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国葬第一人,葬礼千人冒雨送行,孙中山亲自为其写挽联

民国国葬第一人,葬礼千人冒雨送行,孙中山亲自为其写挽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47 更新时间:2024/2/7 7:23:04

虽然他的人生只有短短34个春秋,但他的辉煌史永远被铭记,他把自己人生价值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义无反顾扛起民族独立的大旗,为加速中国封建制度的消亡,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蔡锷

投笔从戎 立志流血救国

1882年,蔡锷出生在湖南宝庆,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蔡锷成绩非常优秀,梁超对蔡锷十分赏识,对他勤加点拨。因此他也深受维新运动的影响。次年,戊戌变法失败,蔡锷决定弃笔从戎。他立志“流血救国”,17岁时远赴日本留学,学习军事。1900年他回国参加武汉自立反清起义,在目睹起义失败后,蔡锷看到了中国现实的残酷以及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同时发现中国真正缺少的是优秀的军人。

蔡锷原名“艮寅”,起义失败后改名为“锷”,这一字代表着刀剑上的利刃,而蔡锷要做护卫国家最锋利的利刃。1902年11月,蔡锷再一次远赴日本,考入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决心以武振兴国家,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之余他研读大量西方法治经典书籍。这一切都是为了寻找拯救国家的途径与方法。

蔡锷

1904年,蔡锷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后先后到江西、广西、湖南等地做学堂监督、总教练官等职,编练新军,为反清革命培养军事人才。蔡锷虽然年轻,但在讲课和训练当中表现出的技艺才学都相当深厚,官兵学生都对他佩服不已。他与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蒋百里和张孝准,并成为“中国士官三杰”。

蔡锷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回云南后,蔡锷带领几名革命党人积极响应。从西北方攻入昆明,即是后来的“重九起义”。这次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11月1日,年仅29岁的蔡锷并被推举为云南军政府都督。

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纵观蔡锷一生,对于历史影响最大的贡献应是护国运动。自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对于在军中威望极高并且手中握有重兵的蔡锷十分警惕。袁世凯以重用的名义将蔡锷调来北京,实际是想将他严密监控起来。在北京任职期间,蔡锷不仅领导工作,还深入研究各种军事学术问题。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秘密签订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并且发起了复辟帝制的活动。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挑战蔡锷的逆鳞,他十分气愤,起义一定是要进行下去的,要“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为蒙蔽袁世凯,让他放松警惕,蔡锷表面上装作已不再乎官场、政治的模样,并且经常流连于烟花巷馆、十里洋场。期间袁世凯也多次试探于蔡锷,但都被他完美掩藏过去了。渐渐地,袁世凯对蔡锷才放下警惕。蔡锷抓住机会多次秘密前往天津,与老师梁启超共同商量起义计划。初步拟定出战略设想:首先在云南发动武装起义,贵州、广西则在一月和两月后分别相应,再一两地之力攻下四川广东,最后定师中原。

左:蔡锷 右:袁世凯

经多方周转,蔡锷东渡日本途径多地,在1915年12月19日抵达云南。率领唐继等人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组织云南军队组成护国军起兵讨伐袁世凯,发动护国战争。蔡锷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指挥护国军兵分三路,从四川、湘西、广西三地出师。各地纷纷响应。其中蔡锷亲自指挥的四川战役是护国战争中以弱胜强的最典型例子。牵制了敌军阻力,推动全国的反帝制运动壮大发展。

在攻占四川之后,蔡锷按照当初设想的战略计划,挥师东下,会师湖北武汉。迫使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恢复共和。蔡锷也以再造共和之殊功,被誉为护国元勋。

蔡锷是拖着病体发起并指挥护国运动,因战事艰难,没有时间以及条件得到及时医治,蔡锷的病情日益加剧。护国运动结束之后,蔡锷病情更加严重,关于四川的善后事宜,蔡锷只能草草处理后,去日本接受治疗。

蔡锷因喉癌恶化医治无效,1916年11月8日上午,在日本福冈病逝,终年34岁。1917年4月,蔡锷魂归故里,民国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蔡锷举行国葬。出殡当天,虽然天降大雨,但冒雨其送行的却有千余人。消息传回北京时,官方各界在中山公园也为蔡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参考资料:

1. “蔡锷”百度百科

2. 《护国元勋——蔡锷》

3. 《蔡锷:从“追梦少年”到“护国元勋”》

更多文章

  • 从山寨走出一人称是吴三桂后人,被陈圆圆养大,专家道:千真万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三桂陈圆圆的简介,历史上的吴三桂陈圆圆结局,吴三桂与陈圆圆免费完整版

