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穷诗人偶遇皇帝,表演真精彩,还是朱元璋最实在

当穷诗人偶遇皇帝,表演真精彩,还是朱元璋最实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80 更新时间:2024/2/4 1:20:02

“诗必穷而后工”,喜欢这话的人要么是个大富翁,要么是个穷光蛋。

贾岛一生都很穷,早年出家做和尚也是个穷和尚。你听听他的“法号”,就知道这个人赚不到钱,贾老师法号“无本”!

当和尚虽然确实做的是无本生意,可也不能这么“坦白”啊,有几个施主愿意跟空手套白狼,做“无本”生意的人打交道?

^

贾岛一辈子没发过财,所以他认为只有跟他一样的穷光蛋才有资格跟他谈诗。

一天,唐宣宗微服私访到一座寺院,听到钟楼上有吟诗声,就登楼一望。在钟楼吟诗的正是贾岛,万万想不到皇帝会亲自“登门”来看他。

看到有人进来,贾岛理都没理。宣宗也没理他,随手从桌上拿起诗文来看,没想到贾岛大怒,一下把他推到一边去,抢过诗文翻着白眼说:“像你这样白白胖胖跟小虫子一样的富人,也懂得什么是诗吗?”

等到弄明白眼前白白胖胖的不是蝗虫而是皇帝时,贾岛吓得半死,马上来了个720度大转弯,哆哆嗦嗦趴到地上叩头请罪。前后态度变化之大之快,让唐宣宗也惊讶不已。

^

贾岛三十多岁时在韩愈的建议下还俗应举,他学习挺刻苦,可就是一考试就落第.直到年近花甲,才在令狐楚的举荐下,以一介白衣做了边远小县的主簿,没过几年就死在了官舍。

据说贾岛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一头、古琴一张。

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诗与王维齐名。

孟浩然和王维的关系不错,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说有一次王维值班时私邀孟浩然入宫,可巧唐玄宗闲着没事来找王维聊天。一听皇帝来了,孟浩然吓坏了,“噌”,一头钻床底下去了。

玄宗不是黑山老妖当然闻不出生人味,王维可不敢隐瞒,这要是被发现了,就是浑身长满嘴也解释不清。王维老老实实说报告皇上,床下有人,这个人叫作孟浩然。

玄宗一听大喜说:“朕素闻其人,而未见也。”马上“下旨”让孟浩然爬出来诵诗。

灰头土脸的孟诗人从床底下爬出来,哆哆嗦嗦念了首新作《岁暮归南山》。吟至“不才明主弃”一句,玄宗的脸“啪”一下撂地上了,我这个“明主”弃你了吗?是你丫自个儿不求上进,这锅爷不背!

这回”明主气“是实打实的,玄宗气呼呼的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污我?”

马上宣布孟浩然是不受欢迎的人,让他赶快走,孟浩然终身布衣。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来到国子监,有个厨师送上茶来,朱元璋喝了之后很满意,立刻下诏赏赐冠带。

国子监有个老生员听说后很有感触,一个人在那里酸溜溜的吟诗:“十载寒窗下,何如一盏茶。”

可巧朱元璋这天便衣私访国子监,走到窗下正好听到有人冒酸气,就顺嘴开导开导他:“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还有个想见,没见着皇帝的故事,更深刻。

金圣叹,传说他是文曲星下凡。金圣叹很小就补为博士弟子员,但不久即因为岁试之文怪诞不经而黜革。后来他以金人瑞名应试,才考中了一个秀才。

金圣叹写过这么一段话:“盖入直凤池,含毫待诏,人生自幼识字读书,真得如是一日亦足也!”

金圣叹说一个人一生中哪怕只有一天,能够让皇帝使唤使唤,这辈子就没白活!在金圣叹的潜意识中他认为自己其实应该免试进京直接为皇帝服务,这种潜意识左右了他。

但金圣叹又十分清楚的知道,社会是现实的,不可能给他这种保送待遇,要想取得功名,他只有和大家一样由低到高参加一级级考试。然而狂放自大、自命不凡的性格又让金圣叹时时想标新立异,时时要表现得对什么都不在乎,他觉得这样的考试委屈了自己,在考场上一次次的要做怪。

等到金圣叹被打击得差不多了,不再做怪了,奇怪的是从此后,他又参加了几次考试,却再也考不及格了。金圣叹最终连个举人都没考上,以白衣秀才终其一生。

……

金圣叹对古典文学见识独特,凡经他点评的小说及戏曲,当年几乎家置一编。《西厢记》、《水浒传》、《史记》、《离骚》、《杜诗》、《庄子》这几部书是金圣叹最为推崇的,他称为“六才子书”。

清顺治十七年,金圣叹的朋友邵子兰从北京回来,带来一个好消息,他说顺治皇帝很喜欢金批才子书,曾对大臣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

金圣叹听说皇帝如此赏识他真是欣喜若狂,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向北方望空而拜,叩头谢恩。在金圣叹的《春感八首》诗中就有“何人窗下无佳作,几个曾经御笔评”这样的谀词。

金圣叹激动得坐卧不安,马上打点行装想进京去做顺治的文学讲官。他以为顺治很快就会召见他,可惜等来的不是召他进京的诏书,而是顺治归天的讣闻。这消息对金圣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泪水又一次流满了他的脸,不过这次是伤心和绝望,为顺治,更为他自己。

金圣叹狂妄,狂妄到他认为只有皇帝才配支配自己,你不要认为这是一种很庸俗的事,实际上,这是古往今来以狂放闻名的才子们,乃至以乐于清贫著称的隐士们心底共同的潜意识。

翻翻史书你会发现,退隐山林的多是些俸禄不过五斗米的小吏,他们所忍受不了的是顶头小小的芝麻官上司的侮辱或是支使。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被越大越好的官员,最好直接就是皇帝直接来管理,你听说过几个人是因为受不了皇帝的气而主动辞职退隐山林的?

