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灭国南燕慕容氏:鲜卑精骑遭遇到了新崛起的军事“贵族”

刘裕灭国南燕慕容氏:鲜卑精骑遭遇到了新崛起的军事“贵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3/12/31 12:31:42

文/减水书生

图/来源网络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淝水之战后,东晋经历了10余年国家内乱。

内乱的结果:士族政治被颠覆,权力游戏迎来新玩家。

刘裕为代表北府军势力,成为一股新鲜血液注入到东晋的权力系统。

连年累月的内乱是东晋权力格局重新再造的内因。

如果说内因是主因、是根本,那么东晋内乱确实很主要、着实很根本。

内乱证明了皇族和士族的“肉食者鄙”,所以平民英雄济济的北府军才能铁肩担道义。

但是,世界是联系的,东晋并非孤立的存在。

五胡乱华的流血恐怖、异族政权的咄咄逼人,是一个不能被忘记、更不敢被忽视的巨大外因。

平静的海面,谁都能掌舵;而波浪滔天的情势,就只能“唯英雄是举”。

可以说,北方异族的虎视眈眈,始终是非常重要的外因。

这个外因制造了波浪滔天的情势,加速着东晋权力系统的新陈代谢。

内因主导、外因加速,交相叠加成就了刘裕和北府军。

所以,进入权力游戏的北府势力,就不能单单称雄朝堂;要站稳脚跟,他们还得北伐中原。

1.羽檄从北来:鲜卑南燕自取灭亡地挑衅

来自东北的鲜卑胡族,是五胡乱华的后起之秀。

鲜卑人既有草原民族的武力,又有中原民族的隐忍,所以在中原混战中能够战到最后。

同时,鲜卑人既能草原游牧,又通中原农耕,所以在群雄逐鹿下能够大批量地建立政权。

南燕的创立者慕容德,是鲜卑前燕政权的皇室成员,被封范阳王。

前燕为前秦所灭之后,慕容德投降前秦苻坚,任张掖太守。

淝水之战后,鲜卑慕容氏集体反叛,建立后燕政权,慕容德复封范阳王、领冀州牧。

后燕衰败后,慕容德便在滑台自称燕王、随后称帝,建立鲜卑南燕政权。

慕容德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重视儒生、从谏如流,积极促成鲜卑和中原士族的融合。

鲜卑汉化,并非拓跋魏的专属,而是这个民族的一贯作风。

但是,慕容德之后继位的慕容超,着实能力不济,南燕开始走了下坡路。

特别是慕容超无事生非,对东晋入侵寇略,纯属自取灭亡之举。

公元409年2月,南燕大军入侵淮北,攻略阳平、济南两郡,俘虏阳平太守刘千载、济南太守赵元,同时驱掠两郡百姓千余家。

此时,东晋执政的北府势力已经初步稳定了朝堂,急需一次北伐来树立威信。

鲜卑南燕的挑衅,正好提供了机会。

公元409年3月,刘裕上表请求北伐南燕,4月由建康水路出击、进入泗水,并于下邳(今江苏淮宁附近)登陆北进。

2.厉马登高堤:晋军碉堡推进、以战养战

桓温之后,东晋士族便无堪当北伐的英雄。

即便是淝水之战的大好局势,谢玄所部也是劳多攻少。

东晋只能取守而不能进取,所以,即便是走下坡路的南燕,也敢挑衅寇略。

但是,取代士族豪门的北府势力,则是另一番面貌,他们不仅积极进取,而且敢于兵行险着、远程奔袭。

刘裕北伐南燕,就是想建立灭国功勋。

即便退而求其次,也要把鲜卑南燕打残。

所以,刘裕北伐必须是见血的北伐,一定要打出功勋、打出声势、打出威风。

为了能够实现长途行军,刘裕对行军路线进行了认真谋划,在每一个关键要点都建立堡垒、留兵把守。

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大军的粮道后勤,防止北伐无功而返。

同时,大量搜集燕军的粮草辎重,并囤积于堡垒之中,以求以战养战。

刘裕的规划虽好,但也得看南燕给不给机会,因为战争是明牌的游戏。

桓温北伐关中之时,氐族前秦政权就采取了坚壁清野的办法,不仅烧毁可用的辎重,而且把地里的麦子全部铲除。

南燕宠臣公孙五楼也是这个建议:要各地关隘守军囤积足够的物资之后,就把多余的全部烧掉,同时把地里的禾苗全部铲除。

刘裕北伐和桓温北伐,都是在夏季,正是禾苗成长待熟之时。

所以,这个季节允许以战养战。

但是,敌人坚壁清野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桓温北伐无功而返,就是因为前秦的坚壁清野。

刘裕会不会也遭遇这种窘境呢?

