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助秦国走向强大,为何商鞅被杀时,秦国百姓却欢呼雀跃?

商鞅变法助秦国走向强大,为何商鞅被杀时,秦国百姓却欢呼雀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27 更新时间:2024/1/11 3:46:17

[var1]

商鞅的带领下,秦国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强大了,经济水平直线上升,为其日后成为战国末期最强大的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完这篇课文后,孩子们不但知道了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重要性,还看到了商鞅过人的能力。然而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商鞅变法”与教科书上展示的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教科书上只展示了变法积极的一面给孩子们看,却没有提到弊端,以及给百姓造成的伤害,以至于不少人都不知道商鞅变法的全貌,更不知道这位“勇敢”的变法人,最后竟然惨死于车裂,全家都被杀掉了,今天,我们便来说说真实的商鞅变法。

[var1]

商鞅,出生于公元前395年,卫国人(在今河南省),此人年轻时便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并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只可惜一心想要变法的商鞅,并没有得到魏国国君的支持。

此时恰逢秦孝公上位,这位国君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一收到消息,自然立马选择入秦,一个想改革,一个想变法,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特别是听到了商鞅的具体措施后,秦孝公更是对其赞赏有加,当年商鞅提出的举措主要包括:

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

[var1]

然众所周知,无论何时何地,“变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要否定过去的制度,否认人们曾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更别说这个提出变法的,是个“外国人”,别说贵族不服商鞅,恐怕老百姓都不会服。

果然,当年秦孝公试探性提出要变法后,贵族们立刻站出来反对,他们直言:“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但面对这些反对者,商鞅是一点也不怂,直接表示:“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意思是,你不变法就等着亡吧。

[var1]

商鞅如此坚定的态度,也给了秦孝公信心,于是压住了那些贵族们,与此同时,商鞅为了取得老百姓们的支持,则想出了文章开头的“立木为信”,得到了一部分百姓的认可,然而随着变法的实施,百姓们却是叫苦连天(史书上书“秦人不悦”)。

那么为啥老百姓们会不乐意呢?首先,商鞅向来提倡竣法酷刑,他认为,实施酷刑是一种“爱民”的方式,因为实施酷刑,大家就不敢犯罪,不敢犯罪自然就安居乐业了,商鞅还在《法经》,增加连坐法,并且轻罪用重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若你家有人犯了罪,你却没有报官,那你也得一起受罚,并且受重罚,于是乎无数无辜百姓受到牵连,最可怕的一次,商鞅把处决的犯人的尸体,统统扔进了渭水里,尸体的鲜血直接染红了整条渭水。

[var1]

其次,商鞅主张重农抑商,令商人们苦不堪言;最后则是重战尚武,大家伙儿为了钱,纷纷上了战场,可战场是九死一生的地方,哪有几个人能回来?你让他家中老母、妻儿,如何受得了?这一切,百姓们自然怪在商鞅头上。

老百姓们尚且如此恨商鞅,更别说那些被损害了利益的贵族们(商鞅变法打破了延续几百年的贵族的世袭制),无数人将其视为眼中钉,等到秦孝公一死,商鞅没了靠山,公子虔等贵族势力立刻谋划除掉商鞅这个眼中钉。

商鞅虽提前逃跑了,但因为他没带凭证(类似于现在的身份证),客舍、车夫都拒绝他,因为商鞅自己在变法中提出,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于是商鞅想要回魏国,可他当年为了秦国得罪了魏国,所以魏国拒绝他入境。

[var1]

走投无路的商鞅,偷偷回到封邑商於,组织了一支军队,想着进攻郑县,占地为王,不过很快就被秦惠文君的军队打败了,商鞅战死,但秦惠文君仍然难泄心头之恨,便将商鞅的尸体带回咸阳,当众对其处以车裂,并且下令诛杀商鞅全家。

参考资料:《史记》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成功,都得益于魏国,其他诸国也不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鞅魏国,历史上的商鞅对魏国用过兵吗,商鞅与秦孝公分析魏国国力

    最先变法的是魏国若论变法的成功,肯定是以秦国为先,可是如果论变法的首末,第一应属魏国。最先在魏国实施变法的是魏国的李悝,当时魏国在位的君主是魏文侯,在他的支持下,李悝的变法成功,史书记载:李悝相魏,"竭股肱之力,领理百官,辑穆万民,使其君生无废事,死无遗忧"。说李悝担任魏国的丞相的时候,竭尽全力帮助

