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勾践的后代在汉朝建立神秘王国,刘邦允许,汉武帝:必须灭掉!

勾践的后代在汉朝建立神秘王国,刘邦允许,汉武帝:必须灭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70 更新时间:2024/1/29 3:39:41

[var1]

问题来了,百越中的“越”,指的是什么呢?有人说,越同“粤”;也有人认为,“越”指的是越族。其实,目前最被接受的观点是,百越中的“越”是古越族的泛称,这里面有吴越、闽越、骆越、扬越等不同分支。其中,闽越这个分支不得不提,因为在汉朝初年,刘邦特地允许建立闽越王国,只是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神秘王国被撤销了。

一、大禹后裔建越国,勾践称霸七代亡

提起越国,人们就很容易想到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越国的始祖是夏朝第六代君主的儿子无余,属于大禹的后裔。在那个时代,越国地处偏僻,很少和中原地区发生联系。春秋末期,吴王阖闾侵犯越国,最终受伤身亡,导致吴越两国长达三十多年的相互征伐。后来越王勾践通过卧薪尝胆一举灭掉了吴国。勾践灭吴后,迁都琅琊,吸收中原文化后,曾一度让越国国力达到顶峰。根据《荀子》版本的说法,越王勾践曾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霸。

[var1]

勾践虽然独霸江淮多年,遗憾的是,勾践去世后,越国连续发生了三次弑君事件(“越人三弑其君”),导致越国国力大减,而邻国的楚国早和越国结下仇怨,待到勾践的第七世孙越王无疆时期,楚威王暗中准备多年,终于灭掉越国。从此,越国王族后裔分散各地,各自称王,建立不同的“越国”。例如,战国末年,勾践的第14世孙无诸是闽越国国王,而和闽越国相邻的东海国国王驺摇也是勾践的第14世孙,他们的地盘虽然不同,但都称自己是越国正统。

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平定百越,为了稳定百越,秦始皇让闽越王无诸继续管理闽越地区,只是,削去他的王爵,封他为闽越君长。

[var1]

二、离楚归汉立勋功,恢复旧国得汉宠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六国遗民纷纷响应。无诸早对秦朝的苛政不满,他果断带领闽越百姓起义,在东方响应陈胜吴广,成为第一批起义的秦朝官吏之一。

[var1]

巨鹿之战后,天下局势发生重大变化,项羽成为最强势力,而刘邦占领了秦都咸阳,势力也不容小觑,秦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到了这时,成了楚汉两方之争,其他势力只能选边站了。

由于项羽的综合实力较强,在秦末另一位枭雄吴芮的建议下,无诸率领闽越将士投奔了项羽。无诸以为,以自己昔日闽越王的身份,再加上身后闽越部将的支持,项羽肯定会重用自己。遗憾的是,项羽当年大封异姓王,其他加盟项羽的枭雄都被封王,唯独无诸没有被分封。因为项羽认为“楚、越旧隙”。

[var1]

啥意思呢,众所周知,项羽乃楚国将领项燕之孙,自称“西楚霸王”,他自认为代表楚国;无诸是越王勾践之后,自认为是越国正统。在战国时期,楚国和越国恩怨不断,越国正是被楚国所灭。项羽认为,楚越之间有旧仇,怕无诸得势后会报复自己,所以没有给无诸封王。

无诸觉得项羽格局太小,不是天下之主,于是改换门庭。《史记·东越列传》记载:

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率越人佐汉。

无诸趁着刘邦攻打项羽的时候,阵前倒戈,带着数万闽越将士投降刘邦,导致项羽兵败。

[var1]

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在楚汉之争初期,刘邦处处挨打,无诸的加盟,让刘邦倍感温暖。刘邦得知无诸是越王勾践的后裔、闽越王国的身份后,为了让无诸死心塌地,刘邦当即表示:若夺取天下后,会重新恢复无诸闽越王的身份。无诸感激涕零,表示一定肝脑涂地,帮汉王夺取天下。

事实证明,无诸的选择是对的,楚汉之争时期,无诸的势力主要在项羽的背后,他利用小股势力不断骚扰项羽,给项羽的大后方造成很大困扰,为刘邦的正面战场赢得了很多战机。垓下之围后,刘邦胜出,后来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履行了当时的承诺,册封无诸为闽越王。无诸也成为汉朝为数不多的异姓王之一。下图为无诸雕像:

[var1]

三、汉高祖的宠爱,汉武帝的无奈

且说无诸被封为闽越王后,在汉朝的管辖下,闽越国实现“高度自治”,他积极发展农业和渔业,大力发展金属冶炼技术,推广铁器和农具,闽越国的势力很快得到提升,成为一个富庶之国。

无诸一生,对汉朝都忠心耿耿,对汉朝皇帝毕恭毕敬,从未逾矩。但无诸去世后,他的后代则不一样了。

闽越国富庶之后,军事实力也大增,成为了周边封国极力拉拢的对象。公元前174年(汉文帝六年),刘邦的第七子、淮南王刘长起兵造反,闽越国暗中提供经济援助,后来刘长失败了。

[var1]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爆发,闽越国又成为吴王刘濞拉拢的对象,这一次,闽越国不仅提供经济援助,还出兵协助刘濞。最后,七国兵败,很多谋反的大臣为了逃命,纷纷逃到闽越国的境内,闽越国王不但没有将这些罪臣交出去,反而提供庇护。此举让汉景帝非常恼火,只是闽越地形复杂,又有瘴气,汉景帝觉得出兵攻打不划算,咽下了这口气。

[var1]

到了汉武帝时期,闽越国仗着自己兵强马壮,不断出兵吞并周边区域,例如,另外一个越族国家东瓯国就被闽越国不断侵扰,最后上奏朝廷要求举国搬迁到庐江。闽越国越来越放肆,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忍无可忍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闽越国发兵侵略东越,太尉田蚡(汉武帝的舅舅)不赞成出兵,觉得出兵不划算,汉武帝没有听舅舅的话,他决定给闽越国一些教训。于是,汉武帝派会稽太守严助为主帅,大将军王恢和韩国安为副将,兵分三路攻打闽越。闽越国虽然兵强马壮,但面对中央王朝的镇压,很快扛不住了。当年,闽越王被弟弟余善弑杀,向汉朝投降。汉武帝决定将闽越国一分为二,分为东越国和越繇国。分而治之,间接削弱闽越的实力。

[var1]

四、吃一堑未长一智,分二国仍生二心

闽越国一分为二后,并没有就此安分下来。东越国国王余善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元鼎二十五年),汉武帝出兵攻打南越叛军,东越国暗中和南越勾践,出兵8000人,名义上帮助汉朝,实际上却在帮助南越,最终事情败露,汉武帝震怒不已。

[var1]

汉武帝这时终于明白,若想彻底解决闽越的问题,靠分而治之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取消他们的封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于是,汉武帝刘彻一纸令下:撤销东越国和越繇国(原闽越国)的封国地位,并且派兵驻守在其境内,虽然余善等人曾起兵反抗,但很快被汉武帝镇压。此次事件之后,汉武帝将大量闽越人迁到江淮一带,彻底解决了闽越问题。

[var1]

五、历史与君读,笔者有话说

《史记》云:“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站在西汉统治者的立场来看,闽越国反复无常,多次反叛,必须要撤销掉。但站在闽越统治者的立场上来说,闽越国乃大禹、勾践的后裔,他们早有复国的打算。再加上闽越国远离汉朝长安,天高皇帝远,给他们作乱提供了机会。下图为越王台:

[var1]

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代,汉武帝刘彻又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君主,闽越国的反复无常,最终迫使汉武帝拔掉这颗“毒瘤”。至此,闽越国300年再未发生叛乱,对中华民族的统一意义重大。

更多文章

  • 残害忠良无数的妲己,为何不敢对闻仲下手?还是自己的小命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其一,妲己没机会害闻仲。妲己要害人,必然要选取一个万全之策,还能保护自己。闻仲已经得罪了妲己,但此刻,闻仲刚刚回到朝歌。妲己对闻仲这个人根本就不了解。其二,妲己不敢害闻仲,那是实力不允许。妲己对闻仲是恨之入骨,尤其闻仲在朝堂之上当众要求纣王废掉妲己以后,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已经公开化了。妲己苦心积虑要害

  • 安阳“殷墟考古小镇”复原殷商盛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将复原新发现的殷墟大型道路,增设铜车马、行人、游商等雕塑,真实反映殷商时期的市井繁荣景象。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服务项目,占地总面积约250亩,一期占地面积约110亩,建设内容包括考古科学馆、纱厂厂史馆、图书艺术中心、实景演艺《殷墟遗梦》、元宇宙数