没有,因为刘裕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帮手,这个帮手就是南燕皇帝慕容超。

慕容超帮了刘裕的大忙,他舍不得地里的庄稼。

青苗布野,非可卒芟。设使芟苗城守,以全性命,朕所不能。

在要青苗还是要性命的问题上,慕容超选择了要青苗。

鲜卑人当真应了刘裕的评价“鲜卑贪”。

鲜卑人毕竟是鲜卑人,他们只会算小账,只要北伐能够顺利推进,地里的麦子便都是晋军的粮食。

放弃辎重、登陆北进的刘裕大军,就是一边筑造堡垒、一边收集物资、一边收割南燕的麦子,然后迅速推进。

3.左顾凌鲜卑:刘裕突破大岘山

慕容超不仅贪财而且轻敌,自恃鲜卑“战车万乘、铁骑万群”,于是玩了一手开关迎敌,要与晋军放马一战。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现在,南燕就是秦人,而晋军就是九国之师。

天下最厉害的招数就是勾动食指、然后大喝一声:你过来啊。

因为这不只是招数,更是实力。

于是,慕容超使出了这个天下最厉害的招数。

既然你要我过来,那我就过来,于是晋军突破大岘山,迫近临朐、广固。

刘裕的分析是:

驱必死之众,向怀贰之虏,何忧不克。

客场作战的晋军,只能胜、不能败,因为败无可逃、败必死,所以北伐的晋军临阵背水、是必死之众。

主场作战的燕军,可以胜、可以败,因为不胜可逃、败可生,所以待敌的燕军“兵易败散”,是”怀贰之虏“。

慕容超不是没有机会,鲜卑南燕也不是没有人才,即便是公认的奸臣公孙五楼,也提出了极富建设性的作战计划。

燕军上策:据守大岘山,与晋军持久,然后精骑破袭晋军粮道。

燕国中策:固守城池要塞,而后坚壁清野,让晋军无法以战养战。

燕国下策:放敌进入大岘山,然后出城与晋军阵战。

上中下三策,公孙五楼给出了燕军作战的全部可能,也摆明了自己的态度:要么取上策、要么取中策。

但是,慕容超必要施展天下绝技、开关延敌,放刘裕入大岘山、然后马踏晋军。

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践之,此成擒也。

鲜卑铁骑确实厉害,只要平原阵战就可精骑践踏。

但是,这就没必要非得把刘裕放进大岘山再践踏,在大岘山之前也是可以的。

于是,南燕太尉慕容镇劝谏:

若如圣旨,必须平原用马为便,宜出岘逆战,战而不胜,犹可退守。

可见,南燕并非没有人才,文臣给出了上中下三策,武将又在上策的基础上加了一道保险。

但是,慕容超却是上天派下来帮助刘裕建功立业的,他谁也不听,就是施展天下绝技:放敌过大岘山,再施以精骑践踏。

4.视死忽如归:北伐将士吊打鲜卑铁骑

2月,南燕寇略淮北。

3月,刘裕上表北伐。

4月,刘裕溯入泗水。

5月,刘裕兵至下邳。

6月,刘裕兵越大岘山。

这里面有个大问题。

那就是大岘山之前的燕军,基本上就没打仗。

否则,一边筑堡垒、一边收物资的刘裕,不可能如此迅速。

兵过大岘山的北伐晋军,不是疲敝之师,而是一路养精蓄锐而来。

那么,慕容超和南燕精骑呢?

