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赋》先赶走了吕不韦,再赶走了李斯,嬴政又选择了妥协

《大秦赋》先赶走了吕不韦,再赶走了李斯,嬴政又选择了妥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31 更新时间:2024/2/9 16:20:09

面对皇室宗亲的逼宫,嬴政的做法和以前被吕不韦和妖后赵姬把持朝政时一样,忍气吞声,全盘答应,美其名曰以退为进,当然最终还是嬴政赢了,但是也失去了太多。

[var1]

秦王嬴政怒斩27名臣子

一切的根源要从嬴政亲政后封赏有功之臣说起,朝中重要职位都任命外来臣子担任,皇室宗亲只是担任一些有名无实的职位,为了平叛嫪毐谋反,皇室宗亲也是死伤惨重,但却没有得到嬴政的重用,因此,皇室宗亲心存不满,欲群起而攻之,逼迫嬴政给予大权。

[var1]

嬴政一开始是拒绝的,毕竟皇室宗亲光凭一张嘴来要权力,没有多少底气。关键的转折点在吕不韦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身上。

听闻秦王亲政以后,越来越多的大臣建言铲除吕不韦一门,因为反贼嫪毐是从吕不韦府中出去的门客。于是吕不韦之子求见刚刚被任命为丞相的昌平君,希望他能设法保全吕氏一门,芈启没有立即答应,吕不韦之子于是气愤离去。

[var1]

这时,一个门客建议请大王宽宥太后,迎回太后,以保全吕氏一门。他们认为只要太后回来了,秦王就不敢把吕氏一门怎么样,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自以为很聪明,实则恰好撞在了秦王的枪口上,因为秦王还没有从嫪毐生子和谋反一事中缓过来。

第二天,吕不韦之子便唆使了27名臣子去觐见秦王,逼迫秦王迎回太后,言辞十分激烈,秦王一怒之下下令杀了二十七名臣子。

[var1]

皇室宗亲逼走了吕不韦

皇室宗亲本应该以这27名臣子为戒,但他们却以此为理由,认为吕不韦的势力仍旧在干涉朝政,于是,赢溪带领皇室宗亲觐见秦王,要求无论如何都要将吕不韦处死,言辞和那二十七个臣子一样步步相逼,根本不给秦王拒绝的机会。

[var1]

面对尚未坐稳的王位,面对皇室宗亲的来势汹汹,秦王嬴政再一次选择了妥协

,虽然没有杀了吕不韦,但是诏令吕不韦离开咸阳,前往自己的封地洛阳安度余生。

要知道,在整个秦国,一个吕不韦可以抵得上一半的国力,吕不韦离开咸阳,将是秦国的一大损失。但皇室宗亲可不这么想,他们只是在为自己的那点私欲聚众闹事而已。吕不韦离开那天,咸阳百姓和朝中百官都来相送,吕不韦之功是整个皇室宗亲加起来也无法替代的,为了大秦奋斗了数十载,如今却只能灰溜溜的被人赶走,可悲可叹。

[var1]

皇室宗亲逼走了李斯及所有外客臣子

在吕不韦一事上的让步,使嬴政陷入了弱势,让皇室宗亲更加得寸进尺,为了争夺权力不择手段。这个导火线就是郑国。

皇室宗亲那帮蠢才心想,郑国替秦国修了八年的水渠,投入的人力财力如此之多,他肯定贪污了不少,要是能查出点什么抓住郑国的把柄,这也算是为秦国立了一大功啊,到时秦王就不得不委以重任了。

[var1]

于是,两位赢性男子便去了郑国帐中偷查账目,试图找出点什么来。巧的是,刚好遇到韩国奸细来见郑国,带来了韩王的最新诏令,要求郑国在水渠上做手脚,表面上多记录一些尺寸,实际上偷工减料,以此拖垮秦国。并以郑国的父兄妻儿性命相威胁,郑国是个只会修渠的痴人,自然没有答应韩王的要求。