所以“没耐心”实际上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原因,它成就了大批风流才子、名人雅士的名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80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下台,最后结局却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她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年间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开创了殿试和武举,收复安西四镇,任用了很多有才能的名臣。比如说号称“君子满朝”的娄师德,中国的“福尔摩斯”狄仁杰,“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等人均在其列。然而万没想到的是,在政治场斗了一辈子的武则天,最后被自己一手提拔的大臣推下了台。神龙元年(705

  • 大宋宫廷剧为何不受观众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宋电视剧,最新大宋题材的电视剧,大宋的影视剧有哪些

    文│飞鱼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宋真宗与宋仁宗这对父子在同一时间节点被选中登上影视舞台,因之前宋朝帝王在影视剧里存在感较弱,而这两部剧同时出手讲述大宋的朝堂与宫廷故事,令不少观众欢欣鼓舞,并认为在清宫宇宙后,“宋朝宇宙”或许也将大有可为。同年年末,“仿宋剧”《鹤唳华亭》播出,高级的服化道与悲凉的立意为人

  • 34年前,山东一农妇效仿武则天称帝,还纳4名男子为妃,后来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也违背了当时人们的常规看法。不论怎么说,武则天的功大于过,最起码对于科举制度的推行起到了积极的贡献作用。而武则天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不仅掌握了当时唐朝的中央集权核心力量,而且还有很多关于宠妃的野史故事,直到现在还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在现实生活中,1911年民国政权建立之后,也就标志着封建王朝已经成

  • 在大宋权力场上打架的文人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多年前,《明朝那些事儿》比较火那会儿,连着读了三四册,觉得很好玩。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写。只要史实清楚,文字好玩一点,有趣一点的分析,都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所以后来又读了《正说清朝十二帝》之类的,也是本着好玩的心态。在中国的历史上,大部分时候都是文人政治,所以很多诗人啊作家啊,都是做官的。比如说在唐朝

  • 一口气看完:最荒唐的朝代刘宋王朝59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宋皇帝一览表,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刘宋,刘宋皇帝列表及介绍

    开国皇帝刘裕是一位明君,他在位期间进行大量改革,使得刘宋成为南朝中最强大的存在。公元422年,刘裕意外病逝,传位给17岁的刘义福。刘义福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昏君,父亲刘裕去世的时候,他不仅连葬礼都不去参加,而且当花天酒地,以后的日子里也只有美酒和美女,朝政一概不理。大臣看到刘义如此昏庸,便谏言他改过自新

  • 各朝公认“天下第一宰相”,嗜杀的朱元璋下旨对其后人免死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评述汉代名士严子陵的一句话,他自己死后更赢得世代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宰相”。富弼赞曰“人获一善,已谓其难;公实百之,如无有然”;朱熹则说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元好问说“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高启有诗:“有宋名臣谁第一?公为国家真辅翼。

  • 南宋,一金兵干了件缺德事,幸亏画家是个左撇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同时郑思肖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本穴世界”,“本穴”可拆拼成“大宋”二字。郑思肖挺喜欢玩这种拆字游戏,后来他又著《大无工十空经》一卷,“空”去“工”加“十”,也是个“宋”字,所以这部书实际上是《大宋经》,郑思肖自题其后云:“臣思肖呕三年血方成此书。”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元在北宋在南,为了表示不忘故国,郑

  • “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唐朝古风胖美人,穿越唐朝以胖为美的小说

    抛开唐朝的政治,唐朝的文化也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诗。除了很多杰出贡献的大诗人,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唐朝时期的艺术发展也是到了很高的境界,仕女图、壁画、书法,不一而足。唐朝还有一个最著名的美女杨玉环,即杨贵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说到杨玉环,人们脑子里

  • 从王安石变法,看看德云社挑动相声江湖,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易中天讲王安石变法,德云社十大经典相声大合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

    三司条例司成立后干的第一件实事就是取消行政“乱发费”,压缩各项开支。中国历史上,宋朝给王公大臣的待遇最优厚,不但涉人广工资高,还动不动就发福利发补贴。这笔大开支让每一位皇帝都头痛,韩琦等人执政时也想在限制垄断行业、国企以及公务员高工资等方面做点工作,可最终谁也不敢捅这个马蜂窝。于是,始终有那么一帮人

  • 《大宋宫词》的大V水军们,你们可真是进过宫下过刀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那台词写得真跟进过宫似的,欠削,还是从根儿上下的刀。很多年前,《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一口一个“我孝庄”,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后来就基本很少出现这样的事了,没想到还能看到“太宗的心腹大臣赵普”。就这,还有些货腼着个脸帮洗:这是电视剧,人说了“剧情人物有所虚构”,历史控们看书去。真不知道这是收了多少钱,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