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游牧民族,元朝蒙古人能征服天下,清朝八旗子弟却无心开疆

同样是游牧民族,元朝蒙古人能征服天下,清朝八旗子弟却无心开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14 更新时间:2024/1/4 11:14:49

蒙元政权对“土地”的渴望源于草原民族的“分封制”。蒙古帝国实际上是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草原游牧贵族通过多年的军事征伐建立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蒙古社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军事贵族阶层,他们热衷于掠夺,不断发动战争,正如成吉思汗所言:“取天下啊,各分土地,共享富贵"。

蒙古民族在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带领下,先是统一蒙古,之后征服西夏、金国、中亚、西欧,建立了前所未有的事业,同时也发展出了一套以宗王、贵戚、功臣为对象的分封制度。窝阔台贵由蒙哥等无不是通过对外征服巩固大汗的权威、取得贵族的支持。

类似的分封制度在后金政权中也有体现,努尔哈赤灭哈达、辉发、乌拉等崛起后,建立了著名的“八旗制度”。八旗旗主的权利非常大,旗丁都是家奴,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君臣关系”。

马克思曾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与中原的长期交往中,满洲人逐渐意识到八旗旗主“共治国政”的诸多弊病,逐渐接受了中央集权和嫡长子继承等一系列政治制度。

公元1259年,忽必烈奉蒙哥之命,引东路军进攻南宋鄂州,不料蒙哥汗却意外死在了四川的钓鱼城前线。留守在漠北和林,忽必烈的幼弟阿里不哥在旧贵族的支持下,抢先登基为蒙古大汗。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汉地实权派和蒙古东道诸王的支持下,在开平宣布即蒙古汗位,从此与阿里不哥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汗位争夺战。

游牧民居经济单一,需要定居民族提供生产和生活物资,长期以来蒙古帝国首都和林的物资都是汉地用大车送去的。忽必烈封锁了通往漠北的通道,和林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严重的物资紧缺和饥荒。最终在汉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下,忽必烈战胜了阿里不哥。

忽必烈继位之前经营南方多年,受汉文化的影响极深,才会依照中原王朝的惯例,“建元为中统元年”。忽必烈即位之初也是因为大力实行汉法,依靠汉族知识分子和武将维护统治,最终让“天下”百姓认可了这位蒙古皇帝。

然而同样是接受汉化,元朝与清朝统治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清朝来说,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先进文明只有汉文化,清朝每位皇帝都是饱读之士,汉化得非常彻底。元朝则不然,统治者能够接触到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与汉文化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文化。

成吉思汗清楚地认识到,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适应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蒙古帝国,才会要求子孙后代不偏重某一文化,坚持草原游牧传统,保持征服者姿态。中国皇帝仅是蒙古大汗的一个身份,接受汉化仅是为了方便统治中国。

然而作为蒙古大汗的元朝皇帝,他必须不断发动战争,用新获得的土地和财富进行再分封。一旦扩张停滞,必然导致内部矛盾紧张,所以忽必烈征服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南宋后仍不满足,还要继续征服日本、安南、缅甸、占城,甚至远在万里之外的爪哇。

清朝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开始有计划地将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同时受中原“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念影响,清朝皇帝在对外战争中考虑得最多的是征服的成本与收益,而不是如何分封八旗子弟,比如清准战争结束后,乾隆委婉地拒绝了哈萨克并入中华的请求。

元朝皇帝不断发动对外战争,虽然取得了“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的鼎盛局面,但却始终逃不出“胡虏无百年国运”的宿命,反倒是清朝绵延270余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莲英长相丑陋,为何还深得慈禧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莲英与慈禧的真实关系,档案北京卫视慈禧与李莲英,老梁故事汇慈禧李莲英

    会梳头,深得慈禧喜爱慈禧太后是一个爱美之人,非常在意自己的容貌。晚清时期,皇宫内有一个职位:专门给慈禧太后梳头。由于慈禧的年龄越来越大,难免出现掉头发的情况,梳头匠这个工作担负着很大的风险,轻则打骂,重则有生命危险。专门掌管慈禧日常的太监,因为此事犯了难,太后每次梳头都掉几根头发,不止如何是好。李莲

  • 崇祯临死前,突然顿悟了天启皇帝遗言魏忠贤可托付,断不可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天启叮嘱崇祯重用魏忠贤是真的吗,魏忠贤能控制天启吗,崇祯与魏忠贤什么关系

    想要了解更多的话,我们就要翻阅史书,去查证这件事的缘由……原来魏忠贤本是崇祯帝哥哥,也就是天启皇帝,是他的手下。但是天启皇帝是按照旨意继承皇位,自己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一心只对木材雕刻之类的有兴趣。而魏忠贤想保护着自己的太监之首的位置,也就只能按着天启皇帝的兴趣不敢说什么不是。当时的魏忠贤,因为天启

