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最爱的这个女人,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乾隆最爱的这个女人,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4/1/24 5:23:59

其实我不喜欢写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人。

但是最近《延禧攻略》热播,很多人留言给我,让我写写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因为大家都被乾隆对她的纯爱感动了。

第一次知道乾隆富察氏的故事时,我也非震惊,毕竟,乾隆可是以风流著称的,居然曾经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爱着同一个女人,实在不可思议。

富察氏是雍正皇帝给乾隆选的妻子,为什么会选她?一是因为她家世显赫,足以匹配皇子,二是因为她知书达理,贤良淑德。这两点,是父母选儿媳最看重的条件。

父母眼里好媳妇的标准,和男人眼里好媳妇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父母要知书达理有奉献精神同时还门当户对的媳妇,而这样的女人一般男人都很难喜欢。

巧的是,乾隆居然喜欢,这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人,父母又很喜欢,同时自己也喜欢,婚姻生活就会很顺遂。

经常有女孩问,是选择爱情还是选择钱?男友的父母不喜欢我怎么办?

婚姻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爱情和面包,父母的态度,男友的爱,这些都是可以兼顾的。这些选项如果都能打勾,那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如果不能全打勾,至少也要勾越多越好呀。

千万不要只选一项,把其他选项都忽略不计。如果只选爱情,你会发现没有钱很难受,如果只选钱,你会发现没有爱情很难熬。

富察氏嫁给乾隆后,两个人一直很恩爱,那时乾隆还没登基,但是府里也有十几个女人,只不过,他更爱富察氏一些而已。

做皇帝后,也是毫不犹豫立富察氏为后。甚至富察氏生的儿子,他也迫不及待地立为太子。第一个儿子夭折后,又把第二个儿子作为太子人选,那时候,二儿子还不到两岁。

所以很多人说,乾隆真的很爱富察氏。如果是真的,只能说,这世上从来没有母凭子贵,只有子凭母贵。

很多女人总想生一个孩子绑住男人,以为这样男人就会更爱自己。却不知道,男人是因为爱你,才会爱你的孩子,如果他不爱你,也不会把你的孩子放在眼里。

包括婆家人的态度也一样,很多女人在婆家没地位,就想着生个儿子翻身,可是儿子生了,婆婆却不帮忙带一天。反之,女人在家里比较有地位,不管生儿子还是女儿,都没有人敢轻怠。

对于乾隆的这种做法,我觉得还应该有另外一种解读。乾隆是一个很注重名声的人,而他又执拗地只爱原配,只立嫡子为太子,可以说,这是他的一种情结,也可以说,他想要留下深情的名声。

如果真的那么爱妻子,为什么他后宫里的人数不比任一个皇帝少,甚至比大多数皇帝更多?后宫那么多的女人,他留给皇后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03

富察氏从来不争,在历史上,她是以贤良淑德,勤俭持家闻名的,一生没有害过其他妃嫔,和婆婆关系融洽,事事以老公的事业为重。

可是我们都知道,想要做到这一切,需要牺牲多少,又要承受多少委屈。只是她从来都不说,她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把婆婆和老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我总觉得,她一直被贤后的名声绑架了,以至于没有办法畅快地活,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得考虑一下,这符不符合自己贤良的名声。

《延禧攻略》里,高贵妃就拿这一点来绑架她:皇后你贤良淑德,深明大义,一定不会徇私对不对?

因为这句话,皇后眼睁睁看着高贵妃因为一件小事打死其他妃嫔,自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因为任何一句话,都会让她表现得不够深明大义。

生活里,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你是好媳妇,你是好妻子,所以你不能小心眼,你不能任性,你不能只顾自己,你得时时刻刻照顾其他人的感受。至于你的感受,那一点都不重要。

