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17,银川和刘瑾的联系可不简单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17,银川和刘瑾的联系可不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39 更新时间:2024/2/5 9:45:31

(本来这集想说仇钺的,结果发现绕不过这个安化王之乱的成因,所以,只有先说道说道这个刘瑾了。)

到过银川旅游的人都会发现,银川的古建筑很少,有点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有些不符。其实,这些和银川历史上遭受的几次大破坏有关!

银川的大规模城建建设,正式说起来应该是从西夏李德明时期开始,那时候他听说贺兰山有潜龙现身,于是从灵武迁都兴庆府(今银川老城),以图兴旺。两百多年后的元蒙灭西夏时候,这个西夏华丽辉煌的都城被付之一炬,变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沉寂一百来年后,到了明朝时期,银川平原又迎来了新的一轮开发。

洪武九年,大明朝廷派遣军士戍边银川平原,设立宁夏镇(卫),随迁而来的还有山东,陕西,河南,河北,陕西,还有江浙一带的百姓,将近六万人,他们充实着银川平原,给这片荒凉寂寞的土地带来了又一次生机。

到了大明正德初年,这里恢复了一派“塞上江南”的盛况。可是,随着正德五年的一场变乱,这个城市再一次处在水火之中,遭受一场浩劫。怎么回事?这就要从大奸臣阉贼刘瑾说起了。

刘瑾和银川又有什么关系?有些复杂,且耐心听威记给您娓娓道来!

刘瑾,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十大奸臣之一,更是有名的阉党,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太监!

他和别的从小就被阉割的太监不一样,他是成年后由于犯罪,然后才来那么一刀的。随后入宫伺候东宫太子朱厚照(后来的大明正德皇帝),他使出各种逗小孩的手段,让未来的正德皇帝乐此不彼,所以深得宠信,在朱厚照登基后,他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一时风头无两。

明朝时期,宦官和文官集团历来是势同水火,他联合“八虎”(正德时期的八名有名的太监),硬抗大明文官集团,最后造成弘治皇帝为正德留下的内阁(明朝决策中枢)三驾马车被彻底拆分,刘健谢迁请辞,李东阳忍辱负重留守。

在刘瑾的授意下,心腹焦芳和张彩也入主内阁,形成了以李东阳为首辅,焦芳为次辅,辅之以杨廷和和张彩的局面。其中,李东阳是不管事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焦芳。杨廷和虽然刚直,可他独木难支,又如何斗得过焦芳和张(彩)的积心处虑?

如此一来,刘瑾独领司礼监,掌握批红大权,又管辖东厂,遥控内阁,等于是彻底把握了所有朝政大小事务,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真是权倾天下了。可以说,没他点头,别的官员任何事情都办不了。

这个时候,刘瑾就有些得意忘形了。作为一个太监,因为身体上有残缺,心理本就不太正常。思维和常人有所不同,一般人所能享受到的东西,他们享受不到。所以,对于权力和金钱这两种东西,有着普通人所不具备的狂热嗜好。

这时候权力对于刘公公来说,那是不缺的,但缺钱。他草莽出身,没什么文化,也不懂得捞钱的门道。没办法,只能将脸抹了不要,直接向官员索要贿赂。别人要么畏惧他的权势,要么是有意讨好,贿赂起刘公公来自然是礼数足够,数目巨大。

弄到刘瑾最后突然发现,直接要钱这法子比做什么生意都强。在贪欲刺激之下,他就干脆开出一个单子,比如什么级别的官员来找自己办事,要给多少钱,核定了一个严格的标准。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要知道,明朝时候,官员的俸禄不是一般的低(影视上那些出手几百几千两银子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比如说,一个正七品的知县,一年也就三十来两银子。这大概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贫民,知道百姓的疾苦,对于官员的贪污腐败一直抱有极大的警惕,矫枉过正所致。

这里涉及到经济问题,有些复杂,不是威记想表达的方向,概括来说,就是产生了一种叫“常例”的东西,所谓常例,就是官员们在打交道中互相送钱。

举个例子,宁夏要修边墙,都御史要向朝廷要一笔修缮费,大概十万两银子。得到钱之后,得按照一定比例,比如说一成或两成返还给吏部,剩余的八九成才真正属于地方,然后地方还得提四五成用来给修缮边墙的民工开工资,剩下的才是地方真正到手的。

刘瑾这么一拍脑袋,就列了一个表格,明码标价,下发到各级政、军机关和衙门,算是一个正式文件。这样一来地方给刘瑾的“常例”就厉害了,动不动都上万两银子。

这样一层层往下压,到最后,终于直接催生了安化王之乱!

