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常将囚犯发配至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神秘的披甲人是何人?

清朝常将囚犯发配至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神秘的披甲人是何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57 更新时间:2024/1/26 19:52:47

因为一旦被发配边疆,就要长途跋涉几千公里,在古代没有汽车的情况下,徒步走几千公里,能不能活着到边疆就是一个问题,就算能侥幸走到边疆,在那极苦极寒的日子里,简直生不如死,好似人间地狱。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朝,他们也有着一套流放边疆的处罚机制,我们时在电视剧里听到流放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那么这些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

“风水宝地”宁古塔

宁古塔是清朝时期的地方旧称,它现在大概位于我国黑龙江牡丹江市一带,按照严谨的程度上来说,宁古塔算得上是清朝的一个地方重镇。

清朝的开国始祖努尔哈赤就是在这里建立起的满清女真族政权,而“宁古”这个词也非常有深意,这两个字在满语中代表着数字6,其意思就是努尔哈赤的6个儿子,所以满清历代以来的皇帝对宁古塔这个地方还是比较重视的,一直是视它为宝地。

古代人都很迷信,据说当年努尔哈赤在这里建立政权的时候,特地找了风水先生来看,这位先生曾说:

“此地南瞻长白,北绕龙江,允边城之雄区,壮金汤之地理。”

简单点来说就是宁古塔这个地方不仅人杰地灵,而且它的地理位置还很好,从军事实上来说固若金汤。

清朝建立之后,大部分的满清贵族都跟随着皇帝的铁蹄来到了京城居住,但是也有少部分的满清贵族不愿意赶来,于是盛京和宁古塔便成了他们的主要栖息地。

他们在这里个个都像土皇帝一样享受着绝对的权力,清朝的历代皇帝也都特别关照他们,因为盛京和宁古塔是大清朝最后的底线。

“人间地狱”宁古塔

当然享受着宁古塔优异生活的是少部分的满清贵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宁古塔简直是人间炼狱。

那么既然这么一块风水宝地,为什么会将犯人发配到这里?首先从气候上来说宁古塔处于黑龙江边缘一带,可以说是十分寒的,大部分地区常年都处于冰封状态,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动植物。

著名的诗人吴兆骞曾被发配到宁古塔,他曾写诗描述过这里,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是,宁古塔春季几乎天天下雪没有晴天,几乎到了5月中旬才开春,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这些都是常见的,到了五六月份,阴雨连绵不曾断绝,5月中旬就下起了大雪,直到5月初结的冰已经将河面冻结,远远望去,千里皆白雪。

在这里犯人不仅会受到身体上的折磨,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但是皇帝并不是为了刻意折磨他们从而将这批犯人发配到这里的,

其意图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去开发边境,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一笔开支,

而且还有人免费替国家干活。

因此对于许多犯人来说,宁古塔简直是一个绝命之地,尤其是朝廷大臣,对于宁古塔更是不寒而栗,很多人在没有到达宁古塔的时候,就被豺狼野兽给吃掉了。

在清朝期间有很多人都被发配到宁古塔,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金圣叹、吴兆骞等人。

神秘的“披甲人”

除了被发放到宁古塔的犯人,还有一部分就是“披甲人”,而“披甲人”顾名思义就是

穿着盔甲的军人。

清朝有着严谨的八旗制度,他们将身份地位不同的人分到不同的区域,譬如“阿哈”就是最底层的人,他们常常由汉人和朝鲜人组成,而“旗丁”便是指女真族人。

这些军人在年轻的时候上阵厮杀,为国报效,他们大部分在退休之后才能享受到政府的福利待遇,而很多发配到宁古塔的罪犯就成了服侍这些人的对象。

我们都知道满清族人是马背上的人,军人在退役之后很多都会变成地地道道的猎人,同时他们也是政府的后备军,时时刻刻的守护着宁古塔的安全。

但是大多数“披甲人”他们的心地是比较善良的,落到他们手里头的罪犯并不会受到百般欺辱和折磨。

有很多刚来宁古塔的犯人,由于想家或者辣眼这里严酷的气候,也出现过不少类似于逃跑的案件,但是这些退休的军人们并没有报官抓他们,而是任由他们逃跑。

如果真的跑得掉,便不再去追究过问,如果跑不掉半路又回来了,这些军人们便会将他们抓起来,送至官府进行惩罚。

大多数出逃的人都饿死或者冻死在路上,只有少部分人又重新回到了中原。其实留这些罪犯在这里服侍“披甲人”,其一是为了方便那些“披甲人”的生活,其二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让这些罪犯带来中原的先进化。事实可证,有了这批罪犯的到来,许多“披甲人”都学会了种地经商之道。

小结:

我们不论从电视剧还是在史书中看到的宁古塔都是一个不之地,许多罪犯听到自己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消息之后都痛不欲生,可见宁古塔确实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方,毕竟一去不知时再能回到故乡,回来的人也几乎屈指可数。

