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为什么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

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为什么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06 更新时间:2024/1/16 3:23:26

从某种意义上说,徐达的爵位能够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徐达生了一个好女儿,否则他的爵位也是二世而亡。

最初,在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分封功臣,有六位功劳最显赫者被封公爵,他们按排名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其中,李善长作为大明朝的萧何,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但后来因为牵涉到胡惟庸谋反案而被诛,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也都被处死。李善长死后,韩国公这一封爵就此戛然而止。

至于宋国公冯胜,他是因为在太子朱标去世后,私下和周王朱橚秘密会见,这位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也是冯胜的女婿,他们两人在这个敏感时刻秘密会见,让朱元璋怀疑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危险的军事联盟。

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下令削去朱橚的封地,并将其囚禁在凤阳,冯胜则被削去兵权。等到朱允炆正式被立为皇储后,冯胜就被朱元璋下令赐死,且不允许子孙继承其爵位,于是宋国公这一封爵也由此戛然而止。

卫国公邓愈,他倒是善始善终,并且在他死后其长子邓镇承袭了卫国公的爵位,但邓镇的妻子是李善长的外孙女,李善长因胡惟庸案获罪,邓镇也受牵连被杀,爵位被削夺。

郑国公常茂,这位官二代自身没有什么本领和功劳,但因为他是常遇春的长子,而恰好常遇春又在洪武二年就意外去世,于是等到洪武三年分封功臣时,朱元璋就将常遇春的功劳全部给了这位常茂,因此他才能位列六公爵之一。

不过,由于这位常茂的妻子是冯胜的女儿,所以在冯胜被收回兵权后,常茂也受牵连被贬到龙州,不久他就郁郁而终。

因为常茂没有儿子,朱元璋感念常遇春的功劳,就让常茂的弟弟常升承袭了爵位,后来常升在靖难之役中站在建文帝这边,还随军出征平叛,结果在交战中被朱棣的军队打死,爵位也因此被即位后的朱棣削除。

曹国公李文忠,也是善始善终,在他死后其长子李景隆继承了曹国公的爵位,后来李景隆又在靖难之役中站队成功,被朱棣列为靖难第一功臣,还被加封为太子太师,位列群臣之首。所以按照正常的节奏,这个曹国公的爵位,理应当可以传下去。

但问题是,李景隆作为一个从建文帝这边投降过来的人员,竟然成为靖难第一功臣,这让朱棣原先燕王府的那些大臣非常不服气,因此他们对李景隆恨之入骨;与此同时,建文帝的旧臣们,也非常痛恨李景隆的行为。

于是在永乐二年的时候,朝中大臣们竟然联合起来弹劾李景隆,说他包藏祸心,蓄养亡命,图谋不轨,要求将其处死。

最后迫于众人的施压,朱棣只好下令削去李景隆的爵位,并将他和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其家产。由此这个曹国公的爵位,也就此戛然而止。

最后是魏国公徐达,在他死后其长子徐辉祖继承了爵位,但在靖难之役时,徐辉祖选择坚决站在建文帝这边,并且在朱棣夺取天下后,徐辉祖依然表示不肯臣服。

在这种背景下,朱棣本想将徐辉祖杀死,但因为徐辉祖的亲姐姐徐氏是朱棣的皇后,在徐氏的劝说下,徐辉祖才得以保住性命,只是被朱棣削去爵位,软禁在家里。到此,徐达魏国公的爵位,其实已经算是中断了。

但是,等到永乐五年,在徐辉祖去世之时,其姐姐徐氏也病入膏肓,她在临终前希望朱棣能够善待其家人,所以朱棣便又以“中山王(徐达)不可无后”为理由,下令让徐辉祖的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的爵位,由此魏国公的爵位,又才被传下来。

不过,在永乐十九年时,朱棣便又将徐钦的魏国公爵位给削去,由此魏国公的爵位再次中断。好在后来朱棣的儿子明仁宗登基后,由于他是徐皇后的儿子,相当于是徐达的外甥,所以自然要照顾徐家,于是又下令恢复了徐钦的魏国公之位。

在这种背景下,魏国公这个爵位,才得以再次能够传下去。从这层意义上说,徐达魏国公的爵位能够保存下来,徐达的长女徐氏,绝对是最功不可没的一个人。否则,它也可能像其他五个公爵一样,早早就已中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采药农民捡到武则天唯一存世遗物,上有5字,揭晓了她留下的疑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出生的真实怪事,武则天晚年捡到的东西,武则天的奇闻怪事

    武则天为了登上皇位以及巩固政权,所实施的一系列残忍手段,众人皆知。但这样的作为,她心底有没有悔过?单从无字碑是无法看出,但是直到1982年有人无意间发现一物,此物上面刻有5个字,谜团从此揭晓。屈西怀是登封人,平时无事就上山采些药材,卖钱或自用来以补家用;82年的这一天,他照常上嵩山采药,嵩山的主峰名