  • 图解刘邦入关,史书不会告诉你的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入关,正史刘邦简介,刘邦怎样进入关中的

    他在崛起过程中送助攻的人实在太多。章邯这等秦末名将,还是不是开着疾跑送人头。说实话,刘邦的运气好到简直爆炸。公元前208年,9月。秦国大将章邯统领大军荡平邯郸城,赵国主力撤退至钜鹿,大军也因为被邯郸围困。当时重新崛起的六国贵族尊楚怀王为天下共主,赵国被围困,各国自然要挺身援救。虽然在战争中,有不少的

  • 商鞅徙木立信的那个少年,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商鞅为什么要徙木立信,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300字,商鞅徙木立信全文翻译

    商鞅在秦国变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徙木立信,取信于民,为变法造势,让庶民百姓相信秦国变法是真的,提升官府的信誉,增强民众对官府变法的信心。[var1]徙木立信,就是在栎阳南门立一个木桩子,昭告民众,无论谁把这个木桩子从南门扛到北门,奖励一百金。[var1]一百金,对当时的秦国人民来说,那就是巨款,可以

  • 曹操高陵可能有宋代守陵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 长沟遗迹出土的部分瓷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近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曹操高陵及陵园综合研究”发表新的研究成果,曹操高陵西侧发现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可能是北宋时期为曹操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所在。2010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安阳市西高穴

  • 商鞅的死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日的人们很难理解如此权力松散的国家是如何存在800年的,实际上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以极高的中央威望臣服地方,而中央只控制都城及周围很小的一片地区,各诸侯有勤王的义务,自然也有一套完整的向周天子朝贡的体系。在周朝分封时,依据功劳等原因,对照土地富贫、户口、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封。诸侯之间又存在同姓国与异

  • 中国历史上最具神话色彩的8个人,诸葛亮倒数第二,第一无可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真实历史,诸葛亮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中国历史传奇人物诸葛亮

    第八人,刘伯温 刘伯温被誉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人,刘伯温对自己有一句著名的评价“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其才华。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在很多关键决策中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而且其《烧饼歌》也是预言未来的神作,因此刘伯温在民间被奉为神人、通晓天机的预言家。但“吾本是人不是

  • 唐朝古书,所载内容与《山海经》不谋而合,此事难道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山海经最吓人的照片,唐朝失传的古书,山海经全文完整版

    [var1]每到夜晚,此人的眼睛还会发光。而且吧,只要眼睛一发光,他就开始说话。那声音,老洪亮了!这人说了,自己住在天上,这次是到咱吴国旅游来了。而且,他还预言,说三国时代马上就要终结了,老曹家也快完了。魏国的司马家族将崛起,一统三国![var1]孙休听了大惊,心说我知道老曹家厉害,你要说曹髦将统一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枪:赵云的龙胆排第二,第一名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云墓出土龙胆亮银枪图,赵云龙胆,中国古代十大顶级神枪

    蟠龙金枪第十名、蟠龙金枪此枪是杨家将杨延昭的武器,曾陪同杨延昭共同抗辽。此枪为镔铁铸造,全长一丈三,枪头又细又长,就好像一只竹竿,却削铁如泥,轻松可破敌人铠甲。传言此枪是辽国南院大王的宝器,被杨延昭的马仔发现,便连同南院大王的坐骑一同盗走献给杨延昭。绿沉枪第九名、绿沉枪蜀国名将姜维的掌中宝枪,九伐中

  • 商鞅变法,究竟变了什么?能让秦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时期是野蛮者的竞技场但是,在讨论商鞅变法的措施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商鞅变法的大背景,如此结合能够更好地了解商鞅变法。众所周知,商鞅变法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而战国又是的主旋律就是:争霸。并且,战国的争霸战争和春秋时期不同,目的十分单一:就是致对方于死地,战国时期的战争可谓是

  •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巧合,特别是刘邦那次,专家表示没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子孙到2020多少代了,刘邦德古拉伯爵值不值得换,王立群说刘邦完整版

    自此,历时长达六个半世纪的秦国(按:秦朝和秦国是两个概念)自此灭亡。而西汉末年,西汉权臣王莽在掌握大权后,胁迫西汉的太子“孺子婴”禅位给自己,自此,西汉灭亡。西汉建立起于斩蛇,而灭亡则因为“蟒”,这算是一大巧合,而西汉从秦王子婴手里得到法统,最终又从孺子婴手里丧失政权,这又是一大巧合。最后,秦王子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