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安西都护府设立的意义

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安西都护府设立的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11 更新时间:2024/3/19 10:58:34

新疆地区作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古时候还有另外一个称呼——西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域并没有受到我国古代朝的掌控,而是长期被匈奴、突厥等势力所占据。直到汉朝时期这一情况才出现了改变,但当时汉朝政府其实并没掌握西域地区的实控权。

主要也是因为当时西域诸国林立,而且大部分都是墙头草,基本上就是汉朝强则归顺汉朝,匈奴强则归顺于匈奴,从根本上来说,当时西域其实更像是我国的一个附属国。真正拿到西域地区实控权的是唐朝政府,并在其土地上设立安西都护府实施对西域地区的监管工作,而它的的设立在整个唐朝的历史当中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汉代西域都护与唐代的安西都护之别

1.都护制度的出现与西域都护的设立都护府最早设立于汉代时期,《后汉书》当中记载:汉武帝时期,国内的经济与文化发展逐渐走向正轨,百姓生活安定,国内一片和谐。在此情况下他们决定主动出击,平定位于周边的不安势力——匈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讨伐匈奴,当时汉朝的国力正处顶峰,匈奴也自然不是对手,节节败退,这样的情况下汉朝收复了得河西走廊,置河西四郡等地区。随后汉武帝派出张骞出使西域,与当时的各部落统领进行会面,提出归顺朝廷的想法,当时西域周边的很多部落都听闻汉朝国力鼎盛,想要以此来谋求自己的发展,但又忌惮匈奴这个大麻烦。但随着匈奴的节节败退,他们的顾虑也就消失了,于是很多部落都对汉朝进行了归顺,在此情况下汉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控在西域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2.唐初期安西都护的设立汉代灭亡之后,由于国内局势并不稳定,同时伴随着常年的战乱,西域地区又重回匈奴之手,一直等到唐朝时期这一情况才出现了转变。《资治通鉴》当中记载:唐朝初年,西域还在突厥的控制之下,这样一来西域作为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唐朝政府与周边小国的贸易往来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唐朝政府开了西域争夺战。

和汉代情况大致相同,收复西域的行动也算是比较顺利。《全唐文》当中记载:公元640年,唐军攻陷高昌,命名其为西州,并在交河城设计了安西都护府,就此开始了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并且不断的扩张着自己的管辖区域,虽然时常出现突厥骚扰的现象,但对西域地区的管辖一直也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政府也由盛转衰,安西都护的管控能力也大不如从前,突厥抓住了这次机会,展开了全面的进攻,790年安西都护府与朝廷失去联系。二、牵制周边不安势力,维护西域各族稳定1.打击匈奴,突厥势力之重要途径在设立的170余年里,安西都护府对于唐朝政府来说可是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军事战略地位,《唐六典》当中记载:当时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范围可以说是非常的大,不仅涉及我国现如今的新疆区域,还将版图扩张到了阿富汗自己中亚地区。这让身处内陆的朝廷对其的管控力度极低,基本上都靠都护府对其进行看管,这样一来即使是在朝廷触控不到的区域也可以保证西域地区政局的稳定。

再者来说都护府的设立对突厥以及匈奴实力都可以进行牵制,保护了关中地区的安全,从而让唐朝西北边境地区的安危得到保障,虽然匈奴与突厥在当时只是两个较大的部落,但其实力仍是不容小觑,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对唐朝边境地区发起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安西都护的设立也能给卷土重来的匈奴、突厥势力一定的打击。2.维护各民族之间和谐,起到一定牵制作用安西都护府的设立也代表着西域地区由唐朝政府直接管辖,是唐朝政权的象征,对于位于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这也代表着他们是属于唐朝时期社会的一份子,所以安西都护的设立象征着西域成为了中国统一多民族的一部分。再加上都护府一般都由重兵驻守,这也间接的维护了西域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稳定,毕竟西域地区是唐朝与欧洲地区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贸易交流所带来的巨大财富也让各个民族之间心怀鬼胎,抢占地盘的事情时有发生。但随着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其一体化的管理也对西域土地上的少数民族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并且可以抑制较强势力的崛起,对唐朝政府构成威胁。三、确保西域地区贸易往来的畅通无阻1.建立之前:贸易道路严重受阻西域作为唐朝与周边各国的贸易枢纽,安西都护府的设立也为贸易往来提供了保障。自汉代起西域地区就是国内重要的贸易枢纽,其所连通的欧洲地区也成为了丝绸等名贵器物的重要销售地,而且伴随着唐朝经济文化的崛起,这一区域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规模远超汉代时期的“丝绸之路。”

在安西都护府没有建立之前,这条道路之中可是充满了凶险,“丝绸之路”基本上处于荒废的阶段,毕竟在这片区域上匈奴、突厥势力横行,稍有不慎即有可能遭遇不测,所以国内的商贩也不愿意冒这个险,总归来说钱虽然重要但生命更是无价的。2.建立之后:商客安全得到保障,贸易往来逐渐繁荣安西都护府设立之后,西域也就变成了唐朝的领土,在原有汉代的基础上,唐朝政府又对这片疆域内的道路、驿站进行了修复,便于朝廷与西域地区信息传递的同时,也让过往的商人有了休息的落脚点,同时该可以为同行的马匹补充粮草,极大程度的上的保证了贸易往来的畅通无阻。而且在安西都护府建立之后,在西域境内还设有巡视官一职,对各个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管,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往商客的人身安全,而且随着贸易往来所带来的可观收益,不少部落也充当起了商客们的保护伞,不仅在自己领域的周边设有驿站供商人们的休息,还配有翻译和向导为商人们谋取便利,就此唐朝对外贸易往来一片繁荣。结语:和平统一是造就繁荣昌盛的根本!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在维护了西域地区各民族和平统一的基础上,也对其国内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帮助,虽然其在根本上是中央制度的一种体现,但它对唐朝各个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容小觑的。但遗憾的是唐朝后期的没落与内乱的爆发让它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当中,甚至连具体的灭亡时间都未曾出现于史记当中,也是让人非常惋惜了。参考文献:《后汉书》《资治通鉴》《全唐文》《唐六典》

