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最有才的诗人,最孤独的歌者 100种花的花语,你都知道吗?

​李白:最有才的诗人,最孤独的歌者 100种花的花语,你都知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20 更新时间:2024/1/5 1:43:19

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历史上被称为盛唐时期。这时期也是诗歌创作的鼎盛之期。在这时期,出现了一位浪漫主义的“谪仙”李白。

李白是一个兴趣多样的人,读书、做诗、剑术、学道、旅游、从政、隐居、饮酒,他都曾有浓厚的兴趣;李白也是一个性格外向喜欢交游的人,结伴隐居、携侣同游、觥筹交错、灯红酒绿,他都曾热情洋溢地尝试过。

01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那一年,是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决定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

司马承祯见了李白,对他大为赞赏。李白很高兴,回去后就写了篇《大鹏赋》: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他常常将自己比作大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0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活在一个十分热闹的时代,大唐盛世,财富满天下,朋友也满天下,连中亚西亚的商人,宗教工作者,日本的遣唐使,都来来回回地穿梭于长安和他们的国家之间。

李白的心早已被长安的热闹和繁华所吸引。他怀揣着满腹的学问和智慧,一心想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就是要效法管仲、晏婴这一类的在历史上建立了大功业的人,辅佐着皇上,干一番大事,使得国家富强,社会安定。

然而,初进长安的他,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03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那一年的李白已四十二岁,此时他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一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诗中毫不掩饰其喜悦之情。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进宫后,唐玄宗很高兴,封他为翰林供奉。据说,唐玄宗当时曾亲自走下台阶迎接李白,还亲手为李白调制羹汤。出于信任,他还让李白参加了起草诏书的工作。

唐玄宗对李白,只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宫廷诗人,为太平盛世作些诗文点缀。但李白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初进宫廷时,他对政治了解不多,因此奉命写了不少歌颂升平的诗,不久他的思想就起了变化。

天宝年间,朝廷政治已由盛转衰,唐玄宗也由一代明君渐渐蜕变为庸主。朝廷中的有识之士都在担忧时政,担心发生变乱。李白对此是有认识的。

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的个性也是十分狂放的。他又特别喜好饮酒,常喝得酩酊大醉。

杜甫曾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样的个性使他很难被朝中的权贵们所容忍。据说,他先得罪了唐玄宗最信任的太监高力士。高力士又故意歪曲他写的诗《清平调》,使杨贵妃对他也心生忌恨。最后连唐玄宗也疏远他了。

可是李白的个性使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时他最向往的,还是他以前云游天下的自由生活。于是李白向唐玄宗上书请求离京。三年后,他的请求被批准,他离开长安,又开始了漫游山水间的生活。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04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仙太白就这样离开了长安。 此后,李白仍没有放弃万丈虹霓之志。

安史之乱时,他满腔热血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平叛部队,渴望着“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可惜,李白这次站错了队,李璘之志并不在平定安史,而是要在李隆基的碗里分一杯羹,结果兵败,李白也吃了挂落,做了阶下囚。

两次参加政治活动的失败,让李白心中万分纠结,他感到了不被统治者理解的痛苦,感到了满腹才华无法施展的悲哀,满心的寂寞和孤独。

他深信,“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将寂寞和孤独酿成了美酒,献给了天上忧郁的明月,向明月寻求理解和温暖。

  • 他问月宫中同样孤独的玉兔,“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 他问月宫中同样寂寞的嫦娥,“嫦娥孤栖与谁邻?”

  • 他“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失去了对人世的希望,他只能呼月为伴,与明月“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向月倾诉无尽的孤独。

    然而,李白始终“不坠青云之志”,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又想参加李光弼的队伍去讨伐史朝义,却中途患病,未能如愿。

    终于,没有等到安史之乱结束,自己先结束了生命。 62岁那年,伟大的诗人李白病逝于安徽当涂。

    但世人却传说,诗人是捉月骑鲸而终。或许,诗人被明月邀去了天宫,用各自己的孤独来互相温暖。

    为此,闻一多先生曾做过一首凄婉的,或是说悲壮的长诗,《李白之死》。诗的结尾为我们描绘一位多情的却仍然是孤独的李白之死:

    他翻身跳下去了,便向伊一抱,

    伊已不见了,他更惊慌地叫着,

    却不知道自己也叫不出声了!

    他挣扎着向上猛踊,再昂头一望,

    又见圆圆的月儿还平安地贴在天上。

    他的力已尽了,气已竭了,他要笑,

    笑不出了,只想到:“我已救伊上天了!”

    05

    李白的诗咏山水、羡神仙、歌侠客、记饮酒、赠友人,诗作以浪漫、豪放著称,但这只是李白的诗的“外相”。

    正如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所说:

    太白诗言侠、言仙、言女、言酒,特借用乐府形体耳。读者或认作真身,岂非皮相。

    这样一位中华历史上少有的奇才。他性情任侠豪放,既抱定“济苍生”“辅社稷”“安黎元”的志向,又向往神仙的逍遥自在生活,加之豪放、率性、傲王候的个性,不能随俗入世。这就注定了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写的不是诗,是寂寞。

    挪威科学家南森说:

    人生至要之事是发现自己,所以有必要偶尔与寂寞为伴,沉思为伍。

    李白心中的寂寞如搧之不去的迷雾。他在失意中寂寞,在寂寞中忧愁,在忧愁中更添寂寞。

    寂寞,常被人们搁置在安静的角落,漆黑中等待阳光,寂寞,常在人们心灵升华最深处,绝望中看清本质认知自我,然后取之升华。

    因为寂寞,江河衬托出了伟大的灵魂,因为寂寞,有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壮语毫情。

    寂寞,是冷落后的清高,是超脱凡尘的千古流传,万人赞颂。

    当你愁眉不展不得其解,终日奔劳而一无所获,可以选择寂寞,因为它会告诉你之后要如何去做。

    当你面对心伤而不能解脱,擦身而过之后又换来了承受的时候,你可以依靠寂寞,因为这样可以得到一时的开心颜。

    当你无助,当你悔恨,你既可以寂寞也可以放弃……

    要记得在安静的角落里应该被搁置,在内心深处去升华,面对绝望中的希望不会寂寞,亦如诗人太白。

    关注我,您每天即可阅读精彩内容

    请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 德馨”进行关注,谢谢!