  • 解密清朝:统治中国300多年的姓氏“爱新觉罗”到底是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对于我们长期以来单姓和复姓的汉人来说是非常绕口的,随后在后世称呼都称呼皇帝的称号或者名字,但是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到底是从哪里而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探索一下。在朝鲜的记载中,努尔哈赤姓雀和崔,雀的含义主要是源于努哈哈赤先祖的传说,先祖是母亲吞下雀卵才生了他的来,而崔则是因为朝鲜族对觉罗的发音和崔相似,

  • 宋朝传下的结婚习俗,《婚姻法》没写,但现代男女却依然热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有婚姻法吗,宋朝时期的婚俗,宋朝时期的婚姻制度

    婚原本写作“昏”,一种说法是古人认为黄昏是娶妻的吉祥时刻;另一种说法是远古部落会选择黄昏时候到其他部落抢掠女性成婚,目的是防止被抢女性找到回家的路。从古至今,产生过多种不同的婚礼习俗,从原始社会的抢婚、群婚,到秦汉时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到隋唐时期的“六礼”,古代婚姻制度和习俗的逐步完善,背后折射

  • 帮助雍正当皇帝的隆科多,最后为什么被雍正帝幽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隆科多是清朝唯一一个被皇帝公开叫舅舅的人,他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中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看过《雍正王朝》的人应该知道,当时隆科多是九门提督,他将康熙驾崩的消息提前告诉胤禛的,胤禛连夜赶忙皇宫,随后拿出康熙的遗嘱,胤禛即皇位。这也使得雍正的继位显得扑所迷离,对于隆科多的功劳,雍正帝是记得的,雍正在编

  • 阿云案:一起简单刑事案件,如何掀起北宋四场法律大讨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阿云案图片,阿云现在怎么样了,阿云案件

    这次议法虽然没能形成定论,却并非毫无意义。一个意义是阿云案从司法走向立法。以后的讨论不再是阿云案该怎么判的司法问题,而是此类案子该怎么判的立法问题。另一个意义是理清了到底争论什么。以前是私心杂念,现在是实事求是。许遵算是因私成公,掀开了一起立法讨论。司马光和王安石做到了实事求是,他们都能保持智识上的

  • 乾隆皇帝去世后,嘉庆皇帝是如何对待乾隆的50多个妃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和嘉庆皇后的关系,乾隆皇帝死后嘉庆帝怎么处理的,乾隆皇帝的妃子们结局如何

    在乾隆皇帝88岁高龄时,那时已经是他当太上皇的第三年了,他的儿子嘉庆皇帝还通过选秀为他选了两名十五六岁的秀女送入他的后宫为妃。而就在一年后,乾隆皇帝就去世了,享年89岁,他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没有之一!乾隆皇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是如何对待他还在世的妃嫔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翻

  • 明朝实行海禁,为何闽海士大夫或明或暗地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为啥海禁,明朝实行海禁的真正原因,明代为什么要实行海禁

    当时的闽海士大夫,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此项海禁正常也并不是很赞同。在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的两方面纠缠之下,明朝的海禁政策也在不断的时宽松,时严格,体现出当时最主要的社会特点。一、明朝实行十分严格的海禁政策,对海外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保证朝贡贸易繁荣的前提之下,明朝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海禁政

  • 清朝九子夺嫡康熙向胤禛要了一样东西胤禛心想皇位稳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时候皇位就是权力的顶端,是所有皇子和有野心的起义军首领最向往的位置,为了争夺皇位而引发的一系列的事件,都让人感到惋惜,即使是早早就册立太子,也还是会有很多皇子想要取而代之,因此我们也常说皇位是被血肉铸就而成。在清朝的时候,最有名的就是九子夺嫡的事情,康熙对于这件事也并没有过多的干涉,他认为皇子

  • 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抗倭的后台老板胡宗宪是个什么样的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胡宗宪为啥要保戚继光,胡宗宪俞大猷,俞大猷与戚继光谁厉害

    在嘉靖年间任官,这是胡宗宪的最大悲哀,因为嘉靖年间的名臣,无一不是极尽心术的家伙,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严嵩、徐阶,这两人能力能说不强吗,那是相当的强,但问题是,他们每个人都劣迹斑斑。严嵩年轻时也向往正义,后来一步步沦为奸臣,匍匐在嘉靖的脚下做尽坏事。徐阶在严嵩和嘉靖面前八面玲珑、小心翼翼,他能教出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