有痕迹。但奇怪的是,墓葬中的物品都保存完好。

在清理时,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8个字:“包公清廉,吾辈佩服”。

包拯的清廉是有目共睹的,他去世后,皇帝念他的功勋,照顾他的子女在朝为官,后来又赐了一位“恩生”,负责管理管理包公祠、包公墓和有关文物、文史资料,接待来访客人。

包公曾言: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

包拯是清官,这是事实了。他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清命、努力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廉洁清正。这样的两袖清风,如此的励精图治,确实值得钦佩。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期最久的皇太后,然而为何只是空有其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她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后,然而为何只是空有其名,清朝的时候有27位皇后,每个皇后也都是有着自己的特点的,不过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的这位皇后,在位时间最久,当了7年多的皇后,做皇太后有了57年的时间。可惜却只空有名号,然而并没有掌控实权的。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当初顺治帝废皇后的典故的,而在顺治帝废

  • 北宋战神狄青:从打架斗殴的“少年犯”到一代军方大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从王朝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再现汉唐那泱泱大国的盛世风采。可即便是这样,宋朝还是不缺能名耀千古的名将。狄青,北宋仁宗时期崛起的一代战神,军方的扛鼎人物,人称“面涅将军”。为啥是面涅将军呢?就因为脸上有刺字。在宋朝,什么样的人会有刺青?一是罪犯,让人一眼就看出出来某人是否犯过罪;二是士兵,刺上部队番号,防

  • 乾隆游玩时,遇到一西瓜摊老板,离开后为何要下令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天气还是很热的,而这个时候乾隆突然觉得口很渴了,也就让身边的侍卫帮着自己一起找水喝,可是方圆百里却只找到了个西瓜摊子。卖西瓜的老板也就只剩一个西瓜了,所以也表示说最后这个西瓜是自己吃的。然而当时乾隆看到了这样的状况的时候,想着实在太渴了也就不得不前去和西瓜摊老板去交涉一下。可是

  • 南北两宋,十八位皇帝,他们的世袭传承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可是继承他帝位的却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自此北宋帝位落在了太宗一脉上。南宋开国皇帝是宋高宗赵构,可是继承他帝位的却是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自此南宋帝位重新回到了太祖一脉上。南北宋一共有18位皇帝,其中8位为太宗赵光义一脉,另外8位为太祖赵匡胤一脉。太宗一脉包括真宗赵恒、仁

  • 乾隆摔跤只有他敢去扶,其他大臣不敢扶,他扶后从此平步青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乾隆下江南,在从船上走到岸上的时候,当时因为是刚下过雨,所以道路还是有那么一点滑的,而乾隆当时上船的时候,脚下一滑不小心就摔了一跤,而当时又很多的大臣,看到乾隆摔倒了但是也只能无动于衷,都不敢上前去扶,因为觉得要是上前去扶了,那也就意味着在看乾隆的笑话,。也就只好等着乾隆自己起来。而这个时候,李

  • 乾隆皇帝为何把最宠的女儿嫁给历史上“第一贪官和珅”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的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是谁,和珅和乾隆断袖之情,和珅是乾隆哪一年出生的

    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名字想必大家都知道很多,今天我们要讲的呢就是一位遗臭万年的人物“和珅”。大家都知道,和珅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臣子之一,想比纪晓岚而言,乾隆更喜欢和珅,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和珅啊,乾隆用起来十分方便,毕竟皇帝喜欢的人这个和珅肯定是十分圆滑的人了,在办事方面呢,肯定有他自己的方法技巧了。和

  • 明朝的太监众多,为什么魏忠贤成了历史上第一大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太监魏忠贤怎么死的,经典传奇太监魏忠贤,绣春刀太监魏忠贤

    像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虽然他七下西洋非常风光,但是他的权势却不会凌驾与朱棣之上,虽然有善终,但是他的功虽然大,但是朱棣的其他方面的成就也不小,完全没有被他的光芒所覆盖,所以说郑和这个大太监虽然是比较有名,但是却算不上第一太监。而比如刘谨、汪直、王振这些大贪太监,虽然一手遮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至

  • 宋史:恐辽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宋辽形势图继承前朝衣钵,有遗传病基因自唐朝分裂之后,中原政权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及后周,北宋实际上是遗传了之前几个政权的基因,有着相似的国情。考据辽国之兴,和五代时期的后梁几乎同步,一直到女真崛起,才彻底葬送这个帝国。辽国的兴盛期长达一百多年,后晋时期不仅占据了燕云十六州,还大举南侵,一举灭

  •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有多少?是谁?都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一、典型的腐儒——范进、周进说起范进大概进行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不陌生,范进中举这一故事已经录入了九年级语文课本当中。范进与周进有着相同的人物特点,都是科举好多年却未中举且年级老大的秀才,是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举之前生活贫困,受尽了嘲讽与白眼,但他们仍然不放弃科举,仍然举全家之力去科考

  • 如懿偷偷生子被惢心带出宫抚养多年,多年后相见乾隆崩溃,扎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经过寒香见事件的如懿呢?皇后礼遇的画像,在寒香见身上也能拥有,在如懿给寒香见送汤药之后,寒香见终身不孕,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冲过去打了如懿两巴掌,这两巴掌几乎打破了如懿的幻想,但她与皇帝之间还是留有爱恋,她觉得他不过是一时糊涂。而凌云彻的下场几乎是告诉如懿,皇帝已经无可救药,这边十二阿哥觉得是自己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