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为什么清朝时的汉族百姓喜欢以“反清复明”为口号,而元朝却没有用“反元复宋”为口号,这跟宋、明灭亡的情况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灭亡很突然:李自成兵薄北京城下,并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北京城的军官太监就急相开城,迎接他进入了。而这个时候,李自成只占领了陕西、山西、湖北、河南等地,江南各省,包括明朝的第二首都南京,都不在李自成的掌握之中。
据说李自成在北京城下时,还提出了“割西北一带分国王”的议和条件。如果此说是真,那更说明李自成没有控制全国局势,而且也没有信心、没有把握控制全国局势。
我们知道,明朝分封的藩王很多。按照规定,藩王必须在封地生活,没有特别诏令不能随便离开。这样一来,李自成虽然灭亡了明朝,但有很多藩王都成了“漏网之鱼”。
崇祯的三个亲生儿子,也没有被李自成杀掉。他们先是出逃,很快被俘,在李自成山海关战败后趁乱逃脱,后来可能是落到了清军手中。关于被俘的少年是不是真太子,多尔衮手下也进行了一番声势浩大的甄别工作。不管最后被杀的到底是太子朱慈焕,还是民间之子假冒,都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这样一来,再有反对清王朝统治的人们,就很容易、很方便地找到了造反的理由:“我手里有太子(或者是某亲王、某藩王),大家快跟着他一起来恢复明朝吧!”别人就不用说了,就是吴三桂造反,也是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还弄了个冒名的“朱三太子”。
要造反,借口很多,但是“反清复明”最方便快捷,就用它吧。
而宋朝的灭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靖康之变”起,皇家宗室就被大清洗了一回,以至于南宋第一个皇帝赵构唯一的儿子早夭,他就再也找不到一个近支宗亲做太子。
南宋又存在了152年,当然繁衍出自己的宗室亲族。但是从1235年,蒙古军第一次攻击了南宋军队,一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这四十四年的时间里,南宋的统治者要么纵情声色、不问政事,任大权旁落,要么轻率冒进、连打败仗,早已耗尽百姓对宋室的最后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