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史将袁崇焕写成受尽冤屈的孤臣,有何政治目的?大明帝国的叹息

清史将袁崇焕写成受尽冤屈的孤臣,有何政治目的?大明帝国的叹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51 更新时间:2024/1/24 14:48:09

1. 非历史学科班出身:酒徒与阿越是工程师,当年明月与山高月阔是公务员。

2. 笔调与叙述比起一般历史书籍生动活泼,但难免沦为夸大与渲染。

3. 喜欢从野史和推论去论述历史,喜欢的读者会读得津津有味,不喜欢的读者会认为不够严谨。

本书的书名《明月几时有——大明帝国的叹息》不脱离翻案历史书籍的命名原则:语不惊人死不休,书的封面与文宣字眼直接揭露五大历史疑点:

八旗兵真的锐不可当吗?

农民军真的势如破竹吗?

大明朝真的不堪一击吗?

袁崇焕真是民族英雄吗?

朱由检不是亡国之君吗?

所以,毫无疑问,这本书是一本不折不扣的通俗的历史翻案书,作者旁敲侧击地说明下列一些看法:

一、 袁崇焕并非是抗金英雄,他只是想要借着战争与和谈之间的矛盾与空隙,替自己谋取官位与利益的投机分子,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来保全他自己的权位。比如作者提到袁崇焕与皇太极达成秘密共识,让皇太极出兵到北京城下,只为了袁崇焕想要借着议和来确保自己在辽东乃至于明朝的军政首席地位。

二、 万历并非怠惰的皇帝,作者山高月阔认为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并没有荒废朝政,作者认为所谓的上朝的议事都是一些御史言官的空谈与高谈阔论,类似今天电视的谈话性节目,万历不去上朝反而不会浪费时间。

三、 皇太极一开始完全没有并吞中国的计划和想法,完全都是崇祯一连串的决策错误所导致。

然而,作者却将明朝衰亡的绝大部分责任推给东林党以及其所发动的“党争”,而对于魏忠贤这种宦官却还多有褒扬,这些论点我就无法苟同,一个国家的衰亡的因素应该是多重且各自环环相扣,作者却把所有责任推给东林党,他认为万历皇帝怠惰朝政是东林党成员害的,他认为天与崇祯年间一些人事斗争所导致的军事外交失败也是东林党害的,他认为万历皇帝会不信任中央政府反而相信身边的宦官,也是因为东林党成员把持朝廷害的,甚至为了贬低东林党,连魏忠贤都被形容成有为有守,这就让人感到相当不解。

立场过度偏颇,其论述的结论往往也会被过度扭曲,我不认为东林党要负明朝衰亡的最大甚至唯一责任,我也不太相信清朝开国者皇太极没有并吞中国的野心,他之所以长达十多年没有发动大规模南下征明战争,一定有其经济力、后勤与非军事上的种种考虑;至于袁崇焕是个间接反典型的卖国分子,这点我倒是认同,因为清史将他写得好像受尽冤屈的孤臣其实有其政治目的,一是将崇祯妖魔化,这样清朝灭明就更有正当性,二是女真心知肚明,袁崇焕的胡乱决策帮了女真相当多的意外之忙。

作者的字里行间露出对党争的极度厌恶,也流露出对所谓专制集权的过度美化想象,让人不禁怀疑,作者是否将自己偏颇的意识形态灌输在对历史人事物的评论上,因为中国共产党绝对是厌恶党争,中国的政治主流是由上而下一条鞭的中央集权,不同党派之竞争绝对是不被允许,甚至被污名化,所以当我们阅读中国作者的作品时,要相当小心作者会将偏执的意识形态化成对人事物的描写,若没有保持一点怀疑的态度,真的会对书中的内容照单全收收呢。

说了人家这么多,有些不好意思,最后还是放一下《明月几时有——大明帝国的叹息》的正版链接,毕竟写书不易↓↓↓

); }

《大明帝国的叹息》正版

¥42.8

购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唐玄宗情怀泛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最高当权者不恰当的感情生活是怎样引来这场灾难的呢?此话何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明皇中兴—开元盛世 用在贤明君主身上,几乎所有的赞美之词都可以用在开元初期的李隆基身上。公元712年八月,二十八岁的李隆基登上皇位。唐玄宗后人又称唐明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一年后,李

