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何在唐朝之后再无王朝在此定都?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何在唐朝之后再无王朝在此定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92 更新时间:2024/2/4 1:20:38

长安地区都城地位的变化,开始于唐朝末年的“黄巾起义”,公元880年12月,黄巢带兵进攻长安,唐僖宗狼狈出逃。代州等地节度使率兵前往长安勤王。公元883年,黄巢被迫撤出长安城,但是此时的长安城已经经历了三年的腥风血雨,早以盛世不再。

与此同时,大唐王朝也迎来了末日,地方节度使壮大,中央宦官专权。宦官田令孜,与王重荣,李克用三人,因为争夺盐税之权,勾心斗角,田令孜处于下风,但又不甘心自己的利益被他人夺去,于是便携皇帝出逃。

在出逃时,他下令火烧长安,就这样长安城沦为了一片火海,自此风光不再。关于为何后世没有将长安城选为都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有了比长安城更好的选择。

一、安史之乱以后,长安的经济地位逐渐降低

城市经济状况对于都城的建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国家首都,必须要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粮食的正常供应,否则会引起叛乱威胁统治。长安城曾经盛世的出现和后来的败落都与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经历过战乱和火海的长安城已经称得上是一片废墟了。早在安史之乱时期,唐朝的国力就已经被消耗了大半。此后都城长安被叛军、吐蕃人、黄巢等人多次占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劫后的长安城,早已破烂不堪,百姓也被杀的杀,逃的逃。缺乏劳动力的支持,重新再现长安往日的辉煌可谓是难上加难了。

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京杭大运河,成功联通了南北地区,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到了南宋时期,南方的经济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在这种条件下长安城的经济价值,自然是不如其他城市,如果要建都长安的话,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过于庞大。

二、唐朝之后,边境威胁逐渐从西北转移

在封建社会中,政治背景一直都是都城选择最重要的因素。除了城市当地的政治环境以外,国家外部威胁也是极其重要的。

纵观封建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唐朝以前对中原王朝产生威胁的势力,往往来源于西北地区,比如说周朝时的北狄,汉朝时的匈奴,隋唐时的突厥。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必须要保证在战争时能够为前线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及时接收信息,进行资源调动,所谓“天子守国门”便是如此。在唐朝之前,长安就很好的具备了这一功能。

可是在隋唐以后,中原王朝的外部威胁逐渐转移到了东北地区,比如说宋朝时的契丹,明朝时的蒙古。宋朝时建都汴梁,这是因为汴梁是距东北边境较近的地区当中最有实力的城市。明朝时建都北京,也是同样的原因。

由此可见,都城的选择与国家安全有着极其重大的联系,长安之所以失去了自己的政治优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部威胁势力的改变。

三、风水玄学的影响

因为科技发展的限制,封建王朝崇尚风水玄学,在我国历史上曾流传有两个说法,首先是“一姓不再兴”纵观封建历程,可以发现没有哪两个大王朝的统治者是同一个姓氏的,然后就是“王气千年尽”,这句话指的是都城的王气满1000年就会消失,直到封建王朝结束这一个传言也没有被打破。

因此,唐朝以后长安再没有被作为都城的原因还有中国传统的风水玄学这一文化因素,在现在看来,这一原因或许并不可信,甚至有些可笑,但是在技术水平有限的古代,很少会有统治者敢于冒这个风险,定都长安。

四、唐朝后期,关中地区的自然条件逐渐恶劣

自然地理条件也是都城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封建社会初期,关中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森林密布。可是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区域愈发广泛,活动强度也越来越大,关中地区的这一优势也不复存在。

水源对于人类生存,城市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秦汉时期,关中地区雨量充沛,因此得以沃野千里,这保证了城市粮食的供应,后来随着人类的生产扩张和战争的爆发,关中地区的环境被破坏,雨量渐渐减少,曾经肥沃的土地也开始盐碱化,城市粮食供应也日趋紧张。

隋朝时期洛阳修建了全国最大的粮仓——洛口仓,这个粮仓主要负责囤积中原和江南一带的粮食供给给长安。唐朝末年的战争完全破坏了关中的环境,使这一地区,无法正常进行粮食供应。

除此以外,关中地区在隋唐时期有着剧烈的气候变化,隋文帝开皇20年,这一地区曾发生过大雪灾。关中地区也曾多年干旱,据《新唐书》以及《旧唐书》记载,在唐朝时期关中地区曾有15年冬天没有降水,从目前出土的各种唐朝古画,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不论男女老少,衣着都很单薄,而之后的宋朝人物画则以身着棉袍厚衣为主。

到了唐朝后期,这种气温偏高的现象发生了改变,转而以低温为主,据记载贞观年间,春秋季曾出现过霜雪现象,造成了粮食减产。

总结:

