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前,杨国忠和李隆基早就知道安禄山要反,为何还坐以待毙

安史之乱前,杨国忠和李隆基早就知道安禄山要反,为何还坐以待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3/12/11 3:37:43

安禄山一个边关大将,与整个盛世大唐相比,犹如荧光和皓月,是什么原因让安禄山有熊心豹子胆,居然想吃掉大唐?事实真相总是被历史掩盖,当揭开一层层面纱,才知道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有历史的必然性,并非偶然。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安禄山用军功获取唐玄宗的信任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大转折。在天宝初年,大唐最大的敌人就是吐蕃,最著名的就是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当时为了国家安定,大唐不惜派出公主和吐蕃和亲,但是这种和亲方法只能收到一是功效,却不能保证长久安定。

后来大唐和吐蕃的作战中,由于抽不出兵力来对付东北地区边境的契丹侵扰,因此在无兵可用的情况下,用蕃将安禄山统兵御敌,但是请佛容易送神难。一年后,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七年后又担任河东节度使,在统兵御敌的过程中,安禄山实力不断变大,摇身一变,变成统率二十万精兵强将的边镇统领,雄镇一方。

由于安禄山抵御外敌,镇守边关,立下了军功,所以深得皇帝信任,当他真的造反的时候,皇帝根本不信,皇帝为什么不信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安禄山冒死御敌,足见其忠心,一个人连自己生死都置之度外,怎么可能造反?

第二:安禄山虽然统兵20万,但是这些士兵大都是汉人,汉人怎么会跟着胡人造反呢?

第三:就算安禄山造反,区区20万人,和整个盛世大唐的兵力相比,不过是以卵击石。

其次第二个原因就是安禄山和杨贵妃的特殊关系

安禄山虽说是胡人,但是他是混血胡人,爸爸是康姓粟特族人,妈妈是突厥族人,因妈妈再嫁安姓突厥人,所以安禄山才改姓安。安禄山虽然是出身军旅的大老粗,但是他人粗心细,善于钻营,有精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他疯狂敛财贿赂李林甫,放低身段卑躬屈膝讨好杨玉环,最终双管齐下,在权臣和后宫的双方热捧中,深深赢得唐玄宗的宠信。

安禄山是胡人,所以身材魁梧,肚大腰圆,有一次唐玄宗开玩笑说,你肚子肥大,里面装的何物?安禄山卑躬屈膝地说:“沉下肚子中装的全是对皇上的赤胆忠心”从此事不难看出安禄山的心机。此事最少说明了两点,一是安禄山是个善于献媚的小人,二是唐玄宗是个热于被追捧的昏聩之主。

安禄山这种精于算计的人,怎么可能放弃一切上升的机会,他深知只有皇上的宠信还不够,走夫人路线,也是最合适的捷径。最后把心思放在杨贵妃身上,安禄山在杨玉环的身上狠下功夫。最著名的就是,为了攀附权贵,他卑躬屈膝到毫无廉耻的地步,45岁的安禄山居然拜29岁的杨玉环为“养母”,一个年近五旬的老头,认一个从没做过人母的少女做养母,用心险恶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有了杨贵妃“养儿”的特殊身份,不但可以给自己带来光环,还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安禄山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一是用杨贵妃当靠山,二是也间接成了唐玄宗的养子,三是在造反的时候,麻痹朝廷。所以当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杨贵妃和唐玄宗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儿子会造反。

唐玄宗宠溺杨贵妃,懈怠朝政,给了安禄山起兵造反制造了机会

东北边境的契丹叛变,唐玄宗无计可施,安禄山发兵平定,使唐玄宗乐不可支,数次奖励,夸赞他是“戍边长城”。自称“年事渐高”的唐玄宗,对内把政务交给丞相,对外把边防交给边将。所以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都得到独特的宠信。在唐玄宗心中,安禄山与丞相权力旗鼓相当,可以随便进出宫廷。

安禄山外表憨厚,内心奸诈,杨国忠数次向唐玄宗进谏,安禄山必反,唐玄宗不以为然。唐玄宗在安禄山起兵造反的前几天还亲笔致书,邀请安禄山来皇宫泡温泉,实在荒诞可笑。最后安禄山如约而至,但是不是来洗温泉,而是扯旗造反,要夺取皇位。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实际上大唐盛世未尝并不是这样,唐朝的真正伟大之处,除了他能创造盛世大唐,还能够在遭受重创后再次复兴,更取决于这种再生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历史转折相始终。在远眺盛唐的余晖时,唐朝同一个国号、同一个都城,乃至同一个皇室血亲,更应当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当上皇帝,来到寺庙:朕要跪拜吗?方丈一句话保住众僧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登基诏书原文,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娶了多少女人