    基于此,持否定态度的人说吴三桂是史上最大的汉奸。也有人认为,他是个英雄豪杰。不能否定的是,吴三桂是个能人,这“能”首先体现在“选择”上。这里对青年吴三桂如何建功立业,受到明朝政府赏识,略去不提,因为这与他的高贵出身分不开(锦州总兵之子,祖大寿外甥)。我们直接把进度条播到明朝的大结局:公元1644年,

  • 雍正临终前留下两份遗诏内容有何深意,乾隆因此能稳坐63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幸运的皇帝,他不仅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而他实际执政时间长达63年,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不仅最长寿和实际执政时间最长,乾隆还能接手到富庶的大清江山,而他的幸运与他的老爹雍正的改革和勤政密不可分,而且更与雍正临终前独创的两道遗诏让他坐稳了63年江山有很大关系。

  • 慈禧死后无数奇珍异宝陪葬,口中一颗8亿夜明珠如今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死后8亿的夜明珠去哪了,慈禧墓里谁的宝物最多,慈禧死时口中含的价值8亿夜明珠

    这颗价值连城的珠子,用孙殿英自己的话说:“她(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隔是两块,合拢即是一个圆球,分隔通明无光,合拢时透露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以内可照见头发。传闻这宝物可使尸身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了。”有人说是下边这一颗夜明珠

  • 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究竟有哪十全武功?这里面有多少是注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被高估的皇帝,其实并不多。因为基本上历史给出的评价都是比较中肯的。甚至有些皇帝,诸如雍正皇帝,还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位明君。要说真正被高估的,那肯定有乾隆老爷子。人家做皇帝,都是让别人给他做评估,可是乾隆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自己给自己做个评估,号称十全老人。乾隆所谓的十全老人,到底是哪十全呢?其实这

  • 曾国藩:成大事者,需坚守十六字真言,一字千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书房内有一副十六字对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将这十六字作为座右铭,用于时时自省,他认为若能做到这两点,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必定非富即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感慨命运不公时,先反省自己是否做到这十六个字。若能坚持做

  • 康熙叫他写100副春联,他只交了这一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虚岁五岁就开始读书,刻苦程度在历代帝王之中无人能比。康熙要求自己对师傅教习的汉文古籍每天必须背诵一百二十遍,所以康熙本人也是文武全才,对对联也十分感兴趣。康熙时期有个大臣叫李光地,才学出众。他历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曾协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 比和珅还贪的清朝大官,死前留下五千万白银,子孙个个是亿万富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出生于安徽,在清朝晚期,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用自己的大半生去为清朝服务,而且还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发起了洋务运动,让中国向先进的思想迈进,不过,他又是一个比和珅还要贪的大官,为什么这样说?这就要从他的钱财开始说起,他逝世后,留下的遗产,简直就是富可敌国。其实,在很多的历史书

  • 风流的乾隆皇帝,却对富察皇后情有独钟,只因她占有四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有多爱富察皇后,富察皇后最催泪片段,富察皇后

    文/史海拾贝乐作舟我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乾隆皇帝的历史,而他的风流史却是为人津津乐道,更是茶余饭后之谈资。为什么呢?我们看的电视剧对这方面宣传的太多了,实际呢,皇帝后宫佳丽众多,乾隆皇帝对富察皇后却是情有独钟,为何?只因她占有四点。我们从几方面分析,乾隆皇帝为何对富察皇后那么情有独钟。首要一点,富察

  • 顺治帝尊奉猛哥帖木儿为大清“肇祖原皇帝”,但他不并姓爱新觉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猛哥帖木儿,猛哥帖木儿跟努尔哈赤的关系,帖木儿是蒙古人后代吗

    可是,翻阅史书发现,猛哥帖木儿并不姓“爱新觉罗”,而是姓“夹谷”。猛哥帖木儿(塑像)朝鲜李王朝的史书《龙飞御天歌》中说:“野人酋长,远在移兰(即黑龙江依兰)豆漫(部落酋长称号)皆来服事……如女真则斡朵里移兰豆漫夹温猛哥帖木儿……”通过这一历史记载可知,女真族斡朵里部的首领猛哥帖木儿姓“夹温”。不过,

  • 雍正的柱国大臣,干了这些事被赐死,就是换了哪个皇帝也饶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大婚雍正含泪赐死儿子,雍正为什么赐死李德全,雍正赐死弘时完整版

    年羹尧字亮工,安徽怀远县人,康熙朝进士,于康熙四十八年即公元1709年时升为四川巡抚成为了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康熙晚年对其多次提拔,后来西藏发生叛乱,年羹尧被寄予厚望出兵回击叛军,立下赫赫战功,康熙60年时,年羹尧回京述职被提升为川陕总督,康熙亲自御赐弓矢。据清人萧奭所著的《永宪录》记载,这时的年羹