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顺治问高僧:大清能传几代?高僧说了14个字,百年后果真成真

顺治问高僧:大清能传几代?高僧说了14个字,百年后果真成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1 更新时间:2024/1/10 19:10:37

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凡事的实现一般都是讲究靠自己的努力和双手,然而很多时候还是有很多人不得不崇尚唯心主义。在古代,由于实际的科技发展没有多大的成就,人们认知不足,对唯心类的预言就更是深信不疑了。

当然,预言看起来唯心,但是早期专门进行预测的人都是会精心学习易经八卦知识,因此很多时候的推论是有依据的,并且在后来的某些时候还会应验。在清朝顺治皇帝时期,他就曾专门问过一个高僧,清朝的江山能够传多少代皇帝。高僧只回答了十四个字,看起来有些虚假,而顺治也误解了。然而,就是这十四个字准确的应验在了大清后来的发展上。

被误解的预言

虽说古代的皇帝虽然已经成为了天下的至尊,但如同“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老话,很多皇帝还是担心自己的江山会丢了,毕竟前人开国皇帝创业是很难的,所以总是喜欢问一些大师、高僧未来江山传几世的问题。

在唐太宗时期,他问国师李淳罡,李淳罡的一句“武代李兴”成功的预测了大唐未来的走向,因此后世的皇帝更是喜欢问了,即便是不信邪的明太祖朱元璋也逃脱不了。而清朝的顺治皇帝虽然在一些史说中是半路为了董鄂妃出家了,但他在位的时候也是十分关心自己的江山。

曾经,有一个名叫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高僧在进宫之后,就被顺治问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清的江山能传多少代皇帝。一般的人遇到这种问题,都是非常谨慎的,因为皇帝毕竟不是个傻子,既要听真话,但又要说好话,否则说了不利于未来江山发展的预言,是要掉脑袋的。所以一般是能马虎过去就马虎过去的。

这位高僧却没有多敷衍顺治皇帝,而是说了十四个字,那就是“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位在幽州”。这句话其实简单,那就是大清能够传十位皇帝。但顺治帝在理解的时候,脑子也是忒不清醒了。他听到的是十位帝王,甭管是否囚,又或者是否京都易地在幽州,唯独没有仔细听“在位”这两个字,以为大清的江山将会有二十位皇帝。

平均一个皇帝在位二十年,那么二十位皇帝也能让大清的江山延续四百年。所以这么算算,大清算不能够千秋万代,但发展的时间也还是挺长的,满打满算也是够本了。然而,顺治帝是这么乐观想的,大清实际却不是这么发展的。

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位在幽州

大清的实际发展完全就是高僧预言的一步步兑现。在满清的历史上,按照其发展来算,只有十位正式的皇帝,因为努尔哈赤虽然是满洲人,但他建立的政权是与明朝对峙多年的后金。到了皇太极时期,他虽然在1636年称帝,但那时的大清比不上后来的大清,因为当时的明朝还未臣服,他只能算是在小地方自娱自乐。

所以正式的清朝应当是由其第九子福临即位开始。从福临起始算,清朝就只有十位皇帝,他是第一位。而第二位自然是对整个清朝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的康熙皇帝,然后就是夙兴夜寐的勤奋帝王雍正皇帝,雍正之后就是封建王朝统治达到顶峰时期的乾隆皇帝。只不过是过了四位皇帝,清朝的发展似乎就超过了一般几百年的朝代。

因为它经历了一般的开始,繁荣的中期,以及后续的下坡路时期。乾隆时代虽然经历了“康乾盛世”,但清朝的没落也是从他开始的。由于他不学习先进的技术,不大力发展大清,反而自在逍遥,宠信奸臣,所以当江山传到嘉庆皇帝手上的时候,已经是个被霍霍得差不多的半死不活王朝。

但嘉庆皇帝还是兢兢业业的,不求自己能够振兴大清,但求大清在自己的手里发展不至于落魄,所以嘉庆之后,清朝就这么顺利的过度到了道光皇帝手中。而道光皇帝也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很快江山又易到了咸丰皇帝手中。

咸丰皇帝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但他有了一个能够霍霍大清江山的“好女人”慈禧太后。从同治皇帝即位之后,虽然这段期间有慈安太后把持朝政,经历了短暂的“同治中兴”,但很快慈安太后就去世了,所以大权落到了慈禧太后手中。

同治皇帝之后,就是光绪皇帝,而他就应了那“九帝囚”的预言。他是大清的第九位皇帝,因为想要改革图兴,所以触动了慈禧太后等封建集团的利益,最后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残忍杀害,而光绪皇帝也被囚禁在瀛台一生,最后落寞死去。

光绪皇帝之后,就是大清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皇帝溥仪。溥仪三岁即位,只当了三年皇帝,便有了辛亥革命。此后,他一直在北京,直到1924年因为冯玉祥的北京政变,才不得不逃离北京,最后从天津流转到东北老家龙兴之地。

但东北对于他是故乡,是祖先发迹的地方,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是幽寒的地方,在古时这里也被叫做幽州。所以在这里,他如愿是皇帝,只不过是日本人建立的伪满洲国皇帝。而且在这里,他没有自由,是日本人的傀儡,所以他算是半生都被“囚”在这里,也应了“在幽州”的预言。

结语

正经的算,顺治算是清朝的第一个皇帝,那时的清朝正处于开端发轫的好时机,因此他当然对这个新生的王朝有更多的期待,所以一度认为有二十个皇帝,而清朝也会延续很长的时间。但依照历史事实发展来看,清朝后期可以说是很短暂了,而高僧的话也属于一语成谶。

