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

“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57 更新时间:2024/2/4 1:19:45

抛开唐朝的政治,唐朝的文化也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诗。除了很多杰出贡献的大诗人,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唐朝时期的艺术发展也是到了很高的境界,仕女图、壁画、书法,不一而足。唐朝还有一个最著名的美女杨玉环,即杨贵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

说到杨玉环,人们脑子里立马就会想到一个体态丰腴的美女,关于唐朝人们的审美观,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朝代,更是让很多体重超标的同学感叹,为什么自己没有生在唐朝,但是,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事实却是未必如此。下面我们一一分析下,那些所谓唐朝以胖为美的佐证。

不重生男重生女

作为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美貌是不容置疑的,要不然,唐明皇李隆基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抢了自己的儿媳妇做妃子,而且还荣宠不衰,连带全家人鸡犬升天,致使民间“不重生男重生女”。

1.环肥

关于杨贵妃的身材,说她胖的依据是《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素有肉体,至夏苦热”。但是这个“素有肉体”并不能就说她是真的肥胖。野史记载,杨贵妃身高在164-168之间,体重在130多斤,照这个说法,跟肥胖是不搭边的,只能说是丰腴。这跟《杨太真外传》里描述得“微有肌也”比较符合。

2.舞蹈家

说杨贵妃肥胖的依据,好多是不禁推敲的。首先,我们都知道,杨贵妃如果放在现代,那必须是个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她能歌善舞,擅弹琵琶。这也是除了貌美之外,能让文艺皇帝李隆基宠爱她的重要原因。一曲《霓裳羽衣舞》是李隆基梦中所见仙女跳的舞蹈,让杨贵妃完全跳出了舞蹈的仙气。试想,一个肥胖的胖子能跳的动舞吗?即使能,那能跳的宛如仙女下凡吗?因此说贵妃肥胖,站不住脚。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其次,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段贵妃出浴的描述: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这个“侍儿扶起娇无力”很有讲究,让人感受到的是贵妃的娇弱,柔美。想想如果是一个大胖子,那得几个侍儿扶得起来,更不会有这种娇弱的美感了。但是如果作为一个体态丰满的美女,那就是另一番风情了。

还有很多其他的文献记载,杨贵妃“丰艳”,杜甫更是说她“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这也能说明贵妃皮肤特别好,“骨肉匀”则是说明身材匀称。如果是肥胖,肯定不会这样形容的。

仕女图能作为唐朝以胖为美的证明吗

之所以说唐朝以肥胖为美,证据除了杨贵妃的传闻,另外就是唐代的宫廷绘画和仕女图,以及各种雕塑包括敦煌壁画中所表现的女子形象。代表作就是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1.仕女图

这些图中的女子几乎都是非常丰腴的。我们先看看《簪花仕女图》中的女子,这些女子大多数都是地位很高的贵妇,而且年龄都稍稍偏大,人到中年,莫说古代,现在人还有中年胖这个说法呢,古人这点跟我们应该没什么区别。而且,古人更注重富态。不看画中主体女子,再看看旁边伺候的小丫头,几乎都是身材瘦小的,试想,如果以胖为美,即使是伺候人的婢女,也都是经过筛选的,长得顺眼的。主人怎么会选自己找一些让自己看着丑的人来伺候呢?

2.富足生活加上夸张的艺术手法

唐朝画家为什么都喜欢把女性画得略微肥胖呢?其实,这也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来看,我国古代,整体来说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不是很高的,大多老百姓都忍饥挨饿。但是,唐朝经历了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走到了整个朝代,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最高点。在这种国富民强的前提下,人们生活条件非常好,有能力吃饱穿暖,自然富态一些。

这种富裕的生活,女性身上更能体现出来,而且不会被人诟病。丰腴的女性总比脑满肥肠的男性更让人赏心悦目。

仕女图中那些看起来生活惬意、体态丰满、姿态优美娉婷的美女们,更能完美反映了当时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某些角度来说,女人可以代表生活,女人丰腴,多数是生活舒心,衣食无忧,甚至是锦衣玉食只有安定繁荣的社会,才能满足这些条件。这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也更能接受肥胖者。富足的生活造就了一批身材丰腴的妇女,再加上艺术夸张的手法,我们现在见到的图画中都是胖美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说,仕女图也不能作为唐朝以胖为美的证明。

