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神医,华佗想必是被人提及最多的人物,其次就是张仲景以及孙思邈,但还有一位号称是神医的人物,近些年来的讨论却是越来越少了,这个人就是扁鹊。
其实大家可能还注意到的是,扁鹊不仅讨论度越来越少了,还被移出了历史课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扁鹊是否存在,在历史上都是一个争议性不小的问题。
[var1]
2012年到2013年之间,四川成都还发现了几座西方时期的古墓,结果人们便是发现有着一道人体穴位画像,还有着900多部竹简,根据年代以及一些零零散散的证据来看,这些都跟神医扁鹊有着一些关联。
而这些竹简,经过字体的辨认之外,叫做《五色脉诊》,从其中还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医术,可见这又是考古上一项重要的发现。
[var1]
但就在几年后,扁鹊一词不论在语文课本还是历史课本上都没有了踪影,这顿时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在开头就已经提到过,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扁鹊是否在历史上存在,都还不是一个能够盖棺定论的问题。
甚至还有人觉得,扁鹊的故事,更像是不止一个人的事迹,被安排到了一个人身上,而扁鹊之所以会被这么多人怀疑,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的事例,要么是玄幻色彩太浓郁,要么就是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这确实不是一些能够站得住脚的说法,毕竟能够记录到历史中的人物以及事件,可信度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var1]
那么扁鹊的故事有多玄呢?据说扁鹊在他那个年代就做过一次换心手术,换心手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都算得上是最为棘手的一项手术,在古代要是能够完成的话,那就近乎天方夜谭的存在了。
还有一个更为玄奇的就是,扁鹊并没有准确的生卒年,在百度百科上也是显示“生卒年不详”,但扁鹊被记载的事件,事件跨度将近300年,也就是说扁鹊是一位至少活了200多岁的人吗?因此历史学家们觉得扁鹊的故事站不住脚,并不是胡说八道的。
[var1]
我们并不排斥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但历史这一块需要的就是真实,而且这也并不是说将扁鹊从历史书中挪走之后就不要他回来了,一旦又有了什么对于扁鹊的重要发现之后,他还是有可能继续回到历史课本上的,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一下也不难发现,如果真要按照史实来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话,那恐怕历史课本中还有更多人物会被移出课本。
总而言之,历史课本作为严谨的教学用书,就不能对学生们造成误导,因为根据人们的阅读习惯,很少会有人刻意去考究一件史实的真实性,但历史书中的事情以及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进入到人的思维之中,思维是需要训练的,但事实也是需要判断的,因此历史课本自然不会将一些似而非的东西加入其中。
[var1]
其实不光是扁鹊,就连人人都熟知的华佗,也被人怀疑过是印度人,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很大程度就是离我们有着太远的距离,但历史也会因为这层神秘感而迷人,毕竟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能够在一边解谜中一边了解到更多,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历史我们更多都要带着一种辩证精神去看待,这也仿佛就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好好练就自己一副有着思辨性的头脑,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var1]
更何况,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很多时候都是参差不齐的,这就更加扩大了历史事件的非真实性,总而言之,多带着一些疑惑看待历史,对于学习历史会是一个好办法,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