[var1]

但是两人回去禀报的时候,只是把韩王的要求呈报给了宗室,并没有提及郑国拒绝的事情,于是,皇室宗亲私自抓捕了郑国,逼迫秦王处死郑国,嬴政虽然下了处罚郑国的命令,但是并没有真正处罚他,这下可把皇室宗亲得罪了,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那些外客臣子搞的鬼。

[var1]

皇室宗亲再一次聚集在宫门前,并以自焚相威胁,要求秦王立即驱逐以李斯为首的所有外客臣子,重新提拔重用皇室宗亲。

自家亲戚闹起来了,还以性命相威胁,秦王再次选择了妥协,命令所有外客臣子三日内必须离开,否则斩首,于是,秦国一半以上的重要职位都空了出来。

秦王的本意是,惹不起躲得起,暂避宗室锋芒,以退为进,既然皇室宗亲认为他们自己完全能够治理好秦国,那就让他们试试,于是,秦国又开始陷入了暂短的混乱之中,那帮只知道成天追逐名利的纨绔子弟,怎么可能治理好秦国呢。

[var1]

另一边,秦王差人在函谷关尽量挽留出走的外客臣子,请他们在函谷关先呆上一段日子,等皇室宗亲知难而退了他们再回来。

一再妥协秦王都不像王了

秦王此次以退为进的损失是,部分外客臣子被六国乘机请走,部分人才就这样拱手让人了,同时秦国的朝政被皇室宗亲搞得乱七八糟,尤其是水渠,只顾着赶工期,尺寸和质量完全不合格,浪费了大把的人力财力不说,还大大耽误了修渠的进度。

[var1]

这样的损失,换来皇室宗亲的知难而退,我认为是不划算的。在之前面对妖后赵姬和吕不韦的权倾朝野时,秦王就一直选择妥协,什么都答应,什么都照办,本来一统天下的事情早就可以开始了,却因为秦王的妥协一拖再拖,多年的时光就这样没了。

[var1]

尤其是嫪毐得势以后,直接把秦国搞得鸡飞狗跳,一片混乱,这虽然是计划中的一部分,但这个计划的成本也太高了吧,在嫪毐手下枉死的人,为了促使嫪毐谋反而死去的人,多了去了。

秦王的一再妥协、忍让,让秦国损失了很多,这也直接造成了他之后残暴天下的心性,我不知道历史是否是如此,但光从电视剧的剧情来看这太不像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作风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杀死杨修后,笑问其父怎么瘦了?杨彪一语已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后根据历史记载,曹操在杨修死后拜访杨修父亲的时候,笑着问他怎么瘦了?失去儿子的杨彪只回答一句话却成为了千古名言,同时也让曹操愧疚难当,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杨修一生精彩不已 杨修,是太尉杨彪的儿子。他出身很好、善良好学,而且还非常有才华。曹操年轻的时候,他帮曹操管理一些事务,多次得到了

  • 《大秦赋》里,秦赵两国连年征战,到底有何恩怨?赵国其实挺冤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剧情开篇就是秦军围困邯郸,质赵的秦庄襄王秦异人命悬一线,秦始皇嬴政在赵国备受屈辱。然后赵王又几次想要伐秦,秦国挑拨燕国伐赵,又要求赵太子赵佾入秦为质。可以看到,两国之间如此折腾,必然是有着深仇大恨的,那么这一段恩怨到底为何呢?[var1]秦赵两国同祖同宗,但矛盾也不少稍微熟悉先秦历史的人,就应该知道

  • 陆逊之孙,陆抗之子,称“太康之英”的陆机,八王之乱中如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陆机在太康时期地位,陆机陆逊陆抗,陆逊之孙