长安城错失都城地位的原因有很多,在经济上,长安城经过多次破坏之后,已经很难恢复往日的辉煌,在政治上,随着外部威胁势力的转移也失去了政治优势,在文化上,长安城已经走到了王气尽头。时光流逝,岁月匆匆,如今的长安已变为西安,但我们依然可以在现在的西安城里看到它曾经的辉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众筹《满江红》周边产品,结果全是卖的秦桧周边,下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看图,你觉得这样的周边产品有意义吗?以上展示:“令”牌香薰扩香石,以电影中主角张大使用的令牌为原型,按照1:1比例制作的,但上面写有“宰相通令,全军提调”的字样,在影片中,也是秦桧赐给张大查案的信物!有网友不解:“这不是在萌化秦桧吗?!”“是在卖秦桧周边?”2月14日,《满江红》周边活动发布下架声明

  • 陕西出土一古墓,墓内有特殊壁画,专家:不能再误会隋炀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陕西唐墓壁画修复,陕西考古重大发现,陕西陶瓷壁画

    根据墓室发现的壁画推翻了众人对杨广的看法,这些壁画彰显了杨广的真实性格!2005年,考古学家在陕西省潼关县进入了一古墓,经过对墓室、陪葬品的反复考察验证,证明这座墓是隋朝废太子杨勇之墓。这座墓室规格庞大,让专家不免产生了疑心:杨坚究竟有没有杀掉杨勇?是误会隋炀帝杨广了吗?壁画的精致、墓室的规模、葬品

  • 清平乐人物谱:司马光已上线,范仲淹忙变法,苏东坡咋还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清平乐》开播20多集,司马光终于上线了,范仲淹也开始革新了。很多人又忍不住了:我们最喜欢的苏东坡呢?咋还不出来啊。早着呢。庆历三年(1043),为了革除时弊富国强兵,宋仁宗行新政,重用范仲淹、韩琦、富弼、杜衍、欧阳修等人。时任国子监直讲的石介紧跟形势作了篇《庆历圣德诗》,为改革派高歌,斥吕夷简、夏

  • 内蒙发现辽代古墓,墓中壁画揭开杨贵妃真容,难怪唐玄宗那么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活了多久,杨贵妃墓葬考古现场,唐玄宗和杨贵妃

    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杨贵妃非常精通保养之术,第一点,和古代其他妃子不同的是,杨贵妃从不浓妆艳抹,要知道在旧时候,妃子们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肯定会使劲浑身解数来吸引其注意力,最直接一点的就是外表。但杨贵妃却认为那些东西会伤害皮肤,所以她化妆只会用淡妆。第二点就是喜爱泡温泉,我们都知道,泡澡可以起到活血

  • 郭子仪70高龄,为何唐代宗还赏他6个绝色美女,4年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战争爆发之后,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危机,虽然说朝廷也有着精锐的部队,但是面对安禄山大军的反叛,短时间内也是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的,甚至在当时危机的关头,长安都快要被攻破了,皇帝只能逃离皇宫。当时安西军的领导将领是高仙芝,他虽然努力抵抗叛军的攻打,就算军队非常的骁勇善战,但是因为在士兵的人数上远远低于对方,

  • 明代自助餐,你会怀疑穿越了,简直是把现在的商务酒会直接搬过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代一品到九品图解,古代自助餐,明朝主题餐厅

    很多人说西方的分餐制卫生、科学,其实中国的古人就这么吃。从“鸿门宴”啊等故事及古代绘画中,我们都能看到分餐制。《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个更极端的小故事:“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一天晚上,孟尝君请门客们吃饭,有一位躲暗处吃,另一

  • 当穷诗人偶遇皇帝,表演真精彩,还是朱元璋最实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诗必穷而后工”,喜欢这话的人要么是个大富翁,要么是个穷光蛋。贾岛一生都很穷,早年出家做和尚也是个穷和尚。你听听他的“法号”,就知道这个人赚不到钱,贾老师法号“无本”!当和尚虽然确实做的是无本生意,可也不能这么“坦白”啊,有几个施主愿意跟空手套白狼,做“无本”生意的人打交道?^贾岛一辈子没发过财,所

  • 80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下台,最后结局却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她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年间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开创了殿试和武举,收复安西四镇,任用了很多有才能的名臣。比如说号称“君子满朝”的娄师德,中国的“福尔摩斯”狄仁杰,“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等人均在其列。然而万没想到的是,在政治场斗了一辈子的武则天,最后被自己一手提拔的大臣推下了台。神龙元年(705

  • 大宋宫廷剧为何不受观众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宋电视剧,最新大宋题材的电视剧,大宋的影视剧有哪些

    文│飞鱼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宋真宗与宋仁宗这对父子在同一时间节点被选中登上影视舞台,因之前宋朝帝王在影视剧里存在感较弱,而这两部剧同时出手讲述大宋的朝堂与宫廷故事,令不少观众欢欣鼓舞,并认为在清宫宇宙后,“宋朝宇宙”或许也将大有可为。同年年末,“仿宋剧”《鹤唳华亭》播出,高级的服化道与悲凉的立意为人

  • 34年前,山东一农妇效仿武则天称帝,还纳4名男子为妃,后来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也违背了当时人们的常规看法。不论怎么说,武则天的功大于过,最起码对于科举制度的推行起到了积极的贡献作用。而武则天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不仅掌握了当时唐朝的中央集权核心力量,而且还有很多关于宠妃的野史故事,直到现在还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在现实生活中,1911年民国政权建立之后,也就标志着封建王朝已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