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八大总督的差距有多大?一个被人争破头,一个没人看得上

清朝八大总督的差距有多大?一个被人争破头,一个没人看得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64 更新时间:2023/12/9 23:06:09

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是,就算是平级官员之间也有高低之分,就像清朝人人称羡的总督之位,说起来八个都是货真价实的一品,但差别可是大了去了。

八大总督里,有的位置是人人眼红,抢破头也要干的,有的是人人嫌弃

地位尴尬。

直隶总督江总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取得中原,清朝正式成立,为了避免网民的思明之心,极力与明朝的种种划清界限,强制推行剃发,甚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极端时期。

不过,虽然清朝官方不会承认,但他们不可能在各方面完全与明朝割裂开来,毕竟清朝的建立者习惯了关外的生活,是游牧明,放羊牧马,狩猎骑射。

入关之后,面对已经发展完善的农耕文明,他们就显得有心无力起来了,所以不得不处处借鉴明朝,尤其是行政体制。

明朝幅员辽阔,中央为了避免鞭长莫及的情况,就设立了总督之位,派他们镇守一方。总督的权力不可谓不大,作为地方最高长官,

甚至连军权都掌握在手里

,日处理地方事宜,有需要时甚至可以调遣军队。

清朝也学习来了这一套制度,

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八个总督,来代替中央去管理地方。

个总督同为一品大员,

可其内部也是有着等级差别的,

其中最受人追捧的是直隶和两江总督。

为什么这二地的总督之位最抢手呢,都是因为它们的地理位置。直隶的话,其实包括如今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一带,明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直至明朝灭亡,都没有变动,清朝的首都也设立在北京,要管理首都,

直隶总督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直隶总督的管辖范围还是很广的,京畿地区的各种事务,事无巨细都要有他定夺,当地的官员也以他马首是瞻。

除此之外,北京里达官贵人云集,更有紫禁城,是天子脚下,保卫皇城的安全也是他职务的一部分,与这样重大的责任相匹配的就是崇高的地位。

自古的官员们都想做京官,不愿意被外放,不然就有生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之感,直隶总督就没有这种担忧,人家直接管理的就是京城。

直隶总督和其他总督的最大不同就是,其虽然也是封疆大吏,但不用离京,时刻身在京城,也就是处在权力中心,极近的距离决定了直隶总督也可天天上朝,成为天子近臣,往往有皇帝的心腹之臣担任。

到了清朝末年,直隶总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可以兼任北洋大臣,甚至在外交方面也能说得上话。

两江总督管辖的是今天的安徽江苏一带,地缘上远离京城,自然在地位上就比直隶总督略低一筹,但两江总督也是备受关注的肥缺。因为论权力,两江比不上直隶,论经济,直隶又比不过两江。

在经济中心南移后,两江地带经过历朝历代开发,到清朝建立时,已经是天下最富饶的地方,清朝主要的税收都来源于此,其中的江南更是南方经济中心。

这一地区的税收在清朝GDP里占比不低,地域富庶,总督的待遇也相应得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成为大热门。

湖广,两广和闽浙总督

这三者论权力论经济都不比上直隶或两江,在八大总督里属于中等水平。湖广地区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这一带可是清朝主要的产粮地区,在经济中心南移之后,湖广地区享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名。

两广总督管辖的是今天的广东广西,经济地位和湖广大致相同。本来,两广总督是比不上湖广总督的,但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设通商口岸,广州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清朝唯一的港口,广州地区在对外时尚中迅速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繁荣,也是依仗着后期崛起的广州,两广总督的地位攀升,超过湖广,居于直隶和两江之下。

闽浙总督则包含今天的浙江和福建一带,经济上和湖广以及两广大致处在同一地位,同时,闽浙总督还要主持海防事务。

没人看得上的云贵总督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陕甘、四川、以及云贵就深受其害,三地境内高山重重,交通极其不便,地方经济的发展因而受阻。

虽然地理条件都很差,但陕甘和四川比起云贵还是要好上一些的,因为陕甘以及四川是立战功的好地方,当时青海、西藏以及新疆等边境一带时常发生动乱,也就需要军队镇压。

康熙时代起,清朝就重视对西北地区的用兵,不少大人物都是在西北获得战功才崭露头角的。康熙的第十四子因为在西北领兵有功,战绩卓然,才得到康熙青睐,之后的年羹直接就是陕甘总督,因为在西北的战功而仕途得意。

所以,尽管陕甘和四川经济和权力都处于劣势,但这两地的总督也是不愁没有进身之阶的,他们手握兵权,当发生动乱时,他们看到的是立功机会。

云贵总督就轮不上这种好事了,

该地区四面环山,经济不行,又十分偏远,

官场里私下都传

做了此地总督与流放无异。

云贵先天条件不足,后天条件也不行,无人问津没有军功可立,种种条件,导致了云贵总督谁都看不上的尴尬境地。

据记载,同为八大总督之一,当云贵总督遇到直隶总督,就得行礼,俨然在总督里分出了上下之别。

小结:

在讲究等级制度的古代,官员处于士农工商之首,总督又身为一品大员,堪称人上人了,但还是要承受官场的那些弯弯绕。

把人列为三六九等,就是预设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有人自觉自己站得很高,可抬头一看,上面照样有人压迫着自己,爬得再高也无济于事,这就是我们必须摒弃等级制度的原因。

