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隋朝要不惜代价去搞死高句丽?看看他交的这三个朋友吧

为何隋朝要不惜代价去搞死高句丽?看看他交的这三个朋友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38 更新时间:2024/2/3 7:09:09

隋炀帝三打高句丽,造成国内秩序大乱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发动战争的原因错误,隋朝对高句丽的军事行动一共有四次,一向理智、谨慎的隋文帝杨坚也对高句丽采取了坚决打击的政策。因为高句丽一再挑衅隋朝,和三个配角拉拉扯扯,让隋军不得不出击。

高句丽第一次和隋朝结怨的配角是陈朝,这是它一贯的政策。在南北朝时代,高句丽一贯结好南朝,这是因为北朝的不少势力对它虎视眈眈。慕容家早在三国时期就帮助曹魏对抗它,前燕慕容家的崛起更是踩着高句丽的尊严上位。北朝的强者和高句丽关系时好时坏,反而是同南朝交好对它有利无害。

因此从平原王(公元558年继位)起,高句丽与南陈的来往就十分密切,高句丽连年朝贡,平原王还接受了陈文帝赐予的宁东将军头衔。高句丽的壮大来自于中原王朝的内乱,在三国末年它只有三万户,还没司马家族的封户人多。但到了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时,他的户口就增加到了9万户,契丹、靺鞨等民族成了它的炮灰,汉人也成了它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南陈即将灭亡时,它依旧同其交好,这是它第一次得罪隋朝。

第二次得罪隋朝发生在开皇十八年(598年),惹事的配角是契丹人。契丹人连同部分靺鞨人一起反抗高句丽,失败后跑路到隋朝营州,这就是所谓的“固禁契丹”(虽然也有部分靺鞨人)。宋朝时期的契丹人是北方的巨无霸,但隋朝的契丹人依旧是战五渣,他们分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余”,总人口在8万到10万左右(被北齐欺负惨了)。

眼看自己手下的炮灰要跑,要人不要命的高句丽婴阳王派兵打进了辽西的隋朝领土,被隋朝营州总管韦冲击退。这激怒了隋文帝,任命李密杨玄感的师兄汉王杨谅为统帅,水路并进征讨高句丽。结果天宫不作美由于连日暴雨,陆军粮食供应不继,不得不终止前进。水军在行军时还遇上风暴,船多沉没。隋军尚未交战,三十万大军就遭受了严重损失。隋军强大的动员能力也吓坏了婴阳王高元继,不得不自打嘴巴上书隋文帝自称是“辽东粪土臣元”。

第三次掀起隋朝和高句丽之战的配角是突厥人,地点是在榆林郡的民可汗大帐(公元608年),隋炀帝在那里发现了高句丽的使臣。从公元601年开始,婴阳王高元继已经连续7年未向隋朝进贡,即使受到隋朝军事警告也毫不在意。头铁的高句丽使臣却出现在数千里之外的突厥可汗营帐,这引起了隋炀帝的高度重视。突厥早年一度和高句丽关系紧张,公元551年双方一度兵戎相见。隋朝兴起后,突厥在隋朝军事、外交全方位碾压下不得不称臣,但依旧有强大的军事能力。而高句丽的户口数量也变成了数十万,可以动员十万级的野战军(不算极限动员能力),一旦西北、东北两个潜在强敌联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隋炀帝才开始了三次征讨战争。

尽管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没有成功,反而送掉自家王朝,但他在地缘政治上判断却没有错误,灭掉高句丽的任务被他不情愿地交给了唐朝。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蓝玉功高盖主,顶撞朱元璋参与立嗣之争,悲惨结局早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的女儿是朱标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但是死了,而且太子的嫡长子早死,嫡次子不成器不为朱元璋所喜,朱允炆又是一个侧妃生的,不是蓝玉的姻亲一系,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了稳固皇长孙朱允炆的皇位,所有不可控的人员都得杀。这估计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朱标不死估计蓝玉也不会被杀。朱元璋只要想让

  • 内蒙出现千年辽墓,还原杨贵妃真实面貌,难怪李隆基独宠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四大美女,大家都耳熟能详,杨玉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频繁出现在很多诗人的词句中,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里面就详细描述了杨玉环的美貌与才华,也讲述了她深受唐玄宗宠爱的原因;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表达了唐玄宗李隆基对她的宠爱程度。很多人将唐玄宗迷恋美色的行为怪罪

