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奇闻趣事:唐代诗人是怎样描写女子发饰的

奇闻趣事:唐代诗人是怎样描写女子发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97 更新时间:2024/2/18 10:29:4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开放、政权稳定、经济长期发展繁荣的时期,开放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以唐诗为代表的文学艺术达到了空前繁荣阶段,而健全发达的经济体系也为人们追求更加时尚的服饰打扮奠定了殷实基础。

不同年龄阶段女子的发型发饰往往对她们的服饰打扮起到了恰当得体的陪衬作用,使服饰打扮更能显示体貌特征与形象气质。女人们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发型发饰极大地调动、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热情与灵感,拓展了思维视野和想象空间,成为诗人们笔下一咏三叹、反复吟诵的精彩题材。那么,唐代诗人们是怎样用生花妙笔来抒写女子发型发饰的呢?

古代女子发型,有髻、鬟之别,实心者为髻,中空而作环状者为鬟。鬟大多为青年女子所喜欢,有高低长短大小之别。如“出意挑鬟一尺长”(段成式《柔卿解戏呈飞卿》)是长而大的鬟;“短鬟一如嗪”(曹邺《四怨诗》)则是短小的鬟;鬟的位置也因头而异,结于头顶的如“双鬟梳顶髻”(《刘禹锡同乐天和元微之深春》);垂于脑后的如“柔鬟背后垂”(元稹《恨汝成》)。鬟以双者为多。

幼女则往往垂发于额。如杜牧《书情》的“媚发轻垂额”,李白《长干行》的“妾发初覆额”即是。

髻一般为妇人的发型,青年女子也偶尔为之。

李贺的“峨髻愁暮云”、万楚的“插花问高髻”和稹之的“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等所吟都是高髻。这是初唐稍后身份较高贵的妇女改变了隋代的平云式而使其向上高耸而成。她们认为,头部在上,地位重要,故要加高发髻。于是,从宫中到宫外,高髻便流行起来。高髻种类极多,如凤髻、宝髻等。类似凤型或饰以金翠凤凰者为风髻:“松鬓改梳鸾凤髻”(刘禹锡《和乐天柘枝》),“凤髻不堪重整”(冯延巳《如梦令》)。在髻上鬓间饰以花钿、钗簪、金玉花枝等饰物者为宝髻,即所谓“山花插宝髻”(李白《宫中行乐词》)。此外,还有一种称为“花髻”的高髻,是将各种鲜花插于髻上而成;万楚的《茱萸女》有:“插花间高髻”的句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所描绘的也是这种花髻。不过,这几种发饰并没有很严格的区别。

低髻与高髻相对,位置偏低,如牛峤所吟“低髻蝉钗落”句(《菩萨蛮》);有时也指式样低卑的髻,如温庭筠的“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郭处士击瓯歌》)句。

“轻梳小髻号慵来”(罗虬《比红皂》)所吟是小髻,一般不加髲而梳成。

“宛陵女儿擘飞手,长杆横立上下走……反绾头髻盘旋凤”(顾况《险竿歌》)说的是反绾髻,为使头发不蓬松下垂而将其反绾于头顶而成。

侧垂向下者为“侧髻”,“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即指此(岑参《后庭歌》)

到中晚唐时,流行一种“时世妆”,即脸面不施朱粉、口唇涂以泥色乌膏、眉作八字啼妆样。与此相配的发型是椎髻,白居易所吟“圆鬟无鬓堆髻样”(《时世妆》)即是。这种椎髻是效法吐蕃,将头发束于头顶而成椎状的发型。它虽远不如初唐妇女发式的利落美观,但依然很流行。白居易的《时世妆》实际是对这种发型及其好尚者们的讥刺。

双髻、双螺髻为少女的发型,或梳于两额,或垂于耳旁,或在头顶两侧,多表现出少女的天真烂漫。如“长安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夭邪”(《唐音癸签》)、“鸦翅低从两鬓分”(罗虬《比红儿诗》)

唐代鬟髻五花八门,他如螺髻、乌蛮髻、同心髻、囚髻、抛家髻、闹扫妆髻、拔从髻、丛梳百叶髻、翻荷髻、反首髻、偏梳髻、半翻髻、飞鬟望仙髻、飞髻等等。

千姿百态的发型配以丰富多彩的发饰,可谓锦上添花,煞是好看。插饰有:梳、簪、钗、步摇、篦、翠翘、珠翠金银宝钿、搔头等。请看诗人们眼中的插饰何等的美丽迷人:“云鬓花冠金步摇”、“翠翘金雀玉搔头”(白居易《长恨歌》)、“头上何所有?翠为訇叶垂鬓唇”(杜甫《丽人们》)、“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于濆《古宴曲》)、“灯前再览青铜镜,枉插金钗十二行”(施肩吾《收妆》)、“独把象牙梳插头”(崔涯《嘲李端端》)、“镂玉梳斜云鬓腻”(李洵)。

