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央媒观豫丨殷墟:在甲骨文的发祥地追溯3300年前殷商文明

央媒观豫丨殷墟:在甲骨文的发祥地追溯3300年前殷商文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29 更新时间:2024/1/19 23:52:34

中国青年网安阳2月19日电 中国第一个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中国最早成体系的甲骨文,中国最早的车马坑遗迹,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墓葬,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安阳殷墟是一座文明宝库。2月18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殷墟,见证殷墟的多个“最早”,透过这里出土的一件件文物,追溯3300年前的殷商文明。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张香丽 摄

据介绍,3300年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并在此传位8代12王,历经255年,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所在地。周武王伐纣灭商,这片土地逐渐荒芜,沦为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殷墟现存有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家族墓地群、祭祀坑、甲骨窖穴等,出土了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构成了殷墟丰富的文化内涵。殷墟遗址所揭示的设施完备的都城遗址、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区、高度发达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古汉字,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中华文明连续不断、多元一体的重要实证。

h127甲骨窖穴。张香丽 摄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文字体系甲骨文。1936年殷墟发现的h127甲骨窖穴出土了17096片甲骨,甲骨上记载了商朝的政治、农业、军事、历法等内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甲骨文出土以来最大的龟版,长44厘米,宽35厘米。据鉴定,它来自马来半岛。张香丽 摄

殷墟还出土大量的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殷墟出土的举世闻名的青铜器之冠、国宝重器——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殷墟出土的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张香丽 摄

殷墟博物馆的亚长牛尊,呈现的是一只体态健壮的水牛,其周身布满了精美的纹饰,其头前伸,头顶上还有一对向后弯曲的扁状的牛角,嘴唇呈微笑状,憨态可掬。这件牛尊集铸造、设计、雕刻艺术于一身,既是重要的青铜礼器,又是精美的艺术品,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灿烂的殷商文化的结晶。

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亚长牛尊。资料图

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

殷代车马坑。张香丽 摄

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在商代。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根据记载,妇好能文善武,平时不仅可以替武丁国王分忧还亲自领兵打仗,一次她甚至带领13000多位将士,冲锋陷阵大胜而归。妇好墓出土的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达460件,栩栩如生的玉器多是珍贵的和田玉制成。妇好墓好似一座地下博物馆,用无声的语言讲述着商代鼎盛的文明,被列为中国20世纪70年代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妇好墓。张香丽 摄

殷墟出土的精美“骨器”装饰品。张香丽 摄

历史遗址和文物,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如何让它们活起来,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了解并汲取这段历史营养,是殷墟博物馆工作者们颇具挑战的课题。近年来,为全方位展现辉煌灿烂的殷商文明,殷墟博物院在文创研发方面煞费苦心,为迎合年轻人的喜好特发行青铜器“司母辛鼎”“亚长牛尊”数字藏品,开发了以镇馆之宝“一片甲骨惊天下”和“亚长牛尊”为原型的文创雪糕和系列文创产品,吸引了广大文博爱好者们纷纷前来,打卡、研学和探讨。

谈及未来规划,殷墟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殷墟整体环境和展馆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打造数字化殷商故都,计划运用AR、5G、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实现沉浸式、行走式的互动,打造集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数字化展厅,让殷商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张香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嫪毐之乱,吕不韦负有不可推卸责任,流放蜀地后,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里的嫪毐,嫪毐朱姬吻戏视频,吕不韦为什么把嫪毐送进宫

    第一,以吕不韦的罪行论,判处死刑也不为过。嫪毐之乱,吕不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吕不韦牵线搭桥,嫪毐这个烂人怎么可能混入宫中呢?私自瞒着皇帝,找一个假太监给太后当情人,还让太后生了两个儿子。吕不韦这是什么罪?是欺君之罪,杀头可能都算判得轻了。但是,秦王政并没有处死吕不韦。事实上,直到嫪毐叛乱后的第

  • 从周人的迁徙历程,驳斥周朝的“两京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周人,其实就是古羌人的一支,他们的先祖叫姬弃(后稷),因为善于种植农作物而被尧帝任命为农官,封于邰地(今陕西武功县),这里是周人的最早发源地。随着夏朝后羿的动乱,后稷的子孙姬不窋将周人迁到了“北豳”(今甘肃省庆阳市)之地避乱,这里和戎狄接壤。由于义渠戎的压迫,姬不窋的子孙姬刘又将周人南迁到了豳地(今

  • 世界上最大的一棵树,重2800吨年龄3500岁,诞生时我国还处于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地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在随后的时间里开始出现生命,距离恐龙灭绝已经有6500万年左右。虽然时间让很多生物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非常古老的生物。比如一般的雪曼树。雪曼将军树位于美国加州水杉国家公园内。它被称为“世界之主”,是世界上最大的树(雪曼将军树)。据植物专家估计,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辛村遗址用24字掀开一个深藏功与“铭”的西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河网讯 春日的早晨,一轮红日徐徐升起,坐落在淇河岸边的辛村,显得古朴而清幽。如果不是90多年前的那个偶然,人们大概不知道这个安静的村庄竟是两千多年前西周时期豫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康侯簋2月19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鹤壁市淇滨区的辛村遗址,这里历史上是

  • 周朝起源:甲骨文印证历史,难怪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周人始祖后稷之后,不窋(zhú)迁入了戎狄山林,即“自窜于戎狄之间”,直到古公亶父时迁徙到了岐山周原,由此才建立了“周国”,这时才叫“周人”,因此对于“窜于戎狄”十一代的姬姓周族来说,“周虽旧邦”无疑名不副实,而且“周为旧邦”似乎也没有依据。既然如此,为何诗经中却还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背后到底

  • 《山海经》记载的三个神秘国家,已经被专家证实,有一个真实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山海经最吓人的照片,山海经白话文全文免费阅读,山海经中的国家有哪些

    想必大家一定对《山海经》这本书都有所了解吧,它是上古时期的一本志怪小说,这本说中记载的事情很多,涉及道德范围也很广,可以称的上是一本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但是《山海经》也很神奇,从上古时期经历到现在,在这各朝各代期间,它一度被认为是一本荒诞不羁的神话小说,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是不敢相信,但是在秦朝焚书

  • 陇县博物馆线上文物展系列 ——西周鸟纹方座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方座簋是青铜簋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主要存在于西周时期。张懋镕先生长期潜心研究西周青铜器,在《西周方座簋研究》一文中,对出土及传世的方座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指出方座簋源于陕西的宝鸡地区,是商末周初中国西部文化的产物。 陇县于1997年在县境内韦家庄就曾发现两件方座簋,是方座簋发现较多的地区。这件东南

  • 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一代大家 却整整影响了战国与秦朝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鬼谷子,传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华夏族,因隐居鬼谷,古自称鬼谷先生。传说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

  • 天下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哪部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如果我们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去看,这句话是说社会发展有其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存在,意在主张客观规律不以主观意志改变,强调物质第一性,很明显,他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言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唯物主义。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

  • 为什么绝大多数韩国人都姓李、金、韩、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至于韩国姓氏为什么那么少,我想大概是因为韩国人的姓名完全因袭中国,韩国的几大姓中,大部分是取自中国唐代巨族世家的姓氏。因为当时的跟风,要取姓当然取所谓“好”的,所以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为什么韩国的姓这么少呢?为什么大家一窝蜂姓金、姓朴、姓李呢?[var1]我们先说一下姓金的起源,金起源于韩国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