因为,从明朝建立一百多年以来,官员们给上司“常例”也是官场上的潜规则,送多少,都有约定俗成之规。刘瑾搞这么一出,直接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要知道刘瑾的司礼监下面还有六七个(秉)笔,宫中还有十二个衙门,他收钱,手下也跟着收。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谁会愿意少收?当真是雁过刮肉啊!

通常是,刘公公收一两银子,手底下的人就敢收十倍之数。弄到现在,地方官员们没有办法,只得去借。借了钱要还吧,还是没办法,只得向下面摊派。摊派下去之后,下面的官吏们见此机会,估计也会顺带着捞上一把。因此,计算下来,刘公公每收一两银子,下面的百姓就得承受一百两的负担。

这是何等可怕的一个恶性循环!

等刘瑾意识到这样做不对的时候,他的名声已经彻底臭掉了。于是,他又搞新花样,他想用政绩扭转自己在世人心目中的恶名。从他内心来说,他还是想名留青史,而不是遗臭万年的。

他直接上奏折,建议正德皇帝清理军屯土地,将被军官们私吞的土地和人口清理一下,收归国有,充实国用。偏偏没想到,边地军士虽然表明上看起来地位低下,却也不是好惹的。和文官们相比,军士们的行动力是不含糊的,说干就干,立即闹出乱子来。

要知道朝廷每年拨给边地军队的军饷每年就那么点,如果单靠军费,别说备战,饭都吃不饱。而且,军队中的军官几代人都在军中效力,几代人积累下来,也不知道隐匿了多少田产和人口。可以说,军官们的身家都在这上面。刘瑾搞这个一清丈军田,只怕所有人都要倾家荡产。

古人云: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种情况下,不哗变才怪。

为了这次大改革,刘瑾派出大量人手到九边和各地军屯清丈土地,监督改制。他是草莽,手下也没什么人才,派出来的官员一没有威信,二没有政治手段,行起事来也是简单粗暴。

正德五年的四月底,来宁夏清丈军队土地的一共有六个官员,大理寺少卿周东带队,这些人有意在刘公公面前立一大功,做事很是没头脑。一到宁夏,就勒令军官们将以前所欠的赋税尽数补上。一个不从,直接逮捕、用刑。

问题是,大军官他们也不敢动,要动,也只敢去碰百户军官和普通士兵。半个月以来,在他们手下吃过亏的人加一起已达百人之巨,不少人都被他们打得筋断骨折,有的人甚至卖儿卖女也凑不够欠款,当真是家破人亡了。

整个宁夏的边军人心不稳,一提到京城来清丈土地的大人们,都是面露愤恨,眼神中隐藏着熊熊怒火。而这些军人们长期驻扎在边界线,有的都几代人了,山高皇帝远的,土皇帝当的时间长了,也都是自大、狂躁,容易被煽动起来。谁能受得了这样的折腾。

此时的宁夏镇(卫)就如同一锅九十九度的热水,只需再加上一把火,立即就会沸腾起来。银川的安化王朱寘鐇看到如此情形,觉得这是他复制靖难的绝佳良机。于是,决定当加这把火的人!

野心也在这一刻暴露!

于是,银川这座城市如同被他放在了火上烤一般!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待续,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明朝银川那些事系列之十八》!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现代人如何传承岳飞精神?安阳岳飞纪念馆馆长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2023年春节期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一首《满江红》再度引起大众关注,位于河南安阳汤阴县的岳飞庙也随之“火”出了圈。始建于南宋的汤阴岳飞庙彰显着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在其近400块的碑刻之中,一块《满江红》碑刻,流露着无坚不摧的英雄之气。为传承千年岳飞精神,今年春节期间,自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起

