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设蒙古人不入侵,南宋就不会亡了吗?

假设蒙古人不入侵,南宋就不会亡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88 更新时间:2024/1/9 2:01:39

三国魏晋南北朝,分裂持续了360多年。这360多年,一直在等一件事,就是北方完成整合。只要北方完成整合,北方统一南方就势在必行。这是秦汉以后中国历史的路径依赖。

南宋政权,摆脱不了这个历史大势。而本就残弱非常,所以肯定还是会被北方吃掉,最终还是会灭亡。

再进一步假设:也就是假设整个北方政权,无论是蒙古人统治还是女真人统治,甚至是契丹人统治,都不会入侵南宋。

如果这么假设,就没意义了。那你看日本不就行了,没有蒙古人入侵,也没有宋朝人入侵,就在一个岛上自己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南宋能不能自己把自己玩死?还要附加一个假设,即不跟外界进行物质和精神的交流的情况下。这就真得没啥讨论的必要,南宋都可能发展出天皇来。

所以,南宋会不会灭亡,只要得看这个南方政权在当时的情况下,能不能战胜北方。简单说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南宋要一直存在,就得发展出统一北方的力量,提前完成朱元璋的统一套路。而如果发展不出统一北方的力量,就只能窝在南方等着被消灭。

这个单纯地分析地理和经济,意义不大,主要得看南宋的朝堂政治和权力模式能不能发展出这种力量。

01.南宋是怎么灭亡的

南宋的灭亡,始于1253年到1259年蒙哥大汗南征。

几十万蒙古人,分五路、南北夹击。北方三路,从传统的三大通道进攻,即汉中—四川通道、荆襄通道和江淮通道;南方两路,即蒙古大将兀良合台的大理军团,一路直入荆襄、一路攻击四川。

此战,以蒙哥大汉顿兵钓鱼城、暴毙而亡画上了句号。

但是,这一仗,真得是把南宋给打残了。

单单南路迂回的大理兀良合台军团,就取得了十三战连胜、斩首40万的战绩。此战之后,南宋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就是国力严重透支。

蒙古人在斡难河重新选出大汗后,南宋就只能是翘首待亡了。后期忽必烈攻宋,南宋基本等同瘫痪,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原因就是蒙哥攻宋之时,南宋被彻底打残。内部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皇帝和朝堂再又集体混蛋,襄樊被围了三年,宋度宗居然不知道。就是这种朝廷,能不亡吗?

02.南宋的内部问题

一是改革彻底停滞。

改革派王安石变法,保守派司马光废法,再之后改革派重新执政,把司马光这伙人定义为千古奸党集团,也就是元佑党人。一共是309人全都定为奸党,还把名字刻在石碑上。但是,这伙改革派,也就是蔡京之流,不仅没能力重新改革,而且也没心思治理国家,他们就是来争权的。但是,这时候偏赶上了金人入侵,北宋亡国。这么大的事,总的找出罪魁祸首吧?单说徽钦二帝已经没意义了,俩人都被绑到黑龙江服刑了。所以,改革派,就成了当然祸首。于是,南宋立国后,谁也不许提改革,谁提谁死。所以,大家就是看着朝政越来越糟糕,但谁也不敢提出力挽狂澜的改革。

二是士大夫彻底堕落。

常说: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原因就是北宋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管战场如何,但是朝堂没啥大问题,皇帝和官僚集团还算精干。主要是官僚的士大夫们,大家还在为国着想。南宋无相,不是没有精干丞相的问题,而是整个士大夫和官僚集团集体堕落。在这个系统内,你选出不好丞相,也建立不了什么优秀的官僚集团。原因就是改革彻底停滞之后,朝堂氛围非常僵化,士大夫越来越沮丧。然后,大家也就集体不干活了。南宋朱熹是理学大师,为啥就没能当大官、做丞相?因为朱熹活着的时候,他就是异端邪说的代言人。官办学校和体制内的知识分子,与民办私学和体制外的知识分子,是完全不同的两伙人。

三是武将被彻底压制。

北宋的武将,也被压制。但压制得没有南宋那么惨。秦桧主政之后,为了加强皇权、控制武将,直接把岳飞、韩世忠这伙人全部调离军队、召回朝廷。目的很简单,就是担心他们造反,都给我回来。后期,南宋虽然有名将,但是名将不仅难立大功而且也难有善终。原因就是武将集团,集体不被信任。将军和朝堂,彻底离心离德。后期,四川将军刘整直接投降元朝。为啥?就是怕被整死。