更多文章

  • 清朝后宫都是丑女?她是晚清公认第一美女,却被慈禧耽误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是晚清时候的掌权者,也是她让清朝加速了灭亡,虽说原本的清朝就已经在走下坡路,而慈禧的出现,无疑让清朝灭亡上了高速。晚清时候,西方国家,已经的很强大,各种先进的技术,也逐渐传入中国。比如说拍照技术,不过晚清时候也只有皇宫贵族,有资格用这么高端的技术产品,特别是慈禧非常爱拍照,还时常拉着身边的人一起

  • 清朝发明世界最早的机关枪,能连打28枪,结果被康熙给毁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威力最大的枪,清朝有几种机关枪,清朝最早机关枪

    其实闭关锁国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大的,当时外国西方很多国家都在发展工业,最后人家使用的是机枪大炮,而清军依然是冷兵器,所以在清朝晚期的时候,西方国家的洋枪洋炮直接打开了清朝的大门,很多人都会好奇,火药是我国发明的,为何我国的热兵器没有西方列强的厉害呢,事实并不是如此最主要原因还是当时皇权至上,只要威胁到

  • 清朝共有12位皇帝,为何有7位都死在冬天?专家:只因1个特殊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凭借着十三副铠甲横扫女真部,最终建立起后金。公元1636年,皇太极将后金改名为大清,自此清朝建立。公元1912年,宣统皇帝宣布退位,自此清朝灭亡。清朝国祚一共二百七十六年,一共十二位皇帝。当后人深究这十二位皇帝死因的时候,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十二位皇帝中有七位都是死在春季

  • 清太后慈禧有没有后人?现在在哪?专家一席话让人心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太后的后人有几个,慈禧后人上节目完整版,慈禧娘家有后人吗

    其中血缘关系最近的当属现任中央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的那根正了,而知名度最高的当属我们现代非常火的一位大明星那英了,说真的,你有没有觉得那英和慈禧太后还真有点相像?记得那英曾经说过:“难道我是皇族后裔,慈禧太后的玄孙女也要讲给你们听吗?”慈禧的后人还好一点,更荒唐的是还蹦出了李莲英的后人。对,就是大太监李

  • 李鸿章的三眼花翎有多珍贵?满清200年来仅7人获得,和珅都没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鸿章三眼花翎图片,晚清三杰合集李鸿章,清朝大臣李鸿章简介

    联任命汝等为官,是要汝等为百姓牟福,如有贪污受贿或横行不法之行,当摘了头上顶戴,取下花翎。”想必大家都经常有听到类似的台词,那就会有很多人好奇了,花翎是什么呢?顶戴花翎的由来在剧中我们经常看到,清朝官员的帽子上面会插一根羽毛,而这所谓的羽毛就是花翎,花翎是以孔雀的尾羽制成,因此也称作孔雀翎。蓝翎通常

  • 李鸿章临终前让后人警惕一国,中国要强大必先灭了它,并非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1912年时,清朝覆灭,没多久民国政府建立,新的秩序逐渐成立,对我们而言是一件大好事儿,因清政府的昏庸无能,致使国家深陷绝境,内部动乱不止,外敌无法抵挡,被迫割地赔款令我国损失的利益不计其数,令曾静十分辉煌的国家破烂不堪,百年来都未缓过气。晚清的时候,对于这种窘境,身为外交大臣的李鸿章,

  • 李鸿章中了1枪,苏醒后道出7个字,日本人:减少了1亿白银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鸿章挨一枪换得白银1亿两,李鸿章临死前最后说的话,李鸿章中枪后的脸

    李鸿章想尽一切办法表示为难,实在办不到。李鸿章感觉兹事体大,自己不能做主了,只得给清廷发电报,当天就收到回复,拒绝了这个条款,并要求日方宣示议和条件。按照谈判的预定程序,这将在次日的谈判中揭晓。李鸿章怀着尴尬不安的心情,坐着轿子回下榻的引接寺。就在李鸿章快要到驿馆的时候,有一个国外男子,穿出看热闹的

  • 朱元璋为治贪杀15万人,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3招,贪官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如何治贪的,朱元璋为什么杀无数贪官,朱元璋杀雍正的三个方法

    贪污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方面危害非常大的蛀虫,因为贪污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的问题,久而久之,国家的管理系统将会崩溃。因此,历代君王一直在绞尽脑汁的打压贪污受贿,然而屡禁不止,收效甚微。那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在我国封建历史上对贪污的处理措施。首先我们来谈谈对贪污最有心得,惩罚最为高压的两位皇帝,

  • 朱元璋为惩贪污杀15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仅用1招,药到病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铁腕治贪结果,朱元璋治贪雍正治贪,朱元璋杀贪官污吏最后怎样

    在明朝开国之际,朱元璋对于元朝后期贪污成风的弊政深恶痛绝,他认为治国必须要以猛治国的政策。所以他颁布了法典,只要抓住贪污,只60两银子都要立即处死,要是贪的数量过多甚至还要被灭三族。这期间真是杀人无数。他规定贪污10两银子就可以判刑,60两以上就是罪大恶极。60换到现在,也就是12000块钱,对贪官

  • 曾国藩自创一傻瓜战术,剿灭太平军,国外人学后9天灭敌10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名臣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写下过许多文字,字字皆是源于他的真实经历。与其说他天赋异禀,不如说他是后天努力,虽然他有一定的聪颖之地,但比起那些年少有为之士,却又不及,他展现给我们的是厚积薄发的真谛。他自己也说过,天下古今的庸人,皆是因为懒惰而落败。勤奋,估计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都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