  • 她是努尔哈赤的长女,11岁成婚,生育6子,直到顺治年间才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东果格格诞生于一个混乱的时代。那时,女真部落之间发生了一场共同战争。当她6岁时,她的父亲努尔哈赤用他的第13个护甲开始统一了女真部落。在八岁时,她失去了她的母亲,从那以后,她和她的两个兄弟跟随她的父亲努尔哈赤一直在战场上。据说努尔哈赤被敌人追赶,无奈之下,东果格格姐妹和三兄弟被隐藏在板下以逃脱,并且

  • 大清同治年制官窑瓷器底款真品图片大全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粉彩瓷器,是除却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瓷器,这类瓷器最大的特点便是吸收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其画法不管是人物、花鸟都显得层次分明,立体感足。发展到乾隆时期,尤显得秀丽雅致。作为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粉彩瓷器在彩料上是要比康熙朝的精细得多,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大多数在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绘

  • 她年过50还被康熙召侍寝?生育6子!却被亲儿子雍正“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导读:我们都知道皇宫之中那些美貌的宫女都有很多的机会从下人变成主人的?不仅皇宫如此,那些富贵人家也有大把这样的例子。皇宫之中的宫女很多,同样貌美的妃嫔也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位传奇女人,她是康熙皇帝的妃嫔,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谥号孝恭仁皇后!我们都知道康熙的三位皇后基本上都是短命的女人,而康熙

  • 浅析宋仁宗执政期间,“三冗、诡名户与战争”对宋朝经济的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诡名户问题历代都有诡名户的问题,但来到宋朝后,这种乱象就更加严重了。这是因为国家刚刚从五代十国的分裂走向大一统国家,建立宋朝。而诡名户的大量出现,与宋朝的赋税也脱不了关系,宋朝有这么一个规定,宋朝对于不同阶级的人都有不一样的征税制度,宋仁宗在位期间,规定单户只有一个男丁的不收税,女人当户主同样不征税

  • 横跨宋元明三朝的家族,为保家业迫害百姓,朱元璋下令此家永为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切恩怨事,还得从这个蒲寿庚说起。蒲寿庚在宋朝时,是一位十分有名大富豪,而在战乱年代,他凭借着智慧保住了自己的财产,不过这也为他自己的下场埋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他带着自己的万贯家产投下了元军。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由蒙古人作为统治者,而蒲寿庚是汉人,他那么做自然就是成为了叛徒,背叛了汉人,而假如只是单

  • 她被乾隆冷落20年,却因“甄嬛”的话,得皇帝宠幸,生了三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嫡皇后孝贤皇后,是乾隆最喜爱的人,她的死去,乾隆悲痛欲绝,无法从失去她的痛苦中走出来。孝圣宪太后钮钴禄氏,就是甄嬛的原型,作为乾隆的生母不忍心看着儿子这么消沉下去,她不理会乾隆的丧妻之痛,她晓得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再选个皇后才是当务之急。因此,她把后宫有成为皇后条件的嫔妃,都一一过目,再三考虑后,她作

  • 乾隆第一猛将:岳飞后人,双锤百余斤,横扫西部,康雍乾三朝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岳钟琪(1686—1754),四川成都人,原籍凉州庄浪(今兰州永登)。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岳飞是河南汤阴县人,他的后人怎么成了四川人?这和历朝迁徙有关,朝代更替,到外地做官,都可能导致籍贯变更。岳钟琪出身将门,自幼练武,使一对铜锤,重百余斤。,《清史稿·

  • 他是萧朝贵父亲 无视太平天国天条偷会妻子 结果被萧朝贵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那一天,洪秀全颁布的第一份文件是强调整个起义军纪律的《五大纪律诏》:遵条令(遵守天条和命令);别男行女行(男女分开为营);秋毫莫犯;公心和睦,各遵头目约束;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也就是说从金田起义开始,太平天国便将男女分营的政策上升为国策并且严格执行。其实所谓的男女分营,不仅仅是

  • 帝国的荣耀:“万历三大征”是否摧毁了大明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三大征”确实损耗了国家财力兵力,但国力损失的最重要原因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优柔寡断,任用奸佞。当时的东陵党的官员人人家财万贯,奴仆如云,可在朝廷需要用钱时,这些官员却一毛不拔,甚至加大了对百姓土地的兼并力度,这才是明朝国力损失的根源,百姓们失去了土地只能争相造反。一、“万历三大征”的主要内容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