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为什么“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96 更新时间:2024/2/3 19:08:35

秦朝、两晋、十六国、隋朝、唐朝、五代、两宋、元朝、清朝的皇帝都是北方人,比如秦始皇祖籍是河北邯郸,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祖籍甘肃,出生于陕西西安; 元朝的创建者忽必烈是中国北方的蒙古人,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则是东北辽宁人。

虽然也有皇帝出自南方,但是数量占比却相当小。比较有名的就是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是浙江杭州人,还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

总的来说,开国皇帝还是以北方人为主。计算下来在王朝更迭的中国封建时代,数百位皇帝大多出自北方,有数千位宰相大多来自南方。所以就有“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说法。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01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说:仁厚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喜欢水。

[var1]

而实际上却道出了两种智慧类型也是两种人生境界,一种是仁者的智慧和人生境界,另一种是智者的智慧和人生境界。

仁者的智慧是仁慈宽厚,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像山一样厚重沉稳;智者的智慧是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还思想活跃,像水一样不停流动。

反过来说就是水多的地方是造就智者的地理环境。而山多的地方就是造就仁者的地理环境。人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南方多水,所以南方人脑子转得快,加上当时交通工具的不同,南方人都没有北方人魁梧。而北方多平原,古代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北方一直是中国政治中心,思想控制也严格,所以北方人的性格更为厚重,思想不够活跃。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之下,仁者也就是北方人都倾向于搞政治,而智者也就是南方人则多倾向于搞文学艺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宰相一般都是由文人来担任的。由此可以看出,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有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

02

“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除了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因,还有比较现实的社会因素。

在古代的政治和社会条件下,对于开国皇帝和宰相的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就开国皇帝而言,打天下是需要具备战争能力的,什么地方的战争能力强呢?

[var1]

那当然是哪里经常发生战争,才能锻炼出能力来。在中国古代来说, 中国的北方和草原地方发生的战争特别多,所以北方人的战争能力比南方人强。那么北方就更多地出皇帝。

打下江山后,接下来需要什么呢?就是要对天下进行规范化的治理,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治理能力和文化能力了,否则江山坐不稳啊。

而论文化和治理能力,在中国唐朝以后,随着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南方的人口增多,还有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方面就有优势了,所以南方更容易出宰相。

其实在中国古代社会,北方开发较早,文化也较为成熟。社会制度、宗法观念相对于南方来说较为严格、也较为发达和成熟。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北方不仅是政治,文化的中心,还是经济的中心。加上北方的平原地形,使得游牧民族很容易地入侵,并且建立征服政权,所以从隋代开始,一直到清朝,除了明朝以外的所有统一政权都是北方游牧民族通过征服或拥有游牧民族背景的集团建立的,因此出身北方的皇帝明显比较多。

五胡进入中原后,导致北方战争不断使北方人大量南迁,东晋以后江南地区的士族门阀较多;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人口和经济已经可以和北方比肩了。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文化中心也就转移到了南方,尤其是随着隋唐时期科举的实行,参加科举也是需要不少钱的,只有富庶的南方人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力军。从此江南才子辈出,大多出将入相。

03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北方环境较差,气候干燥寒冷,物产比南方匮乏,一年又只产一季粮食,如果遇到比如旱灾、蝗灾类的天灾,牛羊会没有饲料和水源,粮食产量会锐减。

北方游牧部落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南下侵犯,抢夺粮食和各种生存资源。老百姓们要么逃往南方,要么造反去抢夺官粮,总之因此不断地发生战争,造就了北方人为了活下来,逐渐具备了勇武善战的素质。

[var1]

所以“乱世出英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有一个共同特征,要么是“豪强”,要么是“流氓”。因而改朝换代之举一般都发生在北方。由此,北方多出皇帝。

南方不论是在社会统治、宗法统治、思想统治方面,都比北方相对较弱,而且发展也比较晚。因此,南方人的思想观念就比较解放和活跃。

另外,南方气候温和、政治宽松、战乱较少。在这种情况之下,文化容易积累,经济可以持续发展并容易传承下来,所以南方人都不喜欢铤而走险,而是追求现世安稳。

因此,出的皇帝非常少,但治理天下的宰相却比较多。而且大多是德才兼备的书生或是文人雅士。

文人书生所学的圣贤之道是为了治国,圣贤之道是教人修身养性;书生文人两耳里听的全是圣贤的教诲,所以缺少了皇帝所必备的野心、势力、诡诈甚至无耻、无赖等性格因素。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人学者在古代社会生活的地位并不低,所以提倡造反的都不是文人书生。

“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有自然地理的原因,也有社会现实原因,不管是哪种原因,总之北方和南方各有优势,就如同仁者和智者,没有地域优劣之分,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只是环境不同、智慧不同、人生境界不同而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炀帝的美艳皇后,在隋炀帝死后,妻子被后续五位皇帝霸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炀帝皇后,隋炀帝和隋文帝的老婆,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有哪些事迹