  • 隋炀帝杨广被杀和萧后有关吗?一对模范夫妻的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非常有名的暴君形象,像夏桀商纣王秦始皇都是以暴君的形象出名,这其中隋炀帝杨广,应该是在人们的心目中位列前几大暴君之一了。古往今来,大凡我们说谁谁谁是暴君,那基本上就是荒淫无道,仿佛皇帝们没事干,最大的错事儿,就是荒淫方面了。这种看法,是典型的两个老农在那里讨论,慈禧老佛爷生活一定是

  • 皇帝临死传位给亲弟弟,皇子难道没牌面吗?赵匡胤也很束手无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古代皇位都是继承制的,所以不由得不让人怀疑是赵光义杀害了兄长修改了遗诏,但其实这件事是真的。虽然赵匡胤的两位儿子都已经成年了,可以担当重任,但是当时的环境下却是不允许。因为五代十国时期就有很多政权交替的时候被大将借着清君侧的由头篡位了,这时候赵匡胤的儿子们都没有从军队中历练过,在军中毫无威望,怎

  • 不顾母亲劝阻,童年成吉思汗执意杀死亲弟弟,霸业的开始充满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有多强壮,都兰县成吉思汗墓,成吉思汗片段

    后人曾经做过统计,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戎马倥惚,征战四方,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征服了40多个国家,700多个民族。当然,在帝国极速扩张的过程中也充满了血腥,不少人认为蒙古帝国的铁骑屠杀了数千万,甚至上亿百姓。为此,成吉思汗在历史上也是饱受诟病,被人们认为是残暴、嗜血的代表人物。不过,任何残忍的杀伐过程总

  • 陕西发现柳公权真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乌海日报)严公贶墓志局部据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项目建设时,共清理发掘出3座唐墓,其中一座墓葬出土的严公贶墓志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写,是此次发掘中的最重要发现。M1墓室该墓平面呈“刀把”形,南北向,墓室被盗,葬具及人骨不存,出土了塔式罐盖、陶半身俑

  • 为什么孝庄宁愿一辈子做太后,辅佐两代君王,不效仿武则天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孝庄为什么要害死容妃,鳌拜为何怕孝庄,慈禧武则天孝庄谁更强

    表面上看,顺治和康熙都是冲龄即位,按照古代惯例,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大权在握后,学武则天登基称帝,似乎易如反掌。这是完全忽视了朝中政治势力的存在,及客观历史环境的制约因素。我们就拿武则天的经历做参照系,假设孝庄太后也有称帝的愿望,看她是否具备条件。慈禧太后的陵寝建筑,有凤在龙上的图案,以炫耀自

  • 金国刚建立时为何不侵略很弱的西夏小国,而是入侵大宋?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金国的崛起却改变了中国历史上这一三国鼎立的局面,生活在中国东北黑土地上的女真完颜部在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统一了女真各部,统一各部后,在1115年,他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契丹(辽朝)以后,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后周皇帝柴

  • 元朝和清朝不是中国人的王朝?否认少数民族王朝的严重性你可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先来看看夏商周三代吧。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而大禹却出自羌族。,《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鲧娶于有莘氏,……产高密(禹),家于西羌。”从通过分子人类学发现,汉族和羌族本来就是同根同源的,汉族只是羌族之中进入

  • 朱元璋为何不顾骂名,也要扒了蓝玉的皮?你看朱允炆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朱元璋晚年的时候,他曾经拼尽全力地想要培养自己的太子朱标,希望他能够成为帝国的第2代接班人。但可惜太子无福消受,所以,朱元璋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帝国迎来了巨大转折。在很多资料记载中,自从朱标死了以后,朱元璋就陷入了癫狂之中,做出了很多愚蠢的决定。其中就包括让朱标的儿子担任太子之位,还有就是杀死了蓝

  • 为“面子”而挑起高句丽战争,看人格分裂的皇帝,了解杨广的自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的“暴君”之名广为人知,如果历史上暴君和昏君相比,隋炀帝无异于属于前者,他有功劳但是无“德”,将天下事视为儿戏,以个人性情为重已经深入骨髓。他在位的时候除了著名的修建运河活动之外,还发动了多次战争,尤其是征讨高句丽。隋炀帝和汉武帝以及秦始皇一样,都非常好大喜功,希望通过战争来向天下人展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