当然这些流放的罪犯们,也是清政府使用的一些手段,他们利用这些罪犯去改造自己的边疆,可以说是一个免费劳动力,最重要的是让这些罪犯们带来先进的农耕文明,使满清的退休军人学习种地经商之道,这样可以逐渐改变满清人只会骑马射箭的传统,也会让中原一些比较先进的文化流入到这个落后的地区中,这样一来反而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融合。

更多文章

  • 清朝罕见老照片:八国联军街头横行,酷刑之下没人能坚持3小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清朝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近几年来,以清朝为题材的清宫剧不计其数,而往往我们能够在其中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清朝的底层百姓日子非常清苦,甚至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和我们所看的清宫剧大不相同,而无论历史文献还是影视剧中所展现的康乾盛世,实际上只是人口增

  • 清朝没纯净水,慈禧也不喝白开水,那她喝什么水?只喝这3种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河水随着农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浑浊。自然就不能喝了。于是百姓的主要用水就变成了井水。要说慈禧太后,那是清朝末期掌控着朝廷命脉的人,慈禧太后的后半生荣华富贵,吃穿住行都讲究排场,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位权倾朝野的女人,喝的是什么水。古代又没有纯净水,而我们知道那些皇亲贵族们对吃的喝的那是比现在的人都要

  • 清朝最后一个被凌迟的人,当众调戏慈禧太后,被割3784刀面不改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而随着康小八势力的不断增强,他竟将主意打到了朝廷身上。有一年,康小八准备下山打劫,正好得到了朝廷的押钞车要路过这里的消息,因实力暴增而自信心爆棚的他打起了运钞车的主意。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清政府在得知康小八要劫运钞车的消息时,就请来两名武师亲自押运,最后,康小八不敌两人而被抓。因康小八犯

  • 清朝正一品大官,能享受到什么待遇?专家:有一点让现代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人寒窗苦读只有一个目的,他们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至此出人头地。从孟郊中举后的兴奋程度我们就知道,往后的他可以春风得意。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当官是多少秀才的梦想。在清朝的官员体系中是有着九品十八级的区分的,也就是每一个品级的官员是有着两个等级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正一品大官的俸禄(工资

  • 清朝妃嫔为何要带长指甲套?除了方便皇帝,其实还有一个重要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皇妃为什么戴长指甲套,清朝妃子们为何戴护甲,清朝妃子为何要留指甲

    但为何清朝的嫔妃们总是戴着长指甲套呢?有这样几个原因。其一:身份的辨识。在封建王朝时期,不管是社会当中还是皇宫之中,都有着极其严格的阶级,这些阶级甚至在服饰上都有表明。在这之中就有指甲套的存在。而起的做工以及用料也有着巨大差别,例如皇后与太后的指甲套,所使用的材料是最上乘的,工艺同样也是最复杂的。皇

  • 清朝已经灭亡了107年,为何还有人在看守皇陵?有一个现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要明白这个问题,先要知道的一点就是守陵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其实守陵人的工作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仅仅是看护皇陵不被外人侵扰,除此以外,陵墓里面的祭祀以及日常维护的工作也是由他们完成的,工作内容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守陵人并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队。毕竟皇陵的规模宏大,靠一个人肯定是看不过来的。清朝实力

  • 清朝八大总督的差距有多大?一个被人争破头,一个没人看得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十大总督名单,清朝哪个总督地位最高,清朝八大总督真的是平级吗

    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是,就算是平级官员之间也有高低之分,就像清朝人人称羡的总督之位,说起来八个都是货真价实的一品,但差别可是大了去了。八大总督里,有的位置是人人眼红,抢破头也要干的,有的是人人嫌弃,地位尴尬。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取得中原,清朝正式成立,为了避免网民的思明之心,极力与

  • 清朝后宫都是丑女?她是晚清公认第一美女,却被慈禧耽误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是晚清时候的掌权者,也是她让清朝加速了灭亡,虽说原本的清朝就已经在走下坡路,而慈禧的出现,无疑让清朝灭亡上了高速。晚清时候,西方国家,已经的很强大,各种先进的技术,也逐渐传入中国。比如说拍照技术,不过晚清时候也只有皇宫贵族,有资格用这么高端的技术产品,特别是慈禧非常爱拍照,还时常拉着身边的人一起

  • 清朝发明世界最早的机关枪,能连打28枪,结果被康熙给毁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威力最大的枪,清朝有几种机关枪,清朝最早机关枪

    其实闭关锁国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大的,当时外国西方很多国家都在发展工业,最后人家使用的是机枪大炮,而清军依然是冷兵器,所以在清朝晚期的时候,西方国家的洋枪洋炮直接打开了清朝的大门,很多人都会好奇,火药是我国发明的,为何我国的热兵器没有西方列强的厉害呢,事实并不是如此最主要原因还是当时皇权至上,只要威胁到

  • 清朝共有12位皇帝,为何有7位都死在冬天?专家:只因1个特殊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凭借着十三副铠甲横扫女真部,最终建立起后金。公元1636年,皇太极将后金改名为大清,自此清朝建立。公元1912年,宣统皇帝宣布退位,自此清朝灭亡。清朝国祚一共二百七十六年,一共十二位皇帝。当后人深究这十二位皇帝死因的时候,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十二位皇帝中有七位都是死在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