更多文章

  • 此人救过李世民性命,李世民临死前却要杀他,果然给大唐留下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徐世绩在隋末时期,曾追随军阀起义,后投靠到李世民的麾下。徐世绩凭借自身智勇辅佐李世民,为大唐建国立下许多功劳。登基后的李世民更是称赞徐世绩是唐初三大名将之一。李世民在率军讨伐王世充的时候,徐世绩就对他有过救命之恩。当时的唐军,在面对王世充的郑国大军时一路势如破竹。在一次与王世充的交战中,李世民身先士

  • 此国与中国类似,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南北朝与战国时代,还自称中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都有哪些国家,乱世三百年闲话南北朝,两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简介

    然而仔细扒一扒日本这个国家的历史后,我们可以发现原来这个近邻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甚至还有中国后裔的可能。据说,日本起源于中国秦朝时期的徐福东渡,而且这个国家后来还出现过南北朝以及战国时代,与中国历史非常相似,还自称“中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达800多年的春秋战国的乱世局面。

  • 此人是大唐军神,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却依然位居高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唐玄武门之变的守将,玄武门之变大唐国力状况,大唐三大军神

    李靖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李诠官至隋朝赵郡太守,舅舅则是隋朝大名鼎鼎的将领韩擒虎,他自幼就饱读诗书,并且早早地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舅舅韩擒虎和隋朝名将杨素都对其赞赏有加。但即便如此,李靖早年间却一直处于郁郁不得志的状态,在隋朝的最高官职仅仅只是马邑郡丞,并且任职时已年近半百。虽一直未得到重用,李靖

  • 春秋战国的乱伦现象,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但自从周平王东迁以后,礼乐开始崩坏,道德开始沦丧,犹如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人们心中的邪恶被释放,天下陷入深沉的信仰危机。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乱伦的屡次出现。凡是读过春秋史的人,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里面的乱伦特别多,今天,我们就来历数一下这些礼崩乐坏后的龌龊。一、先说几个因乱伦而引发的几个恶性

  • 武则天专权后,对几个子侄很重用,可外侄贺兰敏之偏要自己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曾散尽家财支持李渊夺天下,是开国功臣。母亲杨氏是隋朝宗室之女,在武士彟原配死后嫁过去做了填房。杨氏连生三女,第二个女儿就是武则天,上面还有两个异母的哥哥。12岁丧父之后,武则天姐妹和母亲,受尽两个异母哥哥和三个堂兄欺负,逼得杨氏带着她们姐妹到洛阳居住,所以跟他们并不亲厚。直到武则

  • 为什么说是晋武帝司马炎,亲手断送了西晋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炎西晋,晋武帝与司马炎的关系,晋武帝司马炎评价历史功过

    西晋是晋武帝司马炎灭了蜀汉和孙吴政权,统一三国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曹操没能做到的事情是司马炎实现了,司马炎的爷爷司马懿也实现的梦想,司马炎也做到了。所以很多人说司马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只要不犯错就是最大的成功,也被认为是最弱的开国之君。一、三分天下,司马家崭露头角说到西晋,不得不提三国。能在人才

  • 隋唐历史:李世民人生中的最后一战亲征高句丽真的是一场败仗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高句丽其实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高句丽原来是由扶余人建立的,借着中原五胡乱华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机会逐渐走向强大,统一了朝鲜半岛。跟北魏、隋朝和唐朝就算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国,不足为惧。但是由于高句丽的势力不断的扩张、军事实力不断地增强,引起了隋炀帝杨广的注意,杨广知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日益强大

  • 东晋军队遭遇“穿越者”,对方持洋枪却战力奇弱,被打得抱头鼠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晋军队实力,东晋最精锐的部队,东晋最能打的兵

    公元383年,前秦攻打东晋,来势汹汹,势在必得。大战前夕,东晋将军刘牢之率5000人与前秦将军梁成率领的5万人隔着洛涧河对峙。前锋都督谢玄命王蓬率领1500名士兵前往洛涧河,支援刘牢之。王蓬带着军队马不停蹄,赶到了距洛涧不到50里的芒阳。天色已晚,所以王蓬决定就地扎营。正当士卒们准备休息的时候,探子

  • 李治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骗了历史,结果被自己的老婆给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至尊红颜李治与武媚娘吻戏长镜头,李治怎么死的,武则天一生最爱李世民还是李治

    李治是一个胆大腹黑、心狠手辣、治国能力很强的一位皇帝。只是当时的唐朝差点被他埋葬,父亲和妻子的光芒太大,以至于很多影视剧都把他演绎成懦弱无能的形象,因为他老婆的关系被史书黑了。李治在位时,文治上打压关陇贵族集团,完善科举制,提拔寒士,开创“永徽之治”;武功上,灭高丽,揍倭人,平漠北,攻西域,打吐蕃,

  •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王烹杀齐哀公之谜,周夷王简介,周夷王到底是怎么样的人

    所谓“烹杀”,即古代一种极其残忍的酷刑,施刑者将犯人衣服脱光,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锅中,放在柴火上烹煮,犯人大多因灼伤而死,有些甚至全身烧焦。问题在于:齐国始于姜子牙,而姜子牙之女邑姜是周武王正妃、周成王之母,因此齐国与周王室关系非同一般,况且周朝鲜有处死诸侯国君之事,那么为何周夷王会用“烹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