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治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骗了历史,结果被自己的老婆给坑了

李治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骗了历史,结果被自己的老婆给坑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43 更新时间:2024/1/22 23:18:16

李治是一个胆大腹黑、心狠手辣、治国能力很强的一位皇帝。只是当时的唐朝差点被他埋葬,父亲和妻子的光芒太大,以至于很多影视剧都把他演绎成懦弱无能的形象,因为他老婆的关系被史书黑了。

李治在位时,文治上打压关陇贵族集团,完善科举制,提拔寒士,开创“永徽之治”;武功上,灭高丽,揍倭人,平漠北,攻西域,打吐蕃,东、北、西三面作战,唐朝疆域达到顶峰!晚年身体不好,玩脱了,没发现自己的老婆竟然敢杀儿子篡位,但李治活着时从未失去过权力,在位34年间,百姓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人口持续增长;大唐版图也一度拓展到最大,不仅在西北和海东的军事使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基本平定了突厥叛乱,即使对吐蕃的战斗失败了,对吐蕃的态势在后期也基本稳定。

他之所以能从晋王成为太子,不仅是因为李世民认为他成为皇帝后不会杀自己的兄弟,更是因为他表现出了自己的仁义,其他的那几个哥哥,如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吴王李恪等都是在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不折手段,甚至制对方于死地。李治能从14个兄弟里面脱颖而出,说明他也想当皇帝,他博得了李世民的好感,他当著李世民的面假意不想跟李世民说受李泰的威胁,但还是说出来了,而且表现得特别谦和,这一点就体现出来他是个政治高手。后期打击他舅舅长孙无忌的时候,他可是毫不留情的。

他上位的时候,大权已经掌握在长孙无忌的手中,作为一个英明的君主,是绝对不会让权力落在权臣外戚的手里的。在他势单力薄的时候,是武后帮他出谋划策,来打击长孙无忌一派,在打击政敌的时候,他可没有一点仁义的表情,说明他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后来他用武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打击长孙无忌一派后,朝廷已经没有可靠的人可用了,需要时间现培养人才,他自己还挺勤政,每天都批阅大量的奏章,身体有些吃不消,身边也只有武后既可靠还有能力,不得已让她来帮自己,当然,他不会想到武后的野心。

然而,武后一开始听他的,刚开始还对他言听计从,小心揣摩着唐高宗的心思,即便是武则天后来绞尽脑汁上书的”建言十二事”,唐高宗的反应也不过是“皆下诏略施行之”——好不容易搞出来的政令不仅要通过唐高宗的同意才能施行,而且还只是“略施行之”,可见武则天的意见对于唐高宗来说根本就是无足轻重。

有人会说,李治对武后“言听计从”,武后“大权在握”,我们不妨在高宗一朝的重臣花名册中扒拉一下,看看武则天任命了哪位宰相,或者武则天任命了哪位将军。借机欣赏一下唐高宗对武则天究竟是怎样一种“言听计从”的法子,顺便再观摩一下武则天又是如何生杀予夺大权在握的。只是可惜的很,翻遍史书看到的却是当年力挺武则天登上后位的那些人,除了许敬宗外没一个落着了好下场,倒是那些屡屡被武则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备受唐高宗的青睐。

唐高宗活着的时候,武则天究竟能对军国大政了解多少,又有多少实质的权力,实际上通过她当政后的种种政策便能略知一二了。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为了独揽大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大半精力都放在了铲除异己上,致力于平息徐敬业、琅琊王李冲等人的内乱。而面对边境上的突厥叛乱,武则天则奉行了消极放任之策,除非突厥南犯到极有可能威胁自己统治地位的时候,武则天才会派将抵御。

如果只是清除异己也就罢了,只可惜偏偏武则天自己又没有那份军事才华,只知道将高宗留下来的那些高级军事将领,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李孝逸、张虔勖、泉献诚等人杀的杀光,流放的流放。而武则天亲自任命的那些将领,也都是些无军事指挥才能之辈,或是不懂兵事的诸武家子弟,如武重规、武攸宜、武三思、武懿宗等;或是其宠臣,如薛怀义等;或是被认为可靠的文臣,如魏元忠、狄仁杰、韦待价等;即便是真正的武职将官,也是临阵怯懦者如淳于处平。

再加上缺乏长远有效的战略构想和军事部署,这便导致了武周时代动辄可见上十万的军队,在一群庸将的指挥下沦为炮灰。武则天也因此一度企图以物资、金帛、和亲换取苟安,然而由于并未认清突厥的真正意图,武则天派自己的侄子淮阳王武延秀前往突厥迎亲时,反被突厥借口武延秀并非李唐皇族子弟而拒婚——好不容易推出的一个和亲政策,居然被羞辱不说,最后还能沦为突厥出兵的借口。武则天的“军事才能”,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所以武周时期的版图硬生生是比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缩水了近五分之一,而武周时期的边境也堪称是安史之乱前最烂。可见唐高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根本就不曾接触到真正核心的军国大事——不然在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下,武则天的军事水平又怎会如此的不堪入目?

