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唯一流传下来的诗,霸气不输曹操,野心隐藏其中却把皇帝骗的很惨

司马懿唯一流传下来的诗,霸气不输曹操,野心隐藏其中却把皇帝骗的很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46 更新时间:2023/12/28 4:03:55

司马懿

在说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公然称帝,这还不算,更要命的是公孙渊还联络东吴孙权,妄图南北相攻,夹击魏国。对于公孙渊的反叛,魏明帝曹叡早有耳闻,之前派幽州刺史毌丘俭去讨伐过,可惜失败了。这次公孙渊如此高调的挑战曹魏的底线,魏明帝曹叡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派出魏国战神级人物司马懿出马,一举荡平辽东。

魏明帝曹叡

对于司马懿这个人,魏明帝曹叡是很了解的,这个人真有本事,在魏国对外战争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司马懿出马,一定能够解决问题。也正因为这个人太有本事了,所以曹叡对他一直很防范,这次用司马懿出征公孙渊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如果想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在魏国之内,恐怕除了司马懿没有别人可以完成了。临行前,曹叡问司马懿你搞定公孙渊,需要多久?司马懿自信满满地回答说,去的时候要100天,打仗要100天,回来要100天,再要60天休息,总共一年的时间足矣。魏明帝曹叡很满意,然后司马懿便出发了,出发之前曹叡特别嘱咐大军可以路过温县(司马懿的故乡),司马懿可以回家看看,司马懿欣然应允。

曹叡

离开洛阳之后,司马懿率军路过老家,这在古代就相当于衣锦还乡,那可是很有面子的。想当初汉高祖刘邦平定叛乱路过沛县老家,与故人一起合唱《大风歌》,如今司马懿也是平定叛乱路过老家自然也要作诗一首,而这首诗也是他唯一流传下来的作品。诗的内容如下: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逢际会,奉辞遐方。将扫逋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司马懿

诗的大体意思相信大家都能看得明白,就是奉旨平叛,还国家一个太平世界,任务完成之后,自己情愿告老还乡,不过问世事。意思总体是这样,但仔细分析其实不然,开篇两句“天地开辟,日月重光”,虽然简单,但气势很强。中间的两句“肃清万里,总齐八荒”气势磅礴。肃清万里,要知道当时三分天下,离统一还远着呢,司马懿这句“肃清万里,总齐八荒”是要肃清魏国的叛乱还是统一三分天下呢?这点我们不得而知,但曹操的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倒是跟司马懿的这句很相似。

司马懿剧照

如果没有最后这两句,司马懿前面的诗句在多疑的魏明帝曹叡心里绝对可以够得上谋反的罪证的,至少“莫须有”还是很可能在司马懿身上实行的。可司马懿多聪明呀,一句“告成归老,待罪舞阳”就轻松化解了,我只是想完成任务之后,告老还乡,没有别的意思,这话说的何等的谨慎,何等的谦卑,何等的乖巧,即便魏明帝曹叡知道这首诗,也不会对司马懿下手的,告老还乡,交出兵权,只要不对国家构成威胁,司马懿怎么都行。

司马懿

可最后等到司马懿平叛归来,没过多久魏明帝曹叡就死了,临死之前将年仅七岁的养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氏宗亲曹爽,让他们共同辅佐。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曹爽冒傻气,排挤司马懿,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铲除曹爽一党,将魏国军政大权握在手中,皇帝曹芳倒成了傀儡皇帝。这与当初他的那句“告成归老,待罪舞阳”简直是天壤之别,不管诗句如何,最后司马懿成功了,没别的原因,只是隐藏的太深了,被骗的最惨的还是皇帝呀。

更多文章

  • 刘邦吟鸿鹄项羽歌垓下:唱罢英雄无奈荡胸人生豁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垓下和乌江的位置地图,刘邦最霸气的诗句,刘邦项羽决战垓下

    暮年英雄的无奈和唱汉高祖刘邦喜欢戚夫人,也钟意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所以,晚年的刘邦就有了废立太子的打算。但是,太子刘盈已是既成事实、吕氏家族根基深厚,朝臣以及舆论也不答应,所以这个打算也就一直打算着。汉十一年,黥布谋反,刘邦称病,于是下令太子带兵平叛。刘邦病卧,戚夫人及刘如意坐拥朕侧,而太子领兵在

  • 唐代以后,长安为何没能再次成为首都?历史交响曲未能在长安奏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代的长安,唐代长安是世界首都吗,为什么唐朝首都是长安

    可能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气候因素。气候在数千年中缓慢而渐进地变化。这导致我们身在其中却日用而不自知了。西周时期,距今3100余年,当时的长安附近的都城是丰、镐二京。二京隔沣河相望,丰京在沣河西岸、镐京在沣河东岸。而沣水以西有灵沼,沣水以东有滮池。可见,丰、镐二京的水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周幽王烽火戏诸