03.南宋没法解决这些问题

明人张溥说认为南宋之亡,“积于理宗四十年,成于度宗十年“。意思就是这个南宋这个朝廷已经彻底烂了,从宋理宗时期就已经没法要,到了混蛋宋度宗时期就彻底自废武功。

其实,南宋的问题,最早得追溯到北宋,再晚也得追溯到高宗时期,就是害死岳飞的那个宋高宗。正是这些问题的根源太深,所以真得没法指望南宋自我解决。

一个是改革的问题,你改革派把北宋都给玩没了,以后还怎么可能再立足朝堂。也许改革派说我们不背这个锅,但不背不行,南宋就这么认定了。

不改革就不行吗?北宋前期不是也挺好吗,所以也没必要改革。但是,改革不止是手段,而是一种进取的态度。有些问题是在发展中遇到的,就得雷霆一下,呆着不动就是鸵鸟政策,而且士大夫官僚集团也没事干了。南宋后期的丞相贾似道,被称为蟋蟀宰相,就是没事躲在别墅里斗蟋蟀玩。甚至,襄阳被围了三年,他这个丞相竟然不汇报。这说明体制内的士大夫集团已经彻底不合作了,老赵家的江山爱咋咋地。

士大夫彻底堕落,主要是体制内的士大夫彻底堕落。而体制外呢?也就是崇尚道学、满怀理想的一伙人,他们全到民间讲学了。所以,南宋的私学特别兴盛。但是,看私学太盛,朝廷不满意了,直接把他们定性为异端邪说。士大夫集团两伙精英,一伙掌握权力、但自甘堕落;一伙满怀理想、但被废武功。南宋的精英集团都整合不到一起去,就别说社会力量了。

然后,就是最能打仗武将集团。这个问题要溯源到宋高宗时期。这是一个被金人打怕了、也打怂了的皇帝。被外人打怕、打怂的结果,就是对自己人特别狠。所以,南宋皇权专制很厉害,根本就没有北宋时期跟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完全就是皇帝说了算,宰相说换就换。这也是体制内士大夫堕落的一个原因。对士大夫是这样,对武将则是彻底地不信任。

特别是淮西兵变,公元1137年,刘光世所部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人率四万淮西军和十几万百姓集体投降金人所立的伪齐政权。这件事对宋高宗的影响太大了。直接结果就是:宋高宗不信任武将,南宋朝廷不信任武将,而后愈演愈烈,则是整个南宋都不信任武将。

所以,改革、士大夫以及武将,这些问题都是由来已久的,成为南宋的路径依赖和政治模式。

04.总结:南宋到死也整合不了南方力量

长城挡不住草原骑兵,长江也挡不住北方甲士。所以,要么中原王朝羁縻草原、要么南方横扫中原,否则就只能是被消灭。

历史从来都不是静止的,总是运动的。所以,指望南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然后长有国祚,这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固有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南宋无法整合南方力量,也就无法图谋中原,只能坐而待亡。

唐朝末年,主要是安史之乱后,江淮已经实现了彻底开发,支撑了已经残破的唐王朝将近150年。所以,南方的经济足以支撑南宋能有大的作为。

战场武功上,宋朝不算弱,中原汉人也不是不能打,而且当时的技术手段也足以支撑他们跟草原骑兵干上一场。而且,自己还有政权优势,打持久战,草原政权不是对手。

唐朝的对外战争,是胜20、负11、平12;两宋320年,对外战争是胜38、平3、负39。唐朝的胜率是46%,宋朝的胜率是47.5%。而且,宋朝是有先天不足的,即没有战马、失去长城屏障,居然还能打出这样的战绩。

即便是打遍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面对南宋,也彻底玩不转,双方僵持了半个世纪。

同时,南宋之所以被消灭,也不完全是蒙古骑兵和蒙元将领。1233年,蒙古政权接受耶律楚才的建议,宣称自己是儒教帝国,在北京重修孔庙,要跟南宋争正统、争政治合法性。所以,南宋后期,蒙元政权不仅整合了草原,而且也整合了长江以北。崖山之战消灭南宋残余势力的蒙元将领张弘范,是纯粹的北方汉人,祖籍中原的南阳郡,家乡在今天的河北保定。

所以,南宋能不能存在,主要得看北方能否完成整合,只要北方整合完毕,无论是蒙古人主导的、还是女真人主导的,甚至就是北方汉人自己主导的,都能把它消灭。归根结底是南宋自己的问题:克服不了固有问题,整合不了南方力量,统一不了北方就只能被北方统一。

更多文章

  • 宋朝之前是没有棉花的,当时古人如何御寒?第二种现代人也穿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怎么御寒的,没棉花的古人如何御寒,宋朝棉花

    棉花是产于印度的一种植物,当时最初引进中国的时候,它只是一种观赏性的植物,主要是为了赏玩,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而且棉花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植物,一般的贫民百姓根本种不起。到了元朝的时候,人们才逐渐地认识到了棉花还可以用来保暖,但是一般百姓因为缺乏对棉花的认识,所以也不愿意种植,棉花依旧没有普及开来。到

  • 此姓氏被朱元璋下令世代为奴,该姓做了什么?让朱元璋如此痛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让哪个姓氏代代为奴,世代为奴的姓氏,让朱元璋痛恨的姓氏