  • 曹皇后被司马光弹劾,许兰笤都觉得惊讶,官家的态度却太让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清平乐》播出已过半,帝后党的感情始终未有大进展,剧粉也大概了解了编剧的套路,每次两人感情将有突破时,势必会大吵,帝后党只能眼睁睁地一次又一次被溜。而在这一次次的反反复复中,王凯饰演的宋仁宗形象也越来越讨人嫌。如果说独宠张妼晗是一大过错的话,一边依赖皇后一边有猜疑皇后,则是他另一大让人无法容忍的过错

  • 方孝孺——被诛十族的伟大士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方孝孺,字希直, 台州府宁海人。自幼聪颖好学,且怀揣着远大的治国理想。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濂。他父亲因为空印案而被处死,然而他却并因如此来记恨着朝廷或者放弃仕途,相反的,他在安然的送走父亲后,仍然怀揣着内心的那份远大的理想投身仕途,一生忠诚。 他顺利的进入了朝廷,并成为翰林院侍讲。方孝孺的名气

  • 韩国历史剧:射瞎唐太宗,李世民伏地求饶,大唐被迫割地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而最令人佩服的还是其意淫能力,展示自己多么强大,什么万历朝鲜战争都是李舜成打赢的,八竿子打不着的高句丽是其祖先。而且,在拍摄下面这部关于韩国历史剧时,其名将一箭射瞎唐太宗,最后李世民被俘虏,还割地赔款下跪道歉谢罪。简直不能忍!这部历史剧叫做《帝国的早晨》,剧情是这样的,在里面装扮丑陋猥琐的“唐太宗”

  • 范仲淹:我要当龙图老子!我要当龙图老子!我要当龙图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康定二年(1041),宋军好水川大败,主帅夏竦免职,副帅范仲淹、韩琦等也被降职另用。咱们这儿说“文转武”,只是简要说明意思,事实上四个人的文官身份仍然保留,属于临时接受皇帝授命兼领武职而已。徐度《却扫编》有说到:“文臣换武,诸司使以下则悉有定制,正任以上则临时取旨。比旧官多不迁,故庆历间范韩王庞四公

  •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何在唐朝之后再无王朝在此定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长安地区都城地位的变化,开始于唐朝末年的“黄巾起义”,公元880年12月,黄巢带兵进攻长安,唐僖宗狼狈出逃。代州等地节度使率兵前往长安勤王。公元883年,黄巢被迫撤出长安城,但是此时的长安城已经经历了三年的腥风血雨,早以盛世不再。与此同时,大唐王朝也迎来了末日,地方节度使壮大,中央宦官专权。宦官田令

  • 众筹《满江红》周边产品,结果全是卖的秦桧周边,下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看图,你觉得这样的周边产品有意义吗?以上展示:“令”牌香薰扩香石,以电影中主角张大使用的令牌为原型,按照1:1比例制作的,但上面写有“宰相通令,全军提调”的字样,在影片中,也是秦桧赐给张大查案的信物!有网友不解:“这不是在萌化秦桧吗?!”“是在卖秦桧周边?”2月14日,《满江红》周边活动发布下架声明

  • 陕西出土一古墓,墓内有特殊壁画,专家:不能再误会隋炀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陕西唐墓壁画修复,陕西考古重大发现,陕西陶瓷壁画

    根据墓室发现的壁画推翻了众人对杨广的看法,这些壁画彰显了杨广的真实性格!2005年,考古学家在陕西省潼关县进入了一古墓,经过对墓室、陪葬品的反复考察验证,证明这座墓是隋朝废太子杨勇之墓。这座墓室规格庞大,让专家不免产生了疑心:杨坚究竟有没有杀掉杨勇?是误会隋炀帝杨广了吗?壁画的精致、墓室的规模、葬品

  • 清平乐人物谱:司马光已上线,范仲淹忙变法,苏东坡咋还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清平乐》开播20多集,司马光终于上线了,范仲淹也开始革新了。很多人又忍不住了:我们最喜欢的苏东坡呢?咋还不出来啊。早着呢。庆历三年(1043),为了革除时弊富国强兵,宋仁宗行新政,重用范仲淹、韩琦、富弼、杜衍、欧阳修等人。时任国子监直讲的石介紧跟形势作了篇《庆历圣德诗》,为改革派高歌,斥吕夷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