所以,富察氏留下来的故事其实很少,不过就是短短几句贤良淑德,帝后恩爱,以及皇帝生病,她搬到皇帝寝宫日夜照顾。

她之所以被更多人记住,是因为她接连失去了两个儿子,也正是这样的打击,让她身体一直不好,很早就去世。

04

在《延禧攻略》里,富察氏失去第一个儿子后,一直郁郁寡欢,没有办法作起来。乾隆找皇后的弟弟来劝她,弟弟有些恨铁不成钢,责怪姐姐不该沉迷悲伤中,应该为家族考虑,为皇帝考虑。

富察氏第一次失控,哭着说:你们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你们没有品尝过这种痛苦,只会劝我坚强,考虑你们的利益,可是你们有谁考虑过我吗?对于皇上来说,他失去的只是一个儿子,而对于我来说,我失去的是一切!

是啊,孩子夭折,乾隆虽然也悲伤,但他的悲伤和富察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他只是失去了一个儿子,还有无数的女人可以给他生儿子,可是富察氏呢,失去了儿子,不仅仅是失去一个儿子,还代表着她失去了屏障,失去了将来太后的位置。

她不但悲伤,还极度没有安全感。

可是乾隆呢?他找皇后的弟弟当说客,说明连他都觉得,不过是失去一个儿子嘛,你这样整天悲伤至于吗?你就不能好好地吗?

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注意,富察氏不喜欢珠玉,只草绒花,这说明她是一个很注重内心的人,并不追求表面的浮华。再加上她家世显赫,荣华富贵对她来说,应该是不稀罕的。

这样的人,最注重的就是内心的丰沛。但是很显然,乾隆给不了她。他有无数的女人要照顾,他也无法感受她丧子的悲痛和惊恐。

所有的痛,她都要一个人默默承受。别人都说乾隆爱她,可是她需要慰藉的时候,他在哪里?可能在别的女人寝宫里。

爱若落不到实处,不能长期陪伴,就会打折扣。

第一个儿子夭折后,拯救富察氏的是第二个儿子的到来。乾隆确实也很用心,为了皇后顺利生下孩子,放弃了出门的机会,安心在家陪妻子。

孩子出生后,取名永琮,这名字一看就知道,他再次把富察氏的儿子作为了太子人选。

可惜,不到两岁时,这个孩子也夭折了。

05

接连两次的打击,富察氏终于病倒。病情刚刚好转时,她就陪皇帝和太后东巡。据说,当时乾隆顾念她身体不好,不想让她同行,但她执意要去,觉得婆婆要照顾,而且皇帝身边少了皇后,也是一种缺憾。

她再次把老公和婆婆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身体放在最后一位。而乾隆并没有因为皇后身体不好而取消东巡。

富察氏本来身体就不好,经不起长途颠簸,行至济南,她再次病倒。可是此时她想的却是不要耽误行程,按原计划赶路,一再催促皇帝程。

正是在重新启程的途中,她再也支持不住,香消玉殒。那年,她不过37岁。

此后,乾隆又先后立了两位皇后,却始终忘不了富察氏,看哪位皇后都觉得没有富察氏好。他还写了很多悼念的诗词,字字句句都是对原配的思念。

纵观富察氏这一生,其实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她太贤良淑德,太会为他人着想。这一切,正是男人最理想的妻子模板,所以才会被捧上贤后的高位。她留给世人的只有贤良淑德深明大义,而丧子的痛,又有谁会在意呢?

我始终觉得富察氏的形象是很模糊的,一个缺少自我的人,大概都是如此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红楼梦》中那个庶出的三姑娘,连王熙凤都要让她几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红楼梦深度解析王熙凤,王熙凤的情史,王熙凤是庶出还是嫡出

    在荣国府这样的大家族里更是如此,那探春这个庶出的三姑娘为何会让让精明强势的王熙凤都要让她几分的?1出身卑微,默然奋起探春自知自己是是从赵姨娘的肚子里爬出来的,而不是从嫡母王夫人的肚子里爬出来的,她心里是有缺憾的,心有不甘但也没办法改变事实。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她心里是有怨恨,甚至会觉得生母是历史罪人