  • 八贤王谋反!还是那个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力保大宋江山的八贤王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开封府第一集王朝马汉就在开封府了,这还是那个追随包拯的王朝马汉吗?按照现在电视剧的设定,王朝马汉就是个捕快,在三侠五义里这两货好歹也是个六品校尉,这里硬生生的被降级了,随着都是虚构,开始就颠覆了观众的认知。八贤王谋反调兵,这兵符是来搞笑的吗?两块兵符从八贤王手里拿出来是准备变魔术吗?接下来是见证奇迹

  • 东晋文士为何谈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楚云婷永嘉五年(公元三三一年),经过八王之乱的折腾,西晋王朝已呈风雨飘摇之局.占据平阳已称帝的匈奴首领刘聪虎视眈眈,分遣手下大将刘曜、王弥、石勒入寇.而大权独揽的东海王越自请出征石勒,却行至项城病死.太尉王衍遵遗命统军奉越丧,东还东海.不料与石勒之军相遇于共县,晋兵十余万人完全溃灭.晋朝中枢的兵力经

  • 明朝唐伯虎是否点过秋香?为何悲情才子一生不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唐伯虎是明朝最悲情的才子,那真是名副其实,如果你真正了解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就会认为言非所虚。唐伯虎画像一提到唐伯虎,大家下意识就会想到这几个关键词:明四家之一、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抱得秋香归的机智才子。其实才子称号众望所归,但唐伯虎点秋香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呢?想有知道他与秋香的故事,必须从唐伯虎的

  • 23岁写下《清明》,秒杀诗仙诗圣,杜牧的独门秘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杜牧最著名的二十首诗,杜牧为什么要写清明这首诗,杜牧写清明节的诗最有名

    杜牧是陕西西安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祖上几代都是朝中的重臣,他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家族传承诗书之风,年少时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杜牧还熟谙兵法,是颜值、才华和实力集于一身的文武双全人才,但他对靠颜值吃饭不屑一顾,一心只想从政,靠实力普济天下苍生,可惜杜帅哥生不逢时。

  • 北宋快要灭亡时,赫赫有名的杨家将哪去了?为什么没有挽救危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灭了杨家将去哪了,北宋灭亡时杨家将都去了哪里,北宋杨家将的真实事迹

    其实历史上杨家将真正有名的就三个人。分别是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第一代的代表人物就是杨继业。杨继业早年受父亲之命结交河东节度使刘崇,前往太原投靠,后来刘崇成为北汉皇帝,格外器重杨继业,赐姓为刘,改名为刘继业,并封为保卫指挥使,镇守边关,抵抗辽国进攻,此时的刘继业就作战勇猛,战功卓著。北汉灭亡后,刘

  • 狄仁杰把一个70多岁老爷爷推荐给武则天,她临死才知道上了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些阴暗面仅仅是武则天的冰山一角。试想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男尊女卑氛围占统治地位的古代,武则天能从一个卑微的后宫才人,变身为一个君临天下的大国皇帝,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勇气和多么杰出的才能。实际上,就武则天在位期间的业绩来看,她的表现与唐朝众多皇帝相比,稳居前五都不在话下。武则天在登基前后,为了巩

  • 明朝最忤逆的宗室:因一个歌妓而杀害父亲,还当众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最大的奸臣是谁,明朝最出名的江西奸臣,明朝第一忠臣被谁杀的

    一、事出楚藩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其余诸子都被封为王,并且在成年后前往自己的封国就任。朱元璋的第六子名叫朱桢,他被封为楚王,封国位于武昌,之后,朱桢的嫡系子孙世代承袭着楚王的爵位。嘉靖十四年(1535年),朱显榕成为第七代楚王。继位之初,朱显榕曾经遭到过姐夫的诬陷,但是“抚臣具言显榕

  • 此女一生先后被六位皇帝捧在手心,五十多岁时,更是迷倒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出身中古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萧后生于二月,江南风俗以为不吉,遂辗转由叔、舅收养。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选其为爱子晋王杨广之妃。萧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诞育三子一女,并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隋炀帝即位后,萧

  • 苏轼一首诗,推翻你对古代男女关系的刻板印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寸金莲,更有甚者,手臂不小心被男人碰了一下,就把它砍掉,还被当成烈女表彰,立个牌坊,让大家学习。作为一个正派的男人呢,则应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男女授受不亲。哪怕是夫妻,也要有距离感,绝不能表现得太过亲密。但,今天看到一首诗,发现这些,在苏轼的年代,都是浮云。熙宁六年(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