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国国君去世前都预言嬴政下场,一一应验,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

六国国君去世前都预言嬴政下场,一一应验,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20 更新时间:2024/1/22 5:09:30

《大秦赋》已接近尾声,从韩国开始,六国陆续被秦国所灭,原先六国的国君大多被俘虏,下场凄惨。从高高在上的君王到如今沦为阶下囚,他们心中必定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以预言秦始皇嬴政的凄惨下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恨。奇怪的是,六国国君的谶语后来均一一应验,这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呢?

[var1]

大秦赋中的嬴政

韩王安:寡人亡于荒山,汝必不得亡于宫室!

韩国是最先被消灭的一国,三家分晋后,韩人努力提升实力,牢牢占据交通要道三川郡和上党郡,名列战国七雄。令韩国无奈的是,邻国秦国和赵国都是强国,上党郡和三川郡被秦国和赵国不断蚕食,仅剩下国都新郑和其他为数不多的地盘。

秦国灭韩并没有大动干戈,在尉缭离间术的威力下,韩国南阳太守腾投靠秦国,升为秦国内史。一年后,嬴政让腾带领大军进攻韩国。内史腾在秦国的待遇,让韩国从韩王安到朝中大臣毫无抵抗之心,举国投降。

嬴政将韩王安流放原楚国国都南郡郢陈,并派原韩王的手下腾担任南郡太守,嬴政是有点欺人太甚了。如果没有四年后原韩国贵族叛乱,韩王安也许能得善终,但就是这场叛乱,让嬴政下定决心除掉韩王安,而且还是让太守腾来做这件事。

韩王安在荒山中举剑自刎,对着咸阳方向说了一句话:"寡人亡于荒山,汝必不得亡于宫室!"后来,嬴政果然是在巡视途中去世,应验了韩王安的预言。

[var1]

韩王安

赵王迁:汝以奸臣离间赵氏兄弟,他日赵人必诛尔等子孙。

赵国是东方六国中与秦国仇恨最深的一个国家,也是实力非常强劲的一个国家。长平之战后,赵人更无投降的念头,每次与秦军相遇皆力战而亡,即便是战国末期,李牧仍可斩秦军十万。

面对不服输的赵国,嬴政依然采取尉缭的策略,韩国有腾做内应,赵国则有郭开和倡后。在重金和美男的诱惑下,郭开和倡后纷纷投靠秦国,自毁长城,除掉李牧。没有了李牧的赵军也就没有了灵魂,在王翦、李信和杨端和三路大军的夹击下,邯郸城破,赵王迁被俘,公子嘉逃亡代郡。

赵王迁被嬴政流放至偏远的房陵,数年后当代郡被王贲突破、代王赵嘉殉国时,赵王迁也抑郁而终,临去世前也对着嬴政的方向撂下一句狠话:"赵政,汝以奸臣离间赵氏兄弟,他日赵人必诛尔等子孙。"

秦赵原本一家,赵王迁称呼嬴政为赵政并无过错。嬴政去世后,秦二世胡亥在赵高的劝说下,向自己的兄弟姐妹举起了屠刀。赵高,祖上赵人,是诛灭嬴政子孙的主谋,应了赵王迁的预言。

[var1]

赵王迁和倡后

魏王假:秦政小儿,天必谴之,必步寡人后尘

燕国都城虽然被破,但是燕王喜远迁辽东,嬴政并不急于消灭辽东王,而是先对原晋的最后一国魏国动手。这一战,嬴政派遣王翦的儿子王贲,带领15万秦军向大梁进军。

魏人的彪悍丝毫不亚于赵人,尤其是魏王假,誓与国都大梁共存亡。魏王是有底气的,大梁城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墙坚固,粮草足可以支撑三年,而且魏国常面临四面作战的威胁,士兵战斗力强。

进攻三天,王贲便损失1.5万秦军,而魏兵损伤极小。当王贲派遣使臣进入大梁谈判时,魏王假根本不理,直接斩了使臣扔到楼下。王贲继承了王翦沉稳的性格,虽然愤怒却并不冲动,暂时按兵不动。

[var1]

大秦赋中的王贲

天意难违,不久天降大雨,持续多日,而王贲善于用兵,充分调查了大梁周边地形,最终采取水攻的策略,在大梁上游构建水库。在积蓄了十余日的大水后,王贲放水淹城,大梁城多日浸泡在洪水中,多处城墙倒塌,秦军趁机攻入,在水中占领了大梁,魏王假被俘虏,关在囚车中押往咸阳。

在途中,魏王假被一伙神秘的"山贼"斩杀。魏王假自然知道这些"山贼"的背景,怒从心起,大骂嬴政:"寡人死后竟尸臭于车,秦政小儿,天必谴之,必步寡人后尘,寡人在天以待。"