  • 长平之战后,损失了45万大军,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赵国在元气大伤之后依然能够歼灭秦国,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赵国搬救兵了。[var1]事件回顾好像在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就一直处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这基本上是所有的历史书籍告诉我们的。只不过有那么一点点偏差,因为长城之战失败之后,赵国还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消灭了10万匈奴大军,让匈奴在若干年之内再也不敢侵犯赵

  • 春申君“移花接木”,让自己的儿子当上楚王?这件事不太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申君移花接木的故事,春申君与楚王关系,春申君是哪里人

    “战国之四君,其可称者,唯一春申耳。至如孟尝、平原、信陵三子,乃尸位素餐者也”许衡的意思是说,所谓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和信陵君三人都是徒有虚名之辈,只有春申君黄歇才算名副其实。[var1]的确,战国四君子虽然家喻户晓,但若论其政治成就和人品,并不是每个人都算“君子”,例如,信陵君魏无忌晚

  • 秦始皇灭了六国,真的统一全国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真的灭六国吗可信吗,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顺口溜,秦始皇为何能灭六国

    一个谣言,一个国家如果大家知道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并不是有七个国家就不难理解:战国时候究竟有多么的混乱。简单讲,我们指的战国七雄往往是那些实力比较强横的,有一定区域性影响力的国家,而那零零散散的拿扫帚一扫能扫出一大堆的小国家,根本没有统计在内。[var1]除此之外,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上都有一个一个的类似

  • 三国时期,东吴六次进攻合肥,结果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合肥之战:孙权不克而还赤壁之战后,曹操依然控制荆州北部地区。公元208年十二月,吴军将领周瑜正攻打江陵的曹仁,而孙权则亲自进攻合肥。此战,孙权将军队围住合肥,另派张昭进攻九江的当涂,但不成功。到了公元209年,合肥城经历了一百天的攻击,又连连下雨,城墙将崩。对此,别驾蒋济便向扬州刺史刘馥献计,

  • 刘备面如冠玉,耳垂及肩,臂长过膝!细思极恐,到底是什么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孙子刘谌,刘备张飞赵云枪好还是盾好,庞统临死前终于看清刘备真面目

    首先说,列如冠玉,试想一下一个男人再白也不会白到那种程度,更何况刘备,并不是什么好的家庭,是摆地摊生活的,长年年风吹日晒,又怎么会面如冠玉呢?所以说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刘备的白并不是健康的白,更像是一种病态。再有就是耳垂及肩,即使如来佛也不可能有那么长的耳朵,那么只能证明一个问题,就是刘备的脖子太短

  • 越王勾践为何能在后期灭了吴国,“三千越甲可吞吴”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勾践死于谁手里了,勾践夫人和吴王夫差吻戏,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含义

    事件回顾越王勾践的这一次从堕落到崛起的历程衍生出来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叫卧薪尝胆。我曾经查过吴国和越国两个国家的恩怨情仇,后来发现这两个国家的恩怨竟然断断续续地延续了近50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意味着吴国和越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一直有的矛盾和冲突,而且他们两个国家非常的不友好。公元前496年的时

  •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著名事迹,到底真实性有多少?我们盘点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关羽的真实事迹,关羽个人事迹500字,三国关羽精彩片段

    桃园三结义:这是第一件著名的事,说是刘备和关羽、张飞在张飞家后的桃园里结拜为兄弟。实际情况是,正史从未记载过三个人结拜的故事,只说三个人情同兄弟,在公众场合以君臣相称,私下里晚上像兄弟一样睡在同一张床上,但不代表他们真的结拜过。温酒斩华雄:这是《三国演义》里关羽第一次出风头,在汜水关立下大功,斩杀西

  •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迅速衰落,兵家和法家为什么出了大力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兵家历史,春秋战国兵制,法家衰落的原因

    宗法制的衰落与另一大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分封制!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慢慢引发井田制和授田制的更迭。以血缘为纽带联系的宗法制慢慢延展出的嫡长子继承制和血缘基础被法家和兵家击溃后,传统西周礼仪规范所约束的周礼被强权所取代。(当宋襄公的君子之行被天下诸侯取笑的时候,正是印证了宗法制的崩溃)紧随其后,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