不过,这到底只是一个预言,要是这十个皇帝中,除了康熙、雍正等三位在清朝巅峰时期的皇帝,其他的即位皇帝努努力,说不定清朝后续的发展格局就会有所改变,那么什么一帝被囚,一帝在幽州,都是空话了。但历史就是如此发展,是已经客观发生过的,后人评说再多,也无法改变其结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江最敬重的两位好汉,一个名声胜过宋江,一个宋江不敢直呼其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的名号在江湖上是非常的响亮,被江湖上的人称作是及时雨,因为名号响亮再加上自己本人会为人处事,所以就顺利得当了梁山的老大,他在梁山上可以说是一呼百应,108位好汉打心底里敬重宋江。在梁山有如此地位的宋江,看上去对各位兄弟很是照顾,可是在宋江的心里只有招安,根本不考虑众兄弟们的想法,所以就没有把众位

  • 宝物藏心 天下瓷器 汝窑为魁 武昌红巷美术馆 宋代汝窑青瓷胆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品中,宋代瓷器一直受到收藏者的关注。宋代将瓷器由简单的使用器具,变成了观赏和陈设用器。并且,宋代瓷器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上升为一种艺术高度。尤其是在宋代历代帝王的推崇下,使得瓷器的内涵更加的深刻。在宋代的著名五大名窑当中,汝窑瓷器一直被后世藏家推崇为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瓷器是在北宋年间

  • 好心却不会说话,有多吃亏?清朝一个名臣,用屈辱换了一个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24名臣一览表,大清名臣陈廷敬,古代名臣

    好心却办坏事,好意不会表达反而得罪人,这样的人,我们真是让我们又爱又恨。有的人,正是因为好心不会说话,反而四处得罪人,最后连自己最亲近的人,也难以理解。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普通的朋友关系尚且容易因为不会说话,不善于表达,不能够委婉表达等种种类似情况,导致关系破裂,成为陌路,甚至反目成仇,更何况

  • 大破朱仙镇对岳飞的未来影响是什么。武侯诸葛再世,未必对等鄂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朱仙镇因战国名士朱亥参与“窃符救赵”获功,所得食邑和封地而得名。朱仙镇在北宋末年那时候是一座边城,像一切边城一样,那个地方风沙弥漫黄雾遮天。这里的老百姓像古往今来一切边民一样都是两国军兵的抢劫对象。史载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细分开来,不可能都做的到,南宋朝纲腐败人尽皆知,军粮供应不上也

  • 从放牛娃到君临天下,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朝四百余位帝王中,朱元璋是出身最差的一个。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父亲叫朱五四,爷爷叫朱初一,几代都是贫农。他自己曾说“世之寒微,有能过我者乎”?他小时候当过放牛娃,做过和尚,最后实在走投无路,去参加了起义军,最终建立大明坐上皇位。那么他是怎么从社会最底层逆袭坐上九五至尊的皇位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位

  • 虽为侧福晋顾太清却婚姻美满,满族第一女词人直逼纳兰性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顾太清纳兰性德,顾太清简介,顾太清的十首诗

    纳兰性德想必读者都知道,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

  • 她是有史第一位“皇贵妃”也是明朝最后遭遇殉葬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想必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他的后宫中有名的两名皇后,分别是汪皇后与杭皇后。其他几位有宠的妃子,要么出身低贱(比如李惜儿名妓)。唐贵妃,良家女,她是有史可考明朝第一位“皇贵妃”,也极可能是明朝最后一批被殉葬的妃子。唐氏曾陪同代宗一起骑马游玩,马把她跌了下来。代宗见惊吓了美人,特意下令挑选御厩中最好的马、日

  • 他并非宗室,却被封为贝子,死后又被追封郡王,传说是乾隆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有什么区别,乾隆后期立的哪位儿子为王,贝子和贝勒有何区别

    说起福康安,朝中大臣们也许都会向他投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福康安长得很有型,又有才华,可谓文武双全,在平定大小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反击廓尔喀(尼泊尔)入侵等重大军事行动中均立下大功,年仅三十几岁就拿到了异姓所能拿到的所有爵位。而仰仗乾隆的宠信,福康安生活奢靡又讲究排场,乾隆对此也不管不问,对

  • 康熙63岁时生了一个娃,雍正拿他当儿子,乾隆拿他当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位六十一年里,后宫妃子很多,他的子嗣更是多得很。最小的儿子出生的时候,康熙帝已经六十三岁了,但是依旧不影响,可以看出他的身体并没有像一般中老年人一样。康熙对这个小儿子十分喜欢,用心赐名胤祕,连带着他的生母也是母凭子贵,普普通通的女子,因为生了他,也得到了宠爱,皇帝不论去哪里都让她陪着。他不仅受他父

  • 明朝篇 · 明朝VS蒙古:君子动钱不动手!「中国通史笔记」1.115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历史资料选编,明朝战争史之征战,明朝与元朝对边疆治理的区别

    每天进步一点点,有没有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一起学习?✿(。◕ᴗ◕。)✿明朝与北方的互市1534年,北元的俺答汗想与明互市贸易,嘉靖认为有诈,不信任蒙元残余势力,持敌视态度,并在1542年处死俺答汗的使者。俺答汗于是通过侵扰边境来掠夺物资,因其周围也有敌对势力,所以抢了就走。为了阻止蒙古人南下,明朝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