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向往着能够登上皇帝宝座,并成为坐拥天下所有权力的天子,而正因如此,在争夺皇权的过程中,许多人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一般来说,身为皇帝的儿子,他们对于皇权都有着一种天生的向往,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皇子都愿意参与到夺权之战当中。
在康熙的众多儿子里,有这样一位最聪明的皇子,他虽手握重兵,却从来没有参与过夺嫡之争,而基于他的这一性格特点,最终,他也在七十八岁那年得到了善终。那么,这位聪明的皇子究竟何许人也?为什么身为皇子的他,却不愿意参与到夺嫡之战内呢?
这位康熙最聪明的儿子就是爱新觉罗·胤祹,他出生于康熙二十四年,是康熙的第十二子。在康熙的三十五个儿子中,有一部分皇子不幸早夭,而经历了九子夺嫡之后,也有一些皇子落得了十分悲惨的结局。但胤祹却与他人都不一样,作为康熙皇子中寿命最长的一位,胤祹直至78岁那年,才离开人世,可以说之所以胤祹能够落得善始善终的结局,也是因为他有着极高的情商与能力。
在康熙晚年之时,有九位皇子参与到夺嫡之争中。虽然说在那个时候,胤祹的兄弟们都想着一决高下,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他却始终置身事外,从未对皇位有过任何的觊觎之心。
在康熙五十年时,胤祹便成为了随驾巡幸之人,而在康熙五十七年时,满洲、蒙古、汉军三军旗之事都交由胤祹管理,在这个时候,胤祹手握重兵大权,相比于其他的皇子来说,胤祹的这种权力也是非常大的。毕竟满洲、蒙古、汉军三军几乎是清朝统治的支柱所在。
在康熙六十年,胤祹甚至还成为了代康熙前往太庙行礼之人,从这一次的任命中,也能够感受到胤祹在康熙心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当时的胤祹来说,如果他有心争抢皇位,相比也会有着一定的胜算,然而,他却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状态,只是做好手头的一些工作。
对于胤祹来说,之所以他会有着如此淡然的性格,与从小得到的教育都是息息相关的。在苏麻喇姑的影响之下,胤祹养成了谨慎低调的性格,而相比于其他的皇子来说,胤祹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也是相对较高的。对于胤祹来说,除了从小得到的教育之外,由于他的母族势力并不强大,所以与其他皇子相比,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他必然会有着一定的劣势。就这样,胤祹也决心要远离皇位之争,并做到一个王爷该尽到的职责。
在那个时候,能力出众的胤祹得到了康熙帝的赏识,曾经,康熙也将很多重要的兵权交到了胤祹的手中。按理来说,如果其他的阿哥得到胤祹的这种待遇,是一定会对皇位有所争夺的,但胤祹却始终保持着不争不抢的特点,而这也让康熙对这个儿子十分放心。
后来,在雍正皇帝上位之后,胤祹曾经成为了雍正忌惮的对象,但由于胤祹始终都没有做出什么出格之事,因此他也不像其他兄弟一样,被雍正监禁或逐出皇族。
在很多人看来,胤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是非常聪明的,毕竟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很多皇子都葬送了自己美好的未来。虽然说在雍正皇帝上位之后,胤祹曾遭到过自己哥哥的惩罚,但他却并没有过多在意这样的处罚。
就这样,胤祹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状态,只是尽到一个王爷该有的责任,而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雍正皇帝也彻底断了想要除掉胤祹的想法。
后来,乾隆当上了皇帝,而乾隆对于自己这位低调谨慎的叔叔,也十分敬佩。据悉,乾隆不仅恢复了胤祹曾经的王爷身份,还为他进行了加封,而在其晚年时期,乾隆皇帝还曾将自己的皇子过继给胤祹,以做血脉传承。
结语
对于胤祹来说,之所以他能够拥有善终的结局,也是因为他能认清自己的身份,并收起自身的野心。在九子夺嫡这样惊险的政治斗争中,能够独善其身之人,必定有着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大智慧,而胤祹正是用自己的人生结局,印证了他的人生智慧。
可以看出,在每一个人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也应该对自身有着合理的认知。如果过分追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成功,也必然会为这种与自身实力不匹配的野心,而付出一定的代价。相信在胤祹的影响之下,大家也能够对如何追求人生成就,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知。
参考资料:《二十五史·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