    另一方面,他们会通过兴建一些寺庙,给自己“天子”的身份增添一缕神秘感。而古代那些迂腐愚昧的民众,看到这种种有模有样的现象之后,就变得盲目遵从,对统治者自然也是服服帖帖。于是乎统治者就达成了自己想要的目的,为了能够更加持久地稳住这样的局面。统治者就会大力宣扬佛法和大肆兴建寺庙,久而久之,寺庙就流传开来

  • 李白的这首诗流传千古,世人都会背诵,却根本不是他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他最有名的一首诗《静夜思》可是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甚至这首诗被翻译成无数个版本流传到了海外,让无数游子看到这首诗都会感同身受。可是你知道么?这么熟悉的一首诗竟然不是李白所写的!这首诗其实是他的粉丝魏颢和他的叔叔李阳冰一起汇编而成。魏颢先来说一说魏颢这个人。要说在追星这条路上,古人可是从来没怕过谁。魏

  • 朱元璋大杀功臣,也有不杀功臣的皇帝,他们都是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是千古一帝吗,赵匡胤与朱元璋谁是千古一帝,朱元璋为什么不杀徐达

    所以只有把你除掉,他才能得到更多蛋糕,完全不考虑曾经一起度过的苦难,这种人典型的自私自利之人。明朝朱元璋把这点可谓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从一个穷迫潦倒的农民做上了皇帝后,并非他胜利的果实与一起和他打拼的兄弟分享。而是采取斩尽杀绝,让世人看清了他那魔鬼般的嘴脸,真替为他打拼而战亡的将领以及后来被杀死的功

  • 被唐玄宗专宠11年,杨玉环究竟好在哪里?她有“3大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评价唐玄宗和杨玉环,杨玉环和唐玄宗真实关系,唐玄宗怎么抢的杨玉环

    在唐玄宗的人生中,杨玉环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两人在一起后,长达11年的时间里,任何一个女人在唐玄宗心中,都抵不过一个杨玉环。这就使得后人好奇不已,杨玉环到底好在哪里,竟然会让唐玄宗欲罢不能呢?云想衣裳花想容追求美好的人或物,这是人类的本能。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也不可免俗。杨玉环能入得了

  • 朱元璋因残暴被贬低,这位皇帝手段远比他酷烈,后世却无人指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登基诏书原文,朱元璋和陈友谅,朱元璋娶了多少女人

    可相比较而言,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人手段比朱元璋更加酷烈,仅一天时间内就杀掉手下70员将领,但后世对这位皇帝的评价却是褒大于贬,他就是五代十国的明君后周世宗柴荣。不少知名学者在提起他时直言:在肯定赵光胤功绩的同时,柴荣的贡献也是后人所不可忽视的,赵匡胤就是站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才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作为中

  • 李白的《蜀道难》,霸气不输陈浩南,气势全在这两首诗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作为一代诗仙,提起他就不得不把他和酒联系在一起,而他那些千古流传的诗词又大多是饮酒之时写出来的。“会须一饮三百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洒脱。但是关于李白的身世依旧是很神秘的一件事情,因为李白自己从未给自己写过自传,而且对于他的身世背景他自己也是讳莫如深。在他写的无数首诗词里也仅有寥寥数语提到了自己的

  • 朱元璋大封群臣,一人说:我有一毛病,做不了大官!皇帝大笑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在之前或者本身就是穷人,要么就仅仅是个小官而已,和那些贵族们的地位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最后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九五,迈向皇位。这不禁让人望而钦佩,作为皇帝,这两个人都是成功的,虽然说做人肯定都不完美,但是他们的功绩和所犯的错误比起来,可以说是不值一提。当然,这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

  • 武则天虽为女皇帝,但她发明的一个制度,至今仍在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唯一的女性皇帝,其称帝是很多种历史文化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她称帝后当然有抵制一派——李唐宗室。武则天虽为女性,却不让须眉,她发明的一个制度至今仍在使用。早在武则天称“天后”以后,诸侯王起兵造反,无一例外均遭遇失败结束。这时江山易主的新格局已经是铁定而无法挽救了。但是她的欲望和理

  • 李白16岁离家游历大江南北,却为何直到42岁,才第一次进入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此期间李白在安陆结识了妻子后,才暂时的在此定居10年。其余的时间他都在追寻着美丽的山水。在我国的不少地方都留有李白的诗词佳作。可是为何在李白42岁的时候他才踏入当时的都城长安呢?在他去往长安之前的几十年时间里,他有很多次机会去见识见识这个大都市的,为何迟迟不肯去呢?再上一篇里我们说到他给妻子的情书

  • 明朝皇帝的相同点,永远和文臣不和,要么屠刀相向,要么独来独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有些皇帝直接用屠刀把那些文官杀了,有些皇帝就是独来独往。其中最狠的便是朱元璋了。在洪武31年,朱元璋走完了他71年的人生,在临终遗言中有一句话。他说自己一生劳神费力,除了自己谁都不信。这句话说的确实没错,朱元璋虽然没啥文化,从小就是个放牛娃,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明君中,他也是排得上号的,相当能干。他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