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唐伯虎是否点过秋香?为何悲情才子一生不得志?

明朝唐伯虎是否点过秋香?为何悲情才子一生不得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32 更新时间:2024/4/3 4:38:02

唐伯虎是明朝最悲情的才子,那真是名副其实,如果你真正了解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就会认为言非所虚。

唐伯虎画像

一提到唐伯虎,大家下意识就会想到这几个关键词:明四家之一、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抱得秋香归的机智才子。

其实才子称号众望所归,但唐伯虎点秋香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呢?想有知道他与秋香的故事,必须从唐伯虎的一生说起:

一、年少成名,恃才傲物

唐寅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出生于苏州,之后又有了一弟一妹。

他的祖上算是比较有地位的,五代以上是太守,四代以上是国公,最次也是侍御史。但到唐伯虎父亲这一代,只能靠一点小生意糊口,走到家族的最低点。

父亲唐广德,靠做小生意养活一家五口人的生活。

唐寅生来就具备艺术的天赋,自小用心刻苦学习,希望谋取功名,走上仕途。

说来这唐寅,十六岁便考中秀才,前途一片光明,青云得志,令人羡慕。按礼制,新录取的秀才要到孔庙祭拜,每人在泮池里采几株水芹插在帽子上,完成这些仪式后才算成为真正的读书人。但唐伯虎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全身赤裸玩起了打水仗的游戏,令旁人瞠目咋舌这也为他后半生的坎坷跌宕埋下伏笔。

他的好友祝枝山看透了他的缺点,便真诚劝导他“为人处世切不可轻狂放诞,忌自恃才华高就容不下他人。”但狂傲的唐伯虎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依旧如此。

几年后唐伯虎参加提学考,当时的监察御史方志却决定不录取他。

因为方志最讨厌这种浮于虚名,恃才傲物的“狂妄才子”型人物。所幸时任苏州知府的曹凤爱惜唐伯虎的才,于是他找方志说情,方志碍于曹凤的面子,不得不录取唐伯虎,将其放在榜末。

二、亲人去世,突遭变故

25岁的唐伯虎,上有为他理想买单的父亲,又有恩爱多年的结发夫妻,下有活泼可爱的儿子和女儿,一家人过着幸福自在的合家欢生活。

然而在这一年,厄运接二连三地像唐伯虎袭来,先是身体一向健康的父亲突遭恶疾,不治身亡。后其母受不了打击,悲伤而死。然而勤俭持家的妻子也在这一年突然去世,他欲哭无泪,埋怨上天的不公,然而厄运并未结束,刚出嫁的妹妹也去世了……他开始陷入了无限的悲伤与痛苦。

其好友祝枝山见唐伯虎如此消沉,便进行了规劝。唐伯虎在友人的帮助下,重拾信心,决定实现父亲的遗愿,走科举之路,一展自己的风采。

三、入京考试,仕途末路

29岁那年唐伯虎参加应天府公试,又得第一,全城轰动一时,此时有媒婆来说亲,说该女子不嫌弃家道中落的唐伯虎,此人便是唐伯虎的第二任妻子何氏。该女子确实是名“投机分子”。

唐伯虎赴京会试。那年的主考官是饱学之士程敏政,此人学识渊博,得明孝宗重用。那年的考题冷僻,有个典故,大部分学子闻所未闻,不知如何下笔,唐伯虎却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当时的副考官李东阳告诉程敏政,只有一两个考生答的 贴题,文辞优雅。程敏政随口一句:“一定是唐伯虎答得最好!”这句话,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到,一下子,流言蜚语满城,户科给事华昶弹劾程敏政鬻题……

这一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大致相当于如今的国家级公务员考试泄题。

原来,早有人羡慕嫉妒恨程敏政,于是,说他把考题泄密给唐伯虎,否则,没看考卷,如何知道唐伯虎答得好?

明孝宗派人撤查此事,结果查无实据,无奈,舆论哗然不止。

于是,明孝宗拿出处理方案:程敏政罢官回家,唐伯虎一生不能参加科考,华昶奏事不实,降职处理……

一场科考大案以各大五十大板而结束,而那个背后指挥华昶的人坐享渔翁之利……

当经历过短暂繁华的唐伯虎,瞬间又掉到坎坷失意的地狱中,心理落差巨大的他,恐怕他的痛苦滋味只有南唐后主李煜可以体会到吧。

而唐伯虎出狱后身心俱废,灰溜溜地返回老家苏州,迎接他的是乡亲的白眼和耻笑,他的第二任妻子何氏果断与之分手。

失去生活来源的唐伯虎即使在如此困顿窘迫的情势下也不肯屈就去当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坚持“士可杀不可辱”。

他辞去县城小吏的职位,以为他的抱负在区区三分之地难以施展。

一年后,唐寅回到了苏州。仕途无望的他开始了卖画生涯。卖画所得的钱财,加上变卖家产和朋友接济的银两,使唐寅的经济状况有了一些好转。

终于,在正德二年(1507年)的时候,唐寅筑起了自己的别墅——桃花庵。

著名的《桃花庵歌》便是此时所作。诗中“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的词句,

以及之后的一些诗歌如“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等等。

正是唐寅当时卖画为生和放纵心境的真实写照。

现实中的唐伯虎,完全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风流潇洒,而真实的状况民间艺术家的生活没有保障,日子很艰辛,让他心慰的是沈九娘贫贱相随,当他到了晚年,所以的激昂愤懑,所有的书生意气,少年的自负,青年的狂放,中年的傲骨,都被日子打磨没了,但压抑一生的不平之气,让他不甘。