3.敦煌壁画

也许还有人会说,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贵族,她们代表的是神仙,为什么也很胖?其实这个更好解释,敦煌壁画描绘的是佛教场景,佛教讲究圆满祥和,佛本无相,以众生相为其相,结合当时的主流画派,所以佛像必然也是丰满肥胖的。如来佛祖方面大耳,自带威严,弥勒佛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菩萨也是个个丰腴秀美。还有一点就是心宽体胖的形象更显得宝相庄严,更容易让人心生敬畏,也符合统治者的要求。

纤腰玉带舞天纱

既然唐朝以胖为美禁不起推敲,那么唐朝真实的审美观又是什么呢?有件事曾经借唐玄宗之口表达出来,就是当时的太子李亨曾经被李林甫陷害,很不得志,日子过得很苦,甚至不近女色,李隆基为了让儿子开心,着高力士“选人间女子细长白者五人,将以赐太子”。

“细长白”是皇帝选美的标准,这足以当做是当时人美审美的典范了,所以说,身材苗条纤长,皮肤白皙,也是唐朝人的审美观,这跟我们现如今的审美没什么区别。当时还有很多诗词里用细腰形容美女,唐朝的文人墨客多如过江之鲫,他们能代表社会的大分群体。喜欢苗条的美女,在唐朝的诗词中真的是大量体现。

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白居易《续古诗十首》)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武平一《杂曲歌辞·妾薄命》)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李贺《将进酒》)

“细腰”、“窈窕”这些词语出现在诗词中非常频繁,而这些词语几乎在各个朝代,包括现在都是用来形容美女的。这也可以证明,唐朝的人们也不喜欢胖子。

唐朝著名的诗僧贯休《白雪歌》里曾经有两句诗这样写: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意思就是,人无论贵贱,都不应该养成肥胖的样子,这算是很直白的对肥胖的不喜欢,如果真的以胖为美,就不会做这样的诗了。

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唐朝人心目中的以“以苗条细瘦为荣,以肥胖硕大为耻”,可见,唐朝人不但不喜欢肥胖,甚至是厌恶肥胖的。

审美观的非共性

所谓审美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类在不断地进步中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社会群体,人们的审美观都不尽相同。审美有共性,又有很大的差异。

单单就人类个体的美丑来说,各个时代总体喜欢纤细苗条的女子,“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是一种变态的审美。我们所说正常的审美观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符合大多数人的道德观,不是低级恶俗的东西。

总之,“燕瘦环肥”各有千秋,也各有所爱,唐朝的丰腴之美,何尝不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满足体现呢!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生活富足,丰腴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如同我们当今社会一样,减肥的人越来越多,说明老百姓生活好。珍惜当下,感恩社会,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我们每个人都是最美的。

更多文章

  • 从王安石变法,看看德云社挑动相声江湖,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易中天讲王安石变法,德云社十大经典相声大合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

    三司条例司成立后干的第一件实事就是取消行政“乱发费”,压缩各项开支。中国历史上,宋朝给王公大臣的待遇最优厚,不但涉人广工资高,还动不动就发福利发补贴。这笔大开支让每一位皇帝都头痛,韩琦等人执政时也想在限制垄断行业、国企以及公务员高工资等方面做点工作,可最终谁也不敢捅这个马蜂窝。于是,始终有那么一帮人

  • 《大宋宫词》的大V水军们,你们可真是进过宫下过刀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那台词写得真跟进过宫似的,欠削,还是从根儿上下的刀。很多年前,《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一口一个“我孝庄”,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后来就基本很少出现这样的事了,没想到还能看到“太宗的心腹大臣赵普”。就这,还有些货腼着个脸帮洗:这是电视剧,人说了“剧情人物有所虚构”,历史控们看书去。真不知道这是收了多少钱,脸

