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颜真卿给皇亲写墓志铭、上官婉儿嫁过两皇帝,这家博物馆用文物讲述名人故事

颜真卿给皇亲写墓志铭、上官婉儿嫁过两皇帝,这家博物馆用文物讲述名人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23 更新时间:2024/1/21 12:27:30

陕西考古博物馆。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1日讯(记者万建辉)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将于4月28日至7月31日对外试行开放,所展5215件文物,九成以上是首次公开对公众展出,不少文物与历史人物有关。

基层官员颜真卿为唐朝皇亲写墓志铭

颜真卿书丹《罗婉顺墓志》。 局部 资料图

颜真卿是广为人知的唐代书法家。此次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的颜真卿书丹(书丹,用朱笔在碑石上书写)《罗婉顺墓志》,笔法遒劲浑厚、气势磅礴。

4月2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咸阳城考古队研究员张杨力铮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颜真卿书法实迹以碑刻墓志居多,现存十余件,多在西安碑林,以碑刻呈现。2020年发掘的《罗婉顺墓志》是目前国内唯一经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对于研究颜真卿本人及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意义极大。

根据墓志落款时间推测,颜真卿时年38岁,任长安县尉。

张杨力铮说,《罗婉顺墓志》除书法艺术价值高外,它的文献意义更为凸显。罗婉顺何许人?罗婉顺丈夫元大谦是北魏皇室后裔,唐朝中层官吏。元大谦的侄女嫁给唐玄宗的哥哥李宪

李隆基对这位让出皇位的哥哥敬重有加。在李宪的惠陵,出土过李隆基擅长打的陶羯鼓,而李宪擅长吹笛,兄弟二人生前多次合奏。李宪去世以帝王规格安葬,且李隆基因伤感不再打陶羯鼓。这件惠陵出土的陶羯鼓,此次也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

陕西考古博物馆内展示的唐让皇帝惠陵发掘文物。

厘清罗婉顺和丈夫元大谦与李宪、李隆基的关系,说明罗婉顺与唐朝皇室关系密切。而当时上层社会相互请托写墓志铭十分常见。当年作为基层官员的颜真卿,在墓志中写了罗婉顺的生平,人生经历,讲了墓主贤良端淑等套话。

刑徒俑到地下也要为墓主服务

陕西考古博物馆此次展出汉文帝霸陵外藏坑出土的刑徒俑也备受各界关注。

江村大墓(汉文帝霸陵)外藏坑出土的刑徒俑。 资料图

参加过霸陵外藏坑考古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曹龙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几年前,在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塬西端的江村大墓(霸陵),考古人员发现密密麻麻的外藏坑多达115座。一些外藏坑里,堆满了陶俑。这些陶俑面部长相不一,有些陶俑还能区分男女性别。他们与秦兵马俑不同,是以汉军、宫廷中的宦者、侍女为蓝本,以写意手法创造出来的,更为重视传神和表现复杂的感情。

曹龙介绍,令考古人员震惊的是,在近千件裸体陶俑中发现了几件非常特殊的陶俑——刑徒俑,这是在汉陵陪葬坑首次发现刑徒俑,也是迄今国内首次发现。这几件刑徒俑此次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

江村大墓(汉文帝霸陵)K27外藏坑出土的刑徒俑。 资料图

刑徒俑的脖子、手腕以及脚踝上都有着铁环状的刑具,甚至还发现受了髡刑(髡刑指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的刑徒俑。有女性陶俑脖子上戴有铁钳,头上没有发髻,是一个光头形象,这就是受了髡刑。这些刑徒俑象征着在修陵时征发的各种徭役。根据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刑徒俑的出现代表着它们在地下世界也要为墓主人继续服务。

墓志刷新史书记录

上官婉儿嫁过唐朝两位皇帝

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群臣奏章多由其参与决断,有“巾帼宰相”之名。

此次陕西考古博物馆,就展出了2013年8月在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掘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铭。

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铭。 资料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管部副主任刘思哲告诉记者,2013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座单室砖券墓, 甬道内放置墓志一合,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青石质,正方形。

陕西考古博物馆内展出文物。

根据982字的墓志记载,发现上官婉儿嫁过两代皇帝。武则天先是唐太宗的“才人”,后被唐高宗李治接回宫中,册封为“昭仪”。作为武则天政治上的左膀右臂,上官婉儿的经历和武则天有着惊人的相似。

上官婉儿墓志显示,她“年十三为才人”,此时为唐高宗在位期间。后来,她又被册封为唐中宗李显的“昭容”。

在墓志出土前,史书只记载了上官婉儿嫁给唐中宗,而做过唐高宗才人的史实,确实让人意外。

上官婉儿在唐中宗即位后,便成为了“韦武集团”(韦皇后武三思)中的一员,但从墓志中披露的细节来看,上官婉儿和韦皇后的关系,并没有像史书记载的那样亲密无间。安乐公主是韦皇后和唐中宗最宠爱的女儿,曾在韦后的默许下,向唐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

上官婉儿墓志拓本。 资料图

上官婉儿墓志显示,她强烈反对立安乐公主当“皇太女”。她曾四次向唐中宗进谏,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最终以喝毒药这样激烈的方式以死相谏。安乐公主的“皇太女”之梦,最终也没能实现。

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上官婉儿被认定韦后同党,和韦后、安乐公主一道被诛杀。但同为政变中被杀,对上官婉儿与韦后、安乐公主的认定是不同的是,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懿淑天资、贤明神助”,并以唐睿宗的名义,为其篆刻墓志铭,还获得了“惠文”的谥号。