  • 民国第一大劫案:临城劫车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临城火车被劫的消息传到北京,世界舆论哗然,人质包括英、美、法、意、比等帝国主义列强的公民,各国不但严正抗议、政治施压,而且准备派兵南下山东,可想而知北洋政府当时是多么的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土匪头子孙美瑶究竟是为何捅了这个大马蜂窝呢?孙美瑶本来是大户人家的子弟,由于家道中落,生活艰难,最终落草为寇。当

  • 孙中山对“联邦共和”的设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1900年,在《至香港总督书》一文中,孙中山更清楚的表示:“举民望所归之人为首,统辖水路各军,宰理交涉事务。唯其主权,仍在宪法权限范围之内。设立一会,由各省贡士若干名,以为议员。各省设自治政府,由中央政府选派驻省总督一人,为一省之首。设立省议会,由各县贡士若干名,以为议员,所有该省之一切政事、征收正

  • 大清灭亡后,李莲英的姐姐才敢说出一事: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是晚清最有权力的女人,历史上有关她的传闻特别多;而慈禧太后究竟因何缘故死亡,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根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是因为药石无用而病死宫中,但是作为一朝太后,掌控国家所有资源,究竟是什么样的病症,能让全国最顶尖的御医们都束手无策;直到清朝灭亡后,大太监李莲英的姐姐才敢说出真相,慈禧

  • 《封神榜》纣王暴戾无道,为何被封为天喜星,还专门主持姻缘事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稍微梳理一下就能发现,其实封神这事本身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以及通天教主联合商量好的,而截教虽然败了,也有少部分弟子被封神。理清了这件事后,其实就能解释为何商纣王也能封神了。但问题是,商纣王不仅封了神,封的还是姻缘之神,这又是为啥呢? 姻缘之神 按理来说,作为故事里的反派,商纣王本就不应该得到封

  • 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下)皇帝没有最差的,只有更差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启元最后的下场,宋朝历史简介及皇帝顺序,宋朝皇帝在位时的地位

    宋⾼宗(1107—1187)名赵构,1127-1162在位。徽宗第九⼦。靖康⼆年(ll27年)⾦兵俘徽、钦⼆宗北去后,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主张,南逃⾄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南宋政权. 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韩世忠等⼤将抗⾦,但重⽤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

  • 论商朝考古研究:商朝解决问题的方式,最终让商朝占据上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朝多次迁都保持了商朝相对稳定,研究商朝历史的五个途径,商朝文化特点分析

    文 |蒋冉Jiang编辑 | 蒋冉Jiang甲骨文和考古发现确实表明,这个时代的战争既残酷又血腥。尽管商朝许多冲突的最终解决方案尚不明确,但商朝显然在大多数时间都占据了上风,那么,商朝为何会占据上风?优越的防御工事传统的历史记载表明,昭子位于殷墟以南,介于神权首都安阳和木叶的延伸边界之间。已经提出了

  • 西吴壁遗址发现16座商代墓,形成时代在公元前16至15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西吴壁遗址位于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以丰富的夏商冶铜遗存闻名于世。2022年7月—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在西吴壁遗址夏商冶铜遗存集中分布区东部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共发现并清理了16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按照墓圹规模和随葬品的差异,这些墓葬初步

  • 博物院丨妇好鸮尊:刚柔并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妇好鸮(xiāo)尊,商代晚期,青铜盛酒器。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是该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戎马一生的女将军,也许会在大战凯旋后,架火炙肉,豪饮一杯庆功

  • 一口气看完:夏朝470年历史,从大禹到夏桀,为何外国人极力否认这段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夏朝历史详解,夏朝历史简介及简史,夏朝的历史小常识

    他继承父亲鲧的治水大任,开凿龙门,将洪水倒向大海,平息的这场上古大洪水,也因此赢得了天下共主的位置。此时大禹还只是部落首领,和之前的尧舜无异。直到大禹在涂山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领,让大家承认大禹执玉帛亦有万国,掌管东极之西陲两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这场名为涂山之会的壮举正是夏朝建立的开始。大禹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