  • “与天抗争”:古代是如何精准扶贫的?谈谈唐朝的社会救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而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最为繁盛的朝代便是唐朝,无边落木看尽长安繁华,唐朝的之所以这么昌盛繁华我想这或许也跟唐朝成熟的社会救助有一定的作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唐朝的社会救助。一、与天抗争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大唐人民来说最大的阻碍莫过于自然灾害,人们在自然面前往往觉得自己渺小可怜,面对宏伟的自然人们

  • “八十万禁军教头”中的禁军究竟是怎样的部队?得从五代十国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兵戈不息,各政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军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军队中战力最强的禁军。这是为什么呢?禁军的前身是唐朝的南衙十二卫和北衙六军,但是自府兵制废驰后,十二卫渐成虚名,南衙中的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等诸卫上将军、大将军仅用以酬赏功臣,作为武臣的官

  • 闲,天定许,忙,人自取:12首元曲,唱尽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被老顽童戴了绿帽子,"南帝“段皇爷心灰意冷,出家做了一灯和尚,他手下的四位大臣跟着他做了“渔樵耕读”四大高徒,师徒五个在一座高山上隐居。因为担心瑛姑寻仇,“渔樵耕读”对所有想上山的可疑人等严加盘查,郭靖、黄蓉一到山下就被哥四个挡住了。“渔”和“耕”四肢有点发达头脑有点简单,被黄蓉轻轻松松打发了。

  • 宋朝的老大赵匡胤问宰相“天下何物最大”,他说的不是皇帝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准备换年号,他对宰相赵普等人说:“除了好听吉祥,新换的年号还要有创新,要历来没有一个朝代用过的。”赵普带着一帮子大臣商量来商量去,最后选定了“乾德”。乾德三年(965)正月,宋军平定后蜀,后蜀宫中有宫女被选进了北宋宫中,有一次赵匡胤闲得无聊,跟个娘们一样观看后蜀宫人的梳妆用具。

  • 宋朝的这个家伙在徐州狠赚了一笔,然后做了件缺德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历史故事大全,宋朝奇案狸猫换太子,宋朝为什么那么有钱

    这个名字是有讲究的。根据中国传统的五行论,世间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构成,五行相生五行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着“白青黑红黄”五色,“土胜水”,黄代表“土”,黄

  • 皇帝出上联挖苦考生长得丑,考生从容对出下联,乾隆:探花就你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有关乾隆皇帝的奇闻趣事多不胜数。(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这位相貌丑陋的独眼考生名叫刘凤诰(1761年-1830年),江西萍乡(萍乡市上栗县赤山乡石观泉村)人。刘凤诰面貌虽丑,但非常有才,15岁时就中了秀才,18岁就中了举人,中举人后本可以去参加会试,从而参加最重要的殿试。但是由于自身相貌

  • 清朝公主既不工作又不会做家务,出嫁后怎么活?靠这3个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公主出嫁,清朝的公主每天都在干什么,清朝女子出嫁时的礼仪

    ▲古代公主结婚之后,生活仍然有保障。(示意图/翻摄自Pixdabay图库) 俸禄 清朝能被称为公主的女性,大约有80位,早夭的机会偏高,真正能活到结婚成亲的案例并不多,换句话说,对于皇室的开支上,也不会太过繁重,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支柱,简单来说就是“俸禄”。在清朝,公主一般只有2个等级,即皇后所生之女

  • 朱元璋严惩贪官污佞,害伤贪官数十万,竟与儿时的经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每朝每代基本上都有数不清的贪官,所以明君经常会浪费大把的时间整理朝纲,打击贪污腐败之人,很多清正廉明的朝臣也会站出来帮助皇帝治理,也花费了不少的苦心。如果说哪个皇帝是治理贪官最狠心的君主,那就非朱元璋莫属了。在他治理期间,朝中上下的贪官都死了十多万,在处死了十多万贪官污佞之后朝中再无人敢贪,留下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