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自古最血腥的叛乱,又是怎样被平定的?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自古最血腥的叛乱,又是怎样被平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24 更新时间:2024/2/9 4:29:35

目前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安史之乱扭转了唐朝繁荣富强的局面,将唐朝拉入低谷,它不仅是整个唐代的转折点,同时还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在安史之乱后,中原正统再也没能够抵挡住边疆少数民族民族的入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安史之乱的始末,看看唐朝是如何由盛转衰的吧。

一、边疆不稳,安禄山起兵

安禄山并不是唐朝汉人,古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出身于西域的一个小国,原来也不是姓安,而是叫做轧荦山。安禄山是跟随他的母亲阿什德氏改嫁右羽林军的大将军安延偃之后,才将自己的姓氏改为父姓。

公元732年,安禄山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贵人,张守珪。厌烦与自己父亲一起生活的安禄山早已经逃离了突厥,来到了幽州。当时安禄山已经成为了一个商贾,但是仍然难改自己小偷小摸的毛病,结果在偷羊的时候被守备抓住。

张守珪在审问了一番安禄山后,发现安禄山此人非常机灵聪明,为人圆滑却又很讨人喜欢。于是他十分欣赏安禄山,将安禄山提拔为自己的偏将。随后安禄山凭借着自己的手段,在大唐官场之中平步青云。

仅用了数年时间,安禄山就已经被唐玄宗提拔成为了河东节度使,甚至还成为了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养子。

不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安禄山表面对于大唐王室十分尊敬,但是暗地里却在准备发动叛乱。他在范阳郡城北部的地方开始搭建新城,对唐玄宗说是为了加强边疆地区的防御,其实是为了存储兵器和粮食,为起兵做准备。

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曾多次告诉唐玄宗,安禄山准备起兵造反,但是唐玄宗却被安禄山的花言巧语迷惑了,并没有去相信杨国忠的话。当安禄山已经起兵准备向洛阳进攻时,唐玄宗仍然不相信这个事实。直到八天之后,他才做出一系列的防御措施,派兵镇压安禄山。

二、安禄山死,史思明起兵

安禄山带领十五万军队打着捉拿逆贼杨国忠,清君侧等口号开始从边疆进攻中原,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陷了河北和洛阳。为了提振军中的士气和消灭抵抗军的信心,安禄山开始派人屠城。

在安禄山准备进攻河南时,他留在京城的长子安庆宗被唐玄宗所杀。怒从心中起的安禄山命令唐朝所有投降的俘虏自相残杀,这一次直接死亡了七千多人。之后安禄山每攻下一座城池都开始屠城,以泄心中的愤懑。

在潼关之战中,唐朝数十万平叛部队浩浩荡荡的准备镇压安禄山。结果却被安禄山部下的精锐部队伏击,数十万平叛部队全军覆没,均被叛军所杀,无一活口。

不过此时的安禄山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他由于身体过于肥胖,常年被病痛折磨。到了这时候,他的眼睛已经完全失明,性格脾气更加暴躁,一言不合就会将手下的将领乱棍打死,甚至连自己的儿子和军师严庄都经常被暴打。

心怀怨恨的严庄和安庆绪在公元757年的一个夜晚,将安禄山斩杀在营帐之中,并且将安禄山的尸体就地掩埋。随后向部下宣布,安禄山病重,临死前已经传位给了安庆绪。

虽然安禄山已经死亡,但是安史之乱中的另一个始作俑者史思明才准备登上这个属于他的混乱年代。

史思明在率领叛军进攻中原的战斗中多次立下了大功,逐渐不满安庆绪的管辖,准备自己单干。心中有着想法的史思明直接叛出了安庆绪的部队,同意向大唐投降。

不过,他只是表面归顺唐朝,但是暗地里还有着造反的想法。史思明跟随唐朝平叛的大部队,成功的包围住安庆绪。在这场战争中,人吃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史思明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将安庆绪召入营帐之中杀害,同年四月,史思明在范阳自称大燕应天皇帝,起兵造反。

三、八年之乱,终于平定

安禄山和安庆绪所率领的叛军好不容易剿灭,然而降将史思明又背叛了大唐,起兵称帝。不过史思明虽然却没有安禄山和严庄这种过人的军事天赋,但他在战场上磨练多年,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剿灭史思明的军队,李光弼郭子仪两大统帅合力出击,在河阳之战中重挫史思明。这一战成功遏制住了叛军疯狂进攻的尽头,并且唐军俘虏了史思明手下的数名大将,还牵制住了叛军的主力部队,为潼关和长安赢取了喘息之机。

史思明的结局正如安禄山一样,最后都死于自己的儿子手中。然而史思明一死,叛军内部开始分崩离析,叛军的整体实力也受到了打击。史朝义此人于史思明相比,没有足够的威信镇压手下。

史朝义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准备进攻唐朝的东南地区,然而却被李光弼一击击溃。经历此战的叛军将领纷纷觉得史朝义德不配位,开始向大唐投降。

公元762年,大唐部队攻破洛阳,成功将史朝义赶到河北,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在逃亡莫州的路上自杀身亡。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随着史朝义的死亡也结束了。

四、总结

在整个安史之乱中,唐朝的北方已经全部陷入了战乱之中。这八年来,唐朝的人口锐减,与盛唐时期相比减少了接近三分之二。安史之乱不仅将唐朝拉下了神坛,甚至将中原地区的整体经济破坏殆尽,人口锐减也使得大唐再也不能恢复当年盛况。