但他只能写艳词和艳曲来换取生活经济来源,他选择和生活妥协。1524年,这一年唐伯虎在贫困交加中走完了他悲惨而又传奇的一生。

唐伯虎的一生除了这三个女人外,再没有资料证明还有她人。

据清代学者俞樾考证,并在《茶香室丛抄》为之辟谣,断定“三笑因缘”是好事者假借唐伯虎之名,移花接木在他身上的。

那些无聊的文人,把一些文人的风流韵事“强加”到唐寅头上,制造了一个风流故事,只为夺人眼球,提高其书的经济价值。

此外,还有人专门考证过秋香,秋香确有其人,但不过是当时南京城的一个颇具名气的青楼女子,且至少比唐伯虎大十几岁,这也就说明唐伯虎是根本不会和她发生所谓的“风流韵事”的。

所以,唐伯虎点秋香在历史是不存在的,是虚构的小说。唐伯虎一生年少得志,才高八斗无奈人生无常,科举考试后便是他一生的无奈和不甘。

他是一位浪漫主义者,他与世俗格格不入,出淤泥而不染,留给后世无数的文化财产。

而唐伯虎本人也因为惊世才华在中华乃至全世界的艺术星空中已升华为一个耀眼璀璨的闪星,令无数后人仰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23岁写下《清明》,秒杀诗仙诗圣,杜牧的独门秘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杜牧最著名的二十首诗,杜牧为什么要写清明这首诗,杜牧写清明节的诗最有名

    杜牧是陕西西安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祖上几代都是朝中的重臣,他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家族传承诗书之风,年少时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杜牧还熟谙兵法,是颜值、才华和实力集于一身的文武双全人才,但他对靠颜值吃饭不屑一顾,一心只想从政,靠实力普济天下苍生,可惜杜帅哥生不逢时。

  • 北宋快要灭亡时,赫赫有名的杨家将哪去了?为什么没有挽救危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灭了杨家将去哪了,北宋灭亡时杨家将都去了哪里,北宋杨家将的真实事迹

    其实历史上杨家将真正有名的就三个人。分别是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第一代的代表人物就是杨继业。杨继业早年受父亲之命结交河东节度使刘崇,前往太原投靠,后来刘崇成为北汉皇帝,格外器重杨继业,赐姓为刘,改名为刘继业,并封为保卫指挥使,镇守边关,抵抗辽国进攻,此时的刘继业就作战勇猛,战功卓著。北汉灭亡后,刘

  • 狄仁杰把一个70多岁老爷爷推荐给武则天,她临死才知道上了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些阴暗面仅仅是武则天的冰山一角。试想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男尊女卑氛围占统治地位的古代,武则天能从一个卑微的后宫才人,变身为一个君临天下的大国皇帝,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勇气和多么杰出的才能。实际上,就武则天在位期间的业绩来看,她的表现与唐朝众多皇帝相比,稳居前五都不在话下。武则天在登基前后,为了巩

  • 明朝最忤逆的宗室:因一个歌妓而杀害父亲,还当众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最大的奸臣是谁,明朝最出名的江西奸臣,明朝第一忠臣被谁杀的

    一、事出楚藩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其余诸子都被封为王,并且在成年后前往自己的封国就任。朱元璋的第六子名叫朱桢,他被封为楚王,封国位于武昌,之后,朱桢的嫡系子孙世代承袭着楚王的爵位。嘉靖十四年(1535年),朱显榕成为第七代楚王。继位之初,朱显榕曾经遭到过姐夫的诬陷,但是“抚臣具言显榕

  • 此女一生先后被六位皇帝捧在手心,五十多岁时,更是迷倒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出身中古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萧后生于二月,江南风俗以为不吉,遂辗转由叔、舅收养。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选其为爱子晋王杨广之妃。萧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诞育三子一女,并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隋炀帝即位后,萧

  • 苏轼一首诗,推翻你对古代男女关系的刻板印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寸金莲,更有甚者,手臂不小心被男人碰了一下,就把它砍掉,还被当成烈女表彰,立个牌坊,让大家学习。作为一个正派的男人呢,则应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男女授受不亲。哪怕是夫妻,也要有距离感,绝不能表现得太过亲密。但,今天看到一首诗,发现这些,在苏轼的年代,都是浮云。熙宁六年(1073

  • 隋朝最糊涂的大臣:宣旨忘内容返回问皇帝,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百家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想要为皇帝办事,不仅要有过人的能力,更要时刻小心谨慎,中国古代千百年的封建王朝,有无数因为功高震主却不知收敛的大臣,受到了皇帝猜忌针对最终结局凄惨,不过都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历史上也有不少收敛锋芒的大臣,能够获得皇帝的信赖和重用,隋朝时期就有一位非常著名

  • 明朝皇帝都姓朱,百姓想吃猪肉怎么办?古代各种忌讳有多严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家天子的地位相当于天上的儿子,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衣食住行甚至名讳都必须跟普通百姓区分开来,才能彰显天子神威。比如常见的饮食,不同阶级之间可以享用的食物也不同,“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大致意思就是天子可以食天下万物,其他等级只能吃匹配

  • 女子效仿武则天,在山中“称帝”,招数名男童扩充后宫,封其为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许多人为了这个位置争得头破血流,不顾及手足之情,可见皇位对他们的吸引力有多大。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女子地位偏低,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有些女子甚至被剥夺读书的权力。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后宫女子不得参政,但有这样一个女子,不仅参政议政,还成为最高统治者。图片来源于网

  • 奇闻趣事:唐代诗人是怎样描写女子发饰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开放、政权稳定、经济长期发展繁荣的时期,开放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以唐诗为代表的文学艺术达到了空前繁荣阶段,而健全发达的经济体系也为人们追求更加时尚的服饰打扮奠定了殷实基础。不同年龄阶段女子的发型发饰往往对她们的服饰打扮起到了恰当得体的陪衬作用,使服饰打扮更能显示体貌特征与形象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