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晚年身体不好,委政于武则天。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事绝难以被男性为主的文臣武将们接受。那么,高宗为什么把政事委托给武则天?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他的身体状况不佳,晚年「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不能不倚靠他人处理国政;二是因为武则天自身素质高,而且与高宗在许多政事处理上观点相同,从而取得了高宗的信任。也就是说,武则天参与朝政应该是出于高宗的意愿,并非如历史上评价的「专作威福」。

高宗虽然委托政事于武则天,但不是完全放任。在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直亲自处理国政,即使到了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三月,即临死前的几个月,仍然关注朝廷宰相的任职状况,并罢免了欺凌舅家的宰相李义琰。与此同时,他还常常命令皇太子监国,代他处理国政,而不是完全依赖武测天一个人。所以,在高宗活着的时候,不存在武后把持朝政,一手遮天的情况。

不过他还是低估武则天对权力的占有欲,在他死后七年间,武后一步步蚕食,大权独揽,七年后,杀了他们的儿子登基称帝,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李治一直来以懦弱无能的表现欺骗了大众,却被自己的枕边人狠狠地坑了一把,不能不说很有戏剧性。

更多文章

  •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王烹杀齐哀公之谜,周夷王简介,周夷王到底是怎么样的人

    所谓“烹杀”,即古代一种极其残忍的酷刑,施刑者将犯人衣服脱光,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锅中,放在柴火上烹煮,犯人大多因灼伤而死,有些甚至全身烧焦。问题在于:齐国始于姜子牙,而姜子牙之女邑姜是周武王正妃、周成王之母,因此齐国与周王室关系非同一般,况且周朝鲜有处死诸侯国君之事,那么为何周夷王会用“烹杀”这

  • 楚国条件最好,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若不忘初心,秦不敢肆无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楚国的地形可比秦国好多了,楚国北方的敌人魏国、齐国、秦国、韩国这几个国家根本威胁不了楚国,而南方的蛮夷小打小闹根本拿楚国没一点办法,反观秦国北方有强大的少数民族,西边又是一望无际的荒地,所有说楚国要说地理那是比秦国好多了,那么为什么楚国一盘好棋下的稀巴烂。楚国位置偏南舒适地区,百姓不好战

  • 它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厉害明星,启发科学怪人诞生 - 厉害片博物馆03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经典科学怪人电影,一部老电影老科学家造了一个怪人,老片电影解说科学怪人

    精选电影史经典厉害片进行解读帮大家了解其故事和背后的文化16世纪,基督教统治着欧洲。犹太人因为信仰异教,被社会排斥,只能生活在犹太社区。在布拉格,一天夜里,犹太智者勒夫观测星象,得知族人将要大难临头。果然,第二天国王下令:驱逐城里所有犹太人。为了保护族人,勒夫用泥土造人,并用魔法赋予其生命。他将咒语

  • 夏朝的江山也不是那么好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武观之乱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击败了竞争对手伯益当上了王。但是,他却不想自己的父亲那样是个工作狂,他父亲创建这种制度除了稳固统治方便利用自己的权力做事情之外。还有就是集权,但是在禹的时期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因为禹一直都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但是启就不是这样的了。他到了自己晚年的时候,天天沉迷歌舞酒色,生活只

  • 春秋的战车上,领导的位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时期各国常备军来自什么阶层,春秋战车座位安排,春秋时期地图

    春秋初期是西周刚灭亡,东周刚开启,但是周的王纲坠落,诸侯们不但不尊天子,甚至还敢和天子公然对阵而战。周王室在西周末年开始就用郑国国君在朝做公卿,从郑桓公到郑武公、郑庄公祖孙三代都参与周的朝政。到了周桓王的时候,双方有了矛盾,周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卿士之权,一再演变激化之下,周王室和郑国终于战场相见了。

  • 千仞雪献祭爷爷开启第九考!玉小刚和唐昊拜把子,唐三修习大须弥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尽管千仞雪无论如何不愿意承认爷爷有罪,但天使神的意志却坚信他有罪,最后千仞雪不得不承认,不作为就是千道流最大的罪恶,理应处死。她能果断杀死自己,却绝不愿意杀死爷爷,哪怕放弃所谓的天使第八考,放弃成神也绝不愿意。而在第241集预告中,千仞雪的另外一面暗黑千仞雪,再度如蛆附骨追了上来,由于第八考是动画原

  • 商鞅变法强大秦国,六国为什么不去效仿?有这3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1、因为六国不知道商鞅变法的精妙同时期的六国根本感觉不到商鞅变法有多强,在六国的眼中,秦国确实强大了一些,但是他们认为这就是变法该有的效果,这并没有让他们有多惊讶。前有李悝、吴起变法,变法之后国家都变强了,秦国变法之后的外在表现也只是打了两场胜仗,俘虏了魏公子卯和魏国将军魏错,并没有让六

  • 夏朝历史系列1:父子从事高危行业,父亲被诛,儿子成功治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黄河就是一条暴怒的母亲河,她滋养了华夏文明。却也时常泛滥,淹没农田、摧毁房屋,致使无数人家破人亡。当时的帝王尧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王,他发誓要治理黄河,让黄河不再泛滥,让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可是5000年前什么最重要?人才啊!于是他招贤纳士,从整个华夏范围选举有治水能力的人才。于是大臣獾兜向帝尧推荐

  • 朱元璋和孔子到底有什么仇怨?不仅对其贬低,甚至不许其后人当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某天在和刘伯温议政时,谈到了有关孔子的《论语》,刘伯温对朱元璋说了一番自己对于孔子的见解。刘伯温认为:孔子一生从未有过为官为政的实际经验,而这本《论语》,也只不过是其弟子,对他谈经论道的一些记录而已。而对于宋朝时期,赵普用半步《论语》打天下的传闻,实在是有些让人质疑。如果半部《论语》就

  • 赵王身边有高人,关键他一个都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王集团李继敏的家庭,赵王刘遂,赵王是个怎么样的人

    长平之战前,秦赵两国差不多站在同一条线上。战后,赵国彻底丧失了强国地位,既没有了统一天下的可能,阻挡秦军东进都费劲。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抛除地缘、经济等因素不讲,秦赵两国国君在用人上的差距实际上也决定了两国最终的国运。廉颇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果断将进攻模式切换为防御模式,搞得秦军在长平前线耗了三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