嬴政病逝后,赵高秘不发丧,直到嬴政尸体在车中发臭,也应了魏王假的语言。

[var1]

魏王假

楚王负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除了赵国,楚国是第二个让秦军遭受重大损失的国家,李信二十万大军让项燕打得损失过半,也给试图尽快统一的嬴政当头棒喝。嬴政又请出老将王翦,将六十万秦军交付王翦,而楚国也出动了几乎四十万兵力,在名将项燕的带领下迎战秦军。

名将对名将的战争异常精彩,王翦在前线驻扎了足足一年才对楚军发起攻击,双方来回拉锯战,伤亡大抵相同,直到王翦抓住时机,击溃楚军,项燕才带着十万败军回撤郢陈,与昌平君合兵一处。

此后王翦大军迅速出击,直达楚国都城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王翦并未着急消灭项燕,而是带着楚王负刍向原楚国各郡游行,劝降各郡,等到各郡都降服秦国,王翦才对项燕和楚王熊发起雷霆一击,彻底击垮项燕和熊启。

在游行的过程中,楚王负刍受尽侮辱。被贬为平民后,负刍抑郁而终,去世之前恶狠狠地说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陈胜、项羽、刘邦等人反秦,皆是楚人,应了负刍的话。

[var1]

楚王熊启

燕王喜:嬴政小儿,汝必死于途。

此时远在辽东的燕王喜还想着割据一方继续称王,可是嬴政不会给他这个机会。这一次嬴政启用王翦的儿子王贲,让王贲带领15万秦军攻打数千公里外的燕王喜。

王贲颇有父亲王翦的风采,善于用兵,他优中选优,只带领五万兵马,经过五天急行军到达燕王喜所在的辽东襄平城下。燕王喜不战而降,建国八百余年的燕国就此灭亡。

可怜的燕王喜,从辽东乘坐囚车,一路颠簸了近两千公里,方才到达咸阳。在路上,燕王喜不断重复着对嬴政的怨恨:"嬴政小儿,汝必死于途。"

有一年,秦始皇遇见多起不吉祥的征兆,方士给他出主意,让他出门避祸。嬴政借巡游出门避祸,病死途中,应了燕王喜的预言。

[var1]

燕王喜

齐王建:汝亦将无病而暴毙。

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秦国消灭的诸侯国,此前秦国灭五国时,齐王建还做着可笑的美梦,即与嬴政并称"东帝""西帝",坐看韩、赵、燕、魏、楚灭国。此时,秦国磨刀霍霍,大军开赴齐国。

这次嬴政让蒙恬进攻齐国,而且一下子给了30万秦军,足见嬴政对这位亲信的赏识。无奈蒙恬多数时间在宫中,虽然经过攻打楚国的磨练,但却一时攻不下齐国边城高唐。

为了减轻蒙恬的压力,嬴政让王贲从辽东带领五万秦兵南下。没想到,王贲直接打到临淄城下,并且劝降了齐王建,劝降的理由是要给齐王建五百里封地。齐王投降后,蒙恬方才攻占高唐。

齐王建被流放至太行山深处一座荒山,最初还有十几个随从,但是嬴政却每天只给一斗米。后来齐王建活活饿死,去世之前也给嬴政一个预言:"寡人无罪而获死,汝亦将无病而暴毙。"

后来嬴政出巡途中,突然暴毙,后人多认为是病逝,实际上可能是嬴政过于勤政,积劳成疾才突然暴毙的。这一次齐王建的预言,对了一半。

[var1]

齐王建

结束语

一语成谶是一个成语,一般指不吉利的预言,历史上的谶语不计其数,而像六国君主一一为秦王嬴政做出谶语还都一一应验的,也只有这个时代出现过。

六国君王在去世之前,发几句牢骚,对嬴政说上几句狠话,合情合理。但是每个人的预言都如此准确,就显得不合常理了。实际上,这些谶语大多是后人为了反秦而有意编造的,尤其是一些有发言权和可以写书的文人,因为当年"焚书坑儒"而对始皇帝有所怨恨,所以编造这些谶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汉书》《秦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8岁丧父,13岁嫁人,25岁成皇后,36岁去世,武则天视其为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个人简历,武则天一生两次出家,最想见的历史人物武则天

    武则天的一生堪称轰轰烈烈,但是有一个女人是她一辈子都超不过的,那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长孙皇后13岁就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当时的李世民之后16岁,在后来的日子里,长孙皇后陪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最后打下李家王朝,长孙皇后都是一直陪在李世民身边不离不弃,长孙皇后一共给李世民生了三个儿