    温馨提示:承接家用电器选购使用维护保养网上专业人士(限上海市)

    请关注抖音号6008206083 (自带光芒37)竭诚为您服务!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并且分享出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强大的前秦为什么在淝水之战中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军前锋符融主动出击,攻占了寿阳(今天安徽寿阳),符坚知道后大喜,亲自率领八千骑兵,进入寿阳。符融对符坚建议说:“我跟晋军打了一仗,很轻松的就击败他们,何况他们人数很少,只有不足十万,我们有八十多万军队,只要我们一进攻,晋军不堪一击。”符坚觉得很有道理。符融只是个先锋,对于敌我双方的判断出错,也不奇

    • 此人是晁天王的铁哥们,坚决不同意营救宋江,后第一个离开宋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晁天王和宋江,晁天王上梁山坐第一交椅,新水浒传晁天王中箭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人,此人是晁盖的好兄弟,宋江遇难的时候,他不同意营救宋江,最后他离开了梁山。此人就是公孙胜,公孙胜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气质,虽然是一个算命的道士,但是人家也有替天行道,经世济民的伟大情怀。人家替天行道,并不是像宋江那样替皇帝办事,公孙胜心中的天是老百姓,正因为如此,公孙胜和对江的招安政策

    • 明朝眼睁睁看着后金崛起,为什么一点办法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为什么打不过后金,明朝对后金的影响,后金与明朝的几次大战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蒙古人北退,但并没有被消灭,实力还是很强的。所以在洪武朝,朱元璋一直致力于北伐,进而打击蒙古势力。还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辽东都指挥使司,也把卫所制度延伸到了东北。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便在黑龙江下游设奴儿干卫,招抚海西、建州、野人女真首领归附,初步完成了明朝对东北的统一。随着残

    • 李贺这首诗像恐怖片,产生了幻觉,阴森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双江长子李贺简介,李贺最好的5首诗,李贺个人简介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如果吊慰诗人的只是一个前代诗人的鬼魂,那么在坟场上就是“群魔乱舞”了,这些冤魂在吟唱着鲍照怀才不遇的诗,这些冤魂的怨血就像苌弘一样,化为碧玉,千年难消。李贺这首诗从外部环境

    • 宋朝时有2个县,大宋和大辽都不敢得罪,福利极好,移民蜂拥而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软弱挨打的可怜样子,但是事实上到底怎样,其实史书给予了比较详细客观的答案,只是很少有人去仔细审视史载的细节,反而喜欢被演义甚至各种流传的说法所迷惑。今天我们暂且不论宋朝的真实情况,我们来看一下宋朝时的2个县,这2个县非常独特,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们的福利极其好,大宋和

    • 感受唐代文化!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免费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赵梓希 米浩)近日,位于西安博物院旁的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向民众开放参观,展示了唐代服饰、发饰、乐器、饮食文化及住宅影像等元素,以多角度、多维度呈现唐代市井生活。据《长安志》记载,安仁坊“皆是亲王外家,甲第并列,京城美之。”据现有文献及墓志记载,至少有30多位名人曾

    • 宋金军队实力分析 北宋为何面对金兵一触即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宋为什么打不过金兵,金兵入侵北宋图片,北宋80万禁军打不过六万金兵

      在辽国的高压政策下,女真发展缓慢,臣服于辽一百多年,但高压政策也激起了女真族的强烈不满。完颜阿骨打开始起兵反辽,当时阿骨打能够凑齐的人数只有两千五百人,就凭这两千五百人,阿骨打战胜数万辽军,慢慢扩大自己的实力,不过,直到阿骨打建国,也只不过才区区几万人马,而就是这几万人马,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以摧枯

    • 太子之争李琩为何败给李亨?唐玄宗:少开涮杨贵妃,朕在下一盘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一直认为,当初唐玄宗不惜杀了太子李瑛,就是想让李琩上位。既然如此,怎么就被李亨“摘桃子”了呢?对这个谜团,后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李琩的生母武惠妃死了,他失去了庇护,二是李琩的老婆杨贵妃被父亲夺走了,唐玄宗为避免尴尬只能抛弃李琩。老妈死错了时间,老婆走错了房间,李琩被两个女人坑了。真的是这样吗?

    • 金朝从盛世到灭亡,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为何衰落得如此之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朝灭亡的真实历史,金朝迅速衰落的原因,金朝灭亡的程度

      公元1127年,金国出兵灭掉北宋,发生了让无数国人悲愤的“靖康之耻”。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来势汹汹的金朝从繁荣走向灭亡,却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金朝为何衰落得如此之快? 金朝的繁荣和衰败 建国初期,金朝还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王朝。金太宗意识到自己的军队实力强劲,于是便致力于开拓领土,最终金朝领地一

    • 唐朝有一无赖地痞,草草埋葬亡父时偶遇龙穴,三十年后成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龙穴传奇,唐朝第一酷吏,葬在龙穴有什么征兆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低微且具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他曾是唐朝忠武八都将之一,是神策军将领,是西川节度使,还被唐昭宗封为蜀王,而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头衔则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开国皇帝,他就是王建。王建石像图一.英雄不问出处王建出身贫寒,家里世代都是做饼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商小贩。早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