超惧,率卒四万就晖等于临朐。

未见晋军之前,必要施展精骑践踏;此时见了晋军,慕容超却怂了。

有主如此,南燕大军就只能悲哀了。

川源之战,给了南燕精骑马踏晋军的机会。

而结果却是:南燕征虏将军公孙五楼被晋军前锋孟龙符部打得惨不忍睹。

贼超奔遁,依险鸟聚,大军因势,方轨长驱。

为了对付南燕的精骑践踏,刘裕准备了四千辆战车。

在辽阔的鲁南大地上,东晋步兵与东晋战车鱼鳞相间、以半月之状向前推进。

而东晋骑兵,则跟在这个移动的“长城”之后,既能防止南燕骑兵骚扰、又能相时机动。

所以,平原交战的南燕精骑,别说纵马践踏,就是迂回突击,也占不到便宜。

之后,刘裕在参军胡藩的建议下,奇兵迂回,成功偷袭了慕容超镇守的临朐城。

慕容超单人独骑逃到了左将军段晖营中。

取得战场主动的北伐晋军,已经打出了士气,于是刘裕亲率大军、进攻燕军段晖部,段晖部一击即溃。

慕容超再逃往国都广固,而刘裕紧追不舍,顺势攻破了广固外城。

慕容超带着一众臣僚、宗室,退至广固内城,死命坚守。

广固城内是南燕的全部精华,朝堂大臣、皇室宗亲,恐惧地看着城外的晋军,眼巴巴地期盼后秦救军。

广固城外是东晋的北伐大军,四处攻略、招降纳叛,勤劳地收割着南燕田地里的小麦、享用着南燕府库里的物资。

如此规模的灭国战争,深入敌境的晋军,居然实现了以战养战。

这只能说不是晋军太彪悍,而是燕军太无能

5.鲜卑南燕遭灭国:老套路遭遇到新势力

广固围城,从409年6月之后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公元410年2月。

可以说,城外野战,南燕的鲜卑骑兵,毫无作为而且一直被吊打。

广固攻城战,才是刘裕北伐的硬仗。

刘裕攻城的战斗经过,可以简单概括为:一面围城攻坚,一面“楚歌”瓦解。

慕容超派往后秦的求援使者,一波接着一波地成为晋军俘虏,然后围着广固城劝降燕军。

城破之后,北伐晋军也让慕容氏尝到了待宰羔羊的滋味,三千南燕宗室被处死,南燕皇帝慕容超被押赴建康斩首。

至此,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被灭。

总得梳理一下北伐南燕的取胜之因,虽然俗套但却必要。

着重提出几点看法:

一是北伐南燕成功,是纯粹的武力战胜,无关统一,也没有“华夷大悦”。

刘裕是想统一,但他更想在东晋朝堂站稳脚跟。

对刘裕来说,这比统一更重要。

另外,东晋朝堂没有统一的愿望,北方华夷也没有统一的需要。

今年国灭,吾必死之,卿等中华之士,复为文身矣。这是南燕宗室慕容镇对南燕朝堂的汉族士卿所言。

足见,南燕鲜卑宗室已心向中华,而南燕的北方士族也认同了鲜卑。

所以,统一心志、华夷之辨,在永嘉之乱百有余年后,已经不是东晋的优势。

北方的胡人贵族和汉人士族,已经形成了自我认同。

他们不想东晋来统一自己,而是想着自己怎么去统一东晋。

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才是中华而东晋只是披发文身的南蛮。

二是北伐南燕成功,是新势力对旧势力的摧折,军事“贵族”开始引领风骚。

永嘉之乱后的南北对峙:南方是士族集团,北方是胡族武装。

但百余年后,南方的东晋新崛起了军事“贵族”这支新势力。

对东晋,这是新鲜血液;对北方,这也是全新的对手。

这个新势力,更有进取之心,更能适应战场征伐,更能担当未来的统一大任。

东晋的新军事“贵族”,对阵的是北方的胡族武装加士族政治,表面上看是南北较量,而实际上则是新旧势力的较量。

非但东晋有了这种变化,北方胡族和汉族的混合政权,也在往军事“贵族”的路上走。

之后的南北对峙,就是南北两群军事“贵族”的较量。

三是北伐南燕成功,与其说是慕容超的刚愎自用不如说是他错判了对手。

精骑践踏,是胡族武装的强项。

特别是马镫大范围使用之后,骑兵可以实施结阵冲杀,对步兵为主的南方军队是碾压性的优势。

慕容超对战场的设想没错。

放敌进入大岘山,再施以精骑践踏,只要奏效,北伐晋军想跑都难,因为败退之后他们还得再次翻越大岘山。

这就是关门打狗的招数,慕容超不是愚蠢而是狠辣。

但是,慕容超错判了对手。

新的军事“贵族”,刘裕的北府势力,就是研究战争起家的。

他们不是僵化老套的东晋士族,他们既务实又创新,使用的都是全新的套路、专克胡族武装。

所以,非但北伐南燕势如破竹,就是之后攻打北魏和后秦,刘裕也能屡战屡胜。

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南方已经新势力,而北方还是旧胡族;南方已经在创新,而北方还在因循守旧。

更多文章

  • 刘备甘于平凡,没有野心?从他给四个儿子取得名字,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娶孙尚香,庞统临死前道出刘备一个秘密,刘备无耻要将女儿嫁给末将

    其实大家所熟知的三国人物中,一般是说起刘备可能会有一些佩服的语气吧,有诸葛亮的帮助,不过要是说起刘备就会想到他的儿子,刘禅。虽然是父子俩但是完全是差的太多了,所以不知道是说太笨了,还是根本没有继承刘备的天赋,虽然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刘备的一个儿子,其实刘备不是只有他一个,还有三个,而且要说刘备甘于平

  • 杨贵妃喜欢吃的新鲜荔枝,是怎么运送的?唐玄宗为撩妹下了血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虽说帝王最是多情也无情,但是这撩妹的技术估计是个妹子都愿意,所以,宅男们不要抱怨没有妹子,是你的撩妹段位太低,坐在家里死宅有几个妹子愿意跟你?来跟唐玄宗学学如何撩妹。玄宗宠爱杨贵妃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到底宠爱到了什么地步呢?话说玄宗在有了杨贵妃之后,有一妃子偷偷写信给他,他突然想起这个妃子,就想