    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和长安的河间王,两王不约而同联合讨伐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原因很简单。当初皇后贾南风为了能永久把持朝政,杀了司马炎指定的皇太孙;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报仇的名义诛杀了皇后贾南风,自己做了皇帝;在许昌的齐王司马囧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讨伐赵王,诛杀赵王后,成都王和河间王各回各处,齐

  • 《山海经》无肠人,他们吃下的食物如何消化?直到清代才解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两个都是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而中国古诗词中关于神话故事的创作并不在少数,许多的灵感都来自《山海经》。而在《山海经》中所描述的无常人,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他们吃下的食物要如何消化呢?这个谜团,直至清代才被解开。[var1]《山海经》的特殊“风味”谈及《山海经》,很多人便会想到那些光怪陆离的神话和生物

  • 东汉“大太监”蔡伦:不仅会造纸,还会造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随着5G和各种通信渠道的发展,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简单,不但速度快,而且效率高,相比较古代的鸿雁传书、竹简传书,要快捷、简易得多。而对于书写载体而言,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人对此贡献很大,他就是蔡伦。古人的智慧让人叫绝,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确实改变了人类书写的历史。但你知道吗,发明造纸术

  • 关羽、张飞、赵云各娶了几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云一生娶了多少老婆,赵云张飞关羽前世是谁,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

    先来看关羽。据《三国志》记载,关羽有关平、关兴两个儿子(关索是民间传说),还有一个女儿关氏。另据《华阳国志》记载,曹操消灭吕布后,关羽曾对曹操说自己的老婆生不下儿子,请求将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许配给自己。曹操起初应允,但见到杜氏的美貌后就反悔了,自己把杜氏收了。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关羽至少有两任

  • 《大秦赋》郭开:陷害赵国两位功臣,后成为秦国功勋,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国谋士郭开,赵国丞相郭开的结局,赵国灭亡后郭开的下场

    《大秦赋》里,郭开经常给赵偃出谋划策。和一般的策略不同,郭开提出的策略,大多属于阴险招数。于是,在郭开的努力辅佐下,赵国没出意外的被秦国灭了。[var1]郭开辅佐赵王郭开一共辅佐过两位赵王,分别是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也就是赵偃和他的儿子赵迁。当赵孝成王还在位时,郭开仅是赵偃身边的伴读书童。郭开有野心

  • 出奇制胜,兵仙战神,韩信背后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而身为西汉的开国功臣的韩信,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成语,这些成语也可以说是将韩信生平的事迹概括了起来,那韩信的人生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大概都听说过“胯下之辱”这个词,而主人公就是韩信,韩信在还没有出名的时候,曾在街上被一些恶少侮辱。拿着一把利剑要韩信做出选择,要么砍死恶少,要么从胯下钻过

  • 六年六战六胜,霍去病到底有多厉害?匈奴人的一首歌道尽了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大帝刘彻和霍去病,霍去病为啥叫去病

    霍去病一生与匈奴大战六次,他马踏匈奴,横扫漠北、河西,六战六胜,成为汉匈战争史上的一个神话,甚至有人说他是为抗击匈奴而生。霍去病剧照生于单亲,长于富贵霍去病出生于公元前140年,他是卫青二姐卫少儿之子,虽然霍去病与舅舅卫青都是私生子,然而他们甥舅二人的成长经历却截然不同,霍去病出生时,他的家庭已经很

  • 《大秦赋》李斯“炮轰”六国,嬴政偷听,赵姬:你还是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秦赋嬴政与赵姬的对话,大秦帝国嬴政赵姬,嬴政背赵姬回咸阳

    他逐一指出六国的短处,楚国贵胄之间的尔虞我诈,赵国的生不逢时等,都让人唏嘘不已,而一句“再加我李斯囊助,何愁天下不得”的霸气言论,如果被老板听见了,难道不怕自己交代出去吗?[var1]虽然李斯各种训斥,但他的观点,也是客观事实,并没有因为喝酒,就出现言语有所偏颇的现象,而此时,李斯的穿戴打扮,也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