  • 他出生被立为皇太孙1岁却被废 19岁竟被奶奶武则天乱棍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被武则天杀死的孙子孙女,唐高宗为什么允许武则天杀儿子,和尚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当街杀三人

    李重润,出生于永淳元年(682年),他的父亲是唐中宗李显,祖父是唐高宗李治,祖母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李重润刚出生三个月,爷爷唐高宗就因为太高兴而立他为皇太孙,很笃定地认为这个大孙子将来可以继承皇位。父亲李显还是太子,儿子就直接立为皇太孙,这样的殊荣,李重润可谓是史上独一份,仿佛他的一生都应该

  • 太平公主每晚都要召见数名美男,第二天一早,宫女都很难打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隆基有多爱太平,太平公主临终遗言,太平女将被俘后结局

    历史上的武则天其实是一个有着两面性的人,一方面她又像个明君一样,勤于政事,另一方面,她又心狠手辣,对权力十分看重。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哪怕是亲人,她的会毫不犹豫的下手。武则天开始只是皇宫里一个普通的秀女,但是她对权力的欲望从进入皇宫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那时候她还是唐太宗的女人,可是她竟然去勾引太子,等

  • 十二岁就能在秦国拜相的甘罗,究竟是怎样百炼成钢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史上的甘罗之死,甘罗十二岁拜相,甘罗12岁拜相的故事150字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後,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var1]甘罗的爷爷叫甘茂,是秦武王时秦国的国相,在秦兵临三川的时候,是统领秦军的主将。秦武王去世后,因为甘茂是楚国人,因此遭到排挤而失势,他颠沛流离各国不得重用,最后在魏国病逝。甘茂去世的时候,甘罗才

  • 太平公主每晚召见数名美男,宫女早上收拾寝宫尖叫连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隆基有多爱太平,太平公主怎么被处死的,太平女将被俘后结局

    很多人都知道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其实武则天还有一个女儿,就是很小的时候被武则天掐死嫁祸给王皇后的小公主,也是武则天的第一个女儿,安定公主。当年,武则天与唐高宗在感业寺相见,王皇后为了对付萧淑妃,就向唐高宗提出把武则天接回宫。后来武则天确实抢了萧淑妃的风头,但是武则天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她更想

  • 她竟从面容中看出刘裕龙行虎步,曾劝夫君杀了手下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裕四大猛将,宋武帝刘裕电视剧,刘裕个人资料

    402年,司马元显率军西进讨伐桓玄,桓玄也率迎战讨伐司马元,司马元显派刘牢之来抵御桓玄,刘裕协助刘牢之。可惜刘牢之作战失败,桓玄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收夺刘牢之兵权。刘牢之逃跑,不久之后自缢身亡。刘裕审时度势,暂时投靠了桓玄。桓玄因为得到了这名大将而高兴不已,将他任命为中兵参军。桓玄的夫人善于观察面

  • 太平公主不是个好妻子,那她是好母亲吗?所生四子四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第一任丈夫,是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婚礼场面盛大,举国同欢。唐朝公主出嫁,按礼多在黄昏之时,太平公主的婚礼选在离长安不远的万年县馆举行。据记载当时照明的火把烤焦了路旁的树木,为了使富丽巨大的婚车通过,还不得不拆了县馆的围墙。太平公主和第一任丈夫的感情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她并没有出轨事件发生。可

  • 他是白居易的堂弟,官至宰相,却为何以忘恩负义出名谥号为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但他有一个弟弟,与他正好相反,才华不如白居易,做官却是官职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他的风评,却是负面消息更多,甚至谥号都被拟定为了丑,他的人品也是可想而知。最令人不齿的一件事,应该就是对于自己的举荐恩人李德裕的背叛。当时唐武宗本想启用白居易,不过因为白居易年事已高,李德裕综合考虑,认为白居易的身

  • 司马炎有那么多儿子,为何却偏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炎是一个聪明人,史书上说他“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靖四方”,就是这么个聪明人,却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傻子呢?感受到生命将尽的恐惧,司马炎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武帝病危的时候,在他身边伺候医药、参赞机密的是贾充、荀勖、齐王司马攸三人。皇帝“不豫”期间,这三人形成了暂时的帝国权力核心。

  • 隋唐往事:李世民舅舅战功赫赫,为何没被唐太宗选入凌烟阁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窦威这个人,是耍笔杆子出身的,窦轨则跟叔叔不一样,他是个善于征战的猛将。他的家世比叔叔窦威更显赫,他爸爸窦恭是隋朝封的郧国公。窦轨跟李世民母亲窦氏的关系,是堂兄妹。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窦轨二话不说,把所有的家当都卖了,带着一支队伍就投奔了堂姐夫李渊。李渊对于小舅子窦轨非常赏识,让他当了行军大总管,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