    这是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氏,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下令将这个姓氏的人全部流放,男的代代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而这个做法不仅没被唾骂,还让百姓拍手称快。这个姓氏便是我们都熟知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蒲氏。那么到底是什么仇恨,能让朱元璋如此痛恨这个姓呢?让朱元璋痛恨这个姓氏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叫蒲寿庚

  • 成吉思汗,征战一生,一代天骄有多少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吉思汗娶了多少老婆,成吉思汗一生中的战绩,成吉思汗一生多少个妃子

    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肯定很熟悉汉族和匈奴族的百年战争,最终在汉武帝的打击下,匈奴覆灭,一部分归降汉族,而另外一部分进入欧洲,开启了欧洲的数百年的血泪史。西方人将横扫欧洲的神秘力量,称之为“上帝之鞭”,并且一度闻之色变。而“上帝之鞭”则是一个广泛的历史概念,总共包括了三个部分,分别为北匈奴部分,西辽部分

  • 朱元璋问大臣昨晚在干嘛,大臣回2字,皇帝大喜: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与大臣们的谈话,朱元璋问为什么不报官,朱元璋临终前问大臣们一个问题

    朱元璋废除了宰相这个职位,将所有的权力都收归到自己的手中,但是光靠一个人处理国家大事,还真的有些吃力,根本忙不过来。朱元璋很勤奋,但是勤奋也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即使自己不休息也不能让朝廷正常运转,于是他便废中书设六部,内外庭相互制约,皇帝的权力高度集中,所以明朝出现了这样一个怪象,即使皇帝几十年不上

  • 李继迁在宋辽夹缝中左右捭阖,赵光义气急败坏中连出昏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继迁与宋辽关系,宋太宗赵光义个人资料,李继迁

    有些经验就不能复制,因为经验主义害死人。大宋都巡检曹光实,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可以说,在西北战场上,党项人根本不是曹光实的对手。大宋的国力够强,而曹光实的军事水准也属一流。但,经验主义,害死了这位大宋能臣。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过程中,曹光实以羁縻捭阖为长。简单说就是:我没必要打死你,但我可以跟你做买

  • 故宫地砖坏了,专家修整时发现一个秘密,让人不禁感慨:朱棣太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撬开故宫地砖朱棣心真狠,朱棣与故宫,修复故宫地砖才发现的秘密

    故宫从朱棣时期开始修建,之后明清两朝所有的皇帝都住在故宫里面,故宫应该算得上是皇家的后花园。既然,宫里住了那么多皇帝,嫔妃等重要的人物,那么安全一定要搞好。毕竟有很多人是想要推翻政权的,也有很多人痛恨某个昏庸的皇帝的统治,当然也有一些,胆子大的想要进皇宫里面偷东西。故宫的安全问题,其实经过时间和技术

  • 朱元璋爱民如子却定下一奇葩规则百姓难以忍受明朝因此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明朝秦升冤死朱元璋悔过,朱元璋在明末可以挽救明朝吗

    这条规则就是厚养宗室。作为一名从贫苦出身到创业成功的草根帝王,朱元璋亲眼目睹了家人在自己面前一个个死去,自己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惨,为了不让自己身上发生的悲剧在后代重演,因此他对待朱氏亲族非常宽容,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甚至为此不惜挥舞屠刀将危害朱氏家族的威胁以莫须有的罪名一一铲除。开国功臣被杀得差不多了

  • 《封神榜》姜子牙封神很任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马氏是姜子牙的原配夫人,姜子牙在朝歌时期,得不到马氏理解他的雄心壮志,还被夫人嫌弃。姜子牙把马氏封为扫把星,这是有多大的仇多大怨,把自己的夫人封为灾星,谁遇到扫把星谁倒霉。四废星袁洪:姜子牙遇到袁洪,就是他人生最大的不幸。袁洪带领梅山六圣、千里眼、顺风耳、邬文化,与姜子牙开兵见仗,打得姜子牙怀疑人生

  • 上古奇书现良渚古国,夏朝之前的超前文明,崇拜蚩尤亡于大禹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蚩尤与良渚的关系,九天玄女与蚩尤的爱情,蚩尤是谁的儿子

    “良渚文化遗址”是位于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南部环太湖地区的距今约5300年的文化遗址,其范围覆盖了约半个中国。在第二次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上古古城,它以良渚遗址区内的莫角山遗址为中心东西长约1.5至1.7公里,南北长约1.8至1.9公里,占地面积近290多万平方米,与北京颐和园差不多大。城墙残

  • 三星堆文明对华夏文明的冲击,夏朝不是第一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老梁讲夏朝完整版,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夏朝遗址在广东

    夏朝的范围涵盖了今天的河南、山西、山东、湖北和河北部分地区,也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说的中原地区,这一点是史书认定了的。而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时候,古蜀国还被称为蛮荒之地,那里的人民被称为蛮人,为中原人所不齿,双方没有任何交集。在这种情况下,三星堆遗址怎么可能成为夏朝都城,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那么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