    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萧皇后,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氏。萧氏家族流传已久,家中曾出过诸多美妇贵人。良好的幼年家境,优秀的遗传基因,可想而知,萧氏的相貌品性是很出色的。在其13岁时,萧氏便嫁给了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随着隋炀帝登基,萧氏地位也水涨船高,升为皇后。之后,隋炀帝暴政之下,天下大乱,烽烟四起。萧皇后

  • 隋唐最霸气的七个绰号,尤其是最后一个,喊出来就代表着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NO.7赤发灵官单雄信在隋唐,单雄信是一位非常响亮的好汉。他有着雄壮的外表,而且武器是一杆金顶枣阳槊。他不仅是二贤庄的庄主,还是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李渊阴差阳错的把单雄心的哥哥杀了。之后李世明把单雄信俘虏以后,徐茂公等都为单雄信求情,而且还劝他投降。但是单雄信一直不投降,最终被问斩。因为单雄信一直

  • 上官婉儿私生活比皇上还混乱,依旧深得武则天信任,究竟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与婉儿吻戏视频,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私下关系,武则天秘史婉儿夜闯太子寝宫

    说到武则天就会马上有人想起她最信任的人,上官婉儿。很多人都很疑惑,武则天是上官婉儿的仇人,为什么武则天会把这样一颗危险的棋子放在自己的身边呢?其实这也侧面证明了上官婉儿确实有过人之处。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难处,更何况是作为史上唯一女皇的武则天呢,她登基的行为本身在世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的,但是不管朝臣和

  • 隋唐最狂的五句话,特别最后一句,一句话被人骂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李世民的“狂言”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虽然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弟弟和哥哥夺得了帝位,但他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皇帝。李世民唯才是举,他推行的科举制,为大唐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有一次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时,非常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也就是说天下的人才都被他收为己用

  • 隋唐十八好汉的结局都是什么?李元霸被雷劈,最后一个太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隋唐李元霸简介,隋唐第一猛汉李元霸,李元霸是不是隋唐系列最强的

    隋唐乱世当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一个金戈铁马荡气回肠的年代,隋唐十八好汉个个都让人耳熟能详,热血沸腾,忠义两全小孟尝秦叔宝,冷面寒枪俏罗成,霹雳火裴元庆,混世魔王程咬金,黑面神尉迟恭义薄云天小关羽单雄信,光听名字都让人回味无穷,隋唐乱世在《说唐》中排出了一十八条好汉,个个都是英雄豪杰,叱咤风云,

  • ​李白:最有才的诗人,最孤独的歌者 100种花的花语,你都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历史上被称为盛唐时期。这时期也是诗歌创作的鼎盛之期。在这时期,出现了一位浪漫主义的“谪仙”李白。李白是一个兴趣多样的人,读书、做诗、剑术、学道、旅游、从政、隐居、饮酒,他都曾有浓厚的兴趣;李白也是一个性格外向喜欢交游的人,结伴隐居、携侣同游、觥筹交错、灯红酒绿,他都曾热情洋溢地尝试

  • 强大的前秦为什么在淝水之战中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军前锋符融主动出击,攻占了寿阳(今天安徽寿阳),符坚知道后大喜,亲自率领八千骑兵,进入寿阳。符融对符坚建议说:“我跟晋军打了一仗,很轻松的就击败他们,何况他们人数很少,只有不足十万,我们有八十多万军队,只要我们一进攻,晋军不堪一击。”符坚觉得很有道理。符融只是个先锋,对于敌我双方的判断出错,也不奇

  • 此人是晁天王的铁哥们,坚决不同意营救宋江,后第一个离开宋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晁天王和宋江,晁天王上梁山坐第一交椅,新水浒传晁天王中箭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人,此人是晁盖的好兄弟,宋江遇难的时候,他不同意营救宋江,最后他离开了梁山。此人就是公孙胜,公孙胜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气质,虽然是一个算命的道士,但是人家也有替天行道,经世济民的伟大情怀。人家替天行道,并不是像宋江那样替皇帝办事,公孙胜心中的天是老百姓,正因为如此,公孙胜和对江的招安政策

  • 明朝眼睁睁看着后金崛起,为什么一点办法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为什么打不过后金,明朝对后金的影响,后金与明朝的几次大战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蒙古人北退,但并没有被消灭,实力还是很强的。所以在洪武朝,朱元璋一直致力于北伐,进而打击蒙古势力。还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辽东都指挥使司,也把卫所制度延伸到了东北。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便在黑龙江下游设奴儿干卫,招抚海西、建州、野人女真首领归附,初步完成了明朝对东北的统一。随着残

  • 李贺这首诗像恐怖片,产生了幻觉,阴森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双江长子李贺简介,李贺最好的5首诗,李贺个人简介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如果吊慰诗人的只是一个前代诗人的鬼魂,那么在坟场上就是“群魔乱舞”了,这些冤魂在吟唱着鲍照怀才不遇的诗,这些冤魂的怨血就像苌弘一样,化为碧玉,千年难消。李贺这首诗从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