  • 盘点那些被吹捧过高的历史人物,他若不死,便无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郭嘉不死便无三国吗,三国最被低估的武将,曹操不死三国能统一吗

    说到历史这方面我们国家是非常有发言权的,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国家跟其他三个国家都不一样,因为我们国家现在还存在着,而其他的三个国家政权已经消逝了。而且我们国家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文人雅士,他们留下来的东西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人墨客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也有一部分人或许有一些才

  • 李世民不杀功臣,可一手段比杀人还厉害,尉迟恭就被这招吓了15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智擒尉迟恭,李世民为什么重用尉迟恭,为什么尉迟恭对李世民忠心

    早在大唐帝国建立之初,唐高祖李渊坐镇长安当起了大唐第一任皇帝,二公子李世民则负责统领军队扫平叛乱。这个时候的李世民20出头,别看人家年纪小,统领军队作战的能力可是很厉害的。很多隋朝末年割据一方的豪杰都是被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平定的,比如陇西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宋金刚、刘武周集团,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

  • 三次巫蛊之祸,十万余人丧命,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因何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乱,汉武帝巫蛊之祸史书记载,汉武帝巫蛊之术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位文治武功的成功帝王,一生造成了三次巫蛊之乱,共计十万余人丧命。不仅引发了恐慌,还造成了朝廷空旷,皇位后继无人等恶果。汉武帝也因此晚景凄凉,品尝着自己迷信残忍带来的后果。第一次巫蛊之祸:废后。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是自己的表姐陈阿娇。汉武帝的太子之位是依仗自己的姑姑馆陶公主得来的,因

  • 对付匈奴,严尤所谓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朝无策,是否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对匈奴的防御措施,西汉不同时期对匈奴的政策,秦末汉初对匈奴使用什么政策

    对于匈奴人的入侵,周朝人的策略是“命将征之,尽境而还”。通俗点儿说就是你敢打我、我就打你,这叫正当防卫;但防卫有限度,所以把匈奴人赶出国境就行。但是,你禁止不了人家下次还来打你,所以只能一直正当防卫。所谓“汉得下策”,简单说就是以极高代价追求极端目标,目标是釜底抽薪、永绝后患,但这实在太难,成本也太

  • 刘邦出身低微,为何能够成功、能够驾驭那么多不世出的牛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关键时机这个世界不是无限的、也不是连续的。美洲新大陆只有一个,哥伦布发现了。后来之人,即便强过哥伦布十倍百倍,也只能唏嘘感慨。谁也不可能再发现一个新大陆。这跟哥伦布能不能打破蛋壳、竖起鸡蛋,没一毛钱关系。在关键的窗口期,哥伦布恰逢其时了。而这就行了。其他人,与其羡慕嫉妒恨或顶礼膜拜,不如赶快认

  • 李白的剑术号称大唐第二,他招收的徒弟曾在乱军中救回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白个人简介,李白100首必背诗,登太白峰李白

    同样,古代绝大多数的文人,都不会拿诗歌作为主业,他们都有着别的才能,李白一生希望能进入政坛,令人惊讶的是,他还有着非常高超的武艺。比如李白的剑术,在他的诗歌里面,剑就是经常出现的,读李白的诗,也总是能感受到他身上的豪气。李白的武艺相当厉害,剑术更是当时的一绝,他表示自己十分喜好剑术,在我们的印象里,

  • 刘备在夏侯渊阵亡后说了什么,让黄忠听后心寒,张飞听了心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这个人在三国中的的形象大家都知道,是一个不容易信任别人的人,但是如果有人被他重用,他就会非常信任,这个在剧中我们就能明显的看出来。在曹操把夏侯渊一个人留在汉中这件事就能看出来,曹操去接受他人的投降,留夏侯渊一个人留守汉中,他明知道这个时候刘备一定会攻过来,但是他还是只留下夏侯渊一人,可见对夏侯渊

  • 唐朝为什么要死磕高句丽?中央帝国容不下这个穿越的怪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灭掉高句丽的原因,唐朝为什么一直攻打高句丽,为何唐朝要征高句丽

    高句丽到底有多不好打隋文帝万里长城万里战线,八道出击、横扫漠北,一仗下来就把突厥人打得哭爹喊娘。历经隋末乱世,突厥再次成为草原霸主。公元626年8月,东突厥二十万大军席卷关中,饮马渭水河畔,逼着一代雄主李世民签下了渭水之盟。李世民称之为渭水之耻,太宗不修宫殿、宿卫勤练弓马。三年后,公元62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