  • 刘备是汉室后裔?你错了,那只是一种安身立命的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为什么是汉室后裔,假如刘备三兴汉室功绩有多高,刘备光复汉室

    东汉末年,群雄蜂起,军阀混战。北有公孙瓒,袁绍,中有曹操,东有袁术,西有马腾,刘璋,南有刘表。这些人或是地方州牧,或是地方大户,都有不同的资本作为争雄的手段。但是,在争雄的势力中,却有一个人,内无家族显赫,外无强劲之亲,一个人白手起家,最后雄霸蜀中,成为一代枭雄。相信大家已经猜出来这个人是谁了,他便

  • 唐代著名的才子,却英年早逝,留下了一首古诗,被盛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诗人王勃,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肯定会优先想到他的诗作——《滕王阁序》。这首诗虽然在后世中很有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他死前写的最后一首诗!李元婴虽然是皇帝的儿子,但是对玩弄权术一点都不感兴趣,反而非常喜欢和文雅之士交流,于是专门建了滕王阁,让他的朋友可以在此地悠闲的吟诗。王渤和李元婴本身不认识,

  • 三国时头上最绿的男人,老婆太漂亮被曹操霸占,关羽看了也心动,自己却不敢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与杜氏这个秦宜禄据记载早先曹操在洛阳担任北都尉时,他就给曹操当过手下,后来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秦宜禄又成了吕布的手下。别看领导换的频繁,可人家命好,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谁看谁说漂亮,后来不知怎么的,秦宜禄有漂亮老婆的事传到了很多大腕的耳中,这下他们小夫妻幸福甜蜜的日子可就到头了。秦宜禄有一次曹操与

  • 司马懿唯一流传下来的诗,霸气不输曹操,野心隐藏其中却把皇帝骗的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最可怕的一段话,击剑的大师司马懿,杨修杀了司马懿后为啥大哭

    司马懿在说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公然称帝,这还不算,更要命的是公孙渊还联络东吴孙权,妄图南北相攻,夹击魏国。对于公孙渊的反叛,魏明帝曹叡早有耳闻,之前派幽州刺史毌丘俭去讨伐过,可惜失败了。这次公孙渊如此高调的挑战曹魏的底线,魏明帝曹叡终于忍

  • 刘邦吟鸿鹄项羽歌垓下:唱罢英雄无奈荡胸人生豁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垓下和乌江的位置地图,刘邦最霸气的诗句,刘邦项羽决战垓下

    暮年英雄的无奈和唱汉高祖刘邦喜欢戚夫人,也钟意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所以,晚年的刘邦就有了废立太子的打算。但是,太子刘盈已是既成事实、吕氏家族根基深厚,朝臣以及舆论也不答应,所以这个打算也就一直打算着。汉十一年,黥布谋反,刘邦称病,于是下令太子带兵平叛。刘邦病卧,戚夫人及刘如意坐拥朕侧,而太子领兵在

  • 唐代以后,长安为何没能再次成为首都?历史交响曲未能在长安奏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代的长安,唐代长安是世界首都吗,为什么唐朝首都是长安

    可能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气候因素。气候在数千年中缓慢而渐进地变化。这导致我们身在其中却日用而不自知了。西周时期,距今3100余年,当时的长安附近的都城是丰、镐二京。二京隔沣河相望,丰京在沣河西岸、镐京在沣河东岸。而沣水以西有灵沼,沣水以东有滮池。可见,丰、镐二京的水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周幽王烽火戏诸

  • 盘点那些被吹捧过高的历史人物,他若不死,便无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郭嘉不死便无三国吗,三国最被低估的武将,曹操不死三国能统一吗

    说到历史这方面我们国家是非常有发言权的,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国家跟其他三个国家都不一样,因为我们国家现在还存在着,而其他的三个国家政权已经消逝了。而且我们国家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文人雅士,他们留下来的东西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人墨客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也有一部分人或许有一些才

  • 李世民不杀功臣,可一手段比杀人还厉害,尉迟恭就被这招吓了15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智擒尉迟恭,李世民为什么重用尉迟恭,为什么尉迟恭对李世民忠心

    早在大唐帝国建立之初,唐高祖李渊坐镇长安当起了大唐第一任皇帝,二公子李世民则负责统领军队扫平叛乱。这个时候的李世民20出头,别看人家年纪小,统领军队作战的能力可是很厉害的。很多隋朝末年割据一方的豪杰都是被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平定的,比如陇西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宋金刚、刘武周集团,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