唐代女子发饰的丰富多彩,是唐代开放性社会意识的反映。这些玲珑的发饰亦可作为男女爱情小巧的信物,如白居易在写贵妃死后痛不欲生的唐玄宗时,吟道:“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由于这些饰物为金、银、玉所制,故可典当。元稹回家无衣无钱,其妻韦丛“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这些精致的饰物出自贫苦工匠之手。李贺在《老夫采玉歌》中吟道:“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肌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但是,贫穷女子却只能以野蒿簪子与荆条发钗作头饰,“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于濆《里中女》)、“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葛鸦儿《怀良人》),字字句句饱含着诗人们对贫富不均、等级悬殊的社会现实的愤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的海外贸易,为何会达到古代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海外贸易有哪些,郑和航海与宋朝海外贸易的联系,宋朝边塞贸易

    我们先看两幅画。第一幅是唐朝大诗人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里面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之句,描绘了大明宫殿的华丽、帝王尊严,以及四海臣服的大唐气象。可这是一种“万国来朝”的王者荣耀。第二幅是北宋翰林学士李邴的《咏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中有“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之

  • 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包拯为何也敢穿?难道他有异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包拯穿黑色龙袍的原因,宋朝包拯官服,少年包青天包拯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是皇权尊贵的象征,那就是龙袍。宋代赵匡胤之所以起兵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响应,无外乎在于“黄袍加身”的故事,而且,龙袍在古代也只有皇帝能穿,普通百姓随便乱穿是要杀头的,这无不说明了龙袍对于皇帝的重要性。龙袍,古代皇帝上朝时穿的朝服,最早兴起于先秦时期。一开始,龙袍其实并不

  • 古代冤假错案频发,无罪之人该怎样平反?宋朝是做的最好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冤假错案是如何形成的?在古代作案的成本比较低,破案的成本也比较低,形成冤假错案是避免不了的。从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冤案就是执法人员出现的失误所导致的真凶,逍遥法外,致使无辜者承受的罪名。又或者是在古时候司法机构程序相对不成熟,没有办法破案,上面又给压力致使凶手逃脱,冤枉了无辜的人。古时候故意的冤

  • 魏征病危,李世民为啥将9岁女儿嫁给他40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魏征丞相,是大唐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也是李世民身边有名的谏臣。直到现在还流传有《谏太宗十思疏》。李世民正是有了像魏征丞相这样的辅助,才开创了唐朝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公元643年,魏征丞相病危,这让当时的李世民十分着急,于是,他带着自己9岁的小女儿衡山公主,专门去看望魏征丞相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何说他达到了朱元璋和朱棣都未达到的高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何其之多,总共加起来有四百多个,可是真正被人们记住的又有几个,唯有功绩显著,或者是开创盛世的皇帝才能被世人铭记于心,就像是唐太宗李世民、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等皇帝,当然,要想实现这般伟业那肯定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要不然很难有成果。可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在位不足一年却被人们奉为一代明

  • 李白的诗被指抄袭《原神》?粉丝发文控诉,网友:求你多看看书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估计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若干年后,竟然还能被牵扯进一起“抄袭丑闻”中去,着实是无数网友都大开眼界,直呼:厉害了。如果说学生本来成绩很好,然而突然间成绩开始直线下滑,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学生是不是放学回家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沉迷游戏了。沉迷其中对于学生来说,无疑

  • 此人冒死将袁崇焕首级偷下埋葬,临终立3条遗嘱,后代坚守37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胜利后的崇祯帝面对后金军打入北京城下,听信谗言,认为袁崇焕不积极备战,有通敌嫌疑,于是下令将袁崇焕逮捕下狱,没过多久,就将袁崇焕按通敌叛国罪凌迟处死。行刑当日,沿途一些不知真相的百姓误认为他真的通敌,一人一口咬他身上的肉,袁崇焕死的极其惨烈。袁崇焕被害后,人头被悬挂在城门的旗杆上,这时他手下有位姓余

  • 为什么晋朝的存在感很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个人觉得,终究是不会有标准答案的。但我个人觉得,还是要说一说我个人的看法。1、传播问题其实我个人觉得,公众的认知水平、认知范畴,并不取决于学术研究,而是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宣传问题。其实公众的知识结构,主体上来说,来自学校的教科书的内容并不多,大多数人的知识结构,都是来自传媒渠道——比

  • 从宋江、林冲、武松和狱卒打交道时的态度,就可看出谁是真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江对林冲是什么评价,宋江林冲性格特点,林冲和宋江性格有何不同

    先说林冲,因为他是水浒中第一个进监狱的好汉!林冲进沧州牢营前,被柴进请到庄上坐了坐。临走前,柴进还写了2封书信,让林冲把这书信给牢城管营、差拨,好让他们照顾林冲。到了沧州牢营后,囚友们好心提醒林冲说道:这里的管营、差拨都很凶,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他们就会善待你。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

  • 成吉思汗年是嚼牛肉干打的胜仗吗?饮水那才叫超乎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有多厉害,元太祖是成吉思汗还是忽必烈,成吉思汗建立哪个朝代

    在内蒙古的各类特产中,风干牛肉都会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而且前面还有一个前缀——成吉思汗军粮,那么当年的成吉思汗就是率领着他的蒙古铁骑,一边吃着牛肉干,一边征战欧亚大陆的吗?其实,当年蒙古人的风干牛肉不是用来吃,而是用来喝的。将牛肉切成条,利用草原上的风将之吹干,一直到像棉絮一样没有水分为止,然后将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