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料记载,樊哙曾经在刘邦命悬一线的时候救了了刘邦一命,按道理来说,对于救命恩人,应该要涌泉相报,相敬有加。然而,刘邦却施恩忘报,当别人跟他说樊哙造反的时候,他深知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派人把樊哙给杀掉了。
许多人奇怪,为什么刘邦会这样做?为什么刘邦会成为一个背信忘义的人?事实的真相正如上面提及的一样——为了巩固江山政权!
话说,刘邦的称霸称王可算是荆棘满布,一路颠簸。王是当了,但国王的屈辱史是历历在目。据悉,刘邦这个人非常敬重秦始皇,经常以寻秦始王的事迹来激励自己。他知道自己的皇权来之不易,在那个嗟来之食、风餐露宿的年代,刘邦是卑微的,屈从的。为了称霸,刘邦不惜巴结各方能人,即便被看不起,或是被得寸进尺之人讥讽,他也只能是默默忍受,忍气吞声,为有朝一日可以扬眉吐气。
除了来自于个人经历的坎坷造就的死守江山的原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梗,那就是彼时的刘邦已经年迈体衰,需要有能力者继任。而他看好的儿子却无能无为,甚至是孤军作战,毫无拥护者可言。
在刘邦看来,皇权制度的延续,必须要有强大的家族根基,继承者们必须要足够强悍,方可驾驭四方。但偏偏,最后登位的是刘盈,这个一边受到太后控制,一边又受到大臣压制的可怜的娃,该如何延续父亲的宏愿?想来,刘邦也只能够是提前为自己的儿子作长远考虑,提早帮他铲除异己。由于樊哙在自己在位的时候做事雷厉风行,敢说敢对抗,肆无忌惮,已经让刘邦对其产生了忌惮之意。一旦樊哙要造反,刘盈将无力钳制,因此他自己就必须要先铲除掉樊哙。所以一听到他要造反的消息,正合了自己此前所蓄谋的杀意,随即了结了他。
正是因为如此,对于这一个来之不易的皇族政权,再加上要助力子孙后代延续辉煌的原因。所以在皇权之下,即便是自己的再生父母却也是浮云一朵,可怜樊哙,救了一个日后杀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