陕西考古博物馆内展出文物。

墓志记载,“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据推断,上官婉儿之所以能够相对风光的下葬,完全因为她和太平公主之间深厚的感情。在唐睿宗当政之后,曾经的盟友太平公主,逐渐成了李隆基在政治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太平公主对死于李隆基之手的上官昭容高调示好,难免令后者衔忿迁怒。从发掘情况看,上官婉儿墓有遭到大规模、有组织破坏的痕迹。捣毁上官婉儿的墓,其实是在打太平公主的脸。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更多文章

  • 东晋乱世:第九任皇帝终于获得实权,却贪图享乐,死法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曜登基初期,由权臣桓温辅政,但他年纪已经很大了,没多久就死了。司马曜终于脱离了随时被废的危险境地。皇帝年纪小,为了防止桓氏一族继续专权,谢安建议由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王坦之和谢安辅政。后来王坦之病死,朝廷大权渐渐到了谢安手里。但桓温弟弟桓冲为首桓家的势力依旧盘踞在荆州地区,谢安主政的最大隐患就是

  • 《清平乐》宋仁宗谈言官存在的意义,王凯台词精彩绝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论治理河道,不比专职官员精通;论税收之弊,不比三司度之透彻;论治国,不比官家懂治国之道。但如果权力没有了约束,便会因情生痴、因欲生贪,终至祸国。言官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做事之人,头上悬剑、身周有眼,时刻警醒、持身忠正。这就是宋仁宗一直坚持广开言路的道理。这道理,为人处事,时至今日,仍值得思考借鉴。这段

  • 《金史》明确承认兀术的首败——“宗弼与宋吴玠战于和尚原,败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长河边的磨坊2023-02-16 01:07湖北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完颜宗弼,又名兀术、乌珠,是金太祖阿骨打的第四皇子,因是庶出,所以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早年参与了亡辽灭宋的战争,中期随金国开国功臣参入对宋的战战之中;后期,因金国高层内斗,金国实力大为衰弱,宗弼趁势出手,顺势整顿金国内政,随后出

  • 国风混搭摇滚,音乐剧《南唐后主》成都上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历史上的南唐后主李煜,是亡国之君,亦是千古词帝。2月17日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的音乐剧《南唐后主》,撷取李煜短暂人生中最富戏剧性的片段,以梦幻迷离、质感细腻的国风美学,重构李煜的性格冲突,展现关于自我认同的独特表达。七月初七,金陵城内外无数人仰望着一个少年。他是

  • 宋代太后垂帘听政的很多,为何没有形成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太后垂帘听政,宋朝有哪些摄政太后,历史垂帘听政的太后有哪些

    据现代学者统计,两宋时期垂帘听政的太后多达九位,要知道,整个中国王朝时代,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垂帘听政的太后总共不过29人,宋代就占据了近三分之一,这个比例不可谓不高。那么,我们不禁好奇,不是说文人士大夫不喜欢女性干政吗?作为文人士大夫政治最发达的宋朝,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太后垂帘听政呢?再者,如此多的

  • 一代女皇武则天,面对横扫四朝的敌国名将,是如何不战而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全肉出装,武则天妈妈情史,武则天为何杀薛仁贵

    但是,如果从政绩上看,武则天虽然是一介女流,可她治理天下的能力,可以说要超越我国历史上很多的男性君王了。在她当政期间,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得到极大地发展。特别是在军事上,武则天凭借自己的谋略,化解了唐朝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危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一代女皇武则天,面对横扫四朝的敌国名将,是如何

  • 实际推翻元朝的不是朱元璋,而是这个神秘组织,后来差点灭掉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为什么打不过朱元璋,朱元璋和元朝的关系,朱元璋评价元朝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寺庙里的和尚一样,这个宗教里面的教徒都吃斋念佛,也都信奉着佛教。像普通的和尚那样,不杀生,不胡言乱语,不做淫秽的事情,也从不喝酒。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那个时候的佛教是不会做危害社会的事情的。但很多时候,生活有很多的迫不得已。在民间,还是处在下层地位的人,为了活下去,大概都会失去理性吧

  • 李白邀请美人喝酒,写下这首诗,但是有个地方,很容易让人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这首诗解读到这里,似乎也已经告一段落了。如果网友们这样解读,其实只对了一半,或者说是误会了李白。这个“美丽的误会”就在于“美人”这个词语上面。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看看这首诗

  • 李纨与赵姨娘母子都是李自成?作者是怎么记载这段历史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纨与李自成父亲重名,赵姨娘和李纨的关系,李纨形象解读

    贾环三番两次想要了宝玉的命,比如推烛台事件,比如贾环在贾政面前添油加醋地告状,导致宝玉挨打。赵姨娘更是天天惹事,一心想弄死凤姐跟宝玉,赵姨娘勾结马道婆的巫术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红楼梦》原著中,李纨这个“换革山庄的盗乡老农”的台词是:“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姜子要特别指出的是:抄

  • 《长安伏妖》克拉拉真不适合演唐朝大家闺秀,大粗脖子太出戏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纵使是小人物出场,也掩盖不了将成为主角的光芒!保剑锋,我还是喜欢他演的霸道总裁,总感觉李长安这类小人物的气质和他不是太搭。小人物要成为拯救苍生的大侠基本上都是‘命中注定’的,所谓考验也不过是走走程序罢了,不然怎么会有进六骑司还要考厨艺这样扯的剧情设计。最至关重要的武功向来都是大人物临终传授的,也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