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为了防止贪官污吏盘剥百姓,朱元璋还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惩罚措施。他曾诏令天下说:“为惜民命,凡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宥。”即使制定了如此严厉的惩罚措施,但在利益面前,一些贪官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同时由于天下太大了,朱元璋精力又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防止小官大贪,朱元璋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一项就是靠“乡老人”对基层官员进行监督。
所谓“乡老人”,就是那些在当地有一定才干和声望的人,朱元璋把这部分人组织起来,赋予一定的职权,让他们对当地的父母官进行监督。当时,各地官员每三年便要入京述职一次,为了防止这些官员糊弄自己,同时也顺便检验一下乡老人”的工作成绩,了解基层状况,朱元璋下令让“乡老人”跟随官员一起入京,并接受自己的召见和询问。与官员一样,乡老人也要接受考核,称职者留任,低劣者罢免,甚至惩罚,而优秀者,则可能受到重赏。
洪武初年,一位名叫金大节的“乡老人”跟随当地官员入京朝见朱元璋。朱元璋召见完官员们后,便亲自招待金大节等全国“乡老人”,向他们打探基层情况。当时明朝才刚建立不久,根基并不稳固,元朝残余势力和一些流寇盗贼还在四处作乱。朱元璋为了考验这些“乡老人”的胆识和应对能力,故意问道:“现在还有人造反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好回答。如果回答有,虽然是事实,但却有影射朱元璋不得人心之嫌,万一激怒了皇帝,脑袋就有可能搬家;如果回答没有,就犯了欺君之罪,后果同样严重。
所以在场的“乡老人”虽多,却没人敢回答这个问题。朱元璋见状,十分失望。不料就在此时,金大节却出班跪倒,大声回复了八个字:“捕获已尽,唯恐复生!”。意思是说那些造反的头头们都已经被抓起来了,但朝廷仍然不可掉以轻心,以免死灰复燃。这个回答十分高明,既称赞了朱元璋治天下的功劳,又为自己留下了余地。朱元璋对金大节的回答十分满意,当场将他提升为知府(上异之,即擢为知府)。朱元璋在位期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共杀掉贪官污吏15万余人,这个反贪力度,在所有的400多位皇帝中,无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