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与突厥有什么关系?这点咱们在这里不细说,咱们要说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王朝之一的唐朝,在开国时是如何应对突厥这强悍外敌的。
突厥,作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在南北朝时期,趁势崛起。期间不断侵犯中原大地,掠夺人口财物。齐后主天启三年,突厥分为东西两部,虽然此次的分裂极大削弱了突厥的实力,但也加剧了东突厥对于中原地区的掠夺。
而唐朝建立之初,实力明显不如当时的突厥,唐太宗李世民被迫同东突厥颉利可汗签订白马之盟,称臣进贡。但对于雄主李世民来说,俯首称臣怎么能够甘心?于是唐太宗练兵习武积蓄力量,终于反击的时机来了。
东突厥因连年征战遇到天灾,再加上内部薛延陀等部落的反抗,实力进一步衰减。李世民敏锐的觉察到机会,其任命大将李靖为征讨颉利军队的元帅。而李靖也不负众望,3000铁骑孤军深入,大破突厥于阴山,俘虏颉利可汗,至此东突厥灭亡。
消除了国家最大的威胁,李世民当然很高兴,但如何处理东突厥几十万的投降民众,却让人十分头疼。这时唐朝内部有两种声音:一是这些突厥人自称狼的后裔,无法教化,所以应将其首领尽数屠戮,将其民众分散迁往内部,灭其狼性。另外一种就是以夷制夷,任命当地人为都督,就地管理当地民众。
自信的李世民选择了后一种,不改变原有部落的组织风俗,仅仅设立都督府进行管辖,所以这些人,对李世民感恩戴德,尊称其为天可汗。
而在这背后有一个故事,更加值得一说,那就是唐太宗任命投奔唐朝的东突厥处罗部的可汗,阿史那杜尔每天晚上佩刀持槊站在寝宫门口给自己站岗,并言:如果阿史那杜尔不在那里站岗,自己就睡不着。就是这句话让归降的阿史那杜尔感恩戴德。
也正是这份手段,使得阿史那杜尔在西域战功赫赫,杀的西域同族哭天喊地,先后灭了大小国一共24个,可以说其实唐朝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的创立者,战绩直逼李靖,而且死后还得到陪葬昭陵的殊荣。
这样的手腕,也只能出现在我国唐朝了。而在灭了东突厥之后,在公元65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西突厥灭国。
而这些被打败的突厥人只能向西迁,其中的一只突厥后裔在首领奥斯曼的带领下创立了奥斯曼突厥帝国,也就是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个国家创立过后曾经盛极一时,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但在17,18 世纪面对欧洲的全面崛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分崩离析,到如今只剩土耳其在回忆往日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