安史之乱也导致了后世中原的各个朝代都无法面对西域铁骑的进攻,对西域彻底的失去了控制力。在这场叛乱中,不仅暴露出了唐朝官员的腐败无能,也暴露出了统治者过于自满自傲,缺少了危机感。

更多文章

  • 自我蛮化:那些明朝海盗们的转职求生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4-17世纪,整个东亚大陆都笼罩在明朝的海禁阴影之下。无数民众被迫交出或凿沉船只,按律令远离祖辈们世代经营的故土,并在迁居贫瘠的内陆山地后遭遇结构性饥馑。但总有勇敢者不愿向命运屈服,甘愿冒杀头的风险也要重回大洋怀抱。从而喜提朝廷赐予的 “海贼”与“倭寇”头衔,陷于本国官军极力围剿、外番竞争者亦

  • 苏轼得罪皇帝,皇帝气的要将他斩首,却因在狱中睡太香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轼浣溪沙十首,苏轼简介个人资料,肥水不流外人田苏轼诗句

    苏轼年幼的时候,父亲苏洵进京赶考,考不中也不回家,而是四处游历,所以教孩子读书的任务就落到了母亲程氏的身上。母亲程氏尽心尽力的教育苏轼,苏轼以东汉名臣范滂为榜样,而苏轼母亲已范滂母亲为榜样,在母亲的激励之下,苏轼从小就形成了非常正直的性格,嘉佑二年,苏轼兄弟二人参加礼部考试,这年苏轼二十一岁,弟弟苏

  • 隋朝皇帝怎么了,都热衷于造城?既建大兴城,为何还建东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皇帝为什么都喜欢造城?隋文帝时期,隋朝建立的第二年,大兴城开建,工期15个月;隋炀帝更“着急”,刚忙完隋文帝的丧事,就去洛阳勘察地形,第二年,也就是大业元年,东都洛阳开建,工期仅有10个月!隋朝皇帝这是怎么了?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前赴后继,如此热衷造城?其实,他们的心思很简单!隋文帝给出一点理由,

  • 夏侯渊子孙们在晋朝时的抉择,后代中有一位是东晋开国皇帝之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九章:夏侯渊子孙们在晋朝时的抉择,后代中有一位是东晋开国皇帝之母?夏侯渊的儿子比较多,因为他的子嗣各有故事,所以值得一聊。夏侯渊死后,嫡长子夏侯衡继承了他的爵位。夏侯衡死后,他的儿子夏侯绩继承了爵位并任虎贲中郎将。夏侯绩去世后,他的儿子夏侯褒继承了爵位。老二是夏侯霸,

  • 明朝版《知否》?《锦心似玉》剧情太相似,能否凭时代背景取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我国的历史朝代表想必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可以看出宋朝与明朝中间只隔了一个王朝,年代相近,很多社会制度其实还是比较相似的,最大的不同便是明朝时期,规定皇后必须从民间选,主要是防止权臣通过后宫来干政吧,毕竟历史上这种事情不在少数,而民间的皇后,没有后台,以品德选择,也算是一个

  •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安史之乱爆发后,71岁唐玄宗逃往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756年7月14日凌晨,长安禁苑西延秋门,一队人马蜂拥而出向西奔逃,为首一人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就在4天前,哥舒翰20万唐军在灵宝中伏大败,潼关失守,长安顿失屏障,此时距安禄山范阳起兵反叛不过半年时间。唐玄宗,这位早年的英明天子,晚年腐朽昏聩,各种矛盾不断激化。一方面,信任李昭道的堂弟——“口蜜腹剑”

  • 世上已无张居正,一起看看申时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清朝,清流掌握了话语权,那些弹劾申时行的文章被刻进《明史》,其实在整个明朝,他的政敌只是少数,而获得的尊敬是普遍的。“文人不若未为相,为相则誉望损矣”,当申时行退回文人的位置,他得到了谅解。某处看到对申时行的评价:“申时行本是张居正的跟屁虫,万历看他听话才不管弹劾用他作首辅。”话糙理不糙,万历的

  • “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白痴也可为帝,只因生在帝王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次,司马衷在御花园中玩耍,突然听到青蛙的叫声。青蛙叫本是自然现象,而司马衷非要弄清青蛙是为官家还是为私家而叫。左右侍从说青蛙呆在谁的地里就为谁而叫,司马衷很满意他们的回答,于是赏赐了他们。又一次,晋武帝司马炎与朝臣商议赈灾之事。当谈到某地闹饥荒时,站在一旁的司马衷竟笑了起来,然后故作聪明地说道:“

  • 宋建窑兔毫盏与辽三彩暖砚 :金华市博《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精品巡礼9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宋建窑兔毫盏与辽三彩暖砚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9《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心

  • 殉葬?毁容?安史之乱中幸存的宁国公主,成了大唐第一个和亲皇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宁国公主简介,唐朝惨死的公主,山河月明宁国公主

    这个中国历史上耀眼又沉默的群体,便是和亲公主。大家好,我是滚滚君,一个浅薄无知的历史爱好者、喜欢凑CP的恶趣味懒癌患者。从本期视频开始,我会在“种花家公主系列”里开辟一个子系列:和亲公主系列。这个系列会比较庞大,更新时间不定,从汉朝到唐朝、宗室女到皇女,都会讲到。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几个小知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